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因分析法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雪英 陈东亮 +1 位作者 黄华艳 梁看瑶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2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对神经外科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置管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对神经外科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置管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根因分析法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开始干预,出院时停止干预。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舒适度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舒适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unplanned extubation events,UEE)发生率、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舒适度及干预后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UEE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的UEE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UE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UEE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法 颅脑损伤 非计划性拔管事件 疼痛程度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先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7期970-972,共3页
神经外科包括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等危重患者,他们常出现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及基础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吞咽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影响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功能代... 神经外科包括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等危重患者,他们常出现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及基础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吞咽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影响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功能代偿,加重脑损害,增加死亡率。本文就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优点、适应证、途径、置管时机、材料选择、给予方式、营养液的选择、鼻胃管更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肠内营养 鼻胃管 颅内压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东亮 周晓平 +5 位作者 刘建民 岳志健 胡小吾 洪波 赵文元 卢旺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 :对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 ( SM)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并初步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 :对 4 2例 Chiari畸形病例 (合并 SM 2 9例 )根据其 MRI影像 ,分为 型 3 6例和 型 6例 ,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2 4例 ACM- 型无或... 目的 :对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 ( SM)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并初步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 :对 4 2例 Chiari畸形病例 (合并 SM 2 9例 )根据其 MRI影像 ,分为 型 3 6例和 型 6例 ,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2 4例 ACM- 型无或合并轻度 SM者行后颅窝减压术 ,12例 ACM- 型合并 SM达 C2 以上者行后颅窝减压并脊髓空洞切开分流术 ,6例 ACM- 型合并远隔节段 SM者行后颅窝减压并小脑扁桃体切除术。 结果 :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3 6例获随访 1~ 4年 ,其中 3 0例 ( 83 .3 % )小脑扁桃体下疝得以回纳 ,2 5例 ( 86.2 % )空洞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 :对 Chiari畸形并 SM病例依据其影像学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疗效满意 ;手术能使延颈髓充分减压 ,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并对 SM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核磁共振 并发症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松 廖振南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3期3596-3598,共3页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在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而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无法形成统一标准。随着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普及和设备的发展,显...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在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而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无法形成统一标准。随着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普及和设备的发展,显微手术的微侵袭性已得到公认,但还需要大宗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血管压迫术前MRI表现与手术所见对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覃家德 黄玮 +2 位作者 余永佳 廖振南 张济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4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MRI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及手术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术前MRI图像,观察两侧三叉神经、面神经根部有无血管压迫,将症状侧与无症状侧血管压迫情况进行比较;将12例行... 目的探讨术前MRI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及手术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术前MRI图像,观察两侧三叉神经、面神经根部有无血管压迫,将症状侧与无症状侧血管压迫情况进行比较;将12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术前MRI表现与术中发现进行对比。结果 1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MRI显示症状侧有血管压迫15例,25例面肌痉挛患者症状侧有血管压迫22例,症状侧与无症状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手术患者,术前MRI与术中所见比较,MRI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血管压迫总敏感度为90%,特异度100%;6例术前MRI仿真内窥镜重建提示神经血管的空间三维解剖关系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术前MRI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面神经根与毗邻血管之间的关系,对明确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病因及指导手术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血管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6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东亮 彭涛 +1 位作者 谢庆海 谢观生 《微创医学》 2010年第3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内镜 垂体腺瘤 经蝶手术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恶性听神经瘤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东亮 谢庆海 +1 位作者 韦政清 李松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4388-4389,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瘤 听/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神经眼科症状就诊的颅内病变41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覃家德 黄玮 +1 位作者 廖振南 张济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3期75-75,共1页
目的:总结引起神经眼科症状的颅内病变,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引起神经眼科症状及体征的41例颅内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垂体腺瘤19例,乳癌垂体转移1例,肺癌枕叶转移1例,AVM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胶质瘤2例,颅咽管瘤2例,动脉瘤2例,脑梗... 目的:总结引起神经眼科症状的颅内病变,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引起神经眼科症状及体征的41例颅内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垂体腺瘤19例,乳癌垂体转移1例,肺癌枕叶转移1例,AVM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胶质瘤2例,颅咽管瘤2例,动脉瘤2例,脑梗死1例,室管膜瘤1例,脑膜瘤5例,性质不明确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脑积水合并面瘫1例。结论:颅内多个部位的多种病变可表现为神经眼科症状及体征,临床上易造成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 颅内病变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廖振南 《右江医学》 2009年第4期487-489,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6例
10
作者 廖振南 张济源 +1 位作者 张松 吴明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CT检查 显微外科 蝶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裂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42例报告)
11
作者 廖振南 张松 +2 位作者 张济源 庞德春 覃家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外侧裂区肿瘤 显微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14例疗效观察
12
作者 覃家德 黄玮 +2 位作者 余永佳 廖振南 张济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20期168-169,共2页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手术近期有效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发...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手术近期有效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及1例面肌痉挛患者半年后症状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分析
13
作者 陈东亮 彭涛 +1 位作者 谢庆海 谢观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9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 垂体腺瘤 单鼻腔蝶窦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和传统骨瓣减压术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伟光 张济源 +3 位作者 张松 吴明伟 谢观生 曾繁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对两种术式(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传统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采取... 目的:对两种术式(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传统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良好率(38.78%)高于常规组(2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与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33%)显著低于常规组(3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疗效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颅内压,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传统骨瓣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彭涛 陈东亮 +3 位作者 陈世兰 谢庆海 庞叶果 覃后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104-108,共5页
目的研究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研究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综合治疗。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出院时对其进行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于开始综合治疗前、综合治疗15 d以及综合治疗30 d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并判定两组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例数。结果两组治疗后GOS、ADL以及NF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FD评分低于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脑血管痉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治疗15~30 d综合治疗后两组患者象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脑血管痉挛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慢于对照组,脑血管痉挛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并能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术 脑血管痉挛 高压氧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陈东亮 彭玉平 +5 位作者 漆松涛 谢庆海 彭涛 颜循金 李云 覃祖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新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在超早期内(≤6h)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12例中死亡1例,存活11例。术后因二次出血再手术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随访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新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在超早期内(≤6h)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12例中死亡1例,存活11例。术后因二次出血再手术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随访3~6个月,依据GOS评分,优7例,良3例,中1例。结论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疗效好,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节区 超早期 小翼点 侧裂入路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东亮 周晓平 +3 位作者 刘建民 许奕 赵文元 张鑫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525-527,共3页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6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 ,在治疗原发伤病基础上 ,采用止血、制酸、保护胃粘膜等对症处理 ,同时应用阿托品治疗 8例 ;胃镜下治疗 3例 ;胃次全切...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6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 ,在治疗原发伤病基础上 ,采用止血、制酸、保护胃粘膜等对症处理 ,同时应用阿托品治疗 8例 ;胃镜下治疗 3例 ;胃次全切除术 2例。结果 :本组病例中 ,治愈 172例 ,缓解 15例 ,无效 3例 ,死亡 6例 ,其中阿托品治愈 6例 ;胃镜下治愈2例 ;胃次全切除术治愈 1例。结论 :预防和治疗的重点是消除颅脑损伤病灶和保护胃粘膜 ,常规处理方案效果满意 ,简单、经济且安全有效 ,但必要时应及时使用特殊治疗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陆珊珊 王菊廷 +8 位作者 陈东亮 陈承英 胡晓晴 刘叶婷 刘丽秀 黄春盈 黄子娟 宋小春 罗福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056-205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方法将80例脑室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改良式闭式引流装置行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进行引流装置的观察和交替夹管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方法将80例脑室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改良式闭式引流装置行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进行引流装置的观察和交替夹管的护理配合。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侧脑室引流结合腰椎穿刺术,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室内血肿清除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提高引流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引流装置 脑室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输液泵控制性持续滴注鼻饲营养的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珊珊 莫新少 +4 位作者 韦翠英 陈东亮 陈汝纯 郑雪 陈家莲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661-1662,共2页
关键词 智能输液泵 鼻饲营养 持续滴注 控制性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胃肠道功能障碍 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塑形个体化钛网早期修补颅骨缺损43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霍永强 廖振南 +2 位作者 张济源 覃家德 陈启懂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302-303,共2页
颅骨缺损是颅脑去骨瓣减压手术的后遗症,颅骨缺损后6~12周颅骨修补可能更有益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2007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塑形个体化钛网对43例颅骨缺损病人实施缺损后6~12周修补,获得较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骨缺损 早期颅骨修补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