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展性脑梗死48例动态血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牛洪体 卫俊俊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7期126-127,共2页
目的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48例早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住院的5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与非进展组在24... 目的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48例早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住院的5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与非进展组在24h血压、夜间血压、夜间血压/白天血压比值等方面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白天血压对比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动态血压异常可能是脑梗死进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 脑梗死 动态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搏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牛洪体 王亚杰 +2 位作者 赵宝顺 伊莹 宋传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5期63-64,共2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5—2012-02在我院内科住院的颈动脉斑块患者20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标准: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IMT值〈1.0mm为正常,IMT 1.0~1.2mm内膜增厚,〉1.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5—2012-02在我院内科住院的颈动脉斑块患者20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标准: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IMT值〈1.0mm为正常,IMT 1.0~1.2mm内膜增厚,〉1.2~1.4mm为斑块形成,IMT〉1.4mm为颈动脉狭窄。低回声为软斑块即易损斑块,强回声为硬斑块。检测部位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共6个部位。入选标准:(1)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有软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彩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
3
作者 牛洪体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7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急性期给予盐酸丁格地尔针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使用2周,并口服西比灵胶囊5mg/晚,缓解期停用盐酸丁格地尔针,继续口服西比灵胶囊,持续...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急性期给予盐酸丁格地尔针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使用2周,并口服西比灵胶囊5mg/晚,缓解期停用盐酸丁格地尔针,继续口服西比灵胶囊,持续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1次/d、每次60min。观察两组疗效和症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为65.52%,经统计学处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内2组治疗有效患者症状复发率治疗组10.20%低于对照组31.58%(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起效快、疗效好,症状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改善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慧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20期3083-3085,共3页
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心力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缓解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 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心力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缓解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3%,护理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护理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状况,值得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宝顺 《北方药学》 2017年第8期53-53,共1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128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64例。B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A组则采用前列地尔进行干预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128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64例。B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A组则采用前列地尔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疗效优于B组,安全性较高,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不良反应较少,具备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高龄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赵伟丽 郜海英 袁豪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7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对两组BDNF、TIMP-1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水平差异,分析BDNF、TIMP-1水平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92例HICH患者中有64例患者NIHSS评分<5分,占69.57%,将其纳入轻度组;有28例患者NIHSS评分≥5分,占30.43%,将其纳入中、重度组;两组年龄、性别、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BDNF水平低于轻度组,TIMP-1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DNF水平降低、TIMP-1水平升高是导致HICH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HICH患者BDNF、TIMP-1水平与神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BDNF水平降低,TIMP-1水平升高,均会加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故临床可通过调节BDNF、TIMP-1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神经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伊莹 潘庆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3008-3010,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AMI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AMI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对照组接受PCI治疗,观察组以瑞舒伐他汀联合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低(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PCI可改善AMI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分别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伊莹 《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86-88,共3页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分别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CHD)合并房颤(AF)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CHD合并AF患者88例,均行PCI治疗,依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达比...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分别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CHD)合并房颤(AF)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CHD合并AF患者88例,均行PCI治疗,依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达比加群酯组(44例)、华法林组(44例),达比加群酯组予以达比加群酯、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华法林组予以华法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达比加群酯组血栓发生率为11.36%(5/44)与华法林组6.82%(3/4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酯组出血发生率4.55%(2/44)小于华法林组20.45%(9/44),(P<0.05);治疗后达比加群酯组PLT、CRP、D-D、FIB低于华法林组(P<0.05)。结论华法林、达比加群酯联合氯吡格雷均能有效预防CHD合并AF患者PCI术后栓塞发生,但达比加群酯较华法林出血事件少,且实验室相关指标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氯吡格雷 冠心病 房颤 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片联合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对老年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伟丽 郜海英 李然然 《临床研究》 2023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联合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对老年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老年V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34例,给予银... 目的研究银杏叶片联合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对老年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老年V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34例,给予银杏叶片联合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和乙组(34例,仅给予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认知功能、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乙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中注意力和计算力、定向力、语言能力、记忆力、回忆力等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甲组上述评分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丙二醛(MDA)、乙酰胆碱酯酶(AChE)均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治疗前,且甲组MDA、AChE均低于乙组,SOD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甲组ADL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老年VCI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银杏叶片 乙酰胆碱酶抑制剂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宝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8期14-15,71,共3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坎地沙坦酯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8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坎地沙坦酯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8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酯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LAD)、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维持窦性心律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AD、血浆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AD小于对照组,血浆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s-CRP、IL-1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1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窦性心律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维持窦性心律比率(79.07%)高于对照组(57.14%)(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能有效维持患者窦性心律比率,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阿托伐他汀钙 坎地沙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宝顺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790-1791,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例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例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保护未受损脑组织,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慧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脑卒中知识掌握较好,满意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静脉溶栓 护理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