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高”电力系统集中式储能选址定容规划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滨 谢旭槟 +1 位作者 梁振成 白晓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43,共13页
为解决“双高”电网储能选址规划问题,提出包括结构性、运行性两项一级指标及功率波动泰尔熵等6项二级指标的集中式储能选址规划指标体系,建立以熵权法、TOPSIS法为单一评价及模糊Borda法为组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组合评价模型,获得储能最... 为解决“双高”电网储能选址规划问题,提出包括结构性、运行性两项一级指标及功率波动泰尔熵等6项二级指标的集中式储能选址规划指标体系,建立以熵权法、TOPSIS法为单一评价及模糊Borda法为组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组合评价模型,获得储能最优选址节点。然后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法,对储能控制功率进行模态分解,根据Hilbert边际谱区分高、低频模态并重构,将高、低频信号能量功率值分别分配给功率型及能量型储能。通过某地区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规划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式储能 储能选址 指标评价体系 储能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凝聚函数的电力系统无功互补优化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韦园清 李滨 韦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6-161,共6页
基于非线性互补函数和凝聚函数提出了一种处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中离散变量的光滑化模型,并结合现代内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所提方法首先在不考虑离散变量的情况下进行无功优化预计算,快速获取离散变量的两界,并以此构造互补约束条件... 基于非线性互补函数和凝聚函数提出了一种处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中离散变量的光滑化模型,并结合现代内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所提方法首先在不考虑离散变量的情况下进行无功优化预计算,快速获取离散变量的两界,并以此构造互补约束条件;然后将互补约束转化为等价的非光滑方程组,并利用凝聚函数进行光滑逼近,从而将无功优化问题转化为一般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有效地解决了求解离散量时存在的时间与精度之间的矛盾。对30至1780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效率高、收敛性好,在求解含离散变量的大规模非线性规划问题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离散变量 凝聚函数 现代内点法 变压器抽头 电容电抗器组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结构形态演化及电力预测展望 被引量:120
3
作者 鲁宗相 黄瀚 +3 位作者 单葆国 王耀华 杜松怀 黎静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8,共7页
在清洁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的能源革命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成为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也导致了电力系统结构形态的巨变。文中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结构形态演化及电力预测方法进行了阐述。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结构形... 在清洁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的能源革命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成为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也导致了电力系统结构形态的巨变。文中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结构形态演化及电力预测方法进行了阐述。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结构形态的内涵及其要素,建立了其形态演化的驱动力综合模型,然后结合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分析其对电力系统形态结构的影响,建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力系统形态演化模型。围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结构形态演化机理和复杂多重不确定性运行场景下的电力预测理论两个科学问题,分四个方面对其研究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结构形态演变 广义负荷预测 驱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有效点理论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最小储能功率配置方法 被引量:28
4
作者 黎静华 文劲宇 +1 位作者 程时杰 韦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5-52,共8页
研究大规模风电接入系统所需的最小旋转备用和储能功率(容量)对指导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与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文考虑风功率及负荷的双随机特性,建立含机会约束的最小储能功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随机规划的p-有效点(p-efficient... 研究大规模风电接入系统所需的最小旋转备用和储能功率(容量)对指导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与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文考虑风功率及负荷的双随机特性,建立含机会约束的最小储能功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随机规划的p-有效点(p-efficient)理论,推导了将机会约束转换到确定性约束的数学过程,获得一种将不确定规划转化为确定性规划的解析方法,得到系统的旋转备用系数,解算出系统所需储能最小调节功率。将所提模型及方法应用于风火储联合系统的运行模拟,设置极限的场景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配置的储能功率可以应对净负荷的预测偏差,为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优化运行、最大限度地接纳风电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并网 p-有效点理论 储能功率配置 旋转备用 机会约束 随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足充裕性指标的电力系统可接纳风电容量评估 被引量:23
5
作者 黎静华 龙裕芳 +1 位作者 文劲宇 罗卫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96-3404,共9页
立足于风电功率的统计特性,提出一种计及充裕性指标的系统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历史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通过模拟计算不同风电容量、储能容量下系统的调峰不足概率、调峰不足期望、发电不足概率以及发电不足期望4种充裕... 立足于风电功率的统计特性,提出一种计及充裕性指标的系统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历史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通过模拟计算不同风电容量、储能容量下系统的调峰不足概率、调峰不足期望、发电不足概率以及发电不足期望4种充裕性指标,评估满足给定充裕性水平下的系统可接纳风电的容量。此外,提出一种含风、储系统的综合净负荷以及调峰需求的实用计算方法,基于双线性插值理论,建立了充裕性水平、可接纳风电容量、储能容量的函数关系,为风电容量、储能容量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以实际电网接纳风电能力评估为例,对比了不含储能、含不同储能容量等多种情景下的风电接纳能力,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接纳能力评估 储能容量配置 充裕性指标 调峰容量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65
6
作者 黎静华 左俊军 汪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03-3510,共8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功率误差分布的电力系统改进风险评估方法,较传统评估方法更加精细地计算了系统运行风险。采用t-location scale(TLS)分布描述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分布,与传统正态分布相比,可以更准确地描述风电预测误差分布情况。采用... 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功率误差分布的电力系统改进风险评估方法,较传统评估方法更加精细地计算了系统运行风险。采用t-location scale(TLS)分布描述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分布,与传统正态分布相比,可以更准确地描述风电预测误差分布情况。采用最优交流潮流模型计算最小切负荷量、节点电压和线路有功功率,与传统直流潮流模型相比,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切负荷量和线路有功功率信息。计算了系统切负荷风险指标、电压越限风险指标、线路有功功率越限风险指标、电压崩溃风险指标,并引入了综合风险指标,结合风险等级的评判方法,更加全面合理地评估了系统运行的风险。此外,讨论和分析了不同风电接入节点、不同接入容量以及不同替换容量对系统运行风险的影响。从系统运行风险的角度,为电力系统规划风电接入容量和节点提供参考。最后,以IEEE RTS-79系统为例,对所提的方法和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风险评估 风电功率误差 风险评估指标 风电规划 风电并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同步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动态最优潮流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滨 杜培 韦化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8-15,共8页
同步风力发电机因电压和无功可控、并网效率高的特点,成为目前发展趋势。考虑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无功控制方式与机组爬坡约束,对风电场无功运行边界和并网点电压条件进行探讨,推导出同步风电机组的无功极限计算方法,建立了含同步风电机组... 同步风力发电机因电压和无功可控、并网效率高的特点,成为目前发展趋势。考虑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无功控制方式与机组爬坡约束,对风电场无功运行边界和并网点电压条件进行探讨,推导出同步风电机组的无功极限计算方法,建立了含同步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动态最优潮流模型。由于发电机的有功、无功只与风速和节点电压有关,因此计算过程中无需额外修正节点电压值。在同步风力发电机基础上,考虑风速和负荷变化,选取某地区24小时风速和负荷变化典型曲线,分别在恒电压和恒功率因数两种控制方式下采用现代内点理论对IEEE-14和IEEE-118标准算例进行仿真,其结果为分析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影响,制定风电有效容量,提高系统接纳风电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同步风电机组 动态最优潮流 现代内点理论 无功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潮流约束的水火电力系统机组组合问题的分解–协调算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汪超群 韦化 吴思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48-3161,共14页
针对传统机组组合研究中因模型不够完善、约束过于简化而引起的计算准确度低和系统安全性差的缺陷,建立了考虑潮流方程和水电精确出力的水火机组组合(hydrothermal unit commitment,HTUC)模型。围绕该模型,文中首先采用广义Benders分解... 针对传统机组组合研究中因模型不够完善、约束过于简化而引起的计算准确度低和系统安全性差的缺陷,建立了考虑潮流方程和水电精确出力的水火机组组合(hydrothermal unit commitment,HTUC)模型。围绕该模型,文中首先采用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将其划分为一个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主问题和一个非线性规划子问题;然后将该子问题按时段进一步分解为T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T为调度周期。其中,主问题对应于传统的水火联合调度(hydrothermal scheduling,HTS),子问题则是包含电压、无功等变量的约束潮流(constrained power flow,CPF)。主子问题之间通过可行割进行协调,并以交替迭代的方式获得原问题的解。最后对含有46台火电机组、8个梯级水电厂的IEEE 118节点系统进行计算,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解,从而为大规模机组组合问题的求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火电力系统 交流潮流约束 精确水电出力模型 机组组合 广义Benders分解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输配电可靠性的快速协同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碧云 陈千懿 周恒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106,共6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输配电可靠性协同评估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将拉丁超立方采样与塔存储技术相结合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进行状态抽样,再根据待评估状态的故障阶数,引入塔存储技术对评估结果进行分层归纳存储,以避免... 为提高电力系统输配电可靠性协同评估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将拉丁超立方采样与塔存储技术相结合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进行状态抽样,再根据待评估状态的故障阶数,引入塔存储技术对评估结果进行分层归纳存储,以避免重复抽取大量的正常系统状态,同时大幅度缩小搜索范围。以RTS79系统和RBTS BUS6系统构建算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减小评估所需的样本数量和搜索时间,大幅提高系统的计算效率,达到输配一体化可靠性快速评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蒙特卡洛模拟 拉丁超立方采样 塔存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不等式多时滞电力系统的改进稳定判据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啸骢 王夏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6,共8页
针对互联的广域电力系统,考虑多条回路存在传输时滞,建立多时滞电力系统模型,然后构造更优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利用辅助函数积分不等式界定泛函导数中的积分项,推导得出多时滞系统的稳定判据。新构造的泛函和辅助函数积分不等式... 针对互联的广域电力系统,考虑多条回路存在传输时滞,建立多时滞电力系统模型,然后构造更优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利用辅助函数积分不等式界定泛函导数中的积分项,推导得出多时滞系统的稳定判据。新构造的泛函和辅助函数积分不等式引入了多时滞系统更多的边界信息,获得了更加自由的求解空间,减小了积分界定过程中带来的误差。最后,借助MATLAB软件中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工具箱,应用多种稳定判据分别仿真计算典型二阶时滞系统、单机无穷大系统以及WSCC 3机9节点系统的时滞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稳定判据能得到比已有文献保守性更小的结果,并揭示了系统多个时滞稳定区间,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多时滞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多时滞 积分不等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登义 李啸骢 刘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0-205,共6页
针对含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基于反步法,进一步应用自适应控制以及滑模控制中的指数趋近律,设计了含SSSC的非线性控制律。首先,建立了含SSSC的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模型... 针对含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基于反步法,进一步应用自适应控制以及滑模控制中的指数趋近律,设计了含SSSC的非线性控制律。首先,建立了含SSSC的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模型,将其简化为两机系统进行研究。其次,引入非线性阻尼算法(nonlinear damping algorithm,NDA)改进反步法,减小了'计算膨胀'问题,设计过程简单可行,并且闭环系统仍然是渐近稳定的;另外,对不确定参数设计了自适应律,并引入指数趋近律设计了反馈控制律,增强了SSSC控制器的鲁棒性。最后,使用MATLAB软件,对含SSSC的两区域四机系统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并且优于传统的反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反步法 自适应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能量平衡辅助服务通信需求的能源社区信息物理联合优化调度
12
作者 吴新飞 姜爱华 +3 位作者 田君杨 杨晨启 雷嘉明 黄笑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7-550,I0012,共15页
面对能源社区中新能源渗透率高所产生的出力不确定风险,运营商需要充分挖掘柔性负荷的灵活性潜力以实现能量的实时平衡,未来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深入部署,能源社区将逐步成为能量与通信深度耦合的信息物理系统。由于此外社... 面对能源社区中新能源渗透率高所产生的出力不确定风险,运营商需要充分挖掘柔性负荷的灵活性潜力以实现能量的实时平衡,未来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深入部署,能源社区将逐步成为能量与通信深度耦合的信息物理系统。由于此外社区中柔性负荷呈现体量小、数量大、通信频繁的特征,将为灵活性资源的优化调度带来沉重的通信负担。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云-边融合架构下的能量平衡辅助服务机制,建立考虑辅助服务通信需求的社区能量平衡辅助服务的信息物理耦合模型,在采用Coupla函数表征风光耦合出力不确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基于历史数据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处理信息物理联合优化问题。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兼顾信息资源与物理资源,大幅降低柔性负荷通信负担、缓解高峰时段下的通信带宽紧张问题,显著削减实时平衡成本,可在保证平衡服务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统筹经济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社区 信息物理系统 柔性负荷 能量平衡辅助服务 边缘计算 云边融合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非粮生物质发电发展现状与技术需求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水莹 李滨 梁克林 《广西电力》 2016年第2期41-45,共5页
非粮生物质发电是一个集可再生、环保、经济于一体的能源工程,其高效益、低成本的优势能有效缓解广西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阐述了国内外生物质发展现状,通过对蔗渣发电、沼气发电、桉树皮发电等3类典型非粮生物质发电项目进行调研,... 非粮生物质发电是一个集可再生、环保、经济于一体的能源工程,其高效益、低成本的优势能有效缓解广西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阐述了国内外生物质发展现状,通过对蔗渣发电、沼气发电、桉树皮发电等3类典型非粮生物质发电项目进行调研,分析了广西非粮生物质及其发电的基本情况。同时,针对调研情况总结目前非粮生物质发电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分布式能源发展的趋势,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加快非粮生物质发电在广西农村的推广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粮生物质发电 分布式发电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储能辅助调峰组合方案优化 被引量:64
14
作者 黎静华 汪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4-50,150,共8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给电力系统调峰带来了较大压力,应用储能辅助调峰是解决系统调峰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现阶段储能的高成本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为充分发挥有限储能的调峰作用,降低储能调峰的容量需求,文中提出一种储能与正常调峰...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给电力系统调峰带来了较大压力,应用储能辅助调峰是解决系统调峰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现阶段储能的高成本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为充分发挥有限储能的调峰作用,降低储能调峰的容量需求,文中提出一种储能与正常调峰、深度调峰、投油调峰和启停调峰等常规手段优化组合调峰的实用方法。分别建立基于年调峰不足概率的技术性指标和基于年调峰费用的经济性指标的计算模型,构建组合调峰方案的技术性指标曲面和经济性指标曲面,将两个曲面交线处的组合调峰方案作为不同可再生能源渗透水平下电力系统的组合调峰优化方案。最后,以含风电、光伏发电的区域型系统和规划的全国系统为例,制定和分析了不同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下系统的组合调峰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组合调峰 技术性指标 经济性指标 可再生能源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超短期风功率预测增强处理的风储系统超前滚动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滨 邓有雄 陈碧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80-2287,共8页
因风电固有的高不确定性与强随机性的特点,在电力市场中难以与传统机组相竞争,影响其大规模地接入电网。为提高风电跟踪计划出力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首先结合电池储能系统,考虑风储系统运行约束,建立了以区域发电机组并网要求下惩罚电量... 因风电固有的高不确定性与强随机性的特点,在电力市场中难以与传统机组相竞争,影响其大规模地接入电网。为提高风电跟踪计划出力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首先结合电池储能系统,考虑风储系统运行约束,建立了以区域发电机组并网要求下惩罚电量与电池吞吐量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其次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数据进行增强处理,提高预测功率的时间分辨率与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将预测增强处理与超前滚动优化结合,提出了一种含超短期风功率预测增强处理的风储系统超前滚动优化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控制策略可在满足传统机组并网要求下,提高风储系统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联合系统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预测增强处理 滚动优化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平抑光伏系统输出波动的储能容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滨 陈姝 梁水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45-50,共6页
为了平抑含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的储能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光伏发电特性和储能充放电时间响应特性,利用DFT对光电输出功率偏差进行频谱分析,在不同的时间... 为了平抑含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的储能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光伏发电特性和储能充放电时间响应特性,利用DFT对光电输出功率偏差进行频谱分析,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采取不同的控制机制,调用相应不同类型的控制容量以补偿功率偏差。基于频谱分析结果,结合储能系统的经济性,确定储能系统最优容量。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以较小的储能容量将光伏发电预测均方根误差 RMSE 由2.2994%-10.0832%降低至0,大幅减小了光伏系统对电网的冲击和系统备用容量需求,提高了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接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光伏 频谱分析 离散傅里叶变换 平抑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电力下多目标机组组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滨 粟归玉 王亚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共8页
为了剖析低碳电力调度给传统经济调度带来的低碳效益,提出了采用互补约束模型来精确描述抽水蓄能的工况关系,建立了低碳电力下含抽水蓄能电站的多目标机组组合优化调度模型;再分别利用模糊集理论的隶属度函数和采用线性化方法对模型进... 为了剖析低碳电力调度给传统经济调度带来的低碳效益,提出了采用互补约束模型来精确描述抽水蓄能的工况关系,建立了低碳电力下含抽水蓄能电站的多目标机组组合优化调度模型;再分别利用模糊集理论的隶属度函数和采用线性化方法对模型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在兼顾节能减排的同时,通过充分利用抽水蓄能的削峰填谷作用和合理安排火电机组组合,改善了火电机组的运行条件,平滑了火电出力曲线,实现了电力系统的经济、低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 抽水蓄能 机组组合 多目标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参与风电调频的动态响应优化策略
18
作者 黎静华 敖国进 +1 位作者 宋诚鑫 兰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6-55,共10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逐步呈现低惯量的特征。低惯量系统在故障时的频率变化率(RoCoF)和最大频率偏差显著增大,传统频率控制方法效果减弱,频率的安全、稳定面临挑战。针对上述问题,先于一次调频动作的快速频率响应(FFR)已...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逐步呈现低惯量的特征。低惯量系统在故障时的频率变化率(RoCoF)和最大频率偏差显著增大,传统频率控制方法效果减弱,频率的安全、稳定面临挑战。针对上述问题,先于一次调频动作的快速频率响应(FFR)已成为解决低惯量系统频率稳定问题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风-火-储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分析FFR调频资源对低惯量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其次,基于模糊逻辑推理,提出了一种超级电容参与风电调频的储能动态响应优化策略以控制储能,使其能够动态响应系统频率变化,在频率跌落期遏制频率跌落,在频率恢复期调控储能恢复功率以维持荷电状态稳定;最后,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利用超级电容快速动态响应系统频率变化,从而为低惯量系统提供功率支撑,弥补风电调频的不足,相较传统的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在减小最大RoCoF及抑制最大频率偏差效果上均有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惯量系统 快速频率响应 超级电容 风力发电 模糊逻辑控制 频率调节 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环境下新能源产业园储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吉斌 谭建成 曾雪彤 《电气技术》 2018年第8期22-29,共8页
本文研究电力市场环境下新能源产业园储能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根据超短期风光发电预测,选择产业园工业负荷的日运行方式;利用产业园储能系统与趸售电力市场的交互,补偿产业园综合不平衡电量,在分时电价激励下,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建立... 本文研究电力市场环境下新能源产业园储能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根据超短期风光发电预测,选择产业园工业负荷的日运行方式;利用产业园储能系统与趸售电力市场的交互,补偿产业园综合不平衡电量,在分时电价激励下,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建立了产业园储能系统电力市场环境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编制了Matlab程序进行求解。通过对3种典型案例的分析,验证了所提储能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讨论了风光预测不确定性的实时电力市场应对方案,通过储能的优化控制,实现了电力市场环境下新能源产业园与电网的无缝连接、调度及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异地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最优控制 日前电力市场 产业园微电网 虚拟同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型储能参与的调峰模型及其优化调度策略
20
作者 谢代钰 李宏洲 +3 位作者 陈标 李培恺 李光明 代伟 《分布式能源》 2024年第2期19-29,共11页
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中国电网将逐步建设成为一个以新能源为主、多类型电源共存的绿色智慧电网。然而,传统常规电源有限的调峰能力难以满足未来电力系统接入高比例新能源后的调峰需求,制约了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并降... 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中国电网将逐步建设成为一个以新能源为主、多类型电源共存的绿色智慧电网。然而,传统常规电源有限的调峰能力难以满足未来电力系统接入高比例新能源后的调峰需求,制约了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并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因此,需要构建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EV)虚拟储能等多类型储能模型,并结合某省级电力系统4种典型场景和极端场景,在现有储能调峰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基础上提出站在调度机构角度下的最优调峰效益模型。通过对某省级电网历史数据进行仿真验证,证明该模型在减少火电机组频繁启停、提升调峰经济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促进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储能 深度调峰 优化调度 调峰补偿机制 新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