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材两段挤压浸渍化学机械法制浆废水污染特性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盘爱享 房桂干 +4 位作者 田庆文 刘行健 尹航 杨强 韩善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2,共7页
本文探讨了不同化学浸渍NaOH总用量下,慈竹和毛竹的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研究并比较了废水和COD_(Cr)产生量,探讨了废水的pH值、COD污染负荷、BOD5、总氮、总磷等关键参数对生化处理的影响;测定了废水固形物的灰分及灰分中主要金属离子... 本文探讨了不同化学浸渍NaOH总用量下,慈竹和毛竹的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研究并比较了废水和COD_(Cr)产生量,探讨了废水的pH值、COD污染负荷、BOD5、总氮、总磷等关键参数对生化处理的影响;测定了废水固形物的灰分及灰分中主要金属离子的含量,分析了用碱量与制浆得率及废水污染负荷的关系,探讨了废水总有机碳与COD污染负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同浸渍用碱量下,慈竹化机浆强度性能明显高于毛竹化机浆。2种化机浆综合废水产生量6.20~7.73 m^(3)/t,pH值均大于8.5,COD_(Cr)产生量178.88~410.44 kg/t,用碱量与制浆得率和废水COD_(Cr)污染负荷相关,废水总有机碳与COD_(Cr)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化机浆废水 污染特性 制浆得率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掺杂铋系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研究
2
作者 朱亚玮 房桂干 +4 位作者 盘爱享 尹航 谢章红 沈葵忠 田庆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198,共8页
本研究以竹浆备料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得竹炭,再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竹炭/BiOCl复合催化剂,并探究了竹炭添加量和水热温度对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保留了竹子本身的孔道结构,改变竹炭的添加量可实现对竹炭/B... 本研究以竹浆备料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得竹炭,再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竹炭/BiOCl复合催化剂,并探究了竹炭添加量和水热温度对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保留了竹子本身的孔道结构,改变竹炭的添加量可实现对竹炭/BiOCl复合催化剂形貌的调控,为吸附污染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竹炭和BiOCl之间发生的强相互作用,显著改善了BiOCl的吸附-光催化性能和氧空位含量,提高了光生电子传输效率,从而优化了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水热温度140℃和竹炭添加量5%的条件下所制复合催化剂5BC-140,其可见光催化性能最佳,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在30 min内即可达86.5%,一阶动力学常数k为BiOCl的4.2倍,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废弃物 竹炭 光催化 BiOCl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碱法协同乙酸钠制浆及其碱回收实验研究
3
作者 赵爱迪 朱添 +3 位作者 李怡静 覃世佳 农光再 李秀荣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8期8-13,28,共7页
在传统烧碱法制浆的基础上添加乙酸钠进行制浆,探究不同乙酸钠用量、氢氧化钠用量、蒸煮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成浆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乙酸钠制浆的最佳工艺参数,从而开发了一种得率高、成浆效果良好的新型制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 在传统烧碱法制浆的基础上添加乙酸钠进行制浆,探究不同乙酸钠用量、氢氧化钠用量、蒸煮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成浆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乙酸钠制浆的最佳工艺参数,从而开发了一种得率高、成浆效果良好的新型制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乙酸钠用量分别为木片质量的20%和10%时,并在165℃下保温3 h,纸浆得率为51.49%,比传统的烧碱法制浆的纸浆得率(40.12%~43.41%)提高了8.08%~11.37%;将所得纸浆进行抄纸后,其纸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其蒸煮后所得黑液经过燃烧和石灰碱化处理后,碱回收率较高。这证明了烧碱法协同乙酸钠制浆工艺的可行性,从而促进制浆造纸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钠 烧碱法制浆 化学浆 碱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活化过硫酸盐体系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谢宏杰 黄闻宇 +3 位作者 黄影 王双飞 宋海农 熊建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0-126,共7页
采用光-Na_(2)S_(2)O_(8)、热-Na_(2)S_(2)O_(8)、Fe^(2+)-Na_(2)S_(2)O_(8)、光/Fe^(2+)-Na_(2)S_(2)O_(8)、以及超声-Na_(2)S_(2)O_(8)等5种活化体系对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有机物降解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温度、初始Na_(2)S_(2)... 采用光-Na_(2)S_(2)O_(8)、热-Na_(2)S_(2)O_(8)、Fe^(2+)-Na_(2)S_(2)O_(8)、光/Fe^(2+)-Na_(2)S_(2)O_(8)、以及超声-Na_(2)S_(2)O_(8)等5种活化体系对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有机物降解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温度、初始Na_(2)S_(2)O_(8)浓度、Fe^(2+)浓度、Fe^(2+)浓度以及超声频率对造纸废水COD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体系对造纸废水COD降解效率比较为:热-Na_(2)S_(2)O_(8)(84.2%)>光/Fe^(2+)-Na_(2)S_(2)O_(8)(79.2%)>光-Na_(2)S_(2)O_(8)(41.5%)>Fe^(2+)-Na_(2)S_(2)O_(8)(32.4%)>超声-Na_(2)S_(2)O_(8)(21.6%)。综合对比经济和处理效率,热活化体系耗能低、处理效率高且无外界离子的引入,为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最佳活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活化体系 高级氧化 深度处理 制浆造纸废水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水环境容量下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5
作者 刘熹 李锡杰 +2 位作者 覃程荣 郭士光 张健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我国化学机械浆产能迅速扩张,填补了“限废令”执行所造成的再生纤维缺口。水环境容量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约束性条件,造纸工业发展需要水环境容量作为支撑,以消纳废水排放的潜在环境影响。本文回顾了末端污染控制... 我国化学机械浆产能迅速扩张,填补了“限废令”执行所造成的再生纤维缺口。水环境容量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约束性条件,造纸工业发展需要水环境容量作为支撑,以消纳废水排放的潜在环境影响。本文回顾了末端污染控制对削减行业污染物排放的支撑作用,探讨了国内纸浆产能提升面临的水环境容量限制,主张降低单位产品水耗是持续削减造纸工业环境影响的必经之路,提出了制定造纸工业水再生利用导则的必要性,总结了清洁化生产与中水再生利用的可行技术,以期为推动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 增产不增污 中水回用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硼氮共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其改善铜硫化物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代云川 王晓冬 +1 位作者 王志伟 郭延柱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以氧化纤维素(OC)为碳源,硼酸和氨水为掺杂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硼氮共掺杂纤维素基碳点(B-N-CDs),然后采用低温浸渍法构筑了CuS/B-N-CDs复合材料,并对B-N-CDs的光学性能及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B-N-CDs的... 以氧化纤维素(OC)为碳源,硼酸和氨水为掺杂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硼氮共掺杂纤维素基碳点(B-N-CDs),然后采用低温浸渍法构筑了CuS/B-N-CDs复合材料,并对B-N-CDs的光学性能及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B-N-CDs的最佳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分别为337、420 nm,平均粒径为1.79 nm。CuS/B-N-CDs复合材料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896.0 F/g,由其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CuS/B-N-CDs//AC ASC在功率密度806.5 W/kg条件下,能量密度达60.7 Wh/kg,并且在1~10 A/g的电流密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库伦效率93.9%);此外,在经过10000次充放电后,电容保持率为96.2%,循环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碳点 铜硫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双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59,共9页
制浆造纸过程中大量的木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随着废水排入江河湖海或被焚烧低值化利用,大量资源被浪费并引起严重环境问题。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各种水污染防治政策密集出台,更高要求的环保标准也逐步实行,部分企业存在处理废水成... 制浆造纸过程中大量的木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随着废水排入江河湖海或被焚烧低值化利用,大量资源被浪费并引起严重环境问题。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各种水污染防治政策密集出台,更高要求的环保标准也逐步实行,部分企业存在处理废水成本高、不达标等问题,面临关停风险,给造纸企业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实现造纸废水的资源化和超低排放是摆在每个造纸人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总结了我国常见造纸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超低排放技术的研究近况及工程实践情况。如厌氧产沼气技术、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等,高级氧化法、膜分离技术、活性炭吸附分离技术、砂滤技术、磁整理技术和人工湿地等的研究及工程实践应用。旨在促进我国造纸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技术的科研及工程应用,加速实现造纸行业清洁化、绿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工业废水 资源化利用 超低排放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预处理对促瘤胃微生物厌氧消化造纸剩余污泥产酸的影响
8
作者 张路 杨悦 +3 位作者 吕静思 鲁鹏 平清伟 李娜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9-344,共6页
利用超声预处理造纸剩余污泥后接种瘤胃微生物厌氧发酵产酸,研究了不同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结合条件下超声预处理对造纸剩余污泥和后续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超声处理后,污泥结构被破坏,粒径减小。超声最佳工艺条件为功率540 W、处理时间4... 利用超声预处理造纸剩余污泥后接种瘤胃微生物厌氧发酵产酸,研究了不同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结合条件下超声预处理对造纸剩余污泥和后续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超声处理后,污泥结构被破坏,粒径减小。超声最佳工艺条件为功率540 W、处理时间40 min。污泥上清液中氨氮、还原糖、蛋白质和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分别为221.69、838.24、2 928.45和3 928.00 mg/L,和原始污泥相比,分别提高了13.9、24.3、23.1和29.5倍。对最佳超声处理条件下污泥样品接种瘤胃微生物,与空白样相比,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提高了91.67%。研究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可以有效提升瘤胃微生物厌氧消化造纸剩余污泥的产酸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剩余污泥 瘤胃微生物 超声预处理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单竹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在APMP制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9
作者 袁晓君 孙晓平 +3 位作者 魏玉贺 朱秋晓 王婷婷 骆莲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7-44,共8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粉单竹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法制浆(APMP)(包括制浆和漂白)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漂白APMP浆LCC提取率增加,绝对质量增加约2.6倍,LCC中木素与半纤维素的连接增加,木素的质量比从竹...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粉单竹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法制浆(APMP)(包括制浆和漂白)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漂白APMP浆LCC提取率增加,绝对质量增加约2.6倍,LCC中木素与半纤维素的连接增加,木素的质量比从竹片7.29%增加为9.04%,葡萄糖质量比大幅下降。漂白后受木素和半纤维素溶出的影响,LCC提取率下降,绝对质量减少,LCC中的木素质量比提高至25.07%;漂白后的LCC分子发生部分的碎解和重组,分子质量分布出现明显的“分峰”,多分散性增加1倍,分子质量减少。在粉单竹APMP制浆过程中,LCC对木素的保留作用会阻碍浆料白度的提高并加速返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单竹 LCC 高得率浆 APMP 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助力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再生纸浆》国家标准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慧 沙九龙 +4 位作者 唐胜德 邱文伦 张蒙 李文正 刘俊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GB/T 43393—2023《再生纸浆》是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满足环保要求条件下为助力我国造纸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产品(技术)标准。本文介绍了GB/T 43393—2023《再生纸浆》的主要内容,包括再生纸浆的界定、适用范围、分类、技术要... GB/T 43393—2023《再生纸浆》是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满足环保要求条件下为助力我国造纸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产品(技术)标准。本文介绍了GB/T 43393—2023《再生纸浆》的主要内容,包括再生纸浆的界定、适用范围、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要点等;对标准中规定的检验项目包括放射性污染、危险废物、感官性状、重金属、浆板耐破指数、Cobb值(Cobb60)、未碎解的纤维组分含量、夹杂物含量、粗渣率及手抄片机械强度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其与GB/T 24320—2021《回用纤维浆》的主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行业 再生纸浆 回用纤维浆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热解转化木质纤维素为超级电容器多孔炭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蒋政伟 彭坚 +5 位作者 李意涵 谢彩锋 陈新瑞 庞靖东 宋雪萍 唐亮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8,73,共11页
近年来,木质纤维素高值转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水热和热解将木质纤维素转化为多孔炭,并用于超级电容器,是实现木质纤维素高值化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了水热炭和生物炭在制备、形成机理、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关注... 近年来,木质纤维素高值转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水热和热解将木质纤维素转化为多孔炭,并用于超级电容器,是实现木质纤维素高值化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了水热炭和生物炭在制备、形成机理、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关注了操作参数对水热炭和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水热炭和生物炭功能化制备多孔炭的方式,包括孔结构优化和表面特性优化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水热 热解 多孔炭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还原制备金纳米颗粒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茉琰 龙杏 +2 位作者 张清桐 梁展明 闵斗勇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自然界中的木质素来源广泛,其含量仅次于纤维素,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可再生芳香聚合物。本研究利用木质素在太阳光激发下还原Au(Ⅲ)制备金纳米颗粒(Au NPs),并将其用于催化还原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探究了不同木质素质量浓度、HAuCl_... 自然界中的木质素来源广泛,其含量仅次于纤维素,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可再生芳香聚合物。本研究利用木质素在太阳光激发下还原Au(Ⅲ)制备金纳米颗粒(Au NPs),并将其用于催化还原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探究了不同木质素质量浓度、HAuCl_(4)浓度、光照时间等条件对Au NPs粒径及形貌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纳米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Au NPs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木质素作还原剂成功制备了Au NPs,最佳制备工艺如下:木质素质量浓度为0.1 mg/mL,HAuCl_(4)浓度为1.00 mmol/L,HAuCl_(4)溶液与木质素溶液体积比为4∶1,光照时间为60 min,此条件下制得的Au NPs平均粒径为32.14 nm。此外,以亚甲基蓝(MB)和对硝基苯酚(4-NP)为污染物模型物探究了Au NPs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u NPs对MB和4-NP具有良好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765 8和0.316 6 min^(-1)。木质素还原Au(Ⅲ)制备得到的Au NPs/木质素用于废水中染料和硝基芳香族污染物的光催化还原,不仅实现了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而且实现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金纳米颗粒 光催化降解 有机污染物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MnO_(2)原位负载纳米木质素基分级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娄瑞 牛涛嫄 +4 位作者 曹启航 张依依 雷雯祺 卢聪敏 王志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3-1021,共9页
由于生物质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再生等优点,近年来生物质基多孔炭作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被广泛研究。本文以麦草生物质分离得到的纳米木质素(lignin nanoparticles,LNP)为炭前体,经碳酸锌活化预处理后在不同热解温... 由于生物质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可再生等优点,近年来生物质基多孔炭作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被广泛研究。本文以麦草生物质分离得到的纳米木质素(lignin nanoparticles,LNP)为炭前体,经碳酸锌活化预处理后在不同热解温度(600~800℃)下制备LNP基分级多孔炭(LPC)。并通过溶液反应法将δ-MnO_(2)纳米晶原位负载于LPC上,成功合成具有三维(3D)纳米片状结构的炭基复合材料(MnO_(2)/LPC)。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手段耦合电化学性能测试技术,对MnO_(2)/LPC的微观形貌、结构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LNP衍生LPC的热解温度对δ-MnO_(2)原位生长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当LPC的热解温度从600℃升高到800℃时,原位生长的MnO_(2)从纳米簇状颗粒逐渐演变成3D交联的多孔纳米片层结构。此外,以MnO_(2)/LPC制备的工作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A/g时,在800℃下的MnO_(2)/LPC具有最高的质量比电容(145F/g);当电流密度增大至5A/g时,其比电容量仍保持为110F/g,并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75.9%);同时,该复合材料组装成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在二电极体系下具有较高的比电容(87F/g)和能量密度(3.03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木质素 多孔炭 二氧化锰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对生产性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彭玲 张健 王双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156,共9页
本研究以某废纸制浆企业的钙化厌氧反应器为背景,跨年度采集了厌氧颗粒污泥样本,系统分析了其理化和生物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钙化过程中颗粒污泥内碳酸钙持续累积,导致Ca2+含量、灰分增加,并加快了颗粒沉降速度,同时伴随着污泥粒径增... 本研究以某废纸制浆企业的钙化厌氧反应器为背景,跨年度采集了厌氧颗粒污泥样本,系统分析了其理化和生物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钙化过程中颗粒污泥内碳酸钙持续累积,导致Ca2+含量、灰分增加,并加快了颗粒沉降速度,同时伴随着污泥粒径增加。长期暴露于高钙废水中,细菌群落中产氢产乙酸菌的相对丰度显著提升,而水解酸化菌的丰度显著降低;古菌群落中,原有优势菌Methanobacterium(产甲烷杆菌属)减少,而适应新环境的Bathyarchaeia、Methanolinea(产甲烷八叠球菌属)和Candidatus_Methanofastidiosum等菌群显著增加。通过解析钙化对颗粒污泥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可为解析生产性反应器中高钙环境对颗粒污泥响应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制浆废水 钙化 颗粒污泥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负载Ni单原子催化木质素氢解
15
作者 李富花 刘蕴卓 +8 位作者 卢廷杰 孙建成 于新宇 温政堂 周耀森 夏雪莲 郭铭 史长波 何千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将木质素转化为高值化学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浸渍-热解-还原策略,制备了一种可用于催化木质素氢解的CeO_(2)负载Ni单原子催化剂Ni_(1)/CeO_(2)。研究发现,CeO_(2)载体丰富的氧空位有利于Ni单原子在CeO_(2)表面高... 将木质素转化为高值化学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浸渍-热解-还原策略,制备了一种可用于催化木质素氢解的CeO_(2)负载Ni单原子催化剂Ni_(1)/CeO_(2)。研究发现,CeO_(2)载体丰富的氧空位有利于Ni单原子在CeO_(2)表面高度分散,同步辐射证明Ni原子可与4个O原子相连形成NiO_(4)催化活性中心。Ni_(1)/CeO_(2)催化剂不仅在催化木质素模型物二苯醚(4-O-5)、苄基苯基醚(α-O-4)和2-苯氧基-1-苯乙醇(β-O-4)的氢解时具备优异活性,而且在催化木质素解聚时展现出良好效果,所得木质素氢解产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催化氢解 单原子催化剂 二苯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毛竹木质素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曹兴 房伶晏 +4 位作者 赖晨欢 唐硕 梁辰 李鑫 勇强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80,共8页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2D-HSQC NMR和定量^(31)P NMR)分析毛竹木质素经稀硫酸法和硫酸盐法预处理后官能团含量和结构单元类型比例变化,并对预处理前后木质素抗氧化性能(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评价...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2D-HSQC NMR和定量^(31)P NMR)分析毛竹木质素经稀硫酸法和硫酸盐法预处理后官能团含量和结构单元类型比例变化,并对预处理前后木质素抗氧化性能(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评价。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木质素(MWLr)经稀硫酸法和硫酸盐法预处理(MWLa和KL),紫丁香基单元摩尔含量比例从50.6%提高至68.8%和72.2%,相连接的麦黄酮结构发生降解,脂肪族羟基、酚羟基和羧基质量分数均增加。抗氧化性结果表明,MWLr,MWLa和KL对DPPH自由基最大清除能力为79.59%,75.57%和77.69%,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最大清除能力为81.15%,47.27%和74.53%。稀酸和硫酸盐法预处理降低毛竹原本木质素抗氧化能力可能是由于木质素结构中麦黄酮被降解和紫丁香基结构质量分数比例增加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木质素 预处理 核磁共振技术 官能团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PLA/木薯厌氧渣复合材料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彤 古碧 +5 位作者 黄丽婕 陈杰 周雷 覃杨华 郑莹莹 刘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5,共5页
选取机械球磨时间、机械球磨温度、模压时间三个变量进行Box-Benhnken实验,运用响应面法对聚乳酸(PLA)/木薯厌氧渣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各响应值与实验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以及各因素对响应值的交互影响,确定PLA/木... 选取机械球磨时间、机械球磨温度、模压时间三个变量进行Box-Benhnken实验,运用响应面法对聚乳酸(PLA)/木薯厌氧渣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各响应值与实验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以及各因素对响应值的交互影响,确定PLA/木薯厌氧渣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达最优值时,其工艺条件为:模压时间为5.99 min,机械球磨温度为59.01℃,机械球磨时间为33.42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为44.125 6 MPa,弯曲强度为66.8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厌氧渣 聚乳酸 响应面法 木塑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生物降解直接耦合处理桉木化机浆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庆文 朱亚玮 +5 位作者 房桂干 盘爱享 郭文亮 尹航 施英乔 梁芳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4-121,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桉木化机浆厌氧废水催化脱毒-微生物协同增效和Fenton高级氧化处理性能,对光催化氧化-生物降解直接耦合法(ICPB)处理桉木化机浆厌氧废水效率、微生物菌落结构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木化机浆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较差;... 本研究探讨了桉木化机浆厌氧废水催化脱毒-微生物协同增效和Fenton高级氧化处理性能,对光催化氧化-生物降解直接耦合法(ICPB)处理桉木化机浆厌氧废水效率、微生物菌落结构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木化机浆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较差;ICPB法中光催化氧化和微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桉木化机浆废水好氧处理效果并降低深度处理过程中Fenton试剂用药量,好氧处理过程中废水CODCr去除率由46.7%提高至74.3%;ICPB体系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优势菌种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木化机浆 废水 脱毒 光催化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资源利用现状与高值化利用途径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雪萍 龙建磊 +5 位作者 赵思宇 彭坚 康希恒 王双飞 谢彩锋 李凯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68,共8页
甘蔗渣是制糖工业副产物,也是一种产量丰富、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我国绝大多数甘蔗渣被直接用作生物质燃料或生产纸浆的原料,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有限。本文就甘蔗渣在制备纸浆和生物质燃料等传统领域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 甘蔗渣是制糖工业副产物,也是一种产量丰富、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我国绝大多数甘蔗渣被直接用作生物质燃料或生产纸浆的原料,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有限。本文就甘蔗渣在制备纸浆和生物质燃料等传统领域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近年来以甘蔗渣为原料,在制备低聚糖、纳米纤维素、碳量子点以及活性炭新型高值化产品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甘蔗渣资源梯度、多值化、高值化综合利用策略,为甘蔗渣高值化产品的产业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利用现状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桐木原料及制浆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金霞 卫威 +1 位作者 黄显南 王汉成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85,共3页
对两种桐木的干材和枝材纤维形态、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并对这两种桐木原料的硫酸盐法制浆性能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显示,两种桐木原料纤维平均长度0.7~0.85mm,纤维平均宽度16.4~19.2μm,长宽比38~51,属于短纤维原料;两种桐木... 对两种桐木的干材和枝材纤维形态、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并对这两种桐木原料的硫酸盐法制浆性能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显示,两种桐木原料纤维平均长度0.7~0.85mm,纤维平均宽度16.4~19.2μm,长宽比38~51,属于短纤维原料;两种桐木原料的纤维素(硝酸-乙醇纤维素43%~47%)含量较高,酸不溶木素(17%~23%)含量相对较低,聚戊糖含量(22%~26%)与阔叶木材相当。这些特点使其易于蒸煮,制浆得率高,易打浆,而两种桐木原料的干材和枝材抽出物含量都稍高,这会增加蒸煮过程中化学药品的消耗;桐木的硫酸盐法制浆造纸性能良好,两种桐木原料的干材和枝材在成纸性能上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木 纤维形态 制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