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家口市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流行病学特征及筛查模式探讨
1
作者 张慧园 刘晨宏 +4 位作者 张丰经 杜海 穆桂瑶 张永明 张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28-31,34,共5页
目的 分析张家口市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初筛—复筛—确诊的选择性筛查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初筛—复筛—确诊的选择性筛查模式于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初筛40 330例婴幼儿,查体可疑阳性或高危患儿转诊至张... 目的 分析张家口市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初筛—复筛—确诊的选择性筛查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初筛—复筛—确诊的选择性筛查模式于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初筛40 330例婴幼儿,查体可疑阳性或高危患儿转诊至张家口市第二医院行髋关节超声检查复筛,确诊DDH患儿积极给予干预;分析本地区DDH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复筛627例(1.5%),超声确诊DDH 145例,张家口地区DDH发病率3.6‰(145/40 330)。女性、臀位产、襁褓史、家族史、羊水少为当地DDH危险因素。结论 张家口市DDH发病率与国内相关报道相似,女性、臀位产、襁褓史、家族史、羊水少是DDH危险因素,初筛—复筛—确诊的选择性筛查模式符合当地民情风俗,避免了因假阳性导致的过度治疗,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筛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康复干预在闭合撬拔辅助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上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艳 李程 +1 位作者 梁丽伟 张慧园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74-577,共4页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干预在闭合撬拔辅助治疗儿童难复性肽骨上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难复性骨上骨折患儿281例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采用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康复干预123例与观察组(针...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干预在闭合撬拔辅助治疗儿童难复性肽骨上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难复性骨上骨折患儿281例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采用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康复干预123例与观察组(针对性康复干预)158例。干预后3个月对比2组患者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肘关节活动度、依从性、满意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47%,明显高于对组的91.05%(P<0.05)。干预后,2组肘关节屈曲较干预前增加,伸直活动度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肘关节屈曲明显大于对照组,伸直活动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1.26%,对照组为6.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康复干预可促进难复性肱骨上骨折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期间患儿依从性,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 康复 闭合橇拔复位经皮穿针固定 难复性肱骨踝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侧髌韧带修复或重建对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丰经 刘晨宏 +6 位作者 张树全 槐建业 李晓薇 王海波 杜海 王绍辉 张慧园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PFL)修复或重建两种方法治疗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于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行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急性髌骨脱位23例(23膝)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PFL)修复或重建两种方法治疗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于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行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急性髌骨脱位23例(23膝)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11~14(13.6±1.6)岁。MPFL重建组(13例)采用大收肌腱单束重建MPFL;修复组(10例)采用聚醚醚酮(PEEK)锚钉修复MPFL髌骨侧止点。比较两组Kujala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主观满意度、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综合评价手术方法对急性髌骨脱位治疗效果。结果MPFL重建组1例失访;其余22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获得平均随访时间为30.8(13~50)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无髌骨不稳及髌骨脱位发生。组内Kujala功能评分显示术后膝关节结构和功能均获得显著改善(P<0.01)。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度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修复组主观满意度指数为93.5%±4.8%;重建组为90.1%±7.4%。重建组5例(42%)大腿内侧取大收肌腱处手术切口愈合不良;2例二次清创手术后愈合;3例换药后愈合。结论MPFL修复和重建治疗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初期临床效果满意;MPFL重建能够提供更强的稳定性;但两种方法均需结合髌骨脱位危险因素分析,同时行髌骨稳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髌韧带 青少年 危险因素 大收肌肌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分散克氏针联合外侧可吸收接骨螺钉治疗GartlandⅢ型斜行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分析
4
作者 雷艳雯 张树全 +3 位作者 尉鹏飞 门俊汝 张慧园 郝翔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832-2834,2838,共4页
目的探讨外侧分散克氏针联合外侧可吸收接骨螺钉治疗GartlandⅢ型斜行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7月期间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斜行肱骨髁上骨折儿童(X线冠状面提示骨折线呈内上斜向外下)3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外侧分散克氏针联合外侧可吸收接骨螺钉治疗GartlandⅢ型斜行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7月期间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斜行肱骨髁上骨折儿童(X线冠状面提示骨折线呈内上斜向外下)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15例。A组患者行常规交叉克氏针(外侧两根+内侧一根),B组患者行外侧分散克氏针(两根)+外侧可吸收接骨螺钉。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采用Flynn临床功能评定术后第4、8、12周肘关节功能,就诊复查肘关节X线片。结果B组手术时间(29.03±6.85)min、愈合时间(32.52±7.48)d、住院时间(5.96±1.58)d均短于A组(33.85±5.21)min、(38.69±6.25)d、(7.36±1.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A组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第4、8、12周Flynn临床功能评定优良率60.00%、93.33%、100.00%,高于A组40.00%、60.00%、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行交叉克氏针(外侧两根+内侧一根),外侧分散克氏针(两根)+外侧可吸收接骨螺钉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愈合,改善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克氏针 外侧分散克氏针 可吸收接骨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辅以辨证饮食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5
作者 门俊汝 高素芳 +2 位作者 尹建芳 雷艳雯 胡叶芳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1期1863-186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辅以辨证饮食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100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治疗及干预,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辅以辨证饮食干预。比...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辅以辨证饮食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100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治疗及干预,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辅以辨证饮食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评分、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40/5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JOA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LDH患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辅以辨证饮食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外敷 远红外线 辨证饮食干预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技术结合鼓励性、功能性活动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梁丽伟 张慧园 +2 位作者 李艳 李程 李晓薇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617-3619,3623,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技术结合鼓励性功能性活动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技术结合鼓励性功能性活动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技术结合鼓励性功能性活动,比较2组临床疗效情况,术后骨质量指标情况,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度情况;随访1年,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b.Sp、BV/TV、ES低于对照组,VO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技术结合鼓励性功能性活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效改善患儿患骨质量指标水平,加速骨折端愈合,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好,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技术 鼓励性功能性活动 肱骨骨折 儿童 骨愈合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闭合撬拨辅助复位在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李晓薇 张慧园 +3 位作者 李程 李艳 梁丽伟 张树全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790-2793,共4页
目的研究在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应用儿童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技术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至2021年我院收治的60例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开复位,观察组给... 目的研究在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应用儿童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技术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至2021年我院收治的60例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开复位,观察组给予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影像学检查参数以及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和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肿胀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患肢肘内翻度数和携带角度数等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前臂肌力、屈曲受限度数和伸直受限度数与健肢的比率及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技术在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应用效果良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患肢肿胀程度,更利于其术后骨折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闭合撬拨辅助复位技术 “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修复与重建比较
8
作者 刘晨宏 张树全 +4 位作者 张丰经 张慧园 王海波 杜海 王绍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5-648,共4页
[目的]对比修复与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青少年初次创伤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2年6月治疗初次创伤性髌骨脱位共26例(26膝),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2例采用锚钉修复MPFL,另外14例采用... [目的]对比修复与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青少年初次创伤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2年6月治疗初次创伤性髌骨脱位共26例(26膝),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2例采用锚钉修复MPFL,另外14例采用大收肌腱双束重建MPFL。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修复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重建组[(54.9±7.8)min vs(84.2±8.9)min,P<0.001]。随访时间平均(31.0±11.6)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Kujala评分、膝ROM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Kujala评分、膝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两组髌骨倾斜角、髌外移、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均显著减小(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FL修复或重建治疗青少年初次创伤性髌骨脱位短期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创伤性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修复术 重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