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代谢肥胖表型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关联: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静 贾建国 +4 位作者 林艺鑫 吴爽 戴世龙 王明君 张青松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背景早期研究发现超重/肥胖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有关。然而,有研究发现单纯分析超重/肥胖与女性乳腺癌的关联可能并不科学,因为超重/肥胖可分为不同代谢表型。目前关于不同代谢肥胖表型与乳腺癌关联的结论并不一致。目的通过队列... 背景早期研究发现超重/肥胖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有关。然而,有研究发现单纯分析超重/肥胖与女性乳腺癌的关联可能并不科学,因为超重/肥胖可分为不同代谢表型。目前关于不同代谢肥胖表型与乳腺癌关联的结论并不一致。目的通过队列研究分析不同代谢肥胖表型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度和2008年度在开滦总医院及其附属共11家医院首次参与健康体检的女性开滦职工为研究对象(n=23406),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代谢综合征和BMI的类型将研究对象分为代谢正常体质量正常(MHNW)组(n=12739)、代谢异常体质量正常(MUNW)组(n=1060)、代谢正常超重/肥胖(MHO)组(n=6394)和代谢异常超重/肥胖(MUO)组(n=3213)。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以首次参加体检为随访起点,以新发乳腺癌、死亡或随访时间结束(2020-12-31)为随访终点。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四组代谢表型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3.26±1.85)年,乳腺癌新发病例为353例,总人群发病密度为11.38例/万人年。MHNW组、MUNW组、MHO组、MUO组发病例数分别为154、21、113、65例,发病密度依次为9.08、15.37、13.27、15.49例/万人年,乳腺癌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22%、2.01%、1.67%、1.9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与MHNW组相比,MHO组、MUO组乳腺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42%(HR=1.42,95%CI=1.11~1.82)、59%(HR=1.59,95%CI=1.17~2.17)。按照绝经状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前,与MHNW组相比,MUO组发病风险增加69%(HR=1.69,95%CI=1.01~2.83);绝经后,与MHNW组相比,MUNW组、MHO组和MUO组乳腺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85%(HR=1.85,95%CI=1.09~3.14)、50%(HR=1.50,95%CI=1.06~2.13)、55%(HR=1.55,95%CI=1.05~2.28)。结论超重/肥胖是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合并代谢异常者乳腺癌发病风险进一步增加;绝经后,体质量正常但代谢异常者乳腺癌发病风险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肥胖 代谢综合征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100例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金亚军 王明君 +1 位作者 张青松 郑景珍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29-2433,共5页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法对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唐山市第三医院普外科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法对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唐山市第三医院普外科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训练法。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评分、自尊水平、正念水平、焦虑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结束时的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SASRQ评分以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29.13±13.62)分、(6.52±3.17)分]低于对照组[(47.83±17.04)分、(8.33±3.11)分](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自尊水平、正念水平及各维度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31.62±2.33)分、(68.67±9.66)分]高于对照组[(28.55±2.11)分、(58.26±10.24)分](P<0.05);两组病人干预1周、干预结束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结束时VAS评分低于干预1周(P<0.05),且VAS评分试验组干预1周(5.17±1.11)分、干预结束(4.12±1.22)分均低于对照组[(6.17±2.04)分、(4.78±1.26)分](均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干预效果显著,能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应激 生理学 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 焦虑 正念 五行音乐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ZEB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与增殖、凋亡与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钟轩 王红钰 +4 位作者 蒋涛 马鹏程 张超 郑宝军 刘金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290-3295,共6页
目的观察干扰ZEB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与增殖、凋亡与迁移的影响。方法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LOVO、SW480中的ZEB1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将对数生长期的LOVO细胞分2组转染:干扰组转染慢病毒pPLK?ZEB... 目的观察干扰ZEB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与增殖、凋亡与迁移的影响。方法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LOVO、SW480中的ZEB1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将对数生长期的LOVO细胞分2组转染:干扰组转染慢病毒pPLK?ZEB1?shRNA,干扰对照组转染慢病毒pPLK?control?shRNA,以未转染的细胞为正常对照。转染48 h后,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率、迁移能力、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干扰ZEB1表达后,人结直肠癌细胞LOVO的增殖、克隆形成率与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上皮间质转化E?cadherin蛋白表达提高,Vimentin、Twist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干扰ZEB1表达可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增加细胞凋亡,抑制其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细胞 干扰ZEB1表达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硫代腺苷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及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转录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明君 张青松 +6 位作者 曹立赢 温英武 费乐学 高建超 郑景珍 钟烁 王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77-278,281,共3页
目的:探讨甲基硫代腺苷(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转录水平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技术及细胞计数作生存曲线的方法分析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tRNAs、5SrRNA)。... 目的:探讨甲基硫代腺苷(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转录水平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技术及细胞计数作生存曲线的方法分析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tRNAs、5SrRNA)。结果:0.5、1、2、3mmol/L MTA作用16h后,RKO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别为对照组的(84.1±4.5)%、(69.4±5.2)%、(55.3±3.8)%、(40.9±3.5)%(P均<0.01);MTA 0.5mmol/L作用4、8h后,RKO细胞tRNAs、5SrRNA的转录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0.584±0.033、0.624±0.035,0.453±0.025、0.372±0.027(P均﹤0.01)。结论:MTA对RKO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且对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转录的下调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硫代腺苷 结肠肿瘤/病理学 细胞增殖 RNA聚合酶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粪便中UNC5C基因甲基化在早期诊断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冬生 王刚 +2 位作者 王明君 钟轩 费乐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688-5690,共3页
目的探讨人粪便中UNC5C基因甲基化在临床上早期诊断大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大肠癌病人52例,健康体检者40例,对UNC5C启动子的两个区域(区域1和区域2),使用结合重亚硫酸盐限制性内切酶法(COBRA)研究... 目的探讨人粪便中UNC5C基因甲基化在临床上早期诊断大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大肠癌病人52例,健康体检者40例,对UNC5C启动子的两个区域(区域1和区域2),使用结合重亚硫酸盐限制性内切酶法(COBRA)研究对象的粪便标本中UNC5C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广泛UNC5C的甲基化及部分甲基化在大肠癌患者粪便、健康体检者中分为54%(28/52)和81%(42/52);0%(0/40)和10%(4/40)。无论广泛还是部分UNC5C的甲基化率大肠癌患者粪便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人粪便UNC5C基因甲基化状态改变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无论广泛还是部分UNC5C的甲基化率大肠癌患者粪便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而广泛甲基化为大肠癌所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UNC5C基因 基因甲基化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硫西汀联合正念减压治疗急性创伤后应激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明君 郑景珍 +2 位作者 李兴 金亚军 杨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伏硫西汀联合正念减压治疗急性创伤后应激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8例急性创伤后应激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以伏硫西汀联合正念减压治疗,对照组以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安慰剂治疗。结果观察... 目的观察伏硫西汀联合正念减压治疗急性创伤后应激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8例急性创伤后应激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以伏硫西汀联合正念减压治疗,对照组以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安慰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54/59),高于对照组的76.27%(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包括坚韧性、力量、乐观性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钙调蛋白(CaM)、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8-羟化脱氧鸟苷(8-OHdG)、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6%(8/59)、8.47%(5/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硫西汀联合正念减压治疗急性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心理弹性,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和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后应激性障碍 正念减压疗法 伏硫西汀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腹症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明君 杨芳 +2 位作者 郑景珍 金亚军 张青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disorders,ASD)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唐山市开滦总医院2019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96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腹症患者ASD的相关因素。结...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disorders,ASD)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唐山市开滦总医院2019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96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腹症患者ASD的相关因素。结果急腹症患者ASD得分为(47.38±9.25)分,其中中度ASD患者17例(17.71%)、重度ASD患者32例(33.33%),患者ASD总发生率51.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疾病类型和治疗方式与急腹症患者ASD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与患者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tanford acute stress reaction questionnaire,SASRQ)得分呈负相关,疾病类型、治疗方式、婚姻状况及居住地与患者SASRQ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ASD发生率较高,与治疗方式、疾病类型等因素有关,临床治疗应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给予社会家庭支持等干预降低患者治疗期间AS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应激性障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明君 涂兰凤 +1 位作者 杨芳 陈长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1765-1767,共3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现状,分析影响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社会支持量表(SSRS)、家庭功能简表对1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抑郁...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现状,分析影响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社会支持量表(SSRS)、家庭功能简表对1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抑郁者58例,发生率为46.8%。患者自我形象影响情况、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幸福度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心理状况的观察和了解,指导其积极主动地面对,维持心理的相对健康状态,降低抑郁的发生率,提高透析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抑郁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明君 杨芳 赵红梅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复发因素,为选择合理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9年1月至2011年4月间经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69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 69例中,恶性8例,交界性19例,良性42例;...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复发因素,为选择合理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9年1月至2011年4月间经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69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 69例中,恶性8例,交界性19例,良性42例;行肿物切除术5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47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7例,行单纯切除+即刻再造术4例,行改良根治术6例。随访54例,4例局部复发,良性2例,交界性2例。肺转移2例,死亡1例,脊柱转移1例,均为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结论局部扩大切除术(至少保持切缘2 cm)为良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直径<7 cm)首选手术方式,对直径>7 cm的交界性及恶性病例,应尽早行乳腺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手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ⅢB亚单位Bdp1在甲基硫代腺苷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抑制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景珍 曹立赢 +6 位作者 王明君 费乐学 高建超 陈磊 戴世龙 李浩 张青松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TFⅢB亚单位Bdp1在5-甲基硫代腺苷(methylthioadenosine,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的抑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TFⅢB亚单位Bdp1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的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TFⅢB亚单位Bdp1蛋... 目的探讨TFⅢB亚单位Bdp1在5-甲基硫代腺苷(methylthioadenosine,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的抑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TFⅢB亚单位Bdp1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的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TFⅢB亚单位Bdp1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转染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检测方法检测Bdp1基因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抑制过程中,TFⅢB亚单位Bdp1在mRNA水平(0.441±0.03,P=0.001)和蛋白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调,同时报告基因Bdp1基因荧光素酶活性也出现了明显的下调(0.460±0.08,P=0.001)。结论 MTA对结肠癌RKO细胞增殖抑制过程中,TFⅢB亚单位Bdp1蛋白的下调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硫代腺苷 结肠癌 TFⅢB 细胞增殖 Bd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个体化用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建超 费乐学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5期389-390,393,共3页
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对个体化辅助化疗的反应,并评价其疗效。对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化疗前穿刺活检,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患者按分子分型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和三阴性... 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对个体化辅助化疗的反应,并评价其疗效。对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化疗前穿刺活检,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患者按分子分型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和三阴性型。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辅助化疗方案,化疗结束后对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对最终疗效进行评价。90例患者中,总的病理完全缓解(p CR)率为35.6%,部分缓解(PR)率为58.9%,病情稳定(SD)率为5.6%,无疾病进展(PD)发生。个体化用药的总体反应率(OR)为94.4%。采用相同治疗方案的Luminal B型和HER2(+)型患者最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分子分型的不同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的个体化辅助化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患者在个体化治疗中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分子分型·个体化用药·Luminal A/B·HER2(+)·三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费乐学 高建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909-910,共2页
探讨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回顾性观察23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记录患者术前至术后12个月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后3、6和12个月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 探讨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回顾性观察23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记录患者术前至术后12个月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后3、6和12个月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术后各阶段的糖化血红蛋白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状态,为临床提供了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Ⅱ式吻合 二型糖尿病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轩 王红钰 +2 位作者 郑宝军 王爱军 冯俊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超分割(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行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71例。所有患者应用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CAF 1.2Gy/f... 目的探讨加速超分割(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行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71例。所有患者应用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CAF 1.2Gy/f,每日2次,每次间隔6h,卡培他滨850ms/m2,每日2次,口服。放疗结束后化疗2个疗程。结果 7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重度腹泻停止化疗,退出研究。6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1例(15.94%),部分缓解42例(60.87%),病情稳定12例(17.39%),病变进展4例(5.80%),临床总有效率为76.81%。患者1年生存率为84.06%,局部控制率为59.64%;2年生存率为62.32%,局部控制率为42.64%。患者经过再次化疗后T淋巴细胞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9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2例(2.90%)、肾功能损伤1例(1.49%)、消化道反应21例(30.43%)、周围神经炎8例(11.59%)。所有不良反应均小于Ⅳ级,均可耐受。结论 CAF同步卡培他滨再程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对T淋巴细胞水平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超分割 卡培他滨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诱发乳腺癌过程中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转录与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关系
14
作者 张青松 曹立赢 +6 位作者 钟烁 温英武 高建超 王明君 费乐学 郑景珍 王瑜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酒精诱发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PCR方法分析酒精对雌激素受体d(ERd)不同表达状况的乳腺细胞系、酒精联合雌激素MCF-7细胞系以及酒精对转染EROcsiRNA的MCF-7细胞系的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tRNAs、5SrRNA)的转录... 目的探讨酒精诱发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PCR方法分析酒精对雌激素受体d(ERd)不同表达状况的乳腺细胞系、酒精联合雌激素MCF-7细胞系以及酒精对转染EROcsiRNA的MCF-7细胞系的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tRNAs、5SrRNA)的转录水平。结果酒精对ER+乳腺细胞系tRNAs、5SrRNA上调水平(7~8倍)明显高于ER-乳腺细胞系(2~3倍)(P〈0.01);酒精和雌激素联合处理对MCF-7细胞系tR-NAs、5SrRNA的转录水平的上调作用(12-14倍)明显高于酒精(7~8倍)或雌激素(2—3倍)单独作用组(P〈0.01);酒精对转柒ERdsiRNA组MCF-7细胞系(2~3倍)tRNAs、5SrRNA的转录水平的上调作用明显低于未转染组(6~8倍)(P〈0.01)。结论酒精诱发乳腺癌过程中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转录水平的上调依赖于ER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乳腺癌 RNA聚合酶Ⅲ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基硫代腺苷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
15
作者 张青松 曹立赢 +6 位作者 王明君 温英武 费乐学 高建超 郑景珍 李浩 戴世龙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646-649,共4页
目的研究5-甲基硫代腺苷(MT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及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分析MT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tRNAs、5S rRNA)及TFⅢB亚单位... 目的研究5-甲基硫代腺苷(MT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及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分析MT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tRNAs、5S rRNA)及TFⅢB亚单位TBP、Bdp1和Brf1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了TFⅢB亚单位Bdp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MT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在这一过程中,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tRNAs、5S rRNA)的mRNA水平明显下调;同时TFⅢB亚单位Bdp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也出现了明显下调。结论 MT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RNA聚合酶Ⅲ依赖基因转录的下调、TFⅢB亚单位Bdp1蛋白的下调可能在这一抗肿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硫代腺苷结肠癌细胞增殖 RNA 聚合酶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DNA亚硫酸盐快速处理方法的探讨
16
作者 孙冬生 王刚 +2 位作者 李东坤 张青松 王志刚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从微量的粪便中运用亚硫酸盐法成功处理DNA甲基化的方法,寻求最适宜的亚硫酸盐的浓度以及处理时间。方法收集我科员工新鲜粪便标本(经胃镜及结肠镜证实无消化道肿瘤),经亚硫酸盐方法处理后,对大肠埃希菌进行PCR检测,检测结果使... 目的探讨从微量的粪便中运用亚硫酸盐法成功处理DNA甲基化的方法,寻求最适宜的亚硫酸盐的浓度以及处理时间。方法收集我科员工新鲜粪便标本(经胃镜及结肠镜证实无消化道肿瘤),经亚硫酸盐方法处理后,对大肠埃希菌进行PCR检测,检测结果使用ABI310测序仪器进行测序。结果在最终浓度为2.63 mol亚硫酸盐、并经过95℃15min,4℃10 min,75℃60 min处理;2.11 mol亚硫酸盐经过95℃15 min,4℃10 min,75℃165 min处理均能将E.coli DNA的胞嘧啶(C)转变为尿嘧啶(U)。结论为从粪便中检测人类相关基因甲基化提供了快捷、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盐处理法 粪便DNA 基因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术后腹腔引流液中CEA、CA125和CA19-9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孙冬生 李东坤 +2 位作者 贾凤洁 刘宁 高春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大肠癌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经手术治疗的71例大肠癌患者(观察组)以及38例肠道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取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大肠癌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至2013年经手术治疗的71例大肠癌患者(观察组)以及38例肠道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取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的腹腔引流液,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的CEA、CA125及CA19-9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2天的腹腔引流液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第1、2天的腹腔引流液CA125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第1、2天的腹腔引流液CEA、CA125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患者第2天的腹腔引流液CEA水平显著低于第1天(P<0.05),且第2天的CA125水平高于第1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第1、2天的CA19-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A125及CA19-9水平与大肠癌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但CEA水平与大肠癌病理分期存在极大相关性,提示CEA水平是大肠癌分期、肿瘤转移的重要判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腹腔引流液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中SFRP2基因甲基化与大肠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凤洁 孙冬生 +2 位作者 徐龙健 刘宁 曹立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6-1207,1208,共3页
目的探讨粪便中的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2基因甲基化对大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2例大肠癌病人及32例结肠镜阴性的健康者(对照组)。通过亚硫酸氢盐的限制酶法(COBRA)检测大肠癌52... 目的探讨粪便中的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2基因甲基化对大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2例大肠癌病人及32例结肠镜阴性的健康者(对照组)。通过亚硫酸氢盐的限制酶法(COBRA)检测大肠癌52例粪便中SFRP2基因启动子两个区域(区域1和区域2)甲基化状态,分析SFRP2基因甲基化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患者及健康者粪便中广泛甲基化、部分甲基化及无甲基化分别为59.6%(31/52)、84.6%(44/52)、15.4%(8/52)和12.5%(4/32),25.0%(8/32)、75.0%(24/32);广泛和部分SFRP2的甲基化率在大肠癌患者粪便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SFRP2基因甲基化与大肠癌患者性别、肿瘤分期、浸润程度无显著关联。结论 SFRP2基因甲基化是大肠癌进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粪便SFRP2基因甲基化有望成为早期无创诊断大肠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 基因甲基化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联合椎间盘切除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合并颈椎过伸性损伤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敬国 黄科宇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在多节段过伸性颈椎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多节段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采用分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定期随访,应用JOA评分法评估术后3个月神经功... 目的探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在多节段过伸性颈椎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多节段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采用分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定期随访,应用JOA评分法评估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观察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26例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患者术前不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rankel分级:FrankelA级8例,2例无恢复,恢复到B级2例,C级2例,D级2例;FrankelB级4例,恢复到C级2例,D级1例,E级1例;FrankelC级6例,恢复到D级5例,E级1例;FrankelD级8例,恢复到E级7例,无恢复1例。2例脊髓功能无明显恢复,但临床疼痛症状、麻木等明显得到缓解。未出现假关节形成、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过伸性颈椎损伤具有减压彻底、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融合高、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好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损伤 椎间盘切除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上区淋巴结清扫联合局部放疗对sISLM乳腺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赫鑫 王刚 王明君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9期1862-1867,1872,共7页
目的分析锁骨上区淋巴结清扫联合局部放疗对同时型同侧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sISLM)乳腺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治疗的64例sISLM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予以单纯局部放疗者为放疗... 目的分析锁骨上区淋巴结清扫联合局部放疗对同时型同侧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sISLM)乳腺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治疗的64例sISLM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予以单纯局部放疗者为放疗组,34例采用锁骨上区淋巴结清扫联合局部放疗者为联合组。随访至2020年12月,比较两组的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期(LRFS)、无局部区域转移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联合组LRFS、DMFS、PFS、OS率分别为78.60%、50.10%、59.70%、68.60%,放疗组分别为81.30%、40.30%、51.00%、68.1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病灶最大直径>5 cm、腋窝淋巴结阳性个数>5个、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占比高于生存组[89.66%(26/29)比51.43%(18/35),96.55%(28/29)比65.71%(23/35),62.07%(18/29)比20.00%(7/35)](均P<0.01)。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不同病灶最大直径、腋窝淋巴结阳性个数及HER2阳性与否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直径>5 cm、腋窝淋巴结阳性个数>5个、HER2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R=2.273,95%CI 1.874~2.654;RR=2.250,95%CI 1.856~2.597;RR=2.782,95%CI 2.301~3.124)(均P<0.01)。结论sISLM乳腺癌患者行锁骨上区淋巴结清扫联合局部放疗与单纯局部放疗的远期获益相当,病灶直径、腋窝淋巴结阳性个数、HER2阳性状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放疗 淋巴结清扫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