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炙甘草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再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冯磊 李响 +1 位作者 孟繁平 李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0-1085,共6页
目的:建立探讨炙甘草中等分子量多糖(MPRR)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情况,阐明肿瘤微环境中极化后巨噬细胞对小鼠4T1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采用IL-4诱导并建立M2型极化模型,将培养细胞分为未诱导细胞(M0)组、M... 目的:建立探讨炙甘草中等分子量多糖(MPRR)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情况,阐明肿瘤微环境中极化后巨噬细胞对小鼠4T1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采用IL-4诱导并建立M2型极化模型,将培养细胞分为未诱导细胞(M0)组、M2极化(IL-4诱导)组、MPRR诱导组和Rp组(IL-4诱导12 h后MPRR再极化诱导组),流式细胞术分析巨噬细胞极化标志(CD86和CD206)的表达。免疫印迹技术分析转录因子STAT-6表达和磷酸化。收集不同条件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其IFN-γ和TGF-β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4诱导后细胞发生M2极化,可检测到RAW264.7细胞表面CD86表达下降(P<0.05),CD206表达增加(P<0.05)。而MPRR促进细胞向M1极化,可观察到其促进CD86表达而降低CD206表达(P<0.05)。M2极化后STAT-6磷酸化增加,IFN-γ分泌减少而TGF-β分泌增加(P<0.05);经MPRR处理减弱STAT-6磷酸化和TGF-β的分泌,促进IFN-γ分泌(P<0.05)。结论:炙甘草水溶性多糖促进巨噬细胞的M1极化,可拮抗IL-4诱导其M2极化效应,炙甘草多糖可调节小鼠巨噬细胞再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极化 炙甘草多糖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娇 袁硕 张庆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621-4624,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形式,其特征是记忆和认知功能的进行性障碍[1]。全世界有超过5000万人受到AD的影响[2]。该病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家族型或早发型AD(fAD)及偶发型或迟发型AD(sAD...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形式,其特征是记忆和认知功能的进行性障碍[1]。全世界有超过5000万人受到AD的影响[2]。该病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家族型或早发型AD(fAD)及偶发型或迟发型AD(sAD)。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PS)1,PS2中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可导致家族型或fAD,这种类型仅占AD人群的5%,症状开始于30~40岁。相比之下,绝大多数(>95%)AD病例没有明确的遗传因素或病因,这被称为偶发型或sAD,一般在65岁以后发病,载脂蛋白(apo)E4等基因参与sAD的发生[1~3]。年龄是sAD最强的危险因素,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吸烟、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都对sAD有很强的诱发作用[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自噬 TA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调控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娇 袁硕 张庆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4866-4869,共4页
老龄化被描述为一种随时间变化的损伤积累、功能下降和环境适应困难,并伴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1]。衰老及抗衰老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在不同的真核生物中,衰老是由受损的大分子和细胞器的逐渐累积驱动的[1,2],是癌... 老龄化被描述为一种随时间变化的损伤积累、功能下降和环境适应困难,并伴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1]。衰老及抗衰老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在不同的真核生物中,衰老是由受损的大分子和细胞器的逐渐累积驱动的[1,2],是癌症、糖尿病、骨骼肌减少症、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对衰老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衰老的发生,找到预防和治疗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骨骼肌减少症 医学领域 损伤积累 衰老机制 抗衰老 主要危险因素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硕 曹瑀莹 +1 位作者 杜丙秀 王科斯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较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本病患者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积聚,致使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发生纤维化,最终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ESRD),临床上需行透析或肾脏移植治疗[1].红景天(Rhodiola rosea...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较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本病患者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积聚,致使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发生纤维化,最终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ESRD),临床上需行透析或肾脏移植治疗[1].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是生长在高海拔和寒冷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红景天苷是红景天的主要单体和有效成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及保护心血管等多种药理特性[2].研究结果显示,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就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红景天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