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边地区46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金仁顺 朴东明 +2 位作者 金京顺 崔京淑 金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4-375,共2页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46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组织学类型中乳头状癌最多70%,其次是滤泡性癌21%,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各占4%...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46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组织学类型中乳头状癌最多70%,其次是滤泡性癌21%,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各占4%和3%。乳头状癌的比例从70年代的58%上升到2000年代的85%。甲状腺癌的发病平均年龄为43岁,发病高峰在41~50岁年龄组;甲状腺癌女性多于男性(5:1);朝鲜族占44%,汉族占56%。结论延边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组织学类型中乳头状癌的比例逐年增高,甲状腺癌的发病在朝、汉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民族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神经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金仁顺 崔京淑 +1 位作者 金京顺 朴东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0-630,共1页
关键词 阑尾肿瘤 神经瘤 慢性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纵隔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延祥 郝秀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07-807,共1页
关键词 纵隔肿瘤 临床特点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小细胞癌的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及其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金京子 黄美子 朴美慈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9期5-6,15,共3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乳腺小细胞癌的形态特点和组织来源。方法用光学显微镜重新观察延边两所医院用细针穿吸细胞学(FNA)诊断的小细胞癌31例,本组细胞学诊断和同例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研究,阐明其组织来源。结果小细胞癌核大小范围:长径8.4... 目的进一步研究乳腺小细胞癌的形态特点和组织来源。方法用光学显微镜重新观察延边两所医院用细针穿吸细胞学(FNA)诊断的小细胞癌31例,本组细胞学诊断和同例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研究,阐明其组织来源。结果小细胞癌核大小范围:长径8.40~9.18μm、短径7.33~7.90μm。FNA检查中,部分癌细胞比淋巴母细胞还小,类似小淋巴细胞,然而,仔细观察这些细胞大小、形态和染色都有异性型,可以诊断为癌。与组织病理诊断对比,这些小细胞癌中,绝大多数来自乳腺小叶癌、小管癌。结论小细胞癌尽管细胞小,其大小、形态和染色具有异型性,可以诊断为癌;这些细胞大多数来自乳腺小叶癌和小管癌,这些癌并不是一种特殊未分化癌的细胞学表现,而是由乳腺小叶和小叶导管来的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细胞学(FNA) 乳腺小叶癌 乳腺小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地区鼻部乳头状瘤的流行病学调查
5
作者 金顺吉 金永德 +4 位作者 朴东明 崔哲洙 白尚杰 姜宪 刘贵强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掌握延边地区乳头状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为确定针对本地区鼻部乳头状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打下基础 .[方法 ]调查了 1980年到 1999年 2 0年之间在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经活检确诊为鼻部乳头状瘤的全部患者的原始记录 .... [目的 ]掌握延边地区乳头状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为确定针对本地区鼻部乳头状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打下基础 .[方法 ]调查了 1980年到 1999年 2 0年之间在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经活检确诊为鼻部乳头状瘤的全部患者的原始记录 .[结果 ]发现 89例鼻部乳头状瘤患者 ,其发病率占全部鼻部肿瘤的 3 3 % ,占鼻部良性肿瘤的 5 2 % .[结论 ]延边地区鼻部乳头状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故提高对鼻部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并加快有关鼻部乳头状瘤的病因学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乳头状瘤 流行病学 调查 延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6
作者 朴东明 曲铁才 金哲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27-230,共4页
[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对34 例住院手术的桥本甲状腺炎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 结果] 病理观察结果表明,甲状腺滤泡萎缩、消失,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核异型性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的主要病理变... [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对34 例住院手术的桥本甲状腺炎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 结果] 病理观察结果表明,甲状腺滤泡萎缩、消失,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核异型性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其次是淋巴滤泡形成、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滤泡上皮嗜酸性变.[ 结论] 凡成年女性甲状腺肿大,质较硬,无特殊临床表现时应考虑桥本甲状腺炎,需进一步检查,疑为癌时采用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自体免疫性 病理学 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肥大症的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崔志华 朴东明 孙梅花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肥大症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对 2 8例住院进行手术的子宫肥大症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 .[结果 ]子宫肥大症因有子宫增大、月经失调等症状常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占误诊病例的6 5 % .病理观察表明 ,患者子宫不同程度... [目的 ]探讨子宫肥大症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对 2 8例住院进行手术的子宫肥大症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 .[结果 ]子宫肥大症因有子宫增大、月经失调等症状常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占误诊病例的6 5 % .病理观察表明 ,患者子宫不同程度地均匀性增大 ,肌层厚度为 2 5~ 3 5cm ;合并小平滑肌瘤 (直径小于 1cm) 4例 ,占 14% ,合并内膜息肉 6例 ,占 2 1% ,合并内膜增生过长 18例 ,占 6 4% ;肌层病理变化中平滑肌细胞肥大 2 6例 ,占 93% ,肌间及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2例 ,占 7% .[结论 ]子宫肥大症无特异性症状、体征 ,常被误诊 ,应注意鉴别诊断 .病理检查示肌层平滑肌细胞肥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肥大症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恶性实体瘤116例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金文昊 朴东明 金哲洙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汉族两个民族儿童恶性实体瘤的发病特点 .[方法 ]选择 116例儿童恶性实体瘤 ,对比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在朝鲜族、汉族两个民族的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特点 .[结果 ]116例中朝鲜族 5 5例 ,汉族 6 ... [目的 ]对比研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汉族两个民族儿童恶性实体瘤的发病特点 .[方法 ]选择 116例儿童恶性实体瘤 ,对比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在朝鲜族、汉族两个民族的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特点 .[结果 ]116例中朝鲜族 5 5例 ,汉族 6 1例 ;男性 5 7例 ,女性 5 9例 ;病理类型中最多的是淋巴肉瘤和肾母细胞瘤 .癌与肉瘤的分类中 ,肉瘤 (78.5 % )明显多于癌 (17.2 % ) .[结论 ]116例中朝鲜族、汉族两个民族之间在发病年龄及性别、病理类型分布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116例的肿瘤发病原因与先天性因素相关的肿瘤占多数 (如母细胞瘤、胚胎性肿瘤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实体瘤 病理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与逆转录PCR检测HCV RNA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英哲 金仁顺 +1 位作者 朴东明 沈哲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49-1350,共2页
目的: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抗-HCV阳性血清中的HCVRNA,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抗-HCV阳性血清样本1062份,其中481份用RT-PCR法检测,465份用FQ-PCR法检测,另有116份同时用两种PCR法检测.结果... 目的: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抗-HCV阳性血清中的HCVRNA,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抗-HCV阳性血清样本1062份,其中481份用RT-PCR法检测,465份用FQ-PCR法检测,另有116份同时用两种PCR法检测.结果:RT—PCR法检测HCVRNA的阳性率为49.90%(240/481),FQ-PCR法的阳性率为62.58%(291/465),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用两种方法检测116份,RT—PCR法阳性率为49.14%(57/116),FQ—PCR法阳性率为65.52%(76/116),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FQ-PCR法检测的40份阴性中RT-PCR法检测出4例HCVRNA阳性.结论:FQ—PCR检测HCVRNA比RT-PCR特异性高,但RT—PCR的敏感性较FQ—PCR高,部分FQ—PCR检测的阴性结果不能排除HCVRNA阳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逆转录 比较分析 FQ-PCR检测 PCR法检测 FQ-PCR法 HCVRNA HCV阳性血清 抗-HCV阳性 RT-PCR法 显著性差异 阳性率 血清样本 临床意义 检测结果 阴性结果 特异性 敏感性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金铁雄 李晓刚 +3 位作者 吴文元 朴东明 冯景琰 桑晶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和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COX2和VEGF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和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COX2和VEGF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BPH(P<0.01);COX2和VEG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均<0.05);前列腺癌中COX2表达水平和VEGF的表达水平相关(χ2=4.768,P=0.01)。结论:COX2可能诱导VEGF的表达而促进前列腺癌肿瘤血管的生成和侵袭转移。COX2和VEGF是检测前列腺癌的较好分子标志物,可望用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朴熙绪 黄红果 朴东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205-2209,共5页
目的:探讨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0只,模型组(B组)15只,草苁蓉组(C组)10只.B、C组每周1-3d腹腔内注射1%DMN1mL/kg体质量,A组用... 目的:探讨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0只,模型组(B组)15只,草苁蓉组(C组)10只.B、C组每周1-3d腹腔内注射1%DMN1mL/kg体质量,A组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代替DMN,4-7d休息,共3wk.造模结束后A组及B组生理盐水10mL/kg体质量,C组50g/L草苁蓉乙醇提取物10mL/kg体质量,每日一次灌胃,共4wk(实验4-7wk).实验第八周第一天从全部实验大鼠采血,取肝组织,分别检测血清SOD、GSH-PX活性、MDA、HA、PCⅢ、Ⅳ.C含量,肝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并做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及α-SMA的表达的检测.结果:模型组的血清及肝组织SOD(98.58±17.36kNU/L,9.99±1.69kNU/L)、GSH-PX活性(117.37±45.24U,12.43±2.99U)显著低于对照组(129.05±18.55kNU/L,19.94±5.87kNU/L和173.79±25.76U,22.66±6.99U,P<0.01),MDA含量(10.87±1.23μmol/L,1.38±0.37μmol/L)高于对照组(6.63±1.05μmol/L,0.91±0.25μmol/L,P<0.01).模型组血清HA(394.83±103.28μg/L)、PCⅢ(13.30±1.88mg/L)、Ⅳ.C的含量(2.43±1.32mg/L)也显著高于对照组(186.54±39.87μg/L,6.99±1.55mg/L,1.18±0.79mg/L,P<0.01).草苁蓉组的血清和肝组织SOD(134.29±21.93kNU/L,18.99±6.86kNU/L),GSH-PX活性(171.82±37.50U,23.57±7.19U)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MDA含量(8.68±2.32μmol/L,0.97±0.22μmol/L)则低于模型组(10.87±1.23,1.38±0.37μmol/L)(P<0.01).草苁蓉组血清HA(115.87±13.96μg/L)、PCⅢ(6.67±1.86μg/L)、Ⅳ.C的含量(1.62±0.50mg/L)也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草苁蓉组的肝纤维化分期程度明显减轻(P<0.01),肝组织α-SMA的表达降低.结论:草苁蓉对DMN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物作用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苁蓉 二甲基亚硝胺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针穿刺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文昊 李瑞永 +2 位作者 崔成爱 朴东明 沈哲式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乳腺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PCR ELISA法检测79例术前乳腺肿瘤穿刺活检标本和大体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并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乳腺癌 65例 ,穿刺组织端粒酶阳性 5 7例 ,阳性率为 87...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乳腺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PCR ELISA法检测79例术前乳腺肿瘤穿刺活检标本和大体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并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乳腺癌 65例 ,穿刺组织端粒酶阳性 5 7例 ,阳性率为 87 7% ;大体组织端粒酶阳性 5 4例 ,阳性率83 1% ;淋巴结有转移者端粒酶活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乳腺良性疾病 14例 ,端粒酶阳性 2例 ,阳性率 14 3 %。结论 :术前乳腺肿瘤穿刺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利于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诊断 端粒 末端转移酶/代谢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脏超微结构形态学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辉 潘理会 +2 位作者 朴东明 尹正日 许文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0-784,F0003,共6页
背景:肝纤维化的发展伴随诸多的形态学和机能学的改变,二甲基亚硝胺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病变类似于人类肝纤维化病变。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形态学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动态变化... 背景:肝纤维化的发展伴随诸多的形态学和机能学的改变,二甲基亚硝胺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病变类似于人类肝纤维化病变。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形态学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动态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实验室。材料:选用80只3月龄Wistar雄性大鼠,清洁级,体质量175~200g,由延边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试剂:二甲基亚硝胺美国Sigma公司产品,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为Dako公司产品,天狼猩红(Siriusred)为Aldrichchem公司产品,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检测试剂盒为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产品,兔抗鼠的一抗为Dako,Denmak生物公司的产品。仪器:日本产JEM-1200EX透射电镜;日本产酶联免疫检测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开发的CMT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12在延边大学医学院完成。摸球法随机将大鼠分成2组。模型组(n=40):给予腹腔注射10g/L二甲基亚硝胺(10μL/kg),1周连续注药3d(1次/d),持续4周;对照组(n=40):在同一时间段内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实验开始7,14,21,28d处死大鼠,处死前左心室取血,血清样品被冷冻在-70℃的低温冰箱中备实验用,处死后取其肝组织用于光镜和电镜的样品制备。①用ELISA法测定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动态变化。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化学的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对肝纤维化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为0~4级,0级:没有肝纤维化;1级:汇管区有纤维化;2级:汇管区与汇管区之间形成纤维间隔;3级:肝小叶中出现纤维间隔,并且肝的正常结构出现病理改变;4级:形成肝硬化),同时计算胶原纤维的面密度。③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观察肝星状细胞的转化情况及分布特点。④对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含量的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②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形态学变化、肝纤维化的分级情况及胶原纤维的面密度。③肝星状细胞的转化情况及分布特点。④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结果:纳入80只大鼠,实验组34只造模成功,与对照组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第7天至28天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第28天增加程度最大。②模型组汇管区在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后第7天出现出血坏死,第14天仍可在汇管区观察到出血、坏死,并且还可见较薄的纤维间隔,第21和28天可见较厚的纤维间隔;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后第7,14,21,28天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第28天增加的幅度最大;对照组大鼠纤维化病理分级与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大鼠的第7天较第14,28天组有明显差异(P<0.01)。③a-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有阳性细胞出现,并且在这一阶段在电镜下观察到正处在“转化的肝星状细胞”;模型组第21和28天,在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④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707,0.675,0.662,P<0.01)。结论: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在不同时间段内形态学与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呈动态变化,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二甲基亚硝胺 形态学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胶原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学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朴东明 沈哲式 金松兰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 8例经病理检查确定诊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组织标本中柯萨奇B组病毒RNA和巨细胞病毒DNA .[结果 ]全部标本中均未能检出柯萨奇B组病毒RNA和巨细胞病毒DNA .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病毒组 酶链反应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延祥 郝秀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89,F0003,共2页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血管外皮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Fas,FasL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卫 金河凤 +1 位作者 曹东铉 金京顺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 ]探讨肿瘤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 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18例Fas表达阳性 ,14例FasL表达阳性 ,二者之间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结论 ]Fas,FasL表达水... [目的 ]探讨肿瘤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 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18例Fas表达阳性 ,14例FasL表达阳性 ,二者之间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结论 ]Fas,FasL表达水平与肺癌组织类型有关 ,提示F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基因蛋白 FAS蛋白 FASL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 D1,PCNA及p16基因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铁雄 吴文元 +1 位作者 李晓刚 朴东明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 ]探讨周期蛋白D 1(cyclinD 1)、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PCNA)及 p16基因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染色法研究cyclinD 1,PCNA及p 16基因在6 2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 .[结果 ]在 6 2例... [目的 ]探讨周期蛋白D 1(cyclinD 1)、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PCNA)及 p16基因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染色法研究cyclinD 1,PCNA及p 16基因在6 2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 .[结果 ]在 6 2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cyclinD 1,PCNA及p 16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5 % ,73% ,4 2 % ,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中的表达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不同病理分级中cyclinD 1,PCNA及 p 16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示 ,G 1级为4 0 % ,35 % ,70 % ;G 2级为 70 % ,88% ,30 % ;G 3级为 10 0 % ,10 0 % ,2 2 % ;各病理分级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在不同的临床分期 ,3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示 ,Tis~T1期为 5 4 % ,6 3% ,5 0 % ,T2 ~T4期为 93% ,10 0 % ,19% ,不同的临床分期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cyclinD 1、PCNA及 p 16基因等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人类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类 基因 抑制 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6例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秀芳 马延祥 +2 位作者 张昊 韩海兰 申顺子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05-306,共2页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基础疾病和相关因素 .[方法 ]对近 6年来因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 0~ 14岁患儿共 116例的病历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有 81 0 %的患儿存在着基础疾病 ,其中前 4位基础疾病依次为营养...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基础疾病和相关因素 .[方法 ]对近 6年来因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 0~ 14岁患儿共 116例的病历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有 81 0 %的患儿存在着基础疾病 ,其中前 4位基础疾病依次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副鼻窦炎 .[结论 ]大多数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着基础疾病 ,应将前 4种基础疾病作为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对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应做必要的辅助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肺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印片在肿瘤手术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朴东明 金玲 张英哲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印片在肿瘤手术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12 4例术中送检肿瘤标本进行细胞印片诊断 ,并与冷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比较 .[结果 ]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比较 ,术中细胞印片诊断的准确率为 96 0 % ,冷冻切片的准确率... [目的 ]探讨细胞印片在肿瘤手术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12 4例术中送检肿瘤标本进行细胞印片诊断 ,并与冷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比较 .[结果 ]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比较 ,术中细胞印片诊断的准确率为 96 0 % ,冷冻切片的准确率为 98 4 % .[结论 ]术中细胞印片诊断肿瘤的准确率与冷冻切片相似 ,是一种简便、快速及可靠的术中诊断肿瘤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诊断学 肿瘤 冷冻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激素测定临床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善姬 李素香 +1 位作者 金华珠 李秀英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39-40,共2页
对3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测定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结果同时增高占32%,总甲状腺素或三碘甲腺原氨酸增高的比例中总甲状腺素高占52%.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同时增高的比例远远低于甲状腺功... 对3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测定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结果同时增高占32%,总甲状腺素或三碘甲腺原氨酸增高的比例中总甲状腺素高占52%.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同时增高的比例远远低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