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教学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景锋 黄曼莹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1年第12期87-90,86,共5页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今天,各行业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除了掌握本专业领域知识外,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探...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今天,各行业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除了掌握本专业领域知识外,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探索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问题,从创新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和网络平台设置分层学习等方面着手,提出具体可行的创新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创新 教学体系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对智能电网安全的有效保护机制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黎斌 杨小梅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105,共5页
传统的保护方法采用时帧分布调节方法实现智能电网网络信道交叉映射,实现过载保护和网络节点管理,容易导致智能电网计算机网络节点信道偏移,数据丢包率较高,安全性差。提出基于端到端数据融合滤波的具有容错性的计算机网络下智能电网安... 传统的保护方法采用时帧分布调节方法实现智能电网网络信道交叉映射,实现过载保护和网络节点管理,容易导致智能电网计算机网络节点信道偏移,数据丢包率较高,安全性差。提出基于端到端数据融合滤波的具有容错性的计算机网络下智能电网安全保护机制。构建计算机网络下的电网节点优化分布模型,采用网格形式部署,对过载节点进行数据融合与滤波处理,提高电网节点的容错性能;采用预加重方法补偿智能电网计算机网络节点之间的系统功率衰减,实现安全保护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能准确实现对智能电网中的网过载的失调节点定位,电网进行能量传输稳定性较高,抗干扰性能较好,有效实现了电网的安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安全 计算机网络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茜 《科技信息》 2009年第7期110-111,共2页
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中《办公自动化》课程面临的形势及问题,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在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评价手段等方面做了尝试改革,探索适合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办公自动化》课程发展的有效途径,使计算机教学跃上一个... 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中《办公自动化》课程面临的形势及问题,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在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评价手段等方面做了尝试改革,探索适合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办公自动化》课程发展的有效途径,使计算机教学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自动化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应用背景下教改项目的优化手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羽洁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针对高校原始教学项目中存在的一系列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提出计算机应用背景下教改项目的优化手段研究。首先更新教改项目优化理念,充分融入计算机应用的优化思想;其次规范教改项目优化前、优化过程中和优化后三个阶段的优化流程,并... 针对高校原始教学项目中存在的一系列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提出计算机应用背景下教改项目的优化手段研究。首先更新教改项目优化理念,充分融入计算机应用的优化思想;其次规范教改项目优化前、优化过程中和优化后三个阶段的优化流程,并注重对优化成果的推广;最后建立计算机教改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生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教学改革 项目优化 优化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博文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10年第23期6559-6560,6565,共3页
现阶段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在教学安排上基本都是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先讲解操作示范,然后学生在下一次课到计算机房操作实践教师在上次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导致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在时间... 现阶段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在教学安排上基本都是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先讲解操作示范,然后学生在下一次课到计算机房操作实践教师在上次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导致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脱节,该文试途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系统 空中鼠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下智能铝母线焊接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博文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12期64-65,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焊接技术已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复杂的焊接结构和不断出现的新型材料对焊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焊接工艺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焊接机自动焊接的工艺,通过计算机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焊接技术已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复杂的焊接结构和不断出现的新型材料对焊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焊接工艺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焊接机自动焊接的工艺,通过计算机控制自动焊接系统,该系统面向对象编程环境采用效率高、灵活性强的Delphi8实现铝母线焊接机在复杂空间曲线接缝的智能化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自动焊接 Delphi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粒计算理论对大数据处理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郑羽洁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第11X期28-29,共2页
目前,在大数据处理的研究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粒计算理论的出现解决了大数据处理信息和空间的问题。为此研究计算机粒计算理论对大数据处理的影响分析。粒计算理论是在求解过程中将粒计算和工具进行整合,适合求解不确定性和不完备的... 目前,在大数据处理的研究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粒计算理论的出现解决了大数据处理信息和空间的问题。为此研究计算机粒计算理论对大数据处理的影响分析。粒计算理论是在求解过程中将粒计算和工具进行整合,适合求解不确定性和不完备的网络层次结构。粗糙集理论、商空间理论、词计算理论作为大数据处理空间和信息的主要计算方法,可以为大数据处理提供相对可靠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理论 大数据时代 外部属性 内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多目标跟踪系统时间复杂度优化策略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杰 洪月华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3-95,共3页
为了降低多目标、多特征跟踪系统的时间复杂度,分析了跟踪系统运行的特性,引入了并行计算模型对跟踪系统的串行部分重新设计,提出了检测模块与跟踪模块的并行化策略,理论分析表明并行计算模型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多目标跟踪系统的时间复... 为了降低多目标、多特征跟踪系统的时间复杂度,分析了跟踪系统运行的特性,引入了并行计算模型对跟踪系统的串行部分重新设计,提出了检测模块与跟踪模块的并行化策略,理论分析表明并行计算模型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多目标跟踪系统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系统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省级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97,共4页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开展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管已经成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共识,并在一些领域取得显著的成果。但对于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而言,如何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后的动态、持续性监管仍显得有所不足。本文探讨如何进一步...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开展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管已经成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共识,并在一些领域取得显著的成果。但对于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而言,如何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后的动态、持续性监管仍显得有所不足。本文探讨如何进一步将GIS技术和OA技术整合引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其中,强化省级建设用地的批后实施监管业务、强化结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建设用地 批后监管 GIS 遥感 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I蜂群K均值聚类算法并行化计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洪月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39-3343,共5页
基于传统编程模型的K均值聚类算法是典型的串行算法,对大数据聚类时性能不佳,为获得令人满意的大数据聚类性能要求,解决K均值聚类算法的固有不足,提出一个基于MPI的蜂群K均值进行并行化聚类的算法。结合改进的蜂群算法和K均值迭代,使算... 基于传统编程模型的K均值聚类算法是典型的串行算法,对大数据聚类时性能不佳,为获得令人满意的大数据聚类性能要求,解决K均值聚类算法的固有不足,提出一个基于MPI的蜂群K均值进行并行化聚类的算法。结合改进的蜂群算法和K均值迭代,使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得到提高,降低初始聚类中心对算法聚类质量的影响,对该算法做MPI并行化改进,实现基于MPI的蜂群聚类算法并行计算。通过对串行与并行蜂群K均值聚类算法分别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得到了并行蜂群K均值聚类算法在效率和性能上更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蜂群算法 K均值聚类 MPI并行编程 并行计算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与无线传感网的智能定位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翔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194,共3页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广泛应用,结合这2种技术将会提高空间定位的有效性。文章运用RFID技术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采用RSSI和DV-Hop算法,设计了一个智能定位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的网络性能良好,定位效果显...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广泛应用,结合这2种技术将会提高空间定位的有效性。文章运用RFID技术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采用RSSI和DV-Hop算法,设计了一个智能定位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的网络性能良好,定位效果显著。结合煤矿监测系统的应用前景,该系统可用于矿工井下作业时的空间定位,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 RSSI DV-HOP 空间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BP神经网络的电子政务系统风险验证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景锋 杨倩晨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98-100,共3页
针对电子政务系统的风险决策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不完全信息等特征,在传统粗糙集的基础上,将BP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到电子政务系统的风险验证体系中,研究识别出电子政务系统风险因素,并以所识别的风险因素为对象,建立一套风险验证关键... 针对电子政务系统的风险决策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不完全信息等特征,在传统粗糙集的基础上,将BP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到电子政务系统的风险验证体系中,研究识别出电子政务系统风险因素,并以所识别的风险因素为对象,建立一套风险验证关键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粗糙集-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风险评价方法,得出了电子政务风险验证模型指标的可能性、各方面风险因素生成可能性和风险后果大小的评估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验证 粗糙集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混响数据分段Itakura距离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羽洁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204,共3页
在主动探测自导系统设计中,混响数据分段Itakura距离的准确估计是实现自导系统测距,提高目标信号检测性能的基础,且Itakura距离可以评价对混响数据的局部平稳性。当前的混响数据Itakura距离估计算法采用基于局部高斯色噪声混响估计模型... 在主动探测自导系统设计中,混响数据分段Itakura距离的准确估计是实现自导系统测距,提高目标信号检测性能的基础,且Itakura距离可以评价对混响数据的局部平稳性。当前的混响数据Itakura距离估计算法采用基于局部高斯色噪声混响估计模型,当相邻数据段与需检测信号脉宽一致时,距离估计精度不好。提出一种基于Rayleigh分布分段副本相关检测的混响数据Itakura距离算法,构建混响数据包络模型实现对混响包络概率分布特征的准确描述,采用基于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自适应噪声抵消算法对混响数据包络模型进行简化,对混响数据进行Rayleigh分布下的概率密度特征分割,设计分段副本相关检测器,计算该组数据中相邻数据段之间Itakura距离,实现目标Itakura测距。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对Itakura距离估计精度较高,局部平稳性影响较小。在精确探测制导等领域具有很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 自导系统 距离估计 RAYLEIGH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doop的高性能GIS云计算平台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茜 《南方国土资源》 2015年第12期26-28,32,共4页
文章在研究当前主流GIS平台云计算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提出利用Hadoop这一开源的分布式计算环境设计一种高性能的GIS云计算平台,并予以实现。该平台利用HBase分布式数据库和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对空间数据进行存储,并使用Map Reduce技术对... 文章在研究当前主流GIS平台云计算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提出利用Hadoop这一开源的分布式计算环境设计一种高性能的GIS云计算平台,并予以实现。该平台利用HBase分布式数据库和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对空间数据进行存储,并使用Map Reduce技术对GIS的空间分析任务进行集群化和分布式处理,大大提高了高密度计算环境下海量矢量空间数据的计算效率,为构建大规模访问下的公共GIS服务平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现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2SH框架的高职院校协同办公系统设计研究
15
作者 李茜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6-90,共5页
提高高职院校各部门之间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效率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一大任务。近年来,协同办公系统在高校内的普及使用推进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同时也成为教育管理工作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S2SH是一种轻量级J2EE开发架构,通... 提高高职院校各部门之间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效率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一大任务。近年来,协同办公系统在高校内的普及使用推进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同时也成为教育管理工作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S2SH是一种轻量级J2EE开发架构,通过采用S2SH框架来进行高职院校协同办公系统的开发,不仅性能稳定可靠,而且简化了编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st2 SPRING HIBERNATE J2EE 协同办公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数据库技术在智能教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潘翔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0年第5期147-150,共4页
讨论主动数据库技术在智能教学系统中的应用,采用知识树表示知识的先行关系。系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安排教学内容,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关键词 智能教学系统 主动数据库 知识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高校教师综合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伍华健 陈少华 +1 位作者 谭促伦 梅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60-63,共4页
教师素质评价的议题逐渐成为评价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教师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利用云的三个数字特征通过特定的算法来实现定性概念和定量表示的转换,建立起了定性和定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性... 教师素质评价的议题逐渐成为评价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教师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利用云的三个数字特征通过特定的算法来实现定性概念和定量表示的转换,建立起了定性和定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性中有量、量中有性。云模型的引入,大大减少了人为判断的主观性,既具有客观性又达到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教师 综合素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历史行为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志虎 黄曼莹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36,共5页
协同过滤推荐是数据挖掘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受到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制约,难以获得理想的推荐结果,为了改善协同过滤推荐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用户历史行为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首先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预测用户对每一个项... 协同过滤推荐是数据挖掘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受到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制约,难以获得理想的推荐结果,为了改善协同过滤推荐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用户历史行为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首先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预测用户对每一个项目的偏好程度,并采用标签描述用户对项目的偏好程度,建立相应的特征向量,然后根据特征向量计算项目相似度实现个性化推荐,最后采用多个经典数据进行了仿真测试,以验证算法的优越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幅度降低了推荐的误差,提高了协同过滤推荐的准确率,克服了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存在的局限性,而且可以加快推荐速度,具有更高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协同过滤 用户偏好 项目相似度 个性化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粗糙集和遗传神经网络的数据分类器模型(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洪月华 徐霜 梁家荣 《广西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128-131,136,共5页
为了实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得到的高维冗余且不确定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提出一种由遗传算法和粗糙集进行优化的BP神经网络数据分类器模型,并形成了数据挖掘分类算法。该模型通过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算法删除训练样本的冗余属性,利... 为了实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得到的高维冗余且不确定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提出一种由遗传算法和粗糙集进行优化的BP神经网络数据分类器模型,并形成了数据挖掘分类算法。该模型通过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算法删除训练样本的冗余属性,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并进行神经网络学习。数据挖掘分类算法学习速度快,能够有效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的分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电力网络中潜在危险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黎斌 杨小梅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65,70,共6页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主要采用网络攻击检测方法,对大型电力网络的自损伤潜在危险检测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网络设备损伤检测和危险数据挖掘的大型电力网络潜在危险检测方法,构建大型电力网络的节点分布式组网结构模型,对大型电力网络...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主要采用网络攻击检测方法,对大型电力网络的自损伤潜在危险检测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网络设备损伤检测和危险数据挖掘的大型电力网络潜在危险检测方法,构建大型电力网络的节点分布式组网结构模型,对大型电力网络的故障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数据挖掘,构建大型电力网络设备的损伤检测模型,实现对大型电力网络的潜在危险检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提高对大型电力网络的危险数据和损伤节点的检测性能;提高故障的分析和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网络 数据挖掘 潜在危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