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生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邴艳华 于海玲 +1 位作者 初春平 邱德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期189-190,共2页
为响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思政元素。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断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在提高人才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的培养。... 为响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思政元素。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断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在提高人才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的培养。此文对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意义、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素养,对医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等的提高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生理学 实验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银环蛇毒素致小鼠呼吸障碍机制
2
作者 霍明洋 陈为 +5 位作者 赵娜 孙成彪 董明鑫 王燕 许娜 刘文森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目的探究γ-银环蛇毒素(γ-BGT)致小鼠呼吸障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6只雄性昆明小鼠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记录呼吸频率,呼吸稳定后iv给予γ-BGT 6 mg·kg^(-1),出现呼吸频率降低后iv给予尼可刹米12.5 mg·kg^(-1)。采用BL... 目的探究γ-银环蛇毒素(γ-BGT)致小鼠呼吸障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6只雄性昆明小鼠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记录呼吸频率,呼吸稳定后iv给予γ-BGT 6 mg·kg^(-1),出现呼吸频率降低后iv给予尼可刹米12.5 mg·kg^(-1)。采用BL420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检测小鼠呼吸频率。(2)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ip)、γ-BGT组(6 mg·kg^(-1),ip)、γ-BGT+尼可刹米组(ip给予γ-BGT 6 mg·kg^(-1),当小鼠出现呼吸浅慢和腹式呼吸加强时,ip给予尼可刹米12.5 mg·kg^(-1))。ELISA法检测延髓组织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延髓组织中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GAD67蛋白表达水平。(3)体外培养原代小鼠延髓神经元,并分为细胞对照组、γ-BGT组、氯贝胆碱组、加拉碘铵组、γ-BGT+H-89组、γ-BGT+Y-27632组。γ-BGT组、氯贝胆碱组、加拉碘铵组分别用γ-BGT40 mg·L^(-1)、氯贝胆碱100 mmol·L^(-1)、加拉碘铵100 mmol·L^(-1)孵育4 h,γ-BGT+H-89组、γ-BGT+Y-27632组加入γ-BGT 40 mg·L^(-1)预处理4 h后,分别更换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50 mmol·L^(-1)、Ca2+通道抑制剂Y-2763250 mmol·L^(-1)继续孵育2 h。ELISA检测原代小鼠延髓神经元内Glu、GABA、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和钙蛋白酶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原代小鼠延髓神经元内GAD65、GAD67蛋白表达水平及PKA磷酸化水平。Fluo-4荧光探针检测原代小鼠延髓神经元内Ca2+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γ-BGT组小鼠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5),γ-BGT+尼可刹米组呼吸频率显著回升(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γ-BGT组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5),Glu/GABA比值显著降低;GAD65和GAD6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γ-BGT组比较,γ-BGT+尼可刹米组Glu含量显著升高(P<0.05)、GABA含量显著降低(P<0.05),Glu/GABA比值显著升高;GAD65和GAD6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3)与细胞对照组比较,γ-BGT组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5),Glu/GABA比值显著降低;GAD65和GAD6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AMP含量显著升高(P<0.05),PKA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Ca2+水平和钙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γ-BGT组比较,加拉碘铵组Glu,GABA,Glu/GABA比值和GAD表达水平等方面均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γ-BGT+Y-27632组钙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AD65和GAD6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γ-BGT+H-89组Ca2+水平和钙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γ-BGT中毒可导致小鼠呼吸障碍,其机制与γ-BGT通过拮抗延髓神经元M2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内Ca2+水平升高,使GAD表达增加和活性增强,导致延髓Glu和GABA含量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银环蛇毒素 延髓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呼吸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参与创新课题的研究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阳亮 张艳 +2 位作者 孙蕊 孙沛林 朴英实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2期122-123,共2页
大学生是社会创新能力和实践实施的主要人才。我国教育也在努力从知识的传授到知识的创新过程的转型。创新课题的开展关系到医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书本知识的实践化,更关系到我国所缺乏的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本人通过... 大学生是社会创新能力和实践实施的主要人才。我国教育也在努力从知识的传授到知识的创新过程的转型。创新课题的开展关系到医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书本知识的实践化,更关系到我国所缺乏的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本人通过对参与创新课题后的体会,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课题 团队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6年延边地区输血前检测疑难问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朴春花 刘秉兰 +2 位作者 崔善日 丁铉哲 许青松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分析输血前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了解不规则抗体分布特点,完善本地区输血安全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6年延边地区各临床医院送检的297例输血前检测疑难标本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并对不规则抗体性质和分布特点进行数据统计... 目的分析输血前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了解不规则抗体分布特点,完善本地区输血安全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6年延边地区各临床医院送检的297例输血前检测疑难标本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并对不规则抗体性质和分布特点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297例输血前检测疑难标本中,ABO亚型9例(3.03%)、血浆蛋白异常42例(14.14%)、37℃下无反应性冷抗体32例(10.77%)、患者直抗阳性抗筛阴性22例(7.41%)、供血者直抗阳性12例(4.04%)、不规则抗体54例(18.18%)。不规则抗体54例中,同种特异性抗体43例、自身抗体11例,男性20例(37.04%)、女性34例(62.96%),有输血史的44例(81.48%)。同种特异性抗体43例中,抗-E 23例、抗-Ce 6例、抗-C 3例、抗-cE 2例、抗-D 2例、抗-DC 4例、抗-DE 1例、2例抗-M。结论本地区输血前检测疑难问题主要集中在不规则抗体阳性、血浆蛋白异常和冷抗体,其他依次为直抗阳性、ABO亚型。同种特异性抗体中以Rh血型抗体最多,临床输血应酌情选择Rh抗原相匹配的血液输注,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检测 不规则抗体 安全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悬钩子苷对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杨爽 许娜 +4 位作者 张剑旭 孙成彪 王燕 董明鑫 刘文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6-335,共10页
目的:探讨甜叶悬钩子苷(RUB)对小鼠脊髓损伤(SCI)和神经炎症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每组12只;采用脊髓损伤行为学(BBB)评分法评估SCI小鼠后肢运... 目的:探讨甜叶悬钩子苷(RUB)对小鼠脊髓损伤(SCI)和神经炎症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每组12只;采用脊髓损伤行为学(BBB)评分法评估SCI小鼠后肢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含水量法检测SCI小鼠脊髓水肿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促炎细胞因子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CI小鼠脊髓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BB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评分低至0分;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BBB评分逐步升高。脊髓组织含水量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脊髓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P<0.01);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脊髓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1)。RT-qPCR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脊髓组织中COX-2、IL-1β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脊髓组织中COX-2、IL-1β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ELISA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血清中IL-1β(P<0.01)和TNF-α(P<0.001)水平升高;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脊髓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磷酸化p65(p-p65)、p-65、磷酸化p38(p-p38)、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01);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脊髓组织中IκB-α、p-IκB-α、p-p65、p-65、p-p38、p-ER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HE染色观察,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脊髓组织中可见组织疏松,有空泡形成,脊髓中间有一较大的坏死空洞区域;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脊髓中央坏死空洞区域明显减小(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小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01);与SCI组比较,SCI+低剂量RUB组和SCI+高剂量RUB组小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1)。结论:RUB可改善SCI小鼠运动功能障碍,减轻脊髓组织神经炎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组织中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悬钩子苷 脊髓损伤 神经炎症 核因子Κ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齿状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刘桦映 董薇 +2 位作者 张子涵 李英顺 金清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3-130,共8页
以刚断奶的大鼠为实验对象,进行长达12周的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45%脂肪),观察大鼠的体质量及血脂和血糖水平,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磷酸化的钙/钙... 以刚断奶的大鼠为实验对象,进行长达12周的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45%脂肪),观察大鼠的体质量及血脂和血糖水平,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磷酸化的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phosphorylated Ca^(2+)/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p-CaMKⅡ)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以及神经炎症因子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DG区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并通过往海马DG区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阻断剂MK-801,观察DG区NMDA受体在上述改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control,CON)组比较,长期HFD诱发大鼠出现肥胖体态,即食源性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与CON组比较,DIO组大鼠及DG区注射MK-801(DIO+MK)组的体质量及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显著增加;Morris水迷宫训练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DIO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伤,而DG区微量注射MK-801可缓解上述损伤;与CON组比较,DIO组大鼠DG区p-CaMKII和p-CREB的表达显著降低,而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β的表达却显著增加,但向海马DG区微量注射MK-801可反转上述变化。综上所述,长期HFD诱发大鼠的肥胖体态及神经炎症反应,并造成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伤,而阻断海马DG区的NMDA受体可以提高CaMKII-CREB通路活性和减少神经炎症反应,改善DIO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损伤。本研究可为合理膳食及探明不良饮食习惯诱发的DIO影响记忆功能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食源性肥胖 空间学习和记忆 齿状回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基础教学应用中的优缺点 被引量:2
7
作者 俞男寿 《学园》 2017年第19期55-55,共1页
在现代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PBL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基础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具体分析PBL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基础教学应用中的优缺点,以提升PBL在高等医学院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 PBL 医学院校 基础教学
原文传递
清醒大鼠室旁核灌流谷氨酸受体阻断剂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崔桂玉 尹桂东 +2 位作者 姜海英 金元哲 金清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内谷氨酸参与压力感受性反射中枢调节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在清醒大鼠,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对PVN区谷氨酸含量的影响;NMDA受体阻断剂MK-801或非NMDA...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内谷氨酸参与压力感受性反射中枢调节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在清醒大鼠,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对PVN区谷氨酸含量的影响;NMDA受体阻断剂MK-801或非NMDA受体阻断剂CNQX直接灌流PVN区并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进一步探讨PVN区谷氨酸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作用。结果:①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时,PVN内的谷氨酸含量迅速升高到注射前的384.82%±91.77%(P<0.01)。②PVN区灌流谷氨酸受体阻断剂MK-801或CNQX,同时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其血压升值明显减少,心率降值明显增加(P<0.01),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HR/△MAP)明显增加(P<0.01)。结论:PVN内的谷氨酸可能通过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参与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中枢调节,而且此调节作用可能是抑制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室旁核 压力感受性反射 谷氨酸 MK-801 CNQX 清醒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齿状回区D1受体激活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万朋 高俊涛 +2 位作者 王丹 王师 金清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7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G)区D1受体激活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1、VD模型组2、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各8只,后三组制备VD模型,后两组采用脑部微量注射法于大鼠海马D...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G)区D1受体激活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1、VD模型组2、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各8只,后三组制备VD模型,后两组采用脑部微量注射法于大鼠海马DG区分别注射生理盐水、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评估,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DG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VD模型组1、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75.73±4.41)、(50.13±4.48)s,两组比较,P<0.05。VD模型组1、假手术组穿越原站台区的次数分别为(2.67±0.67)、(7.67±0.88)次,两组比较,P<0.05。HE染色结果显示,VD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可见坏死的神经元。VD模型组2和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78.23±7.38)、(57.46±4.81)s,两组比较,P<0.05。VD模型组2和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穿越原平台区的次数分别为(2.67±0.50)、(5.33±0.51)次,两组比较,P<0.05。结论海马DG区的D1受体激活可改善VD大鼠受损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DG区 D1受体 MORRIS水迷宫 学习记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应激大鼠的海马DG区兴奋性氨基酸在空间学习记忆中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美玉 吴建龙 +1 位作者 金清华 李英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5期893-896,共4页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G)区两种兴奋性氨基酸在急性应激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中的变化,初步探讨应激影响空间学习记忆的部分神经化学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束缚大鼠2h的方法制备急性应激模型,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DG区的谷氨酸(...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G)区两种兴奋性氨基酸在急性应激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中的变化,初步探讨应激影响空间学习记忆的部分神经化学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束缚大鼠2h的方法制备急性应激模型,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DG区的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的含量变化,分别利用Morris水迷宫和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1)在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实验中,急性应激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而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穿越原站台区次数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MWM训练第二天,海马DG区Asp含量在对照组有增加趋势,而在急性应激组有下降趋势,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海马DG区Glu的含量均未出现明显的变化。结论急性应激降低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这可能与海马DG区Asp的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应激 海马齿状回 空间学习和记忆 兴奋性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MMA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区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玮瑶 占素扬 +2 位作者 孙传博 赵可 金清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97-2199,共3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合成酶抑制剂L-单甲基-精氨酸(L-NMMA)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海马齿状回(DG)区的谷氨酸(Glu)含量,以及对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1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AD组、L-NMMA组,每组6只。AD组和L-N...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合成酶抑制剂L-单甲基-精氨酸(L-NMMA)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海马齿状回(DG)区的谷氨酸(Glu)含量,以及对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1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AD组、L-NMMA组,每组6只。AD组和L-NMMA组应用双侧卵巢摘除术结合腹腔注射D-半乳糖法制备AD模型,之后在每次Morris水迷宫(MWM)训练前向L-NMMA组腹腔注射L-NMMA。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及脑部微量透析法,检测大鼠海马DG区Glu的含量,通过MWM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向大鼠DG区注射L-NMMA,观察其对AD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及大鼠DG区Glu含量的影响。结果 3组大鼠Glu的基础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AD组穿越原平台区次数明显减少(均P<0.05);L-NMMA组与AD组比较穿越原站台区的次数明显增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均P<0.05)。sham组和L-NMMA组Glu含量,在训练的第2、3天明显增加(均P<0.05),其后又回到训练前水平;AD组Glu含量在训练过程中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L-NMMA可通过恢复空间学习过程中的海马DG区Glu的反应,改善A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单甲基-精氨酸(L-NMMA) 齿状回区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齿状回区D1受体的表达
12
作者 万朋 高俊涛 +2 位作者 王丹 王师 金清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0-1133,I0012,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的多巴胺(DA)浓度及D1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用12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VD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利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模型...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的多巴胺(DA)浓度及D1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用12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VD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利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模型制备结束30d后,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DA浓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DG区D1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VD组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DA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在VD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海马DG区颗粒细胞层均有D1受体的表达,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大鼠海马门区均有D1受体的表达,VD组D1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VD模型大鼠海马DG区的DA浓度减少,其功能可能是通过海马门区D1受体的表达增加而代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齿状回 受体 多巴胺D1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对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金明根 金春梅 +3 位作者 蔡春玉 夏书香 孟繁平 金元哲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油酸致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由股静脉注入药物,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2.1mL/kg,ARDS模型组注入油酸0.1mL/kg和生...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油酸致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由股静脉注入药物,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2.1mL/kg,ARDS模型组注入油酸0.1mL/kg和生理盐水2.0mL/kg,FDP治疗组注入油酸0.1mL/kg和用生理盐水稀释的FDP400mg/kg(2.0mL/kg),3h后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浓度,肺组织Na+-K+-ATP酶(NKA)活性,计算左肺湿/干重(W/D)比值,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左肺W/D、血清中TNF-α、IL-1β浓度明显升高(P<0.01),而肺组织中NKA活性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害;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W/D、TNF-α、IL-1β、NKA改变较小(P<0.05或P<0.01),其肺损伤轻于模型组。结论:FDP可通过抑制TNF-α、IL-1β升高,提高肺组织NKA活性,对实验性ARDS大鼠起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二磷酸酶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油酸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齿状回GABAB受体在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14
作者 金恩鸿 李光燮 +2 位作者 李英顺 王丹 金清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439-4441,共3页
目的探讨海马齿状回(DG)的GABAB受体是否参与血管性痴呆(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方法 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及GABAB受体阻断剂沙克洛芬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 目的探讨海马齿状回(DG)的GABAB受体是否参与血管性痴呆(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方法 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及GABAB受体阻断剂沙克洛芬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G区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DG区GABAB受体表达;用脑部微量注射法往DG区注射GABAB受体阻断剂沙克洛芬,观察其对V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 VD大鼠海马DG区GABA含量明显增加,而GABAB受体表达减少(均为P<0.05)。V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而训练前向DG区微量注射GABAB受体阻断剂可改善V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损害。结论 VD模型大鼠海马DG内增加的GABA通过GABAB受体参与其空间学习记忆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齿状回 GABAB受体 空间学习与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素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15
作者 方龙云 程林 +3 位作者 周鲁林 张倩倩 王明明 俞男寿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张力换能器连接BL-420系统给离体蛙心灌流模型灌流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芝麻素溶液(0.1~0.5g/L),观察蟾蜍心肌收缩功能及心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芝麻素各剂量组...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张力换能器连接BL-420系统给离体蛙心灌流模型灌流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芝麻素溶液(0.1~0.5g/L),观察蟾蜍心肌收缩功能及心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芝麻素各剂量组心肌收缩力明显被抑制(P〈0.05),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在0.3g/L质量浓度时抑制心肌收缩力最显著;各剂量组心率均无显著变化.芝麻素(0.3g/L)的心肌抑制作用部分被阿托品拮抗.[结论]芝麻素具有负性肌力作用,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介导M受体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离体心脏 心肌收缩力 蟾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W对能量的稳态、应激和疼痛的影响研究进展
16
作者 方龙云 金梅花 +2 位作者 徐京男 王明明 俞男寿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神经肽W(NPW)是2002年被发现的下丘脑神经肽,为G蛋白偶联受体GPR7和GPR8的内源性配体.NPW受体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组织器官,认为可能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NPW受体的药理学作用及生理学特性已引起诸多学者关注.
关键词 神经肽W 能量代谢 应激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暑期实践课程设计——以“病毒载体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为例
17
作者 兰艳 王泳博 +3 位作者 张露 杨晓阳 吴爽 崔弘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5年第4期193-197,共5页
为探索“课程-项目-竞赛”三者相互联系的科研素养提升链条在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暑期学校针对临床专业学生开设实践课程“病毒载体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翻转教学3个模块:理论教学部分覆盖... 为探索“课程-项目-竞赛”三者相互联系的科研素养提升链条在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暑期学校针对临床专业学生开设实践课程“病毒载体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翻转教学3个模块:理论教学部分覆盖神经科学的前沿技术;实验教学部分学习科研操作技能;翻转教学部分则通过小组形式的文献查阅和课堂汇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课程的开设,可以满足学生早期接触科研的需求,并吸纳优秀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继续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实践证明,该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前沿视角、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暑期实践课程 科研创新能力 医学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悬钩子苷通过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抑制小鼠神经炎症细胞模型炎症反应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爽 董明鑫 +7 位作者 姜新 邴艳华 王燕 张剑旭 孙成彪 岳灿灿 许娜 刘文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622,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甜叶悬钩子苷(RUB)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改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RUB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神经炎症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UB进行干预,将...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甜叶悬钩子苷(RUB)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改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RUB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神经炎症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UB进行干预,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及LPS+RUB(25、50和100µmol/L)干预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RTqPCR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环加氧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中p65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后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TNF-α的分泌量增加(P<0.01),促炎细胞因子COX-2、iNOS、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1),NF-κB和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且p65出现荧光强度增加(P<0.05);与LPS模型组相比,LPS+RUB(25、50和100µmol/L)干预组中,IL-1β和TNF-α的分泌量减少(P<0.05或P<0.01),促炎细胞因子COX-2、iNOS、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降低(P<0.05或P<0.01),p-p65、p-IκBα、p-ERK、p-p38和p-JNK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同时p65荧光减弱(P<0.05)。结论:体外实验表明RUB能够通过抑制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减轻小鼠神经炎症细胞模型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悬钩子苷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NF-ΚB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内GABA在中枢高渗刺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晓磊 尹桂东 +2 位作者 邴艳华 金元哲 金清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内的γ-氨基丁酸(GABA)在中枢高渗刺激诱发的应激性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清醒自由活动大鼠,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中枢高渗刺激对PVN区域GABA含量的影响,并同时记录血压和心...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内的γ-氨基丁酸(GABA)在中枢高渗刺激诱发的应激性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清醒自由活动大鼠,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中枢高渗刺激对PVN区域GABA含量的影响,并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用GABAA受体阻断剂Bicuculline或GABAB受体阻断剂Saclofen直接灌流PVN区并给予中枢高渗刺激,进一步探讨PVN区GABA在中枢高渗刺激诱发的应激性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结果:①PVN局部灌流0.6mol/L盐水时,血压和心率都显著增加(均为P<0.01),同时,PVN区细胞外液中GABA水平也明显增加到刺激前的561.96%±173.96%(P<0.05);②PVN局部灌流Bicuculline或Saclofen的同时,给予0.6mol/L盐水的刺激,可使高渗刺激引起的血压增加幅度明显降低(均为P<0.01),而心率的增加幅度未受明显影响(均为P<0.05)。结论:中枢高渗刺激可引起PVN内GABA的分泌,而后者可通过GABAA和GABAB受体产生血压的升高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室旁核 Γ-氨基丁酸 清醒大鼠 中枢高渗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大鼠海马DG区牛磺酸在空间学习记忆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兆一 任美玲 +4 位作者 杨朋 李静 吴建龙 陈静伊 金清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6期871-874,共4页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的牛磺酸(Taurine,Tau)在慢性应激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过程中的变化,初步探讨慢性应激影响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部分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应激组。以多种刺激随机...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的牛磺酸(Taurine,Tau)在慢性应激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过程中的变化,初步探讨慢性应激影响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部分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应激组。以多种刺激随机应用的方法制备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HPLC法实时观察慢性应激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Tau的含量。其次,利用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观察海马DG区Tau含量在MWM训练过程中的变化。结果 1)慢性应激组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Tau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MWM的定位航行实验中,两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而慢性应激组大鼠训练第4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MWM的空间探索实验中,慢性应激组的穿越原站台区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3)MWM训练过程中,慢性应激组大鼠海马DG区的Tau含量出现明显的增加(P<0.05),而对照组大鼠海马DG区的Tau含量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以提高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海马DG区的Tau含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海马齿状回 牛磺酸 空间学习和记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