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曼光谱法测定煤化工产品粗苯中苯、甲苯、二甲苯的含量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志彦 何书美 +2 位作者 张倩 陈曦 董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9-171,共3页
根据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在拉曼光谱中的特征谱带,建立了煤化工产品粗苯的快速准确的拉曼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依次选取991、785、1 052、536、827 cm-处为定量峰,绘制工作曲线,其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1、0.... 根据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在拉曼光谱中的特征谱带,建立了煤化工产品粗苯的快速准确的拉曼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依次选取991、785、1 052、536、827 cm-处为定量峰,绘制工作曲线,其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1、0.991 9、0.993 5、0.993 7、0.987 3,线性和精密度良好,对方法的准确度用t-检验法考察,置信区间在95%以内.实样测定回收率为94.60%~ 10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甲苯 二甲苯 粗苯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生产中能源循环梯级利用和“三废”处理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曹玉忠 严加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通过开发甲醇弛放气置换焦炉煤气、弛放气变压吸附制氢精制苯、甲醇空分富余氮气应用干熄焦发电、废水分级处理、蒸汽调配梯级利用、废渣应用配煤系统等技术,建立了节能高效的余热循环、氮气循环、弛放气循环、水循环、废渣回收、产品... 通过开发甲醇弛放气置换焦炉煤气、弛放气变压吸附制氢精制苯、甲醇空分富余氮气应用干熄焦发电、废水分级处理、蒸汽调配梯级利用、废渣应用配煤系统等技术,建立了节能高效的余热循环、氮气循环、弛放气循环、水循环、废渣回收、产品循环等"六大循环系统",实现了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三废"零排放和能源高效梯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放气 氮气 干熄焦 废水处理 蒸汽调配 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倩 王岭 郭学华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156-160,共5页
化工产业的废水处理与回用是环保领域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煤化工园区众多,且园区的废水排放点多、水质复杂,净化任务极其艰巨。以煤化工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生化出水水质特点,开发出了超滤+纳滤为核心的双膜法深度处理技术... 化工产业的废水处理与回用是环保领域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煤化工园区众多,且园区的废水排放点多、水质复杂,净化任务极其艰巨。以煤化工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生化出水水质特点,开发出了超滤+纳滤为核心的双膜法深度处理技术。考察了深度处理过程中进出水浊度、CODcr、氨氮、总硬度、电导率、系统运行压力、超滤膜通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此双膜法深度处理工艺能够实现对生化出水的进一步净化,深度处理的出水COD^(cr)<60 mg/L、NH_(3)-N<5 mg/L、Cl-<250 mg/L、总硬度<20 mg/L,达到了工业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深度处理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污水膜处理浓缩液的回用技术研究
4
作者 张倩 《煤炭与化工》 CAS 2015年第4期148-152,共5页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系统中的膜滤浓缩液进行处理,考察了p H值、Fe2+含量和H2O2加入量等因素对降低膜滤浓缩液的色度、CODcr的效果,并与目前常用的臭氧氧化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确定了Fenton氧化法最佳工艺参数:p H=3.5...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系统中的膜滤浓缩液进行处理,考察了p H值、Fe2+含量和H2O2加入量等因素对降低膜滤浓缩液的色度、CODcr的效果,并与目前常用的臭氧氧化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确定了Fenton氧化法最佳工艺参数:p H=3.5,硫酸亚铁盐的加入量为20 mmol/L,H2O2的加入量为1.0 m L/100 m L。在此条件下,膜滤浓缩液CODcr的去除率约为67%,色度(铂—钴色号)降至5以下,比臭氧氧化法的处理效果好。结合深度处理系统,实现了对膜滤浓缩液的处理和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污水 深度处理 膜底浓缩液 FENTON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废水处理中生化污泥的干燥及无害化利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严加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通过分析生化污泥的可燃性及热值,设计了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在旋转干燥机中直接接触换热干燥污泥,将干污泥用作锅炉燃料,并利用燃烧后灰渣提取化工原料。运行结果表明,污泥水分从质量分数80%左右降为27%,每吨干污泥可替代0.8 t锅炉燃煤,... 通过分析生化污泥的可燃性及热值,设计了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在旋转干燥机中直接接触换热干燥污泥,将干污泥用作锅炉燃料,并利用燃烧后灰渣提取化工原料。运行结果表明,污泥水分从质量分数80%左右降为27%,每吨干污泥可替代0.8 t锅炉燃煤,解决了湿污泥储运、堆放问题,实现了生化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环保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污泥 锅炉烟气 干燥 燃料 环保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纤维对芳氧基聚磷腈绝热层的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宗俣 马小丰 +3 位作者 林呼斯图 郑扬 张双琨 王亚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5,共6页
由于酚醛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耐烧蚀、隔热性能,研究酰胺改性剂处理后的酚醛纤维的性能,以及三种规格酚醛纤维(Pf-10、Pf-15和Pf-20)增强的芳氧基聚磷腈(PDPP)和三元乙丙(EPDM)绝热材料。结果表明,酰胺结构含量对酚醛纤维力学性能具有... 由于酚醛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耐烧蚀、隔热性能,研究酰胺改性剂处理后的酚醛纤维的性能,以及三种规格酚醛纤维(Pf-10、Pf-15和Pf-20)增强的芳氧基聚磷腈(PDPP)和三元乙丙(EPDM)绝热材料。结果表明,酰胺结构含量对酚醛纤维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Pf-15力学强度最优,为290.2MPa,伸长率为5.8%。不同结构的酚醛纤维增强PDPP的力学性能影响接近,PDPP/Pf-15材料的力学强度达8.6MPa,伸长率204%;同时,EPDM对纤维结构的选择性差异较大,Pf-15纤维补强的效果最优,拉伸强度可达16.1MPa。而随着酰胺含量的提高,酚醛纤维复合的芳氧基聚磷腈和三元乙丙绝热材料的线性烧蚀率均逐渐下降,PDPP/Pf-20和EPDM/Pf-20的线烧蚀率最低分别为0.0284mm/s和0.0156mm/s。对比烧蚀层形貌发现,PDPP/Pf比EPDM/Pf形成的绝热层炭层更坚固、结构更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氧基聚磷腈 三元乙丙橡胶 酚醛纤维 力学性能 耐烧蚀性能 绝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尼龙66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刘悦 李洪娟 +4 位作者 姚丽菲 王亚涛 齐胜利 武德珍 李建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2,共8页
高黏尼龙66在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一般尼龙66,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采用分段滴加的方法制备出了高纯度的尼龙66盐,探究了预缩聚温度、预缩聚时间、预缩聚压力、盐溶液pH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尼龙66聚合过程及相对黏... 高黏尼龙66在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一般尼龙66,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采用分段滴加的方法制备出了高纯度的尼龙66盐,探究了预缩聚温度、预缩聚时间、预缩聚压力、盐溶液pH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尼龙66聚合过程及相对黏度的影响,确定了生产高黏尼龙66的工艺条件为预聚温度210℃、预聚时间1h、预聚压力1.8MPa、尼龙盐液pH为7.7、催化剂用量0.1%。所合成的尼龙66的黏度可在2.8~4.7间调节,该高黏尼龙66综合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好,耐磨损,能够满足高黏工程用尼龙66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6 高黏度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6工业长丝的纺丝工艺及关键影响因素探究
8
作者 尹佳伦 马小鹏 +4 位作者 姚丽菲 刘悦 马小丰 齐胜利 李洪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247,252,共6页
尼龙66工业丝作为一种重要工业纤维其性能在生产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概述了尼龙66纤维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然后介绍了尼龙66的分子结构特征、凝聚态结构特征与性能,接着详细阐述了尼龙66工业丝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包括连续缩聚... 尼龙66工业丝作为一种重要工业纤维其性能在生产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概述了尼龙66纤维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然后介绍了尼龙66的分子结构特征、凝聚态结构特征与性能,接着详细阐述了尼龙66工业丝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包括连续缩聚直接纺丝和间歇缩聚固相缩聚纺丝这两种工艺。重点探讨了影响尼龙66工业丝生产的关键因素及作用规律,包括尼龙66聚合物的分子量、切片含水量及可提取物含量、纺丝箱温度、纺丝组件滤材和滤网、侧吹风冷却工艺、给湿、上油工艺、纺丝速度、卷绕工艺、拉伸工艺、网络度、纺丝环境条件等,并给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范围。最后总结了尼龙66纤维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6 合成纤维 工业丝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投料法制备PBAT共聚酯
9
作者 谷雨後 向比邻 +1 位作者 李洪娟 屠迎锋 《聚酯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本文提出一步投料法制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的方法,通过在反应前期加入官能度≥3的生物基多元羟基酸和/或其对应的酯作为扩链剂,溶解性好且酯交换速度快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为单体,与己二酸(AA)、1,4-丁二醇(BDO)和... 本文提出一步投料法制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的方法,通过在反应前期加入官能度≥3的生物基多元羟基酸和/或其对应的酯作为扩链剂,溶解性好且酯交换速度快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为单体,与己二酸(AA)、1,4-丁二醇(BDO)和催化剂混合后直接进行酯化和缩聚反应,扩链剂的加入加快了聚合速率,缩短了工艺流程和聚合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就可合成得到色相好、分子量高和机械性能优异的PBAT共聚酯,有利于优化PBAT共聚酯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AT 一步法 羟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胺化反应:以间苯二甲醛制备间苯二甲胺为例
10
作者 吕雷阳 路广印 +6 位作者 罗亚妮 高歌 闫晓宇 徐肇中 姚丽菲 李洪娟 李志平 《大学化学》 2024年第12期258-264,共7页
还原胺化反应是一种将醛酮转换成胺的实用方法。我们以还原胺化反应为例,介绍一个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有机化学综合实验——硅烷参与的间苯二甲醛还原胺化制备间苯二甲胺。该反应以氨基甲酸叔丁酯(BocNH_(2))为氮源,三乙基硅烷(Et_(3)SiH... 还原胺化反应是一种将醛酮转换成胺的实用方法。我们以还原胺化反应为例,介绍一个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有机化学综合实验——硅烷参与的间苯二甲醛还原胺化制备间苯二甲胺。该反应以氨基甲酸叔丁酯(BocNH_(2))为氮源,三乙基硅烷(Et_(3)SiH)为还原剂,在三氟乙酸的催化下,间苯二甲醛经过还原胺化得到叔丁氧基羰基(Boc)保护的间苯二甲胺;随后,通过脱除Boc保护基团,得到间苯二甲胺盐酸盐;最后经氢氧化钠处理,得到产物间苯二甲胺。实验过程涉及了多种操作技术,如萃取、减压蒸馏、干燥、重结晶、熔点测定,同时还包括了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测试方法。该路线适用于实验室合成,产品收率高且易于纯化。本实验对于学生有机合成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深对波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等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胺化 间苯二甲胺 间苯二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萘二甲酸提纯方法优化研究
11
作者 刘树俊 徐肇中 +1 位作者 郭学华 王志彦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
为优化2,6-萘二甲酸(2,6-NDA)提纯工艺,考察了碱溶酸析、溶剂重结晶两种提纯工艺及活性炭吸附脱色技术对2,6-NDA提纯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宜的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碱溶酸析、溶剂重结晶均能有效提升2,6-NDA产品纯度,但碱溶... 为优化2,6-萘二甲酸(2,6-NDA)提纯工艺,考察了碱溶酸析、溶剂重结晶两种提纯工艺及活性炭吸附脱色技术对2,6-NDA提纯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适宜的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碱溶酸析、溶剂重结晶均能有效提升2,6-NDA产品纯度,但碱溶酸析工艺形成的2,6-NDA颗粒粒度极小,过滤困难,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重结晶效果好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活性炭对于钴、锰离子及其与2,6-NDA形成的络合物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碱溶酸析法提纯过程中弱碱环境更有利于活性炭发挥作用,但存在活性炭用量大,产品损失严重问题,DMAC溶剂重结晶时可不用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萘二甲酸 提纯 碱溶酸析 溶剂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晶化法合成ZSM-5分子筛及催化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房承宣 屈一新 +2 位作者 王亚涛 于泳 彭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3,共5页
采用预晶化法合成了ZSM-5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SEM、N2-吸附、NH3-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ZSM-5分子筛具有典型MFI结构,平均晶粒小于300 nm呈球状均匀分布,具有适宜的表面性质和酸性。该催化剂用于环己烯水合反... 采用预晶化法合成了ZSM-5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SEM、N2-吸附、NH3-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ZSM-5分子筛具有典型MFI结构,平均晶粒小于300 nm呈球状均匀分布,具有适宜的表面性质和酸性。该催化剂用于环己烯水合反应,在温度为130℃,压力为6 MPa,烯水体积比为2∶5,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2%,搅拌速度为300 r/min的条件下反应4 h后,环己烯水合反应转化率、选择性和总收率分别达到12.65%、97.84%和1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晶化法 ZSM-5分子筛 环己烯 水合 环己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甲烷关联法分析焦炉煤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贺明 屈一新 +2 位作者 王际东 王志彦 李洪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176,共5页
利用2台气相色谱4根色谱柱对净焦炉煤气成分进行全组分分析,确立了合适的分析方法。建立了6种硫化物3次标准曲线,对硫化物外的其他组分以CH4作为基准物质,利用甲烷关联法校正气体组分峰面积,由校正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组分含量,并验证了... 利用2台气相色谱4根色谱柱对净焦炉煤气成分进行全组分分析,确立了合适的分析方法。建立了6种硫化物3次标准曲线,对硫化物外的其他组分以CH4作为基准物质,利用甲烷关联法校正气体组分峰面积,由校正面积归一化法求得各组分含量,并验证了方法精密度。该分析方法可为催化剂筛选、动力学研究、生产工艺控制等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关联法 校正面积归一化法 硫化物 有机物 焦炉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纳米复合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宁 李凯 +8 位作者 王志彦 李建华 王亚涛 陈曦 贾伟艺 刘洋 汪晓东 连慧琴 崔秀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2-154,共13页
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阐述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对材料甲醇透过性、质子导电性等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甲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甲醇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质子电导率 甲醇渗透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Ni/γ-Al_2O_3吸附剂的制备及其苯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洋 李倩 +2 位作者 李熙 侯莉 董森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市售Pd吸附脱硫剂成本高、深度脱硫效果偏低的现状,本文以改性γ-Al_2O_3为载体,采用液相原位还原法制备出一种低成本、高脱硫能力的负载型三维纳米线网状结构的Pd-Ni吸附剂。利用XRD、TEM、SEM、BET等对样品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 针对市售Pd吸附脱硫剂成本高、深度脱硫效果偏低的现状,本文以改性γ-Al_2O_3为载体,采用液相原位还原法制备出一种低成本、高脱硫能力的负载型三维纳米线网状结构的Pd-Ni吸附剂。利用XRD、TEM、SEM、BET等对样品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利用催化剂评价装置和GC-MS考察了不同原子比的Pd-Ni/γ-Al_2O_3吸附剂对苯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Pd-Ni纳米线直径为4~5 nm,长达数微米,纳米线与Al_2O_3载体紧密结合,形成负载型三维网状结构吸附剂(活性组分质量分数为1%)。当Pd∶Ni原子比为1∶1时,经0.5 h吸附脱硫后可使苯原料中噻吩含量由300μg/L降至10μg/L以下,脱硫率达95%以上,是工业Pd/Al_2O_3(69.2%)的1.40倍,吸附剂中Pd的使用量约减少50%,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可控度高,为高效苯深度脱硫吸附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原位还原 Pd-Ni吸附剂 三维纳米线网状结构 脱硫率 苯深度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黑磷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凯 曹宁 +5 位作者 蒋岳航 李建华 崔雪梅 连慧琴 汪晓东 崔秀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30,共10页
以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为原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去离子水为发泡剂,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硬质聚氨酯泡沫(PUF)。分别采用黑磷、膨胀石墨/黑磷复配物为阻燃剂制备了系列阻燃型PUF,通过压缩强度、表观密度、热重分析对PUF力学性能及... 以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为原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去离子水为发泡剂,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硬质聚氨酯泡沫(PUF)。分别采用黑磷、膨胀石墨/黑磷复配物为阻燃剂制备了系列阻燃型PUF,通过压缩强度、表观密度、热重分析对PUF力学性能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极限氧指数(LOI)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少量黑磷可显著提高PUF的LOI值,BP含量为1%(质量分数,下同)时,PUF-BP5的LOI达到20.4%(体积分数,下同),为纯PUF(15.4%)的1.3倍;当复配阻燃剂膨胀石墨/黑磷复配物含量为8%(7%+1%)时,PUF-EG-BP5的LOI达到24.7%,是纯PUF的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 膨胀石墨 聚氨酯泡沫 阻燃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塔液体分布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春利 韩晓光 +4 位作者 刘加朋 王亚涛 王晨希 王洪海 彭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479-4495,共17页
填料塔作为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中重要的汽液传质设备,因具有传质效率高、整塔压降低、能耗低等优点,已经成为精馏操作中的关键设备。液体分布器是填料塔中重要的塔内件,其结构形式直接关系到液相物料在塔内的分布情况,从而影响填料塔的分... 填料塔作为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中重要的汽液传质设备,因具有传质效率高、整塔压降低、能耗低等优点,已经成为精馏操作中的关键设备。液体分布器是填料塔中重要的塔内件,其结构形式直接关系到液相物料在塔内的分布情况,从而影响填料塔的分离效果。本文系统介绍了液体分布器的发展现状,从自然流分布、径向分布系数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分布质量对填料塔分离效率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各种结构类型的液体分布器的理论研究以及设计优化过程;并总结了不同液体分布器分布质量评价方法的适用场景。文章最后对液体分布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液体分布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器 液体分布器 分布 流体力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烯水合催化剂及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房承宣 于泳 +1 位作者 王亚涛 屈一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9,共4页
综述了环己烯水合制备环己醇催化剂及工艺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均相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和其他类型催化剂,分析了不同种类催化剂的性质特点,并指出了ZSM-5分子筛是用于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最适宜的催化剂,最后介绍... 综述了环己烯水合制备环己醇催化剂及工艺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均相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和其他类型催化剂,分析了不同种类催化剂的性质特点,并指出了ZSM-5分子筛是用于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最适宜的催化剂,最后介绍了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反应精馏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烯 水合 环己醇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基苯反应液的内标法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训遒 付丽 +3 位作者 杜正 宁卓远 董森 王亚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68,共4页
建立了以正癸烷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基苯的反应液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分别绘制了苯和环己基苯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苯和环己基苯含量测定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2%,回收率在97.96%~105.... 建立了以正癸烷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己基苯的反应液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分别绘制了苯和环己基苯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苯和环己基苯含量测定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2%,回收率在97.96%~105.13%之间,苯和环己基苯的精密度分别为1.60%和1.62%.该定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符合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基苯 正癸烷 内标法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法快速测定汽油中芳烃和烯烃含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贺明 李建华 +1 位作者 崔建方 梁逸曾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0-43,共4页
该研究采用拉曼光谱法对汽油中的总芳烃和总烯烃含量进行直接测定,通过随机蛙跳方法选择特征波段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总芳烃模型的测试集相关系数为0.985,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08,总烯烃模型的测试集相关系数为0.942,预测均方根... 该研究采用拉曼光谱法对汽油中的总芳烃和总烯烃含量进行直接测定,通过随机蛙跳方法选择特征波段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总芳烃模型的测试集相关系数为0.985,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08,总烯烃模型的测试集相关系数为0.942,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78。结果表明模型相关性较好,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拉曼光谱在汽油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汽油 芳烃 烯烃 特征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