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凸台截面风电轴承套圈锻件芯辊双工位近净轧制工艺
1
作者 孙仲渊 邓加东 +1 位作者 钱东升 马苏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5,共6页
针对内凸台截面风电轴承套圈锻件近净轧制成形难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用异形芯辊轧制方案的成形效果,发现轧制比较大的套圈成形过程中台阶宽度在轧制前期能够达到尺寸要求,但在台阶完全填充之后其与芯辊的贴合效果慢慢变差,且在... 针对内凸台截面风电轴承套圈锻件近净轧制成形难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用异形芯辊轧制方案的成形效果,发现轧制比较大的套圈成形过程中台阶宽度在轧制前期能够达到尺寸要求,但在台阶完全填充之后其与芯辊的贴合效果慢慢变差,且在套圈上端面附近容易出现折叠缺陷及爬辊现象;结合该内凸台截面套圈尺寸特点,提出采用芯辊双工位近净轧制成形方案,并对双工位环坯尺寸进行优化设计;根据模拟结果开展了轧制试验,成功轧制出合格的内凸台截面轴承套圈锻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电轴承 轴承套圈 三排圆柱滚子轴承 轧制 近净成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视觉的环形构件表面形貌重构
2
作者 朱乾皓 陈景铭 +1 位作者 张礼华 汪振耀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1,共6页
为了增强对环形构件表面的质量检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单目DoFP偏振相机的FSV偏振检测方法。根据偏振反射分离出的漫反射信息,对基于FSV的偏振三维重建模型进行校正。利用偏振数据得到增强的二维表面图像,并进行相应的偏振三维建模。实... 为了增强对环形构件表面的质量检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单目DoFP偏振相机的FSV偏振检测方法。根据偏振反射分离出的漫反射信息,对基于FSV的偏振三维重建模型进行校正。利用偏振数据得到增强的二维表面图像,并进行相应的偏振三维建模。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成像系统和非FSV偏振成像系统相比,所提出的检测方法测得的DoP图像在图像评价指标上提升3%以上,重建的三维模型和真实检测表面的均方根误差为0.35,大大提高了对环形构件表面的质量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构件 偏振成像 全斯托克斯矢量(FSV) 偏振反射分离 偏振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Cr3NiMo钢轧辊探伤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黄鑫 吴君三 +1 位作者 朱乾皓 卞继杨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4,共5页
采用10500 kg锭型70Cr3NiMo钢锭锻造加工轧辊,检验发现锻件超声波探伤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锻件心部位置存在密集和单点超标缺陷。为了找出探伤不合格原因,降低损失,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探伤缺... 采用10500 kg锭型70Cr3NiMo钢锭锻造加工轧辊,检验发现锻件超声波探伤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锻件心部位置存在密集和单点超标缺陷。为了找出探伤不合格原因,降低损失,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探伤缺陷位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轧辊探伤不合格原因是母材钢锭内部存在大量超级别Al2O3非金属夹杂物,这些夹杂物分割了钢材基体的连续性,造成探伤不合格。此外,通过分析Al2O3夹杂物的来源及其危害性,得到了对应的工艺改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锻件探伤合格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 非金属夹杂物 超声波探伤 着色渗透检验 扫描电镜分析
原文传递
F22阀体锻件超声探伤不合格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鑫 吴君三 +1 位作者 马苏 卞继杨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56-158,共3页
采用5.5t锭型锻造的F22钢锭阀体锻件超声波探伤合格率较低。本文通过无损检验、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对超声波探伤不合格试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阀体锻件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原因是锻件内部中心区域珠光体... 采用5.5t锭型锻造的F22钢锭阀体锻件超声波探伤合格率较低。本文通过无损检验、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对超声波探伤不合格试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阀体锻件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原因是锻件内部中心区域珠光体带中存在微裂纹。微裂纹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钢锭中心锰、钼合金元素偏析引起的组织应力及锻件锻后冷速较快引起的热应力;另一方面是锯切后的钢锭心部存在的裂纹在加热过程中氧化导致锻件一端心部未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体锻件 探伤 微裂纹 偏析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30钢锻件超声检测不合格原因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鑫 马苏 卞继杨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3年第12期34-36,43,共4页
某批次4130钢锻件超声检测结果不符合JB/T 5000.15—2007标准要求,锻钢件心部位置存在密集和单个超标缺陷,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缺陷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130钢锻件原材料内部存在大量... 某批次4130钢锻件超声检测结果不符合JB/T 5000.15—2007标准要求,锻钢件心部位置存在密集和单个超标缺陷,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缺陷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130钢锻件原材料内部存在大量MnS和NbC夹杂物,这些夹杂物分割了钢材本身的基体连续性,在锻造加工过程中形成裂纹,造成超声检测结果不合格。最后分析了MnS和NbC夹杂物的来源及其危害性,找出了对应的工艺改善措施,改进后4130钢锻件的超声检测合格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30钢锻件 夹杂物 超声波检测 低倍检验 金相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8钢模块内部缺陷产生原因
6
作者 黄鑫 马苏 卞继杨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0年第7期35-38,共4页
采用718钢锭加工制造模块时,发现探伤不符合GB/T 6402-2008标准Ⅲ级要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块探伤不合格是内部白点缺陷造成的。尽管718钢锭中氢元素的... 采用718钢锭加工制造模块时,发现探伤不符合GB/T 6402-2008标准Ⅲ级要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块探伤不合格是内部白点缺陷造成的。尽管718钢锭中氢元素的含量较低,但模块加工制造后快速冷却且未进行去氢退火处理,导致模块内部产生白点缺陷。通过改善母材质量、增加缓冷及去氢退火工序可预防白点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8钢 模块 超声波探伤 白点 内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含量对2.5MW风电机回转齿圈锻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马苏 黄鑫 李家富 《热处理》 CAS 2019年第6期28-32,共5页
2.5 MW风电机回转齿圈锻件材料为含0.03%、0.14%和0.22%Ni的42CrMo钢,其尺寸为外径2 449 mm、内径2 177 mm、高218 mm,要求进行调质处理,壁厚中心表面以下12.5 mm处达到抗拉强度≥900 MPa、屈服强度≥720 MPa、断后伸长率≥15%、断面收... 2.5 MW风电机回转齿圈锻件材料为含0.03%、0.14%和0.22%Ni的42CrMo钢,其尺寸为外径2 449 mm、内径2 177 mm、高218 mm,要求进行调质处理,壁厚中心表面以下12.5 mm处达到抗拉强度≥900 MPa、屈服强度≥720 MPa、断后伸长率≥15%、断面收缩率≥50%及-40℃冲击韧度≥40 J的力学性能。对该齿圈锻件进行了870℃正火和850℃水-空交替冷却淬火随后590℃回火的热处理。检测了锻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3种含镍量不同的锻件中,含0.14%Ni的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力学性能最佳,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MW风电机 回转齿圈锻件 含镍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40H钢高速转子锻件的热处理
8
作者 马苏 朱乾皓 李家富 《热处理》 CAS 2019年第5期27-31,共5页
高速转子服役条件苛刻,要求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起初,4340H钢高速转子锻件的热处理工艺为870℃正火、850℃水淬、450℃回火空冷,但锻件易淬火开裂,冲击韧度也达不到要求。为此,改进了热处理工艺:将正火改为870℃退火,随后850℃加热PAG... 高速转子服役条件苛刻,要求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起初,4340H钢高速转子锻件的热处理工艺为870℃正火、850℃水淬、450℃回火空冷,但锻件易淬火开裂,冲击韧度也达不到要求。为此,改进了热处理工艺:将正火改为870℃退火,随后850℃加热PAG水溶液-空气交替冷却淬火,回火后在PAG水溶液冷却10min空冷。结果,转子锻件淬火不再开裂,力学性能也达到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40H钢 高速转子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Mn钢环形件的热处理
9
作者 钱兵 马苏 李家富 《热处理》 CAS 2020年第3期13-17,共5页
对外径1233 mm、内径1088 mm、高96 mm的50钢环形件进行了两种工艺的热处理:从碾压后的850~950℃直接水淬随后高温回火及锻造后调质处理。检测了热处理后环形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碾压成形后直接淬火随后回火的环形件的抗... 对外径1233 mm、内径1088 mm、高96 mm的50钢环形件进行了两种工艺的热处理:从碾压后的850~950℃直接水淬随后高温回火及锻造后调质处理。检测了热处理后环形件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碾压成形后直接淬火随后回火的环形件的抗拉强度为859~874 MPa,屈服强度为528~564 MPa,断后伸长率为24%~26%,断面收缩率为64%~65%,冲击韧度为51~73 J;而锻造后调质处理的环形件的力学性能相应为抗拉强度850~865 MPa,屈服强度517~554 MPa,断后伸长率20%~22%,断面收缩率58%~60%,冲击韧度45~65 J,均符合要求,但总体上前者优于后者。经两种工艺热处理的环形件显微组织均未回火索氏体。碾压成形后直接淬火的工艺还具有节能降耗和缩短生产周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成形 直接淬火 调质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是环锻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苏 《锻造与冲压》 2019年第19期29-31,共3页
环形锻件是机械零件制造技术与轧制技术交叉复合而成的环形锻轧成形的新技术,与普通的自由锻等锻造成形相比,具有载荷小、效率高、变形充分均匀、节材、无冲击、低噪声、组织性能好及工作环境好等优点,环形轧制技术当今已成为先进制造... 环形锻件是机械零件制造技术与轧制技术交叉复合而成的环形锻轧成形的新技术,与普通的自由锻等锻造成形相比,具有载荷小、效率高、变形充分均匀、节材、无冲击、低噪声、组织性能好及工作环境好等优点,环形轧制技术当今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