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吻合器在胸内胃食管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福维 何振波 +1 位作者 李东涛 梁友君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577-1578,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良性食管狭窄 吻合瘘 国产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福维 梁友君 +2 位作者 何振波 李东涛 高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3-1024,共2页
关键词 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总结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42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福维 何振波 +1 位作者 李东涛 梁友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00-400,共1页
关键词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外科治疗 血液循环障碍 心包剥离术 心包粘连 慢性炎症 功能受限 诊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附83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福维 何振波 +1 位作者 梁友君 李东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46-247,共2页
目的总结支气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3例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手术方法和转归。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82例病人经过单叶或多叶肺切除治愈出院,术后随访79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72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症状减轻。结论支气管... 目的总结支气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3例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手术方法和转归。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82例病人经过单叶或多叶肺切除治愈出院,术后随访79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72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症状减轻。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手术疗效确切,诊断明确、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加强支气管残端处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支气管扩张症的外科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钟文娥 黄积平 《微创医学》 2011年第1期89-90,共2页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是由肺大泡自发性破裂而引起的,主要采用胸腔插管水封瓶引流排气治疗,使破裂的肺大泡愈合而停止漏气,但约有1/3的病人经上述治疗无效。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是开胸作肺大泡切除或结扎,这种手术创伤大,出血多...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是由肺大泡自发性破裂而引起的,主要采用胸腔插管水封瓶引流排气治疗,使破裂的肺大泡愈合而停止漏气,但约有1/3的病人经上述治疗无效。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是开胸作肺大泡切除或结扎,这种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病人多不愿意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例儿童食管腐蚀伤瘢痕狭窄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振波 张福维 +3 位作者 李东涛 高军 刘成昌 谢进喜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822-82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食管腐蚀伤瘢痕狭窄食管重建术的适应证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采用胃代食管术、胸骨后径路横结肠代食管术、逆转胃管法代食管术治疗小儿食管腐蚀伤瘢痕狭窄19例。结果19例无术中和术后死亡,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 目的探讨小儿食管腐蚀伤瘢痕狭窄食管重建术的适应证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采用胃代食管术、胸骨后径路横结肠代食管术、逆转胃管法代食管术治疗小儿食管腐蚀伤瘢痕狭窄19例。结果19例无术中和术后死亡,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3例。随访18例,随访时间1~5年,均恢复正常饮食,生长发育良好。结论食管腐蚀伤强调早期及时正确的处理和治疗。食管瘢痕狭窄是食管腐蚀伤后晚期的严重并发症,需外科手术干预。食管重建术是治疗小儿食管腐蚀伤瘢痕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食管 腐蚀 瘢痕 食管狭窄 食管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外伤368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何振波 张福维 +5 位作者 黄林 李东涛 梁友君 黄积平 黄国雄 钟文娥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432-433,共2页
关键词 胸部外伤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附1例报告)
8
作者 张福维 何振波 +2 位作者 岑晓华 李东涛 梁友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外伤性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心包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何振波 张福维 +3 位作者 李东涛 高军 刘成昌 陈秀科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02-1003,共2页
目的总结自体心包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在116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手术中,应用自体心包作为修复材料。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3.45%。房间隔缺损修复术后发生残余分流3例。随访101例,无术后溶血... 目的总结自体心包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在116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手术中,应用自体心包作为修复材料。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3.45%。房间隔缺损修复术后发生残余分流3例。随访101例,无术后溶血、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补片钙化和心包片瘤样膨出等并发症。结论自体心包是心脏外科手术中优良的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 移植 自体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脓胸围手术期护理
10
作者 林宏彩 符淑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48-449,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脓胸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6例脓胸患儿术前、术后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寓教于乐的肺功能锻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营养,并做好出院指导等。结果 4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 目的总结小儿脓胸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6例脓胸患儿术前、术后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寓教于乐的肺功能锻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营养,并做好出院指导等。结果 4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1~3个月,未见咳嗽、发热、胸痛。结论对小儿脓胸的患儿手术前、后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脓 胸腔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11
作者 李东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7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胸外伤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患者中治愈62例(95.38%),死亡3例(4.62%)。死亡原因:直接死于胸部伤大出血死亡1例,死于胸外伤合并ARDS1例。合并颅头伤死亡1例。结论胸外伤大多有合并伤,入院... 目的探讨胸外伤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患者中治愈62例(95.38%),死亡3例(4.62%)。死亡原因:直接死于胸部伤大出血死亡1例,死于胸外伤合并ARDS1例。合并颅头伤死亡1例。结论胸外伤大多有合并伤,入院时病情多危重,首先要及早诊断,保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抗休克治疗,积极治疗肺挫伤,可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伤 合并伤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内胃食管重建围术期护理
12
作者 钟文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119-1120,共2页
关键词 食管 外科手术 围术期护理 食管肿瘤 贲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乳糜胸2例及13例文献分析
13
作者 何振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88-389,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乳糜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14
作者 钟文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86-287,共2页
目的总结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胸部外伤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368例胸部外伤患者受伤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保守治疗276例,占75.00%,经手术治疗92例,占25.00%。治愈341例,治愈率为92.66%;死... 目的总结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胸部外伤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368例胸部外伤患者受伤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保守治疗276例,占75.00%,经手术治疗92例,占25.00%。治愈341例,治愈率为92.66%;死亡27例,病死率为7.34%。结论根据胸部外伤患者受伤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心房粘液瘤手术治疗11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福维 何振波 +3 位作者 梁友君 李东涛 高军 刘成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0期779-780,共2页
关键词 粘液瘤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腋下侧切口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附63例报告)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振波 张福维 +7 位作者 李东涛 高军 刘成昌 陈秀科 罗佩 陈凤坤 梁友君 范海鸥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效果、适应证及美学效果。方法:对63例心脏疾病患者(侧切口组)采用右腋下侧切口径路经第4肋间入胸,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选择59例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施行体外循环心内...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效果、适应证及美学效果。方法:对63例心脏疾病患者(侧切口组)采用右腋下侧切口径路经第4肋间入胸,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选择59例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脏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和术后胸液引流量及术后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组术后无死亡,发生并发症4例(6.3%)。采用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与同期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径路手术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胸液引流量及术后住院天数较胸骨正中切口径路少(P<0.05)。术后随访45例,随访时间1~12个月,除2例患者术后早期心功能稍差(射血分数<0.5)和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术后发生轻度残余分流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有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术中术后出血少和切口隐蔽、美观等优点,但对严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侧支循环丰富的病例、合并大血管疾病及主动脉瓣上狭窄的患者应慎用本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腋下侧切口 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积平 林宏彩 +2 位作者 冯剑华 黄雪霞 黄平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520-1521,共2页
糖尿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由于本身患有糖尿病及术后机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血糖明显升高,如果血糖控制不及时,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糖尿病的存在,可能增加换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导致死亡。
关键词 二尖瓣膜置换术 糖尿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腋下侧切口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附23例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振波 张福维 +5 位作者 李东涛 高军 刘成昌 陈秀科 罗佩 陈凤坤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729-7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23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7例,室间隔缺损3例,左房黏液瘤2例,二尖瓣中度狭窄1例。结果全组术后无死亡,无...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23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7例,室间隔缺损3例,左房黏液瘤2例,二尖瓣中度狭窄1例。结果全组术后无死亡,无栓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体外循环时间(38.4±16.2)min,术后胸液引流量(150.5±36.8)ml,住院时间为(7.0±1.5)d。全组患者随防3~12个月,心脏无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无残余分流或瓣周漏,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均能参加正常活动。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具有该术式适应证的患者采用经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术中术后出血少、疗效好,切口隐蔽、美观,符合微创外科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心脏病 右腋下侧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炎性假瘤77例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振波 李东涛 +3 位作者 高军 刘威昌 陈秀科 张福维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21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对77例手术治疗的肺部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肺部炎性假瘤16例(20.8%),误诊率为79.2%,分别误诊为肺癌、肺其他良性肿瘤、结核瘤、肺曲菌病等。行肺楔形切除术3... 目的探讨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对77例手术治疗的肺部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肺部炎性假瘤16例(20.8%),误诊率为79.2%,分别误诊为肺癌、肺其他良性肿瘤、结核瘤、肺曲菌病等。行肺楔形切除术35例(其中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楔形切除18例、跨叶切除17例),肺叶切除21例,复合肺叶切除10例,行胸膜纤维剥除+肺楔形切除3例,行肺段切除4例,行肿块摘除4例。结论肺部炎性假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确诊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炎性假瘤 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应用研究(附109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福维 何振波 +5 位作者 梁友君 李东涛 高军 黄积平 黄国雄 刘成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探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 1 993年至 2 0 0 2年 1 1月 1 0 9例浅低温心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种分类、术前心功能、体外转流时间、术后多巴胺用量、辅助呼吸时间及术后并发... 目的 :探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 1 993年至 2 0 0 2年 1 1月 1 0 9例浅低温心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种分类、术前心功能、体外转流时间、术后多巴胺用量、辅助呼吸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 :全组体外转流时间 1 2~ 1 30 m in,平均 37min,多巴胺用量 0~ 5 μg/ kg· h- 1 ,术后辅助呼吸 4~ 2 4 h,平均 1 2 .8h,发生并发症 1 5例次 ,死亡 1例 ,住院手术病死率为 0 .91 %。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由于术中心肌始终有氧合血灌注 ,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无血及再灌注损害 ,浅低温状态有利于降低全身代谢耗氧 ,进一步完善了术中心肌保护 ,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术后低心排及严重心律失常等致命并发症发生 ;同时浅低温体外循环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及不需漫长的降升温过程 ,缩短了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 ,操作简单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低温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临床应用 心肌保护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