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测价值的研究
1
作者 李瑞妮 王莎莎 +2 位作者 贾泽博 韦晓洁 王腾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95-901,共7页
目的研究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观察,分别接受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按是否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DP... 目的研究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观察,分别接受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按是否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进行分组,将其中发生者纳入DPPB组(21例),未发生者纳入非DPPB组(8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将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中进行分析,得到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同时绘制列线图和校准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价值。结果本研究10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21例(19.44%)发生DPPB,87例(80.56%)未发生DPPB。DPPB组病灶最大直径、切片大小、手术时间、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非DPP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作为因变量,将病灶最大直径、切片大小、手术时间、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APTT作为自变量X1、X2、X3、X4、X5、X6,分别对各个自变量开展相应赋值处理。经共线性诊断,切片大小、手术时间的VIF值分别是15.315、14.411,容忍度为0.065、0.069,2项具有共线性问题(VIF值﹥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直径、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APTT均为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此结果,构建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同时绘制校准曲线,发现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校准曲线接近于理想曲线。结论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后存在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可能和病灶最大直径、浸润深度、纤维化程度、APTT等危险因素有关,同时各项因素在预测术后迟发性出血中存在一定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病变黏膜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并发术中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荣 田叶红 +4 位作者 张利云 郑百战 孙英 董世光 刘震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变病变并发术中出血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01~2015-12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实施ESD治疗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ESD术中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变病变并发术中出血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01~2015-12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实施ESD治疗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ESD术中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113例患者有32例(28.32%)发生ESD术中出血,均采用电凝或止血夹治疗。对ESD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抗血栓药物〉1年、病变位于贲门-胃底、病变〉5 cm、操作时间〉90 min、病理为早癌与ESD术中出血显著相关(P〈0.05)。结论 ESD并发术中出血的风险受患者本身情况、病变特点以及手术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全面综合的分析准备能对安全有效实施ESD治疗策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癌前病变 早癌 术中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尼龙套扎圈并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荣 董世光 +3 位作者 张利云 穆恒 田叶红 刘震雄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8期1300-1301,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圈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胃肠镜检查确诊的有蒂或亚蒂消化道大息肉(直径≥2cm)86例(共91枚)。对于有蒂息肉先用尼龙圈经内镜套扎于息肉根部,再予...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圈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胃肠镜检查确诊的有蒂或亚蒂消化道大息肉(直径≥2cm)86例(共91枚)。对于有蒂息肉先用尼龙圈经内镜套扎于息肉根部,再予高频电切术切除;对于亚蒂息肉先予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然后用尼龙圈经内镜套扎于息肉根部,最后高频电切术切除。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评估其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套扎并同时行高频电切除术。3例有蒂息肉少许渗血,经原尼龙圈下方再次套扎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均未见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复查均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尼龙圈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尼龙圈 高频电切 消化道大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2
4
作者 武斐 张荣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7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792例,其中9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士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临床情况并及...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792例,其中9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士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临床情况并及时配合治疗及护理。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13豫。9例患者经积极的临床救治和护理干预后,病情均得以控制,经临床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通过密切的临床观察,正确评估判断出血情况,准确配合抢救和护理,有利于冠脉介入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消化道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配合内镜下套扎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疗效研究
5
作者 李瑞妮 王莎莎 +2 位作者 贾泽博 韦晓洁 王腾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配合内镜下套扎(EVL)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LC)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被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采... 目的探讨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配合内镜下套扎(EVL)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LC)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被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采取EVL治疗或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联合EVL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压(PVP)、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血流速度(PVV)和门静脉血流量(PV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C)和胃动素(MTL)水平。结果急性期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16.3%和18.4%(P>0.05),观察组止血显效率为6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PVP、PVV和PVF分别为(21.4±2.7)mmHg、(17.9±2.4)cm/s和(552.1±138.4)mL/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5±2.8)mmHg、(21.9±2.2)cm/s和(735.2±159.7)mL/min,P<0.05】;观察组血清GLC和MTL水平分别为(45.6±7.6)ng/L和(214.6±19.7)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3±8.4)ng/L和(248.2±22.3)ng/L,P<0.05】;观察组胸骨后疼痛发生率为2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而再出血发生率为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采用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联合EVL治疗LC并发EVB患者可显著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套扎 聚桂醇 蛇毒血凝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荣 田叶红 +4 位作者 张利云 郑百战 孙英 董世光 刘震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注水法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01—2015—01我院非麻醉结肠镜检查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注水法结肠镜检查组(注水组)和传统注气法结肠镜检查组(注气组),比较两组患者进镜成功率(达盲率)... 目的探讨使用注水法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01—2015—01我院非麻醉结肠镜检查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注水法结肠镜检查组(注水组)和传统注气法结肠镜检查组(注气组),比较两组患者进镜成功率(达盲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腹痛评分以及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注水组与注气组间进镜成功率(达盲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均无明显差异;注水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注气组疼痛评分(3.59±0.99vs6.05±1.58,P〈0.01),同时注水组的满意率也显著高于注气组(87.3%郴39.3%,P〈0.01)。结论肠镜检查中应用注水法进行操作可明显减轻患者在检查中的疼痛不适感,进而提高患者再次检查意愿,对顺利完成患者的结肠镜检查及随访复查有切实可行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结肠镜 盲肠到达率 腹痛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胆和胃汤治疗胆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恒 郭训武 《现代中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清胆和胃汤治疗胆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清胆和胃汤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吗丁啉、铝碳酸镁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 目的观察清胆和胃汤治疗胆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清胆和胃汤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吗丁啉、铝碳酸镁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积分统计学分析(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胃脘灼痛、口苦口干、纳差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嘈杂、反酸、恶心呕吐方面疗效虽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胆汁反流程度与治疗前相比,经Ridit分析,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疗后疗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分析(Ridi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胆和胃汤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郁热证安全有效的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清胆和胃汤 胆胃郁热证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初发性及复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忠 李伟 +2 位作者 刘丹丹 王雷 杨丽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821-824,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分析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70例肝癌病人,根据肝癌情况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采用log-ran... 目的本研究分析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70例肝癌病人,根据肝癌情况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2组病人生存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根据病人预后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利用Cox回归模型对所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发组及复发组均取得较好疗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P=0.009)、Child-Pugh分级(P=0.003)、甲胎蛋白(AFP)(P=0.006)、合并肝静脉侧支循环(P=0.012)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或复发性肝癌疗效安全肯定,总胆红素、Child-Pugh分级、AFP和合并肝静脉侧支循环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肝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X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荣 乔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DLX2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在结肠癌中的意义。方法收集96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DLX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DLX2呈阳... 目的探讨DLX2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在结肠癌中的意义。方法收集96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DLX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DLX2呈阳性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其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DLX2的表达在结肠癌的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X2的高表达可能促进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其功能有可能为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X2基因 结肠癌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A3E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利云 郑百战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31-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组织中信号素3E(SEMA3E)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UC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109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97例接受单发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组织中信号素3E(SEMA3E)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UC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109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97例接受单发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法检测SEMA3E mi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UC组SEMA3E miRN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患者SEMA3E mi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SEMA3E miRN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中度组及轻度组,且中度组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09例UC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7.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肠息肉、异型增生、基底浆细胞增多、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SEMA3E miRNA与U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SEMA3E miRNA的相对表达量与UC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检测SEMA3E miRNA的相对表达量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信号素3E 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微小RNA-877-5p通过靶向叉头框转录因子M1调控胃癌细胞活力和凋亡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荣 姚春和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2026-2032,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877-5p(miR-877-5p)对胃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20年1—7月。胃癌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qPCR)检测胃癌细胞株HGC-27、SUN-1、... 目的探讨微小RNA-877-5p(miR-877-5p)对胃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20年1—7月。胃癌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qPCR)检测胃癌细胞株HGC-27、SUN-1、AGS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中miR-877-5p和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建立miR-877-5p过表达或抑制FOXM1表达细胞株,观察其在HGC-27细胞的活力、凋亡中的作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FOXM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p2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TargetScan预测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877-5p和FOXM1的靶向关系。共转染miR877-5p模拟物和FOXM1过表达载体(pcDNA-FOXM1),研究FOXM1过表达对miR-877-5p过表达诱导的HGC-2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比较,胃癌细胞HGC-27、SUN-1、AGS中的miR-877-5p表达下调(1.00±0.08比0.34±0.03,0.51±0.05,0.44±0.04,P<0.05),FOXM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1.00±0.09比2.41±0.23,2.58±0.24,2.26±0.23,P<0.05)。miR-877-5p过表达显著降低HGC-27细胞48 h、72 h的细胞活力(P<0.05),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p21、p27、Bax、cleavedcaspase3蛋白的水平(P<0.05),显著减少cyclinD1、Bcl-2蛋白表达量(P<0.05)。抑制FOXM1表达显著降低48 h、72 h的细胞活力(P<0.05),提高细胞凋亡率、p21、Bax蛋白水平(P<0.05),减少cyclinD1、Bcl-2蛋白表达量(P<0.05)。miR-877-5p靶向调控FOXM1的表达。FOXM1过表达后,miR-877-5p过表达对HGC-27细胞增殖、cyclinD1、Bcl-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被逆转,其对细胞凋亡、p21、Bax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也被逆转。结论过表达miR-877-5p通过靶向调控FOXM1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活力,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叉头转录因子类 叉头框蛋白M1 微小RNA-877-5p 细胞活力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GF与ET-1水平在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敏娟 王轲 +2 位作者 纪雯 刘旺 王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7期2520-2523,2528,共5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内皮素-1(ET-1)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7...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内皮素-1(ET-1)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呼吸支持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予以经鼻高流量氧疗。比较两组CTGF、ET-1水平变化,以及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CTGF、ET-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CTGF、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O_(2)、PaO_(2)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而PaCO_(2)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VC、FEV1、P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行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后CTGF、ET-1水平降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有效改善,且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内皮素-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72靶向LATS2对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春和 张荣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906-1911,共6页
目的:探讨miR-372对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W620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处理)、miR-NC组(转染miR-372模拟物阴性对照)、miR-372组(转染miR-372模拟物)、pLV-LATS2组(转染pLVLATS2质粒)和miR-372+... 目的:探讨miR-372对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W620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处理)、miR-NC组(转染miR-372模拟物阴性对照)、miR-372组(转染miR-372模拟物)、pLV-LATS2组(转染pLVLATS2质粒)和miR-372+LATS2组(转染miR-372模拟物和pLV-LATS2质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miR-372和LATS2 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实验测定miR-372和LATS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测定LATS2蛋白的表达,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372组细胞中miR-372表达水平升高,而LATS2 mRNA表达降低(P<0.05);LATS2是miR-372的潜在靶基因。与对照组相比,miR-372组细胞中LATS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水平显著升高、侵袭和迁移细胞数显著增多,而pLV-LATS2组中LATS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的增殖水平显著降低、侵袭和迁移细胞数显著减少,且miR-372+LATS2组细胞增殖水平、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显著低于miR-372组(P<0.05)。结论:miR-372可靶向LATS2促进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72 结肠癌 细胞增殖 侵袭 迁移 LAT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菊内脂通过wnt/β-catenin影响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荣 姚春和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490-494,共5页
目的研究小白菊内酯对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60μmol/L的小白菊内酯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SNU-1作为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处理组,以0μmol/L小白菊内酯处理的SGC-7901、S... 目的研究小白菊内酯对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60μmol/L的小白菊内酯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SNU-1作为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处理组,以0μmol/L小白菊内酯处理的SGC-7901、SNU-1细胞作对照(control)组;用Wnt激活剂CHIR99021和20μmol/L的小白菊内酯共同作用于SGC-7901、SNU-1细胞,记为CHIR99021+PTL组。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结果不同浓度的小白菊内酯可抑制wnt-1、β-catenin、Bcl-2、Vimentin、snail蛋白的表达,促进Bax、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激活Wnt信号通路可以逆转小白菊内酯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和凋亡的作用。结论小白菊内酯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Wnt信号通路相关,将可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菊内酯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胃癌 侵袭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球和明胶海绵颗粒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忠 郑百战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2期59-60,共2页
目的对比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5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2),分别接受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 目的对比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5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2),分别接受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比较两组患者栓塞效能、近期生存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碘化油沉积率为(80.21±16.43)%,明显高于对照组[(54.27±17.43)%](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变化、血清AFP变化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生存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9.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海藻酸钠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效能更好,可有效减小瘤体体积,降低血清AFP水平,提高术后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微球 明胶海绵颗粒 肝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S-FNA技术在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石岳飞 杨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1905-190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在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门静脉高压将其分为观察组(n=28,发生门静脉高压)...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US-FNA)在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门静脉高压将其分为观察组(n=28,发生门静脉高压)和对照组(n=54,未发生门静脉高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超声检测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分析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的Nomogram,计算C-index值。【结果】两组患者Child-pugh分级和腹水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脾静脉内径(SVD)高于对照组,门静脉血流速度(PV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肝硬化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腹水、SVD、PVV及肝硬化分期是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EUS-FNA检查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其判断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风险的C-index值为0.79。【结论】EUS-FNA有助于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的早期筛查,基于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对判断门静脉高压风险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并发症 高血压 门静脉/诊断 内镜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幽门螺杆菌,选“四联疗法”
17
作者 王腾 张礼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第8期43-43,共1页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力极强,哪怕是在胃的强酸环境中也能够长期生存繁殖,是已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临床显示,多数Hp感染者无症状,但几...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力极强,哪怕是在胃的强酸环境中也能够长期生存繁殖,是已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临床显示,多数Hp感染者无症状,但几乎所有Hp感染患者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胃炎 胃恶性肿瘤 生存繁殖 幽门螺杆菌 临床显示 革兰氏阴性杆菌 癌症研究机构 四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环氧酶-1水平与胃黏膜损伤程度的关系
18
作者 魏朵 张利云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年第12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环氧酶-1(COX-1)水平与胃黏膜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5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为...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环氧酶-1(COX-1)水平与胃黏膜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5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其按照肠化生(OLGIM)分期分为Ⅰ~Ⅳ期,并按萎缩(OLGA)分期分为Ⅰ~Ⅲ期;比较两组CX3CL1、COX-1、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水平,分析CX3CL1、COX-1水平与患者胃黏膜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CX3CL1、COX-1水平联合检测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损伤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CX3CL1、COX-1水平高于对照组[(155.34±12.11)ng/L比(95.47±7.35)ng/L、(19.51±1.50)μg/L比(12.35±1.22)μg/L](P<0.01);OLGA:与I期患者比较,Ⅱ期、Ⅲ期患者的COX-1、CX3CL1水平升高[(15.36±1.29)μg/L和(18.66±1.58)μg/L比(12.10±1.16)μg/L、(124.19±9.27)ng/L和(153.21±12.19)ng/L比(93.28±7.20)ng/L](P<0.01);与Ⅱ期患者比较,Ⅲ期患者的COX-1、CX3CL1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LGIM:与Ⅰ期患者比较,Ⅱ、Ⅲ及Ⅳ期的CX3CL1和COX-1水平升高[(140.52±11.15)ng/L、(149.37±12.24)ng/L、(158.29±13.31)ng/L比(92.82±8.26)ng/L、(14.50±1.32)μg/L、(18.22±1.41)μg/L和(20.27±1.60)μg/L比(12.16±1.2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Ⅱ期患者比较,Ⅲ期及Ⅳ期的COX-1、CX3CL1水平上升(P<0.01);与Ⅲ期患者比较,Ⅳ期的CX3CL1、COX-1水平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GⅠ、PGⅠ/PGⅡ水平降低[(39.35±15.68)μg/L比(119.12±17.36)μg/L、2.77±1.29比16.87±1.09],且PGⅡ水平升高[(17.11±15.95)μg/L比(11.96±7.05)μg/L]。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X3CL1、COX-1水平与患者胃黏膜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1)。CX3CL1、COX-1两项联合预测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损伤程度的临床价值相比于单项预测明显升高(P<0.01)。结论观察血清CX3CL1、COX-1在慢性胃炎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且两项联合预测对患者胃黏膜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胃黏膜损伤 CX3C趋化因子配体1 环氧酶-1
原文传递
责任制护理对胃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张苗苗 张婷 +2 位作者 姚冲 王海珠 胡艳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10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间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责任制护...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间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责任制护理干预,研究两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焦虑和抑郁评分较低,护理质量评分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予以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责任制护理干预,其护理满意度可得到显著提升,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护理质量,建议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护理 冠心病合并胃肿瘤 护理质量 影响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