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布鲁氏菌病1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黎荣山 黄山松 +1 位作者 漆洁 吴飞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677-1679,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2岁,因“双下肢瘀点、瘀斑、水肿1周”于2016年10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开始出现双下肢散在瘀点、瘀斑、水肿,伴尿少、乏力、活动耐量下降。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起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银剑斌 韦金儒 +4 位作者 卓柳安 蒋芳勇 陈世忠 曹燕清 谢晓丹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315-1316,共2页
目的探讨右心室临时心脏起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对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常规置入起搏导线到右心室进行临时心脏起搏器,连续记录起搏前后冠状动... 目的探讨右心室临时心脏起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对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常规置入起搏导线到右心室进行临时心脏起搏器,连续记录起搏前后冠状动脉压力变化。结果40例患者起搏后冠状动脉压力显著下降,以收缩压下降最为明显。结论右心室临时起搏显著降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压力,对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临时心脏起搏 冠状动脉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介入方法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蒋芳勇 韦金儒 +3 位作者 卓柳安 张林潮 韦红卫 孙立平 《微创医学》 2008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评价采取多种介入方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时起搏器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临时起搏器植入、IABP支持条件下... 目的评价采取多种介入方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时起搏器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临时起搏器植入、IABP支持条件下行急诊PCI治疗,观察抢救成功率、使用时限及临床效果。结果抢救成功率76.9%,临时起搏器植入时间为(22.4±6.4)h,IABP置入时间(122.4±23.8)h。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结论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时起搏器植入及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抢救成功率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起搏器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龙曼云 骆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891-892,共2页
对 4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 (CHD)的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为标准 ,评价静息十二导联心电图 (ECG)、2 4h动态心电图 (Holtermonitor)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显示 :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诊断指数分别是 :ECG为 70 .... 对 4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 (CHD)的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为标准 ,评价静息十二导联心电图 (ECG)、2 4h动态心电图 (Holtermonitor)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显示 :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诊断指数分别是 :ECG为 70 .0 %、6 6 .6 %、73.7%、36 .6 % ;Holter为 44.0 %、86 .7%、84.6 %、30 .7%。认为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及局限性 ,互补利用 ,综合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描记术 动态心电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haim纤维及其参与心律失常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英 易忠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4期361-363,共3页
Mahaim纤维是电生理特性有别于大多数普通房室旁道的一组旁道,现有的外科、心内电生理检查、导管消融资料已经证实,目前Mahaim纤维参与的心动过速主要是由起源于右房游离壁的具有缓慢、递减、单向前传功能的特殊纤维,即右房-分支纤维或... Mahaim纤维是电生理特性有别于大多数普通房室旁道的一组旁道,现有的外科、心内电生理检查、导管消融资料已经证实,目前Mahaim纤维参与的心动过速主要是由起源于右房游离壁的具有缓慢、递减、单向前传功能的特殊纤维,即右房-分支纤维或右房-室纤维所致,表现为宽QRS波的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为完全预激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经导管射频消融根治,以在三尖瓣环上记录到Mahaim电位作为首选标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MAHAIM纤维 综述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室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卓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8期8-9,共2页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120 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探讨左室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意义。结果发现左室重构与年龄、病程有关。正常构型、向心型重构、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厚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依次为3 .6 % 、20 % ...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120 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探讨左室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意义。结果发现左室重构与年龄、病程有关。正常构型、向心型重构、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厚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依次为3 .6 % 、20 % 、25 % 、35 .9 % 。提示高血压患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构型有关,伴有左室肥厚者,可能有室性心律失常易发性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左室重构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钠治疗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 被引量:1
7
作者 龙曼云 何劲松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观察高渗钠、甘露醇治疗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 72例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病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 (心衰 )治疗基础上 ,配合小剂量的高渗盐水 ,并同时辅以利尿治疗 ,中重度时加用甘露醇静滴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心功... 目的 观察高渗钠、甘露醇治疗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 72例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病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 (心衰 )治疗基础上 ,配合小剂量的高渗盐水 ,并同时辅以利尿治疗 ,中重度时加用甘露醇静滴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电解质、肾功能等情况。结果  48例显效 ,2 4例有效 ,有效率 10 0 %。结论 采用小剂量高渗盐水静脉点滴 ,辅以利尿、甘露醇脱水 ,安全有效 ,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盐水 高渗 甘露醇 并发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临时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传导阻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银剑斌 韦金儒 《内科》 2008年第4期581-584,共4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脏起搏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9
作者 杨进 张林潮 +2 位作者 卓柳安 银剑斌 贾卫鸿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867-867,共1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用尿激酶 ( 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4 2例老年人 AMI患者给予 UK溶栓治疗 ,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 ( 3 5天 )、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溶栓再通率为 61.90 % ,急性期病死率... 目的 :观察老年人用尿激酶 ( 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4 2例老年人 AMI患者给予 UK溶栓治疗 ,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 ( 3 5天 )、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溶栓再通率为 61.90 % ,急性期病死率为 9.5 2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消化道出血 2 .3 8%。 5 8例老年人未溶栓组溶栓再通率 2 2 .4 1% ,急性期病死率3 4 .4 8% ,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消化道出血 2 .3 8%。结论 :老年人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再通率较未溶栓组高 ( P<0 .0 0 1) ,病死率明显降低 ( P<0 .0 0 1) ,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无明显改变 (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血栓溶解治疗 AMI U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心性与离心性左室肥大体表心电图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卫鸿 郑永祁 +2 位作者 胡世红 杨进 黄小辉 《心功能杂志》 1996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于不同形状肥大的左心室与体表ECG的关系,以往报道的结果多未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作者观察了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大(LVH)室壁厚度与心腔比例不同时,体表QRS振幅有无差别。
关键词 心脏病 左室肥大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ebird支架治疗冠心病1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立平 韦金儒 《内科》 200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观察国产Firebird支架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40例冠心病患者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其中64例患者植入Firebird支架,76例患者置入普通支架,术前术后除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外,同时给予... 观察国产Firebird支架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40例冠心病患者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其中64例患者植入Firebird支架,76例患者置入普通支架,术前术后除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外,同时给予严格的内科强化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以上血管病变占70.56%,一共植入Firebird支架114枚,普通支架105枚,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10.2±3.3)个月,其中药物支架组复发心绞痛18例,10例发生心肌梗死;普通组复发心绞痛40例,16例发生心肌梗死。部分患者行冠脉造影复查,Firebird支架组发生再狭窄2例,普通支架组发生再狭窄8例,均进行了靶病变重建术。结论Firebird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近期疗效确切,能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支架 治疗冠心病 临床观察 冠心病患者 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再狭窄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绞痛 内科强化治疗 植入 药物支架 血管病变 随访 术前术后 临床疗效 疗效确切 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张林潮 蒋芳勇 +2 位作者 卓柳安 韦红卫 杨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2年第A01期61-62,共2页
目的 :观察尿激酶 (UK)和链激酶 (SK)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 ,对其安全性和疗效作出评估。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5月对 5 0例AMI患者分别给予 15 0万IUUK或者 15 0万IUSK治疗 ,观察溶栓再通率、急... 目的 :观察尿激酶 (UK)和链激酶 (SK)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 ,对其安全性和疗效作出评估。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5月对 5 0例AMI患者分别给予 15 0万IUUK或者 15 0万IUSK治疗 ,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溶栓再通率 15 0万IUUK70 .5 9% ,15 0万IUSK6 8.75 % ;急性期死亡率 15 0万IUUK11.76 % ,15 0万IUSK12 .5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0万IUUK与上消化道出血 2 .94 %、脑出血 2 .94 % ;15 0万IUSK上消化道出血 6 .2 5 %、脑出血 6 .2 5 %。结论 :15 0万IUUK与 15 0万IUSK的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尿激酶 链激酶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惠宏 《医学文选》 2003年第4期598-59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呼吸困难 饮食护理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乳酸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於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期115-117,1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乳酸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价预后的意义。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监测LA,根据入院时LA的水平将患者分为LA增高组和LA正常组,各42例。结果:与LA正常组相比,LA... 目的:探讨血乳酸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价预后的意义。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监测LA,根据入院时LA的水平将患者分为LA增高组和LA正常组,各42例。结果:与LA正常组相比,LA增高组患者APACHEⅡ评分、BNP、Tn I峰值水平较高,PCI术中发现冠脉病变更严重,PCI后2h ST持续抬高者较多,LVEF值显著下降,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监护室入住时间长,并且在随访观察中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测定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乳酸,对预测病情的危重程度及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基酪氨酸与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韦金儒 张雅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237-237,共1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及血中3-硝基酪氨酸(3-nitmtynosine,3-NT)与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cardiomyopathy,DCM)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的雄性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DCM组、糖尿病+缬沙坦预处理组、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及血中3-硝基酪氨酸(3-nitmtynosine,3-NT)与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cardiomyopathy,DCM)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的雄性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DCM组、糖尿病+缬沙坦预处理组、DCM+缬沙坦处理组,每组15只。用TUNEL法检测DCM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AI);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3-NT的表达指数(EI);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3-NT的浓度。结果 (1)四组间SD大鼠的心脏重量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CM组、DCM+缬沙坦处理组心脏重量指数>大于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缬沙坦预处理组。(2)四组SD大鼠心肌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明,心肌组织中3-NT的表达指数与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呈正相关(P<0.01),而血中3-NT的含量与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无相关关系(P>0.05)。(3)四组SD大鼠间的A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两比较各组AI,DCM组>糖尿病+缬沙坦预处理组、DCM+缬沙坦处理组>空白对照组。(4)四组SD大鼠免疫组化的3-NT表达指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各组免疫组化的3-NT表达指数两两比较,DCM组显著大于其他三组。(5)四组SD大鼠血中3-硝基酪氨酸的浓度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DCM大鼠心肌组织中3-NT的表达显著增多并与心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缬沙坦能够抑制DCM大鼠心肌细胞中3-NT的表达,并由此抑制DCM大鼠心肌细胞凋亡。(2)循环血中的3-NT水平不能真实反映DCM大鼠心肌组织中3-NT表达水平及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凋亡 缬沙坦 心肌组织 大鼠心肌细胞 硝基酪氨酸 免疫组化方法 糖尿病大鼠 凋亡指数 预处理 糖尿病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T测定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卓柳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983-984,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肌钙蛋白 诊断 缺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0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张林潮 韦金儒 陈世忠 《微创医学》 2008年第4期352-353,共2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PDA、ASD、VSD、ASD+PS)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对30例先天性心脏病(PDA、ASD、VSD、ASD+PS)患者分别用Amplatzer法行PDA封堵术、ASD封堵术、VSD封堵术,观察封堵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PDA、ASD、VSD、ASD+PS)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对30例先天性心脏病(PDA、ASD、VSD、ASD+PS)患者分别用Amplatzer法行PDA封堵术、ASD封堵术、VSD封堵术,观察封堵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封堵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3.3%,不良反应发生率0%。结论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成功率高,微创,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并持续性室速临床特征分析
18
作者 蒋芳勇 高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5366-5367,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并持续性室速(SVT)的临床特征和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方法:对22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并发SVT患者(室壁瘤组)与46例心肌梗死后SVT无室壁瘤患者(对照组)的住院资料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并持续性室速(SVT)的临床特征和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方法:对22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并发SVT患者(室壁瘤组)与46例心肌梗死后SVT无室壁瘤患者(对照组)的住院资料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SVT均以单形性室速为主,各项临床指标、抗心律失常静脉用药总量及需电击复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并SVT有一定的临床特征,AAD为其重要治疗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并发症/药物疗法 心脏室壁瘤/病因学/药物疗法 心动过速 室性/病因学/药物疗法 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应用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haim纤维参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并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一例
19
作者 高英 李学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5期469-470,共2页
患者女性,22岁,因发作性心悸7年,伴黑矇2次入院。心悸时体表心电图捕捉到2种节律整齐,频率、形态不同的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终止后体表心电图正常。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Mahaim纤维(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存房室结双径道慢... 患者女性,22岁,因发作性心悸7年,伴黑矇2次入院。心悸时体表心电图捕捉到2种节律整齐,频率、形态不同的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终止后体表心电图正常。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Mahaim纤维(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存房室结双径道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成功射频消融治疗,随访13个月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MAHAIM纤维 房室结双径道 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室心肌病(附2例报告)
20
作者 卓柳安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8期354-355,共2页
右室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病变主要累及或单纯累及右室心肌的心肌疾病。1996~1997年在我院治疗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 男,28岁。因头晕、胸闷、气促1周于1996年7月10日入院。患者7月初劳累后出现胸闷、气促... 右室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病变主要累及或单纯累及右室心肌的心肌疾病。1996~1997年在我院治疗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 男,28岁。因头晕、胸闷、气促1周于1996年7月10日入院。患者7月初劳累后出现胸闷、气促、头晕,后发展至上一楼或行走10米即出现上症,双下肢水肿。入院查体:BP 90/60mmHg(1mmHg=0.133kPa),肥胖体型,颈静脉怒张,双肺无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胸骨左缘4、5肋间闻及Ⅱ/6级收缩吹风样杂音,无传导。肝右肋下3cm,质中偏软,无触痛。双下肢中度水肿。心电图:①窦性心律,②V_1~V_4导联T波倒置,③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④心电轴右偏。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厚度9mm,左室后壁厚度10mm,左室舒张末径49mm,左室收缩末径32mm,左房径34mm,射血分数63%,右室径36mm,肺主动脉内径21mm。彩色多普勒示:收缩期见过三尖瓣口兰五彩返流束,提示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腹部B超:瘀血性肝肿大。经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等治疗,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至Ⅰ级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右室心肌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