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广西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梁裕 李继宏 +1 位作者 敖茂尧 万良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0-65,共6页
“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影响高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针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存在的能力标准不完善、培养路径不丰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提出了“标准... “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影响高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针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存在的能力标准不完善、培养路径不丰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提出了“标准导向、精准施策、机制创新”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思路,以国际标准为引领构建出涵盖“教学能力、课程建设、比赛评审”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标准体系,提出以“导师制+工作坊+教学大赛”为举措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完善以“两激励、四保障”为特色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保障机制,探索形成了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广西模式”,有效地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 教师 “广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农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茶园设计与管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高传友 李卫东 +2 位作者 李继宏 苏文航 马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9-75,共7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文章分析了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茶园设计与管理”课程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举措:在课程思政设计中构建了“四梁八柱...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文章分析了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茶园设计与管理”课程为例,阐述了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举措:在课程思政设计中构建了“四梁八柱”专业顶层设计和“三线一带”的课程特色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将时事热点与教学任务相结合等教学手段,形成了“三融三联”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研究旨在为高职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旅游茶园设计与管理 农学 专业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片贫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节能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
作者 曾严 匡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5-68,共4页
连片贫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因资金困难,在节能管理上举步为艰。文章阐述了贫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节能管理的必要性,并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出发,提出了构筑抓组织领导、抓宣传培训、抓规范管理、抓绿色消费、抓技术节能等“五抓并... 连片贫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因资金困难,在节能管理上举步为艰。文章阐述了贫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节能管理的必要性,并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出发,提出了构筑抓组织领导、抓宣传培训、抓规范管理、抓绿色消费、抓技术节能等“五抓并举”高职院校节能管理体系,对同类高职院校加强节能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管理 高职院校 连片贫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融入职业院校涉农专业教学实践研究
4
作者 李洋 高传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8-103,共6页
美育融入职业院校涉农专业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全面推进美育教学工作改革的重要一步,为提升涉农专业师生综合素养、促进美育浸润涉农专业教学、推动涉农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意义。鉴于此,文章提出职业院校需要深化涉农专业第一课堂与... 美育融入职业院校涉农专业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全面推进美育教学工作改革的重要一步,为提升涉农专业师生综合素养、促进美育浸润涉农专业教学、推动涉农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意义。鉴于此,文章提出职业院校需要深化涉农专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机制、营造校园美育文化氛围、探索多元化评价方式、打造专业教学团队、开发美育数字教学资源等路径,将美育融入涉农专业教学各环节,贯穿育人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职业院校 涉农专业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建设 被引量:40
5
作者 卓倪 陆春桃 《高教论坛》 201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推进,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体育课程整合逐步成型。从分析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在理论上对信息化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意义展开论述、进行分析,从学院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研究基础环境、教师个体树立...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推进,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体育课程整合逐步成型。从分析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在理论上对信息化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意义展开论述、进行分析,从学院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研究基础环境、教师个体树立体育信息化教学意识、更新体育信息化教学方法、优化体育信息化教学评价等途径,尝试构建信息技术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职体育 课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彦燕 黄海珍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分析了当前职业技能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技能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广西高职教育专业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海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31,共3页
文章简要阐述了SWOT分析方法理论,以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区域高职教育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广西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SWOT分析方法 广西高职教育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的智慧茶园控制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沈萍 邓国斌 《福建电脑》 2020年第6期109-111,共3页
本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出一个智慧的茶园控制系统,以解决在传统种植茶叶过程中施肥、灌溉、除虫和茶叶收割等问题,实现在茶叶种植的过程中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并对此提出构建一个专家系统,使用紫峰网络来采集茶园的土壤的温湿度、... 本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出一个智慧的茶园控制系统,以解决在传统种植茶叶过程中施肥、灌溉、除虫和茶叶收割等问题,实现在茶叶种植的过程中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并对此提出构建一个专家系统,使用紫峰网络来采集茶园的土壤的温湿度、光照度等数据并进行挖掘,以此来辅以视频检测,检测茶叶种植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智慧茶园 低短距离传输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TTPS隧道防火墙穿透技术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顺韬 《河池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6-90,共5页
针对防火墙安全防护特征,将木马程序获取用户数据封装于采用匿名Diffe-Hellman协议的HT-TPS数据包中,实现加密传输,穿透防火墙,同时,利用Restful Web Service技术对木马上传数据进行收集显示,实现高可行性的木马控制通信系统。
关键词 防火墙技术 木马 HTTPS隧道 RESTFUL Diffe-Hell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挖掘治疗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的小复方及其网络药理学分析
10
作者 覃淼 黄洪 +4 位作者 熊万娜 朱素梅 林忆龙 黎芳 梁健钦 《广西医学》 2025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目的 基于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挖掘治疗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小复方,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检索治疗UC的中药复方专利,分析药物的药味、药性、归经、功效分类的频次、频率,并进行... 目的 基于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挖掘治疗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小复方,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检索治疗UC的中药复方专利,分析药物的药味、药性、归经、功效分类的频次、频率,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挖掘治疗脾虚湿蕴证UC的小复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数据库和SwissADME数据库检索小复方药物的化学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UC相关靶点,取两者交集作为潜在作用靶点。将潜在作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以Degree值排名前50的潜在作用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以与其相关联的化学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潜在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结果 检索获得中药复方专利308项,包含525种药物,其中甘草、白术、黄连、白芍、木香、党参、茯苓、黄芪等药物的使用频次较高,525种药物以苦味、温性为主,多归脾经,以补虚药、清热药居多。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甘草、白术、白芍、茯苓、党参、木香、黄连等药物的关联性较强。聚类分析并结合临床经验得到治疗脾虚湿蕴证UC的小复方由白术、茯苓、党参、白芍、甘草、黄芪、木香组成。小复方的化学成分共149个,对应的作用靶点共1 008个,UC相关靶点共1 918个,交集靶点(潜在作用靶点)共347个,包括雌激素受体1(ESR1)、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等,潜在活性成分共105个,包括光甘草定、黄芪紫檀烷苷、美迪紫檀素等。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小复方治疗脾虚湿蕴证UC的作用靶点涉及蛋白质磷酸化、炎症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节等生物过程,质膜及其成分、细胞质等细胞组分,ATP结合、蛋白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活性、蛋白激酶活性等分子功能,以及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中挖掘到治疗脾虚湿蕴证UC的小复方共包含7味药材,符合UC的临床治疗原则。潜在活性成分是光甘草定、黄芪紫檀烷苷、美迪紫檀素等,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参与调控ESR1、PARP1、PTGS2等靶点,介导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蕴证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培育研究
11
作者 卢添桂 《科教文汇》 2025年第3期83-87,共5页
该文在阐述信息素养当代价值和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培育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素养重塑的路径:重塑信息素养培育价值和体系、重构图书馆的价值导向、加强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最后,对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 该文在阐述信息素养当代价值和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培育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素养重塑的路径:重塑信息素养培育价值和体系、重构图书馆的价值导向、加强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最后,对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高职院校 信息素养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V高性能云桌面关键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景坚 赵学孔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72-175,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实验室在使用过程中,为避免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维护。传统计算机实验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采用云桌面新技术、新手段能够有效解...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实验室在使用过程中,为避免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维护。传统计算机实验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采用云桌面新技术、新手段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管理难的问题,而IDV云桌面技术恰好弥补了传统的PC机管理上的缺陷,同时解决了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管理、维护、安全等问题。本文着重研究IDV高性能云桌面关键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设计与实现,这将极大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优化用户,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器 IDV云桌面 镜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波林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两者融合发展还存在认知不全面、课程设置分立、管理机构融合性不强、实践课程创新不足、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为此,需要打破传统管理机制促进协同融合、构建教...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两者融合发展还存在认知不全面、课程设置分立、管理机构融合性不强、实践课程创新不足、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为此,需要打破传统管理机制促进协同融合、构建教育课程融合体系、打造融合型教师队伍、搭建共享型实践平台、构建递进式的协同育人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的有效融合,促进两者融合发展,实现育人创新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 内涵建设 教学改革 课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融资项目与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
14
作者 潘杰宁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9-231,共3页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国际融资项目开始进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从阐述通过国际融资项目深化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市场经济作用入手,深入分析当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根源,提出以国际融资项目作为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契机...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国际融资项目开始进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从阐述通过国际融资项目深化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市场经济作用入手,深入分析当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根源,提出以国际融资项目作为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契机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融资项目 职业教育 适应性发展
原文传递
带冲孔切换的后门内板深拉深模研制
15
作者 李钊 温承钦 +3 位作者 温志力 周绍鹏 陆润明 郑玲 《模具工业》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以某汽车后门内板为研究对象,针对模具开发过程中零件侧冲孔切换的需求,设计了1副气动侧冲孔切换机构,采用自制斜楔能够整体实现多个孔的冲裁和切换,并解决了材料流入量不均的问题,消除了成形零件的起皱缺陷。经实际验证:气动侧冲孔切... 以某汽车后门内板为研究对象,针对模具开发过程中零件侧冲孔切换的需求,设计了1副气动侧冲孔切换机构,采用自制斜楔能够整体实现多个孔的冲裁和切换,并解决了材料流入量不均的问题,消除了成形零件的起皱缺陷。经实际验证:气动侧冲孔切换机构切换过程稳定,易于检测和维护,且经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门内板 切换机构 起皱 流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探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程云燕 刘永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5,共2页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往往把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准就业结合起来,具有分散性、不可预知性的...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往往把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准就业结合起来,具有分散性、不可预知性的特点。为加强实习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文章分析了影响实习教学管理质量的三个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信息管理 教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被引量:40
17
作者 程云燕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68,共2页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工学结合的根本和落脚点。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三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即每学期课内总学时控制在360左右,校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工作可以与...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工学结合的根本和落脚点。以工学结合为导向重构“三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即每学期课内总学时控制在360左右,校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工作可以与第一、第二学年末的暑期连续安排,形成“三学期制”;制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教学大纲,将工学结合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程运行模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课程的实施由学校(教师)一元主体向学校、企业、学生多元主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探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谢文明 张文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64-65,共2页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教育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企业的“厂中校”合作办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蒙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7-29,共3页
建立"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模式,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同时还是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的最佳平台。文章分析了当前"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模式在思想认识、管理机制和运... 建立"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模式,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同时还是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的最佳平台。文章分析了当前"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模式在思想认识、管理机制和运行制度上存在的不足,提出要通过校企共同体、产教共同体、学工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合作办学制度建设,来实现和确保校企深度融合的"厂中校"合作办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厂中校 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服务与教学”双功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被引量:13
20
作者 程云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3-34,共2页
文章探讨了充分利用校内非教学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于教学,将校内的管理或服务部门设计为具有教学与服务双重职能,既是服务实体组织,又是定位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教学组织,使之成为生产性实训基地。采用"任务驱动"、体验式... 文章探讨了充分利用校内非教学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于教学,将校内的管理或服务部门设计为具有教学与服务双重职能,既是服务实体组织,又是定位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教学组织,使之成为生产性实训基地。采用"任务驱动"、体验式、导师制教学形式,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了学生专业实习实训的要求,节省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运作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 校内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