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建开平市“卫生监督检验检测机构”的方法
1
作者 邓丽芳 林崇昌 梁坚忠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7X期59-60,共2页
目的加强实验室管理,确保检验过程达到规范、高效、公正,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为社会和卫生监督执法提供公正数据。方法依据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制定的评审认可准则(CNAL/AC01:2003、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目的加强实验室管理,确保检验过程达到规范、高效、公正,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为社会和卫生监督执法提供公正数据。方法依据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制定的评审认可准则(CNAL/AC01:2003、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结果实验室软、硬件明显改善;几年来完成各类样品检验近11万项次,检测效率、客户满意度提高;2004年9月通过了"卫生监督检验检测机构"认定。结论通过创建活动,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高效、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平市华支睾吸虫病调查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司徒荣阮 吴松润 +3 位作者 梁坚忠 陈缘超 梁先进 邝会添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53-555,538,共4页
目的为了解开平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探索大规模调查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和ELISA法血检水口镇东方红村和黎村人群华支睾吸虫卵和抗体。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作腹部B超检查及服用... 目的为了解开平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探索大规模调查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和ELISA法血检水口镇东方红村和黎村人群华支睾吸虫卵和抗体。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作腹部B超检查及服用阿苯哒唑驱虫糖。开展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调查。结果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34.1%。其中东方红人群感染率34.8%,黎村感染率33.3%。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44.4%和26.8%。以15~60岁年龄组最高。虫卵密度EPG平均值男、女性分别为200.2和164.8,多属轻度感染。酶标检测感染率36.0%,与粪检的34.1%无显著性差异。服用阿苯哒唑驱虫糖后虫卵阴转率为95.5%。在当地鱼塘的鱼苗中找到华支睾吸虫囊蚴,解剖当地犬和猫发现有华支睾吸虫成虫。结论开平市已是华支睾吸虫流行区之一,酶标检测可做为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阿苯哒唑驱虫糖可有效防治华支睾吸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感染 阿苯哒唑 驱虫糖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平市2~12岁儿童蛲虫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松润 司徒荣阮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12-213,223,共3页
目的了解开平市2~12岁儿童蛲虫感染状况,提供防治对策。方法依地理环境和城乡区别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具代表性的龙胜、苍城、三埠三镇及城区祥龙、长沙社区适龄儿童,用肛周拭擦法每天上午8时~10时采样镜检。结果共检查5866人,检出... 目的了解开平市2~12岁儿童蛲虫感染状况,提供防治对策。方法依地理环境和城乡区别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具代表性的龙胜、苍城、三埠三镇及城区祥龙、长沙社区适龄儿童,用肛周拭擦法每天上午8时~10时采样镜检。结果共检查5866人,检出有蛲虫卵1225人,平均感染率20.9%,其中龙胜、苍城、三埠及城区的感染率分别为36.4%、31.3%、22.2%及6.3%,四者之间具显著性差异(χ2=7.2980,25.4970,477.4448,P<0.05)。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20.8%(621/2986)和21.0%(604/2880),无显著性差异(χ2=0.0272,P>0.05)。2~12岁年龄组感染率介于14.7%~29.2%,以7岁年龄组最高(29.2%)。结论学前儿童是蛲虫感染防治的重点对象。采取加强健康教育,环境清洁消毒和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蛲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蛲虫感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开平市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4
作者 司徒荣阮 吴松润 +3 位作者 陈缘超 梁先进 邝会添 吴丽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88-389,共2页
目的了解开平市人体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选出有代表性的村民,作人群粪便检查和透明胶纸肛检。结果共调查粪便1516人份,检出5种肠道寄生虫,阳性人数170人,阳性率11.21%。其中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68%、0.... 目的了解开平市人体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选出有代表性的村民,作人群粪便检查和透明胶纸肛检。结果共调查粪便1516人份,检出5种肠道寄生虫,阳性人数170人,阳性率11.21%。其中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68%、0.59%、0.59%、25.49%和4.42%。结论肠道线虫感染率明显下降,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病 感染状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平市HIV感染现况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坚忠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648-649,611,共3页
目的为了解开平市艾滋病的流行现状,预测流行趋势。方法对历年收集的艾滋病病毒(H IV)感染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从1998~2004年共收集H IV感染者99例,感染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H IV感染者主要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主要传播... 目的为了解开平市艾滋病的流行现状,预测流行趋势。方法对历年收集的艾滋病病毒(H IV)感染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从1998~2004年共收集H IV感染者99例,感染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H IV感染者主要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传播,占查明例数的90.24%,均为静脉注射毒品,经性途径传播的感染者逐年增加。在娱乐场所服务员、孕产妇中均检出感染者;发现新生儿H IV抗体阳性,提示母婴传播的可能性已存在。结论开平市目前正处在AIDS低流行期,H IV进入一般人群的危险性增大,吸毒人群和性乱人群是今后防止H IV流行的重点,建议采取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感染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平市2008至2011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6
作者 梁坚忠 冯炯埠 +2 位作者 许楠 黄立本 张少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8期2782-2784,共3页
目的分析开平市人狂犬病流行及其流行因素,为政府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至2011年该市法定报告的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个案资料及监测资料。结果2008至2011年共报告狂犬病14例,死亡率100%,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的分析开平市人狂犬病流行及其流行因素,为政府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至2011年该市法定报告的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个案资料及监测资料。结果2008至2011年共报告狂犬病14例,死亡率100%,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病例均发生在乡镇农村,集中在我市西南部;男女比例为4:3,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占85.71%(12/14)农民和学生占64.28%(9/14X报告病例属自家犬伤12例,且均未接种人狂犬病疫苗;发病潜伏期1~6个月的占85.71%(12/14)。结论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在于政府相关部门依法加强犬只管理,做好疫点的灭犬工作;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暴露后人群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平市托幼儿童应用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松润 司徒荣阮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510-511,共2页
目的了解开平市城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和应用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效果。方法2002-2004年在城区托幼机构儿童中开展每年2次集体服食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服食驱虫糖前后,用肛周拭擦法每天上午8:00-10:00采样镜检... 目的了解开平市城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和应用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效果。方法2002-2004年在城区托幼机构儿童中开展每年2次集体服食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服食驱虫糖前后,用肛周拭擦法每天上午8:00-10:00采样镜检。结果2002年检查34所托幼机构8591名儿童,感染率12.2%;2004年共检查32所8118名儿童,感染率6.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感染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阿苯哒唑驱虫糖可有效控制蛲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幼机构儿童 蛲虫感染 阿苯哒唑驱虫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平市某小学群体性发热的调查处理
8
作者 司徒荣阮 吴松润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859-860,862,共3页
目的2003年5月SARS流行期间,开平市一镇某小学出现学生群体性发热病例,为摸清发病原因,迅速排查SARS,控制疫情及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我们对该校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方法在调查之日前2周以内发热的学生作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集发... 目的2003年5月SARS流行期间,开平市一镇某小学出现学生群体性发热病例,为摸清发病原因,迅速排查SARS,控制疫情及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我们对该校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方法在调查之日前2周以内发热的学生作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集发热学生咽漱液。对发热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学校课室、教师办公室、饭堂与发热学生家居等场所及其环境进行消毒、清洁,对其他师生进行预防性服药等处理措施。结果全校2周内(5月20日~6月2日)有61名学生发热,罹患率15.64%,患者分布在六个年级9个班,其中六、五年级人数最多,占50.82%。4份发热学生的咽漱液中分离出甲3流感病毒。结论这是一起甲3型的流感暴发流行,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群体发热 调查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平市学生儿童HB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9
作者 司徒荣阮 吴松润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26-726,759,共2页
目的了解开平市学生儿童HBV感染状况和提供防治对策。方法2001年应用ELISA法对全市104630名学生儿童进行HBsAg检测。结果学生儿童HBsAg阳性率为8.6%,其中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的阳性率分别为3.7%(275/7454)、6.8%(3892/57181)和12.1... 目的了解开平市学生儿童HBV感染状况和提供防治对策。方法2001年应用ELISA法对全市104630名学生儿童进行HBsAg检测。结果学生儿童HBsAg阳性率为8.6%,其中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的阳性率分别为3.7%(275/7454)、6.8%(3892/57181)和12.1%(4865/40293)。三者之间相比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学生儿童阶段是HBV感染传播的重要阶段,提高学生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可有效降低人群HBV感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学生 乙肝病毒感染状况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平市某镇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措施评价
10
作者 吴松润 司徒荣阮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了解开平市某镇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的原因和评价防治措施。方法对发病学生作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对其中30人采血样检测血常规及腮腺炎特异性IgM抗体;现场快速评估学生的腮腺炎疫苗接种情况;对发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对学校课... 目的了解开平市某镇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的原因和评价防治措施。方法对发病学生作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对其中30人采血样检测血常规及腮腺炎特异性IgM抗体;现场快速评估学生的腮腺炎疫苗接种情况;对发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对学校课室、教师办公室、饭堂和发病学生家居等场所及其环境消毒、清洁;对其他师生进行医学观察等处理措施。结果圩镇两所学校(5月24日~6月3日)共有68名学生发病,平均罹患率5.52%,其中中心学校罹患率4.41%(36/817),莨畔学校7.71%(32/41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5.7627,P<0.05);患者分布7个年级22个班,六年级人数最多占32.35%,26名发病学生血清检出腮腺炎特异性IgM抗体;中心和莨畔学校学生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43.33%和17.14%,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3565,P<0.05)。结论免疫接种率低,患者就诊率低,疫情报告迟,是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开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开平市1例钩端螺旋体病病例调查
11
作者 吴松润 司徒荣阮 《预防医学论坛》 2006年第5期532-533,共2页
[目的]明确2005年开平市首例钩端螺旋体病病人诊断,查清发病原因,及时控制疫情。[方法]对病人居住地及治疗的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患者2次血清检出秋季热群钩端螺旋体IgM抗体,滴度分别为1∶100、1∶400;血培养均检出秋季热型钩端螺旋体... [目的]明确2005年开平市首例钩端螺旋体病病人诊断,查清发病原因,及时控制疫情。[方法]对病人居住地及治疗的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患者2次血清检出秋季热群钩端螺旋体IgM抗体,滴度分别为1∶100、1∶400;血培养均检出秋季热型钩端螺旋体;鱼塘水检出秋季热型钩端螺旋体。[结论]这是1例钩端螺旋体散发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散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学校猫栉首蚤侵扰事件的调查处置
12
作者 方春洲 冯炯埠 +1 位作者 伍俊贤 吴慧鹏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5年第1期70-73,92,共5页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不明原因皮疹、瘙痒事件发生原因、波及范围,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掌握校内病例流行和症状等情况;使用粘捕法监测室内、外游离蚤蚤指数,梳检法监测鼠形动物体表蚤密度和种类,同时开展鼠密...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不明原因皮疹、瘙痒事件发生原因、波及范围,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掌握校内病例流行和症状等情况;使用粘捕法监测室内、外游离蚤蚤指数,梳检法监测鼠形动物体表蚤密度和种类,同时开展鼠密度监测;采用5%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进行滞留喷洒灭蚤,结合卫生整治等综合治理方式消除猫栉首蚤的侵扰。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7.0软件对蚤密度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用Fisher-Freeman-Halton精确检验对不同监测点粘蚤率进行比较。结果共发现65人目前或既往曾出现皮疹瘙痒症状,其中52人为住宿学生(占总病例数80.00%);镜检鉴定结果为猫栉首蚤;通过蚤密度监测,校内空置屋及周边通道是猫栉首蚤高密度分布重点区域;粘蚤率63.33%,粘蚤指数8.20只/张,不同区域粘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58,P=0.000);鼠形动物捕获率3.00%(9/300),体表染蚤率为0。结论本次事件为一起校内聚集性猫栉首蚤侵扰事件,主要原因是校外携带猫栉首蚤的流浪猫在校内空置屋孳生大量猫栉首蚤并扩散所致,此次调查处置过程对今后此类卫生害虫侵扰的干预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聚集性 猫栉首蚤 侵扰 流浪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平市2006—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慧鹏 《华南预防医学》 2011年第5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开平市2006—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平市2006—2010年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开平市分别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7、2、2、5、5例,... 目的分析开平市2006—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平市2006—2010年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开平市分别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7、2、2、5、5例,共21例。其中一般反应5例,异常反应11例,偶合症5例。流感裂解疫苗与百白破疫苗发生数较多,分别为5例和4例,各疫苗总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88/10万剂次。全市有6个镇(街道)有病例报告1,1月发生的病例较多(4例),占19.05%。男女比例为0.91∶1。病例中0~岁组占33.33%(7/21)、1~岁组占28.57%(6/21)。临床症状以发热(3例)和过敏性皮疹(6例)为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在0~1 d的15例,占71.43%。结论开平市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在全国试点估算报告发生率范围内,必须规范预防接种工作,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加强疑似异常反应监测,从而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12-2014年开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炯埠 黄立本 +3 位作者 陈缘超 黄碧琳 苏炎津 梁坚忠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分析开平市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和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开平市2012-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目的分析开平市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和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开平市2012-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开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6 614例,年发病率分别为259.42/10万、321.30/10万、354.82/10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前两名地区分别是长沙街道及水口镇;发病高峰为5-7月份;5岁以下儿童是本病主要发病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0.99%;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44∶1;2012-2014年共发生3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均为托幼机构报告。结论开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年龄、性别差异,重点预防对象是对5岁以下散居和托幼儿童,加强散居儿童看护人和托幼教师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工作是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2010-2014年开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炯埠 梁坚忠 黄立本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814-817,共4页
目的分析开平市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开平市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分析开平市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开平市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开平市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 161例,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2.44/10万,每个月均有病例发生,5-7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水口镇、月山镇及长沙街道,占全部病例44.88%(521/1 161);病例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学生(49.96%)、托幼儿童(18.00%)、散居儿童(16.80%)三类人群。男女性别比例为1.55∶1,以5-岁病例数最多(35.23%),其次是10-岁组(20.84%)。结论开平市腮腺炎的发病率较高,做好相关疫苗的接种工作,加强重点人群防治,是预防与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特征 发病率 麻腮风三联疫苗
原文传递
开平市一般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炯埠 陈缘超 +3 位作者 黄碧琳 苏炎津 黄立本 梁坚忠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687-1690,共4页
目的了解开平市一般人群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现状,分析影响人群知晓率的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查开平市1个街道办和2个乡镇一般人群(主要选择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学生、农民工4类人群)进行艾滋病知晓率问卷调查。结... 目的了解开平市一般人群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现状,分析影响人群知晓率的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查开平市1个街道办和2个乡镇一般人群(主要选择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学生、农民工4类人群)进行艾滋病知晓率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158份,有效率为96.50%。人群艾滋病总知晓率为63.99%,其中学生的知晓率最高(81.82%),其次是城镇居民(72.54%);文化程度在高中或中专及以上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68.66%)高于初中以下(56.05%)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P〈0.01);对四个年龄段(15~岁;25~岁;35~岁;45以上)的知晓率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以25~岁年龄段的知晓率最高(70.03%),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P〈0.01);居住地在城镇的人群,其知晓率(78.65%)高于居住地在农村的人群(56.72%),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3.6,P〈0.01)。电视媒体(84.89%)为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文化程度、年龄、居住地是影响开平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多元化宣教方式,提高人群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群 知晓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1年开平市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结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焕彩 王雪梅 关晓熙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了解开平市2011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不同职业的在岗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结果 2 665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中,共... 目的了解开平市2011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不同职业的在岗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结果 2 665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中,共检出1项或1项以上阳性病例368人,阳性检出率为13.81%;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分别是肺纹理增多(7.39%)、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增加(4.05%)、听阈异常(2.40%)、高血压(2.36%)和肺结核(2.08%);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噪声和苯化物,共检出疑似职业病7例。其中疑似尘肺病6例,阳性率为0.78%;噪声性耳聋1例,阳性率为0.24%;检出职业禁忌证25例,其中不适从事粉尘接触作业8例,占所检人数1.04%;不适宜从事接触噪声作业12例,占所检人数2.88%;不适宜从事接触苯系化物作业5例,占所检人数4.81%。结论开平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的力度,建立有效企业和监管部门职业病防治问责制度,重点做好职业病一级、二级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禁忌
原文传递
2006—2010年开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丽芳 许立新 +1 位作者 王雪梅 林崇昌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13期1608-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近5年开平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的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物中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6—20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开平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19起。... 目的探讨和分析近5年开平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的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物中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6—20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开平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19起。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是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36.8%),其次是沙门菌(31.6%),发生时间主要在第2、3季度(36.8%、57.9%);发生场所主要在乡镇餐饮单位(36.8%),其次是城区餐饮单位(31.6%)和企业食堂(21.1%),采集样品检出率是以肛拭子或粪便样本最高(73.7%),其次是可疑剩余食物(31.7%),检出率最低是呕吐物(16.7%),事件病原查明率为84.2%。结论近5年开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主要病原菌,主要因为夏季和秋季气温逐渐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加上一些餐饮场所卫生管理不规范导致。因此,加强餐饮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病原菌 检测
原文传递
开平市市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丽兰 陈缘超 许楠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53-253,共1页
为了解开平市市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确保入托儿童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托幼机构的流行,现将开平市市区2001-2009年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托幼机构 消毒质量监测 开平市 市区 消毒工作质量 2009年 身体健康 入托儿童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患者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丽珍 吴丽兰 +1 位作者 区慧霞 张少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0期1498-1500,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我中心犬伤门诊就诊的1392例被犬等动物致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96例。干预组实施使用预防接种记录本、加强心理护理和...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我中心犬伤门诊就诊的1392例被犬等动物致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96例。干预组实施使用预防接种记录本、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供电话咨询和进行电话随访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使用以往应用的狂犬病疫苗注射通知单,进行口头告知健康教育,未接受电话随访。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依从性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狂犬病 疫苗接种 全程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