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加苏木煎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宝举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21期142-143,共2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加苏木煎洗液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加苏木煎洗液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加苏木煎洗液熏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equesne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4.71%,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24%,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加苏木煎洗液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苏木煎洗液熏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肢体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6例
2
作者 梁家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3-844,共2页
关键词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单侧多功能 外固定支架治疗 单侧肢体 外固定架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向下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43例
3
作者 王日成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376-1377,共2页
目的观察CT导向下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采用CT导向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及胶原酶,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3例术后均无穿刺损伤及椎间盘内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优2... 目的观察CT导向下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采用CT导向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及胶原酶,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3例术后均无穿刺损伤及椎间盘内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优22例占51.16%,良15例占34.88%,可6例占13.95%,优良率为86.05%。结论 CT导向下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椎间盘源性 臭氧 胶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袖套状保残重建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林宝举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袖套状保残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情况.结果:Lysholm评分方面,术前评分为37.3...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袖套状保残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情况.结果:Lysholm评分方面,术前评分为37.3±7.9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94.2±4.1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Tegner评分方面,术前评分为2.3±0.5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7.1±0.7分,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中,应用袖套状保残重建技术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重建
原文传递
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的解剖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春君 李政甜 杜刚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髁间凹、胫骨髁间嵴、胫骨后倾角等解剖因素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CL损伤患者(ACL损伤组)和42例无ACL损伤的关节疼痛患者(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计算股骨髁间凹指数;通过正侧位X线片测量两组患... 目的探讨股骨髁间凹、胫骨髁间嵴、胫骨后倾角等解剖因素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CL损伤患者(ACL损伤组)和42例无ACL损伤的关节疼痛患者(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计算股骨髁间凹指数;通过正侧位X线片测量两组患者的内外侧胫骨髁间嵴高度和胫骨髁间嵴宽度,并通过MRI图像测量两组患者的股骨髁间凹宽度、股骨内外侧髁宽度以及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结果ACL损伤组胫骨髁间嵴宽度、胫骨髁间嵴宽度与股骨髁间凹宽度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大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胫骨内外侧髁间嵴高度、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股骨髁间凹宽度及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狭窄的胫骨髁间嵴、较大的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较小的胫骨髁间嵴宽度与股骨髁间凹宽度的比值可能与ACL损伤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解剖因素 胫骨髁间嵴 胫骨后倾角 股骨髁间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