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中S100A4蛋白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续云洁 朴俊杰 +1 位作者 林贞花 刘双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目的分析胃癌中S100A4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癌旁组织、38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77例腺癌,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1... 目的分析胃癌中S100A4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癌旁组织、38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77例腺癌,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A4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100A4蛋白在28例癌旁组织中呈阴性,个别组织中基底部呈弱阳性,而在胃SCC和腺癌中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6%(31/38)和58.4%(45/77),S100A4蛋白表达与胃SCC和腺癌显著相关(P<0.01)。同时,胃癌中S100A4蛋白表达与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S100A4蛋白高表达明显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且S100A4高表达胃癌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S100A4低表达胃癌患者。结论S100A4蛋白在胃SCC和腺癌中高表达,可作为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100A4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中c-kit蛋白表达和DNA倍体分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双萍 林贞花 +2 位作者 吴群英 赵祎玮 李柱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各组织学类型中c-kit蛋白表达和DNA倍体分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32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2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0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共88例蜡块组织标本作为实验...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各组织学类型中c-kit蛋白表达和DNA倍体分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32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2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0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共88例蜡块组织标本作为实验对象。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c-kit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技术进行DNA倍体分析。结果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c-kit呈阴性,2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和20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标本均呈c-kit强阳性表达;在乳头状肾细胞癌中,c-kit阳性信号主要存在于胞质;而在嫌色细胞肾细胞细胞癌中,c-kit阳性信号主要表达在细胞膜上;在癌旁正常肾组织中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阳性表达信号。c-kit蛋白表达与肾细胞癌的分级和分期无相关性。另外,DNA异倍体分析结果表明,43.8%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46.2%的乳头状肾细胞癌和30.0%的嫌色细胞肾细胞癌存在DNA异倍体现象;而正常肾组织均为DNA二倍体。结论c-kit蛋白表达检测可以作为肾细胞癌诊断和组织学分型的重要指标,同时,DNA倍体分析在肾细胞癌的诊断和预后判定中也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c—kit DNA倍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以及Smad4和Smad7在胃癌组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玄延花 张凤艳 林贞花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第10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Ⅱ)和Smad4、Smad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胃癌、28例高度不典型增生、20例低度不典型增生、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9例肠上皮...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Ⅱ)和Smad4、Smad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胃癌、28例高度不典型增生、20例低度不典型增生、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9例肠上皮化生和21例正常对照的胃黏膜组织中TGF-β1、TGF.pRⅡ、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胃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TGF-β1TGF-βRⅡ/和Smad7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均〈0.001)。而Smad4蛋白在高度和低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虽呈高表达状态(细胞质染色分数分别为4.89±2.38、5.80±1.54;细胞核染色分数分别为3.89±1.52、3.80±1.33),但在胃癌组织中其表达水平(细胞质染色分数为2.41±2.27、核染色分数为2.02±2.14)又明显降低(P均〈0.001)。在胃癌组织中TGF-β1、TGF-βRⅡ和Smad7蛋白的表达在进展期胃癌(分别为4.36±2.66、3.05±1.93、4.84±3.06)高于早期胃癌(分别为2.93±1.85、2.17±1.87、4.14±2.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而Smad4蛋白的表达则在早期胃癌中表达更高(P〈0.001)。同时,Smad4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大小(P〈0.05)、淋巴结转移(P〈0.001)、组织学分期(T分期)(P〈0.001)和临床分期(P〈0.001)均有关系,而TGF-βRⅡSmad4蛋白的表达则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密切关系(P〈0.05,P〈0.01)。在蛋白表达相关性上,TGF-β1蛋白表达与TGF-βRⅡ和Smad7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性(1=0.45,P〈0.05;r2=0.49,P〈0.05),而与Smad4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1,P〈0.05)。结论TGF-β1、TGF-βRⅡSmad4和Smad7蛋白共同参与胃癌的形成,且Smad4蛋白是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的最关键因素。四种蛋白的检测对反映胃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化生长因子受体 SMAD4 SMAD7
原文传递
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凤丹 张金子 +3 位作者 崔演 程志芬 代博 玄延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7,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121例乳腺导管癌和21例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组织芯片中TGFβ1、TGFβRⅠ、TGFβRⅡ、Smad2/3和Smad4... 目的:研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121例乳腺导管癌和21例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组织芯片中TGFβ1、TGFβRⅠ、TGFβRⅡ、Smad2/3和Smad4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TGFβ1、TGFβRⅠ、Smad2/3和TGFβRⅡ在乳腺癌组织均呈高表达,Smad4在乳腺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导管上皮中的表达水平(P<0.01);≤55岁乳腺癌患者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55岁患者(P<0.05);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患者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R阳性患者(P<0.0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TGFβ1、TGFβRⅠ和TGFβR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或P<0.01);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TGFβRⅡ和Smad2/3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Ⅱa、Ⅱb和Ⅲa期乳腺癌患者TGFβR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0期(P<0.01),Ⅰ期和Ⅱb期乳腺癌患者Smad2/3表达明显低于在0期(P<0.01)。TGFβ1表达水平分别与TGFβRⅠ和TGFβR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6,P<0.01;r=0.44,P<0.01)。结论: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高表达可以作为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提示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检测可作为判定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Smads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CD44s和CD44v6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明今 崔银姬 +1 位作者 李柱虎 林贞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研究CD44s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临床病理学相关性。方法利用各种类型的胃癌56例、非典型增生18例及正常胃黏膜组织22例,通过免疫组化ABC法检测CD44s和CD44v6的表达。结果在胃癌、非典型增生及正常胃黏膜中CD44s蛋白的阳性表... 目的研究CD44s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临床病理学相关性。方法利用各种类型的胃癌56例、非典型增生18例及正常胃黏膜组织22例,通过免疫组化ABC法检测CD44s和CD44v6的表达。结果在胃癌、非典型增生及正常胃黏膜中CD44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72.2%和13.6%;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9%、77.8%和4.6%。胃癌及非典型增生中CD44s和CD44v6蛋白的表达与正常胃黏膜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CD44s和CD44v6蛋白在进展期胃癌中浸润到肌层时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7%和57.1%;浸润到浆膜层的胃癌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和88.2%,与早期胃癌的强阳性率18.2%和9.1%相比均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CD44s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为90.5%,CD44v6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为85.7%,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强阳性表达率为40.0%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D44s和CD44v6蛋白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CD44s和CD44v6蛋白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做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断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非典型增生 CD44S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低分化腺癌和淋巴瘤并存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祎玮 林贞花 +3 位作者 玄延花 李柱虎 金仁顺 金仁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4-255,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胃癌和多药耐药胃癌细胞增殖及c-my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柱虎 崔英花 +1 位作者 金仁仙 林贞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4-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TGF-β1对SNU-601/WT胃癌细胞及SNU-601/cis2多药耐药胃癌细胞增殖及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T、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c-myc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在实验... 目的探讨TGF-β1对SNU-601/WT胃癌细胞及SNU-601/cis2多药耐药胃癌细胞增殖及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T、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c-myc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在实验组细胞中随着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均显著增高(P<0.01),同时,SNU-601/cis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SNU-601/WT细胞相比在48和72h时明显增高(P<0.05或P<0.01),c-myc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实验组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地下调,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TGF-β1可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NU-601/WT细胞及SNU-601/cis2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在多药耐药胃癌细胞中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TGF-β1抑制c-my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C-MYC基因 C-MYC蛋白 胃癌 细胞增殖 多药耐药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淋巴瘤细胞生长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柱虎 林贞花 Lee MiJa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59-1860,共2页
目的利用Burk itt淋巴瘤细胞株-Jiyoye细胞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淋巴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c-myc基因的影响。方法利用MTT及RT-PCR方法检测细胞生存率、c-my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TGF-β1作用于Jiyoye细胞24,48 h... 目的利用Burk itt淋巴瘤细胞株-Jiyoye细胞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淋巴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c-myc基因的影响。方法利用MTT及RT-PCR方法检测细胞生存率、c-my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TGF-β1作用于Jiyoye细胞24,48 h和72 h后,细胞生存率随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实验组各时间段的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同时,实验组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中c-myc基因的表达24 h开始下降,48 h和72 h时明显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GF-β1可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Jiyoye细胞株生长的同时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BURKITT淋巴瘤 C-MY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香丹 孙抒 +1 位作者 金哲悟 杨万山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73例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表达情况,对61例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结果]在24例浸润性导管癌(25/43例)、12例浸润性小叶癌(12/30例)中HER-2基因表达均呈阳...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73例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表达情况,对61例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结果]在24例浸润性导管癌(25/43例)、12例浸润性小叶癌(12/30例)中HER-2基因表达均呈阳性.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对61例乳腺癌患者随访结果见,HER-2基因表达呈阳性者死亡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HER-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人宫颈癌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朴杰 崔瑛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人宫颈癌基因(HCCR)的过度表达对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105例因浸润性导管癌而行手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标本中HCCR、雌激素受体(ER)及孕酮受体(PR)的表达情况,分析HCCR表达与各... [目的]观察人宫颈癌基因(HCCR)的过度表达对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105例因浸润性导管癌而行手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标本中HCCR、雌激素受体(ER)及孕酮受体(PR)的表达情况,分析HCCR表达与各组织学等级的关系、与ER,PR的相关性及与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105例乳腺癌患者中HCCR阳性表达率为26.7%.HCCR表达与临床分期、核异型性等级、核分裂、组织学等级及ER,PR表达均无相关关系.尽管呈HCCR的染色范围越广,患者的10年生存率越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尚不能确定HCCR是乳腺癌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宫颈癌基因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阴性的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和DNA倍体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林贞花 柳明沫 +3 位作者 赵祎玮 吴群英 刘双平 金仁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阴性的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和DNA倍体分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PCR方法筛查出HPV感染阴性的20例慢性宫颈炎、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例宫颈腺上皮内瘤变(CGIN)、38例浸润性...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阴性的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和DNA倍体分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PCR方法筛查出HPV感染阴性的20例慢性宫颈炎、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例宫颈腺上皮内瘤变(CGIN)、38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鳞癌)和15例浸润性腺癌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染色方法检测p16INK4A蛋白在这些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流式细胞仪DNA倍体分析探讨HPV阴性的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结果p16INK4A蛋白特异性地表达在CIN和CGIN病变、鳞癌以及腺癌细胞的胞核和胞质中,而在正常鳞状上皮和腺上皮中没有任何阳性表达信号。另外,DNA异倍体在浸润性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CIN病变组(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浸润癌中DNA异倍体存在的百分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但尚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8例p16INK4A表达阴性的浸润性鳞癌中有2例表现为DNA异倍体。结论p16INK4A蛋白检测可以作为HPV感染阴性的宫颈鳞癌及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结合DNA倍体分析将对宫颈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蛋白质P16
原文传递
TGF-β1对胃癌细胞和多药耐药胃癌细胞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朴日龙 李柱虎 +1 位作者 林贞花 尹美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TGF-β1对胃癌细胞和多药耐药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RT-PCR和酶联吸附反应检测24、48和72h的细胞生存抑制率、C-myc基因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结果:在24、48和72h时TGF-β1处理的实验组SNU-601细胞生存... 目的:探讨TGF-β1对胃癌细胞和多药耐药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RT-PCR和酶联吸附反应检测24、48和72h的细胞生存抑制率、C-myc基因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结果:在24、48和72h时TGF-β1处理的实验组SNU-601细胞生存抑制率分别为(18.66±1.37)%、(21.19±1.55)%和(31.51±1.71)%,SNU-601/cis10细胞生存抑制率分别为(38.90±2.56)%、(50.00±2.61)%和(50.38±1.86)%,各时间段与对照组相比,生存抑制率均显著增高,P值均为0.000;实验组多药耐药胃癌细胞生存抑制率与胃癌细胞相比明显增高,P均<0.05。RT-PCR测定结果,TGF-β1可时间依赖性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5。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TGF-β1时间依赖性抑制端粒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5,对多药耐药胃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更明显,在48和72h时端粒酶活性呈阴性,在各时间段与实验组胃癌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GF-β1对SNU-601胃癌细胞及SNU-601/cis10多药耐药胃癌细胞具有抗增殖作用,并对多药耐药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其机制之一与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及端粒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胃肿瘤 C-MYC基因 端粒酶 多药耐药细胞
原文传递
延吉市73例围产儿死亡原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美花 金龙 +2 位作者 玄延花 刘树森 林贞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3-815,共3页
目的:了解延吉市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临床提高围产儿的医疗保健质量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延边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9例死亡围产儿和1998年1月~2008年6月在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部行... 目的:了解延吉市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临床提高围产儿的医疗保健质量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延边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9例死亡围产儿和1998年1月~2008年6月在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部行围产儿死亡后尸检的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延吉市围产儿死亡率为7.63‰。临床病例中围产儿的主要死因为畸形和发育不全,胎龄<37周时死亡率高,死亡围产儿中男婴多于女婴。在尸检病例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为最主要的死因。结论:加强产前检查,防治孕期并发症、围生儿窒息、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儿死亡 围生儿畸形 肺透明膜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