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WI、DCE-MRI及3D-MEDIC-WE定量分析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性改变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马涛涛 许雅芳 +3 位作者 李东海 王丽娟 侯峰岩 郭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正态MRI(DCE-MRI)及三维多回波数据合并成像联合水激发序列(3DMEDIC-WE)定量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骶髂关节炎患...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正态MRI(DCE-MRI)及三维多回波数据合并成像联合水激发序列(3DMEDIC-WE)定量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骶髂关节炎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1.50岁;身体质量指数19.20~24.50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2.09 kg/m^(2);吸烟39例,饮酒32例。所有患者接受DWI、DCE-MRI及3D-MEDIC-WE检查,比较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影像参数差异。结果活动期患者52例,稳定期患者48例。活动期患者年龄为(28.83±8.21)岁,明显低于稳定期患者[(34.45±9.17)岁](P<0.05);活动期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评分为(7.50±0.36)分,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3.20±0.28)分](P<0.05);活动期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为(1.10±0.25)×10^(-3)mm^(2)/s,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0.26±0.08)×10^(-3)mm^(2)/s](P<0.05);活动期患者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反向速率常数(Kep)和细胞外容积分数(Ve)分别为(0.81±0.22)min^(-1)、(1.22±0.21)min^(-1)和0.67±0.19,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0.40±0.18)min^(-1)、(0.88±0.24)min^(-1)和0.26±0.08](P<0.05);活动期与稳定期3DMEDIC-WE参数骶侧软骨厚度、髂侧软骨厚度和骶髂软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Ktrans、Kep和Ve诊断活动期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0.895、0.787和0.863(P<0.05)。结论DWI、DCE-MRI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活动性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而3D-MEDIC-WE无法判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活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正态MRI 三维多回波数据合并成像联合水激发序列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炎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CT和MRI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准确率比较
2
作者 许琨 路亚运 赵佳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998-2001,共4页
目的 比较超声、CT和MRI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接诊的疑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0例,分别给予超声、CT、MRI检查,将病理活检穿刺诊断结果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对比超声、CT、MRI定性、定位诊... 目的 比较超声、CT和MRI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接诊的疑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0例,分别给予超声、CT、MRI检查,将病理活检穿刺诊断结果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对比超声、CT、MRI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超声、CT、MRI定性、定位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MRI、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7.50%、86.25%)、灵敏度(87.50%、87.50%)、特异度(87.50%、75.00%)均高于CT(72.50%、77.78%、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定性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与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MRI、超声定性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0.728、0.752),CT定性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96)。MRI、CT定位诊断准确率(85.00%、82.50%)、灵敏度(85.71%、84.29%)、特异度(80.00%、70.00%)均高于超声(67.50%、72.86%、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定位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MRI、CT定位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0.734、0.771),超声定位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86)。结论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CT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MRI定性与定位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可辅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但价格昂贵,故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CT MRI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CT、MRI单独与联合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路亚运 赵佳龙 许琨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以及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rbital cavernous hemangioma,OCH)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眼科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OC... 目的探讨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以及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rbital cavernous hemangioma,OCH)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眼科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OCH患者53例,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归纳总结OCH患者的超声、MRI影像学表现异同,探讨最适合鉴别区分OCH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结果超声扫描:53例OCH患者中未检查到2例,明确位于肌锥内51例,B超表现为肿物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不清晰,内回声多且分布不均匀,声衰减少,肿物内未见血流信号;肌锥内组的RT、mTT与非肌锥内组相比更慢(P<0.05)。MRI扫描:53例OCH患者中经眶上裂蔓延至颅内1例,与脑组织分界清晰;位于眼眶锥内51例,MRI显示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明显均匀强化。CT扫描:53例OCH患者不均匀渐进性强化,肿瘤直径>1.5 cm 49例,肿瘤直径<1.5 cm,均匀强化4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CT联合MRI诊断OCH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95.67%、88.91%、92.37%)高于单独超声、CT、MRI诊断。结论渐进性强化[不均匀或(和)持续性]是OCH特点,超声、CT及MRI对OCH诊断作用重要优势各异,超声在OCH定位诊断方面优势明显,MRI除能直接形成冠状位、矢状位及横轴位三种位置图像外,其他方面与CT相比优势不显著,超声、CT、MRI联合诊断对提升OCH诊断符合率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超声 CT 核磁共振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明显外伤史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春生 薛建琛 +3 位作者 郭经伟 宋少峰 郭鑫 苏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误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中以季肋部疼痛为主诉就诊5例,以嗳气、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消化系...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误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中以季肋部疼痛为主诉就诊5例,以嗳气、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诉就诊8例,以腰背部酸痛为主诉就诊2例。均无明显外伤史。腰背部叩击痛阳性7例,肠鸣音减弱8例。行X线检查均未发现骨折征象。误诊为胃肠神经官能症8例、肋间神经痛5例、脊椎退行性病变2例。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行胸腰椎MRI检查发现骨折征象,遂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为单一节段骨折。误诊时间13~21 d。15例确诊后予后路经皮胸腰椎后凸成形术,预后良好。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早期X线检查假阴性率高,极易造成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接诊无明显外伤史的患者时应仔细查体,及早行X线、CT或MRI联合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误诊 胃肠神经官能症 肋间神经痛 脊椎退行性病变 椎体后凸成形术 背痛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唐志健 韩宝勇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757-758,共2页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2003年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无论是发病率(120万/年)还是病死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1]。由于早期诊断不足致使预后差。目前随着诊断方法进步、新药以及靶向...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2003年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无论是发病率(120万/年)还是病死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1]。由于早期诊断不足致使预后差。目前随着诊断方法进步、新药以及靶向治疗药物出现,规范有序的诊断、分期以及根据肺癌临床行为进行多学科治疗的进步,生存率已经有所延长。肺癌按解剖学部位分类,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其中周围型肺癌是指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称为周围型肺癌,约占1/4,多见腺癌[2]。本研究以50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活检病理已经证实确诊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 片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回顾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增强扫描 周围型肺肿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超声和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佳龙 路亚运 许琨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3477-3479,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CT、超声及MRI对患者进行检测,以手术病理检验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不同检测方法对诊...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CT、超声及MRI对患者进行检测,以手术病理检验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不同检测方法对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以手术病理检验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80例患者共有74例患者确诊为OCH;超声诊断OCH的灵敏性为81.08%(60/74)特异度为33.33%(2/6)。CT诊断OCH的灵敏性为90.41%(66/74)特异度为50.00%(3/6)。MRI诊断OCH的灵敏性为98.65%(73/74)特异度为83.33%(5/6)。MRI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组、超声诊断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OCH的灵敏性与特异度最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超声 MRI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椎弓根钉道强化部位对绵羊骨质疏松模型胸腰椎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春生 薛建琛 +4 位作者 郭经伟 宋少峰 郭杰 刘欣伟 闫志旺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2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椎弓根钉道强化部位对绵羊骨质疏松模型胸腰椎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生长3~5年常规牧场饲养雌性绵羊,行双侧卵巢切除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骨密度T值在-2.5以下)处死取脊柱标本,分... 目的探讨不同椎弓根钉道强化部位对绵羊骨质疏松模型胸腰椎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生长3~5年常规牧场饲养雌性绵羊,行双侧卵巢切除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骨密度T值在-2.5以下)处死取脊柱标本,分别对腰4椎体椎弓根钉道进行强化。根据强化部位的不同分为3组,每组10具标本。A组强化钉道前1/3,B组强化钉道中1/3,C组强化钉道后1/3。3组常规固定后行疲劳实验,测量脊柱标本最大活动范围(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4个方向)、轴向压缩刚度及腰4左侧椎弓根螺钉的轴向最大拔出力和对侧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扭力。结果3组轴向压缩刚度、螺钉最大拔出力及最大扭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轴向压缩刚度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1);B组和C组螺钉最大拔出力及最大扭力均大于A组,且C组大于B组(P<0.01)。3组各方向最大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最大活动范围均小于A组,且C组小于B组(P<0.01)。结论椎弓根钉道强化时,强化部位越接近椎体后方,椎弓根螺钉的把持力越大,内固定稳定性越好。故在保证骨水泥不进入椎管的情况下,应尽量强化椎弓根钉道的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绵羊 椎弓根螺钉 钉道强化 内固定术 疲劳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跖骨基底永存骨突12例分析
8
作者 刘美 郑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51-951,共1页
关键词 第五跖骨基底永存骨突 X线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