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径路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4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兴标 覃仁勇 余建居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533-534,共2页
目的观察经鼻内径路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鼻腔内窥镜经鼻内径路行泪囊鼻腔造孔术24例26只眼,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半年随访结果:治愈21只眼,占80.77%;有效3只眼,占11.5... 目的观察经鼻内径路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鼻腔内窥镜经鼻内径路行泪囊鼻腔造孔术24例26只眼,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半年随访结果:治愈21只眼,占80.77%;有效3只眼,占11.54%;无效2只眼占7.69%.总有效率92.31%.结论鼻内径路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后面部无疤痕,不损伤内眦韧带,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径路 泪囊鼻腔造孔术 慢性泪囊炎 鼻泪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小梁切除术51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兴标 杨得雄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5 1例(71只眼)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咬切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结果 麻醉效果: 级占76 .1% ; 级占2 1.1% ; 级占2 .8%。未发现严重并...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5 1例(71只眼)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咬切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结果 麻醉效果: 级占76 .1% ; 级占2 1.1% ; 级占2 .8%。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对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麻醉 球结膜浸润麻醉 小梁切除术 效果观察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8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谭庆雄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968-969,共2页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8例共60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眼压较术前显著下降(P<...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8例共60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加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眼压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4共44眼(73.3%),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微创、损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4例老年性白内障术中及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兴标 杨得雄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与术中、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术式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术中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总发...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与术中、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术式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术中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总发生率15.18%,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总发生率18.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只要手术操作熟练,圈套器切核法手法碎核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 手法碎核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庆雄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78-57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46眼)慢性泪囊炎进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即术中不切断内眦韧带、骨窗较大且低位、吻合腔放置引流管注入迪可罗眼膏、只吻合前叶并悬吊固定于肌层和骨膜。结果术后随访2年,痊愈43眼,... 目的探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46眼)慢性泪囊炎进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即术中不切断内眦韧带、骨窗较大且低位、吻合腔放置引流管注入迪可罗眼膏、只吻合前叶并悬吊固定于肌层和骨膜。结果术后随访2年,痊愈43眼,好转2眼,1眼无效,总有效率为97.83%。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 引流管 迪可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114例效果观察
6
作者 刘兴标 覃仁勇 黄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34-535,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加人工晶体(IOL)植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6~7mm巩膜隧道切口行ECCE+IOL植入术114例138眼.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视力>0.5者分别占63.77%、84.06%、93.48%;角膜散光分别为2....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加人工晶体(IOL)植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6~7mm巩膜隧道切口行ECCE+IOL植入术114例138眼.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视力>0.5者分别占63.77%、84.06%、93.48%;角膜散光分别为2.25±1.50D、1.50±0.75D、0.75±10.50D;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渗漏及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ECCE+IOL植入术疗效满意,适应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科手术 白内障摘除术 晶体植入 眼内 晶体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谭庆雄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41-343,共3页
青光眼是继白内障后的第二位致盲性眼病,它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进行性死亡和视神经纤维丢失。当前我们关心的是如何保护青光眼等眼病的视网膜神经病变,也就是视神经保护问题,笔... 青光眼是继白内障后的第二位致盲性眼病,它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进行性死亡和视神经纤维丢失。当前我们关心的是如何保护青光眼等眼病的视网膜神经病变,也就是视神经保护问题,笔者就青光眼的神经保护展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神经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角膜碱烧伤的早期治疗与效果分析
8
作者 刘兴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94-794,共1页
目的探讨重度角膜碱烧伤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52眼)重度角膜碱烧伤的早期处理方法与治疗效果。结果1眼因角膜穿孔并发眼内炎行眼球摘除,4眼行结膜瓣转移遮盖,其余眼视力不同程度恢复。随访6个月~6年,12眼有不同程度... 目的探讨重度角膜碱烧伤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52眼)重度角膜碱烧伤的早期处理方法与治疗效果。结果1眼因角膜穿孔并发眼内炎行眼球摘除,4眼行结膜瓣转移遮盖,其余眼视力不同程度恢复。随访6个月~6年,12眼有不同程度角膜血管翳,8眼并发白内障,4眼并发青光眼,2眼不同程度眼球萎缩。结论重度角膜碱烧伤的早期治疗,应及时阻断继发性损害,早期恢复角膜的透明性,及时重建眼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烧伤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术式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及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得雄 刘兴标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1522-1523,共2页
关键词 并发症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中 术式 术后早期 ECCE 主导 收集 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15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得雄 刘兴标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4期340-341,共2页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方法 对 1 5 2例 (1 82只眼 )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后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 6~ 1 2个月。结果 术后复发 1 0只眼 ,复发率 5 .4...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方法 对 1 5 2例 (1 82只眼 )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后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 6~ 1 2个月。结果 术后复发 1 0只眼 ,复发率 5 .4 9% ,其中 3只眼为复发性翼状胬肉。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联合 带角膜缘上皮 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疗效观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谭庆雄 覃仁勇 黄彩霞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评价自制硬膜外导管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采用自制倒“L”型硬膜外导管泪道插管留置3个月并注入迪可罗眼膏治疗,观察溢泪和冲洗泪道通畅情况。结果24例(28眼)随访... 目的评价自制硬膜外导管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采用自制倒“L”型硬膜外导管泪道插管留置3个月并注入迪可罗眼膏治疗,观察溢泪和冲洗泪道通畅情况。结果24例(28眼)随访观察6个月至2年,治愈22眼(78.57%),有效5眼(17.86%),无效1眼(3.57%)。结论此法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操作简便,费用低,不影响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泪总管 自制泪道插管 迪可罗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