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地区女性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恬 张福林 +1 位作者 赵越 薛爱琴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延安地区女性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的延安地区17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 目的探讨延安地区女性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的延安地区17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鳞癌和腺癌患者在临床分期、肿瘤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与否、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案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延安地区女性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较多,主要是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案,临床上应当注意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临床特征 相关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的预测模型
2
作者 吴肖晓 高雅 +2 位作者 肖大海 王恬 邓巧妮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52-1457,1463,共7页
目的构建和验证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10月宝鸡高新医院儿内科SCAP机械通气患儿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7︰3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验证集,另选取同期SCAP机械通气... 目的构建和验证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10月宝鸡高新医院儿内科SCAP机械通气患儿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7︰3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验证集,另选取同期SCAP机械通气患儿63例作为测试集。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构建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训练集147例患儿脱机失败率为30.61%(45/147),脱机成功率为69.39%(102/14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肺部超声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影响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的预测模型,经内、外部验证该模型预测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6、0.917,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结论基于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PCIS评分、肺部超声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SCAP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机械通气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b-5p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恬 张福林 +2 位作者 赵越 郭东栋 杨瑞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7-253,共7页
目的:研究miR-125b-5p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人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及其旁系组织细胞中miR-125b-5p与MCL-1 mRNA的表达;选取HemECs细胞分为对照组、miR-NC组、miR-125b-5p mimic组、miR-125b-5p ... 目的:研究miR-125b-5p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人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及其旁系组织细胞中miR-125b-5p与MCL-1 mRNA的表达;选取HemECs细胞分为对照组、miR-NC组、miR-125b-5p mimic组、miR-125b-5p inhibitor组、pc-MCL-1组、miR-125b-5p+pc-MCL-1组,每组设9复孔。将100 nmol•L-1的miR-NC、miR-125b-5p mimic、miR-125b-5p inhibitor、pc-MCL-1质粒分别或联合转染进入HemECs细胞。MTT法检测HemECs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emECs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靶向关系;蛋白印迹法检测Ki67、PCNA、cleaved caspase-3、Bax、Bcl-2、p-p70s6k/p70s6k、p-AKT/AKT、p-mTOR/m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比较miR-125b-5p在血管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选择下调效果比较明显的HemECs细胞系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miR-125b-5p mimic组HemECs细胞增殖及Ki67和PCNA表达明显减少(P<0.01),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明显升高、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1),p-AKT/AKT、p-mTOR/mTOR、p-p70S6K/p70S6K表达明显下调(P<0.01);miR-125b-5p inhibitor组HemECs细胞增殖及Ki67和PC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明显降低、Bcl-2表达升高(P<0.05,P<0.01)。miR-125b-5p靶向下调MCL-1。与miR-125b-5p mimic组相比,miR-125b-5p+pc-MCL-1组HemECs细胞增殖及Ki67和PC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明显降低、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1),p-AKT/AKT、p-mTOR/mTOR、p-p70S6K/p70S6K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miR-125b-5p抑制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下调MCL-1表达,抑制AKT/mTOR通路激活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b-5p MCL-1 血管瘤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春琳 李晓梅 王雅莉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988-1989,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75例,给予系统规范化联合个... 目的探讨系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75例,给予系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组间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躯干功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降低,并且研究组护理后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躯干功能低于对照组相应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统规范化联合个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规范化 个性护理 心理状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文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2
5
作者 李晓梅 雷鑫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文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胃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文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胃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人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赋能教育护理,2组都护理观察3个月,记录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8%,高于对照组的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文护理可缓解胃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教育 人文护理 胃癌 化疗 负性情绪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恬 张福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5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针对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化疗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治疗(介入治疗、适... 目的针对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化疗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治疗(介入治疗、适形放疗、常规化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生存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缓解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半年生存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6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以上生存率为52.5%,高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0%、45.0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对其实施临床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上腔静脉综合征 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全面护理效果观察及临床意义评价 被引量:25
7
作者 孙建荣 兰安妮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337-1338,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全面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和给予全面护理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全面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和给予全面护理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的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实验组中护理满意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应用于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取得了极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全面护理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应用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星 石昊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593-2595,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和10%~15%,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MM病因尚未明确,传统的化疗方案完全缓解率较低,加上患者常同时合并有多...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和10%~15%,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MM病因尚未明确,传统的化疗方案完全缓解率较低,加上患者常同时合并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且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硼替佐米是一种新型的可逆性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对细胞内多种调控细胞凋亡的途径进行阻断以及降解信号传导蛋白质,进而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硼替佐米在国内外多项前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状况[3,4]。本研究探讨了MM应用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硼替佐米 完全缓解率 蛋白酶体抑制剂 化疗方案 临床疗效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星 石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miR-155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检测所有患者癌组织miR-155的相对表达水平,根据miR-155的表达水平将所有患者分成miR-155高表达组(... 目的:探讨miR-155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检测所有患者癌组织miR-155的相对表达水平,根据miR-155的表达水平将所有患者分成miR-155高表达组(n=72)和miR-155低表达组(n=4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分析miR-155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155高表达组患者结外侵犯比例显著高于miR-155低表达组(P<0.05);miR-155高表达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29.2%)及总体生存率(40.3%)均显著低于miR-155低表达组(81.3%和83.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miR-155表达水平是DLBCL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的影响因素;miR-155低表达组细胞划痕愈合速度(0.53±0.04)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1.0±0.03)(P<0.05),miR-155低表达组细胞在培养的3、4 d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0.38±0.01 vs 0.56±0.03;0.56±0.02 vs 0.76±0.02)(P<0.05)。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影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提示miR-155可能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新的和可靠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兰安妮 高莉萍 李敏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8期1692-1698,共7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化疗且发生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化疗且发生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D0)及干预3(D3)、5(D5)、7(D7)d后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评分、口腔疼痛评分、7 d恢复效果及总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在D3~7的口腔疼痛程度评分和口腔黏膜损伤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D0,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7 d后,观察组痊愈24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腔黏膜炎愈合时间为(6.63±1.82)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35±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创面愈合,减少口腔疼痛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口腔黏膜炎 集束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吻合口瘘患者营养状态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兰安妮 孙建荣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4期571-573,共3页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吻合口瘘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6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合并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吻合口瘘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6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合并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3年生存率67.86%,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5例,3年生存率64%,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护理前(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合并吻合口瘘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病死率,但其对患者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吻合口瘘 集束化护理 营养状态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振芳 李晓梅 张欣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841-1842,共2页
目的针对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PDCA护理管理,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 目的针对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PDCA护理管理,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健康状态、支持帮助、活动能力、总体生活质量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治疗中,对其实施PDCA护理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护理管理模式 急性白血病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77^(+)中性粒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邓蕾 赵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CD177^(+)中性粒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中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连续治疗的MDS患者100例,按照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危险度将MDS患者分为低危组63例和高危组37例,按照贫血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CD177^(+)中性粒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中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连续治疗的MDS患者100例,按照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危险度将MDS患者分为低危组63例和高危组37例,按照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血红蛋白(Hb)正常组11例,轻度贫血组23例,中度贫血组42例,重度贫血组24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77^(+)在中性粒细胞中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D177^(+)中性粒细胞比例与MDS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M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MDS患者外周血中CD177^(+)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Hb正常组比较,中度贫血组、重度贫血组MDS患者CD177^(+)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轻度贫血组CD177^(+)中性粒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重度贫血组MDS患者CD177^(+)中性粒细胞水平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77^(+)中性粒细胞水平与Hb、血小板、染色体、IPSS危险度分类有关(P<0.05);CD177^(+)中性粒细胞高水平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低水平组(35.11%vs 53.93%,P<0.05);染色体异常、CD177^(+)中性粒细胞高水平是影响MDS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DS患者外周血中CD177^(+)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增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性白细胞/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服务型框架的全程照护模式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覃进 惠媛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5年第6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整体服务型框架的全程照护模式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基于整体服务型框架的全程照护模式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整体服务型框架的全程照护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癌因性疲乏量表(CFS)]、治疗依从性、心理弹性[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结果两组患者经干预后在CFS量表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3个维度上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在上述维度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干预后相较对照组在总依从率上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干预后在EORTCQLQ量表各维度和CD-RISC量表各维度评分上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在上述评分上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于整体服务型框架的全程照护模式下,可以有效减轻胃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增加其治疗依从性,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整体服务型框架 全程照护模式 胃癌化疗 依从性 心理弹性水平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延安地区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福林 王恬 张晓飞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29-830,共2页
目的探讨延安地区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登记信息系统的23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调查问卷调查所有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婚姻情... 目的探讨延安地区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登记信息系统的23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调查问卷调查所有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婚姻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用FACT-Cx宫颈癌评量表进行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延安地区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婚姻状态、治疗方法、肿瘤分期、HPV感染、是否行宫颈细胞学筛查、性伴侣人数是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高危因素包括婚姻状态(未婚)、治疗方法(放化疗+手术)、肿瘤分期(Ⅲ~Ⅳ期)、HPV感染阳性、未接受宫颈细胞学筛查、性伴侣>4人(P<0.05)。结论延安地区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婚姻状态、治疗方法、肿瘤分期、HPV感染情况等,通过对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评估,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吸烟及饮酒状态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建飞 豆亚伟 +5 位作者 田伟 戴云 罗向晖 陈耀华 王宏涛 李喆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目的分析术前吸烟及饮酒状态对可手术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52例、女131例,中位年龄为64(37~80)岁。其中吸烟者311例,饮酒者... 目的分析术前吸烟及饮酒状态对可手术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52例、女131例,中位年龄为64(37~80)岁。其中吸烟者311例,饮酒者172例。分析术前饮酒及吸烟状态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log-rank法和Cox风险回归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术前吸烟状态与患者的肿瘤部位相关(P=0.030)。饮酒状态与肿瘤部位(P=0.001)、分化程度(P=0.030)、病理T分期(P=0.024)和病理N分期(P=0.029)有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吸烟状态并不影响食管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P=0.188)和总生存期(P=0.127)。但饮酒的食管鳞癌患者具有较差的无病生存期(29.37个月vs.42.87个月,P=0.009),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明饮酒状态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RR=1.28,P=0.040)。在总生存期方面,饮酒同样会缩短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达21.47个月(P=0.014),但多因素分析并没有得到阳性结果。结论术前饮酒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分期、分化程度等相关,是影响食管鳞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状态 饮酒状态 食管鳞癌 预后 手术
原文传递
塞来昔布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RA1、Caspase-3、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恬 杨瑞 张福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022-1025,1029,共5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RA1、Caspase-3、p53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MCF-7细胞培养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根据加入塞来昔布终浓度的不同分为实验四组:实验A组(20μmol/L)、实验B组(40μmol/L)...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RA1、Caspase-3、p53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MCF-7细胞培养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根据加入塞来昔布终浓度的不同分为实验四组:实验A组(20μmol/L)、实验B组(40μmol/L)、实验C组(80μmol/L)和实验D组(160μmol/L);以加入0.1%DMSO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塞来昔布对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DAPI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形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塞来昔布对MCF-7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WB)法检测BCRA1、Caspase-3、p53的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实验A、B、C、D组抑制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塞来昔布浓度增加抑制率递升(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91.3628μmol/L。DAPI染色法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完整,未发现细胞凋亡;实验B、C、D组经处理后出现细胞生长抑制及细胞体积缩小现象,DAPI染色后见明显的细胞核固缩和断裂,且细胞凋亡现象随塞来昔布浓度增加而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实验B、C、D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塞来昔布浓度增加而递增(P<0.01);WB法检测结果:实验B、C、D组BCRA1、Caspase-3、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BCRA1、Caspase-3、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依次上调(P<0.01)。结论塞来昔布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CRA1、Caspase-3、p53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乳腺癌MCF-7细胞 增殖抑制 BCRA1基因 CASPASE-3 p53
原文传递
补充性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鼻咽癌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延玲 贺婧 +1 位作者 张福林 李静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11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补充性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鼻咽癌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鼻咽癌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根治性调强放疗,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补充性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鼻咽癌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鼻咽癌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根治性调强放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补充性肠外营养支持,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肝肾异常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第1周与第4周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7%(1例)和5.0%(3例),均低于对照组的13.3%(8例)和18.3%(1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与特异模块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充性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鼻咽癌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减少不良反应与营养不良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鼻咽肿瘤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仙蟾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mFOLFOX6方案治疗老年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瑞 白金娥 杨宝龙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736-1741,共6页
目的观察仙蟾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mFOLFOX6方案治疗老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6例。两... 目的观察仙蟾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mFOLFOX6方案治疗老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mFOLFOX6方案化疗,每个治疗周期为21 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于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曲妥珠单抗8 mg/kg,然后每个周期第1天给予6 mg/k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给予仙蟾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0.3%、78.3%,均显著低于治疗组的73.5%、8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纤维母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l)、骨髓相关蛋白-14(MRP-l4)、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基质衍生因子-1(SDF-1)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远期疗效结果显示,对照组有效病例中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均分别明显小于治疗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蟾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mFOLFOX6方案治疗老年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蟾片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mFOLFOX6方案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晚期胃癌 纤维母细胞特异性蛋白-1 基质衍生因子-1 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含缬酪肽蛋白表达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李星 石昊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为了探讨含缬酪肽蛋白(valosin-containing protein,VCP)表达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选取9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所有患者石蜡包埋样本的VCP表达水平,根据其表达水平将患者分成VCP高表达... 为了探讨含缬酪肽蛋白(valosin-containing protein,VCP)表达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选取9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所有患者石蜡包埋样本的VCP表达水平,根据其表达水平将患者分成VCP高表达组(n=42)和VCP低表达组(n=4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并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安阿伯(Ann Arbor)分期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CP高表达组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显著低于VCP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Ann Arbor分期和VCP表达水平是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D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VCP的表达水平显著影响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VCP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作为预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缬酪肽蛋白 侵袭性 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