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舒筋生骨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唐建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 分析活血舒筋生骨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康复指标、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 目的 分析活血舒筋生骨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康复指标、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根据术后干预方案进行分组,常规组(40例)患者术后均予以补液、抗炎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治疗7~14 d,中药组(40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活血舒筋生骨汤治疗,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康复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中药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高于常规组;与常规组比,中药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行走时间均缩短;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中药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水平均升高,中药组均高于常规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中药组患者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水平降低,中药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常规组患者上述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舒筋生骨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可改善髋关节,调节骨代谢,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 活血舒筋生骨汤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活性因子敷料及皮瓣转移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肖敏锋 肖锦春 +1 位作者 朱春平 陆曌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54-857,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活性因子敷料、皮瓣转移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采用内外固定+皮瓣转移术+负压封闭...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活性因子敷料、皮瓣转移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采用内外固定+皮瓣转移术+负压封闭引流+活性因子敷料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内外固定+皮瓣转移术+常规换药+活性因子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下肢功能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为(25.32±8.36)天、皮瓣愈合时间为(9.69±1.24)天、骨折愈合时间为(8.24±1.84)个月、创面愈合时间为(14.24±3.84)天,对照组为(43.44±11.84)天、(11.53±2.07)天、(9.12±2.50)个月、(50.11±5.1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3.48%,43例/46例)高于对照组(71.74%,33例/4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踝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和稳定性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34%,2例/46例)低于对照组(17.39%,8例/46例,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活性因子敷料应用在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术病人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术后创面恢复,改善踝关节和下肢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皮瓣转移术 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 活性因子敷料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抗生素硫酸钙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赵敏明 肖锦春 陆曌 《大医生》 2024年第18期43-45,共3页
目的探究载抗生素硫酸钙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 目的探究载抗生素硫酸钙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载抗生素硫酸钙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指标、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形成骨痂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OFAS踝-后足、HS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载抗生素硫酸钙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踝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加快骨折愈合速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抗生素硫酸钙 外固定支架 开放性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梅宇波 张明亮 +2 位作者 张平 肖志英 周友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27-1229,共3页
2011年顾玉东[1]提出腕管综合征(CTS)严重程度的分型,为开展临床治疗和疗效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临床严重程度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2],因此CTS分型受到临床医生的密切关注。肌电图是CTS诊断公认的"金标准",但漏诊率达25%... 2011年顾玉东[1]提出腕管综合征(CTS)严重程度的分型,为开展临床治疗和疗效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临床严重程度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2],因此CTS分型受到临床医生的密切关注。肌电图是CTS诊断公认的"金标准",但漏诊率达25%[3],高频超声诊断CTS有无痛、方便和价格便宜的优点[3-12]。超声和肌电图联合应用使诊断效率显著提高,两者具有相互补充作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高频超声诊断 临床严重程度 顾玉东 临床医生 肌电图 临床分型 漏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椎置钉矫正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5
作者 梅宇波 李志鲲 +4 位作者 肖锦春 陈凯 白玉树 朱晓东 李明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367-370,共4页
目的:分析关键椎置钉技术矫正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行关键椎手术矫正的54例AIS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各项侧凸相关指标,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目的:分析关键椎置钉技术矫正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行关键椎手术矫正的54例AIS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各项侧凸相关指标,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各项数据。结果术后相关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相关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LenkeⅠ型患者,关键椎置钉技术具有良好的矫形效果,且随访矫正效果丢失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胸椎 腰椎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动脉毁损断指的静脉动脉化再植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春平 张平 王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42-1342,共1页
手指撕脱伤、碾压伤或指尖离断等远端动脉毁损的断指临床常见.常规再植困难。静脉动脉化再植利用远端组织的静脉,将近端动脉与之吻合,达到动脉化供血,为此类断指提供较为理想的挽救措施,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
关键词 静脉动脉化再植 远端动脉 断指 毁损 手指撕脱伤 指尖离断 碾压伤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卞红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3期36-37,共2页
总结了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及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等。认为加强术后重点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 高龄患者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卞红霞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5期104-105,共2页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从而增加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方法对3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需加强护理的重点进行调查,根据结果制定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无异常。结论加强术后重点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 置换术 护理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区药品管理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被引量:5
9
作者 卞红霞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6期196-196,共1页
目的探讨病区药品管理的常见问题和措施。方法针对我院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药品基数不合理、有效期的管理不到位、储存不规范、管理制度不落实等,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调整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加强有效期的管理、严格... 目的探讨病区药品管理的常见问题和措施。方法针对我院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药品基数不合理、有效期的管理不到位、储存不规范、管理制度不落实等,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调整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加强有效期的管理、严格按要求贮存药品、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宣传药品管理知识等措施,规范病区的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药品资源的浪费。结论通过加强病区药品管理,提高了医院的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区药品 管理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快优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与髋臼恢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蓓 陆曌 周婵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2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快优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假体髋臼前倾角、外展角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快优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假体髋臼前倾角、外展角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均给予快优康复护理,直至出院,并于术后跟踪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总引流量、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6、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假体髋臼前倾角、外展角、影像学检查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与术后6个月比,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假体髋臼前倾角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假体髋臼外展角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髋臼完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髋臼磨损、增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假体松动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快优康复护理治疗后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髋臼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快优康复护理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动脉损伤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锦春 张平 +3 位作者 朱春平 钱吏卿 丁永兵 徐克孝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腘动脉损伤早期诊断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腘动脉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因动脉痉挛,经解痉处理后恢复血运;10例行血管修复术,其中直接吻合3例,血管移植7例。其中筋膜室切开减压6例,合并腘静脉损伤5例,均修复。结果本... 目的探讨腘动脉损伤早期诊断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腘动脉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因动脉痉挛,经解痉处理后恢复血运;10例行血管修复术,其中直接吻合3例,血管移植7例。其中筋膜室切开减压6例,合并腘静脉损伤5例,均修复。结果本组11例患者无1例死亡,2例截肢,肢体成活率81.8%。结论对创伤引起的胭动脉损伤,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多普勒和氧饱和度等检查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显微外科修复,必要时行小腿筋膜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 损伤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肖敏锋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60例下肢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60例患者分成2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30例观察组患...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60例下肢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60例患者分成2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动力化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以及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能让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让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 下肢骨折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多技术联合治愈重度营养不良并发Ⅳ期压疮1例报告
13
作者 肖敏锋 毛玮 +1 位作者 肖锦春 谢园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给予2023年2月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合并有重度营养不良的Ⅳ期压疮患者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调整水电解质紊乱、肠内外营养以及心理疏导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创面于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与湿润烧伤膏序贯治疗。治疗45 d... 给予2023年2月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合并有重度营养不良的Ⅳ期压疮患者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调整水电解质紊乱、肠内外营养以及心理疏导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创面于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与湿润烧伤膏序贯治疗。治疗45 d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皮簇种植术,并于术后继续行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皮簇种植术后3周,创面基本愈合。出院后随访3个月,创面完全愈合,愈后皮肤未见明显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皮簇种植术 湿润烧伤膏 重度营养不良 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营养状况对髋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郭炯炯 唐天驷 +3 位作者 杨惠林 胡晓慧 肖锦春 李新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对髋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2002年7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7例,男69例,女58例;年龄65~99岁,平均72.7岁;其中股骨颈骨折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67例。分别于入院时测量血清白蛋白、...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对髋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2002年7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7例,男69例,女58例;年龄65~99岁,平均72.7岁;其中股骨颈骨折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67例。分别于入院时测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出RaineyMcDonald营养学指数。术后切口均住院观察2周后拆线。结果31例切口愈合出现并发症。切口延迟愈合组血清转铁蛋白明显低于正常组,对预测切口延迟愈合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RaineyMcDonald营养学指数对预测切口愈合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严格无菌操作等,切口最后均甲级愈合。结论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可对髋部骨折术后结果产生影响。血清转铁蛋白和RaineyMcDonald营养学指数对预测切口愈合有意义。鼓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改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营养不良 髋部骨折 Rainey McDonald营养学指数 切合愈合
原文传递
早期整体治疗模式治疗伴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一项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炯炯 王玉方 +7 位作者 徐浩 肖锦春 马千里 吴恺伦 徐耀增 杨惠林 唐天驷 秦岭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0-95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治疗模式(ETC)治疗伴阿尔茨海默病(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49例伴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70岁)资料。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分...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治疗模式(ETC)治疗伴阿尔茨海默病(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49例伴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70岁)资料。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ETC组[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9±0.7)d]和对照组[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6±1.2)d],ETC组28例,男7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78.4±5.8)岁。对照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79.9±5.5)岁。所有患者采用Gamma3钉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恢复至术前状态时间等。结果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接受1年或以上时间随访,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死亡。ET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7.3±7.4)min]和住院时间[(14.9±1.4)d]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72.1±6.9)min、(23.7±3.4)d],且骨折愈合时间[(3.8±1.1)个月]和恢复至术前状态时间[(7.8±1.7)个月]较对照组患者[(4.8±1.0)、(9.6±2.2)个月]短,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ETC能使骨折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围手术期风险,缩短手术时问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早期手术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早期整体治疗模式在合并胸腰椎骨折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炯炯 张铭昊 +7 位作者 吴恺伦 田一星 张勇 陈洁 刘凌 肖锦春 毛海青 杨惠林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治疗模式(ETC)治疗合并胸腰椎骨折多发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7例合并胸腰椎骨折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0例,女47...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治疗模式(ETC)治疗合并胸腰椎骨折多发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7例合并胸腰椎骨折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0例,女47例;年龄26-69岁,平均48.2岁。根据治疗模式将患者分为ETC组(59例)和传统治疗模式(TMC)组(78例)。ETC组ISS为(22.15±9.28)分,TMC组ISS为(23.37±10.74)分。ETC组由多学科医师共同对患者状况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在伤后早期接受手术治疗。TMC组优先稳定患者病情,或转专科治疗,评估平稳后再择期行手术治疗。患者均采用传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比较两组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LICS)评分、脊柱载荷分享评分(LSC)、术前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Frankel分级、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ETC组TLICS评分显著低于TMC组(P<0.05)。两组LSC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ETC组和TMC组的住院时间[(11.8±3.7)d:(17.5±4.5)d]、压疮发生率(5%:21%)及伤口感染率(17%: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MC组GCS显著高于ETC组(P<0.01),且两组术后GCS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ETC组术后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4例,E级2例,优良好转率为82%;TMC组术后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3例,C级3例,D级4例,E级4例,优良好转率为65%。结论与TMC比较,采用ETC治疗合并胸腰椎骨折的多发伤患者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压疮发生率,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但伤口感染风险较高。而对于TLICS评分较高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仍优先采用TMC模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多处创伤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肖锦春 郭炯炯 +1 位作者 杨惠林 唐天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002-2003,共2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THA)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internal fixation,IF)治疗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以上行THA和IF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患者73例,平均年龄6...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THA)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internal fixation,IF)治疗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以上行THA和IF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患者73例,平均年龄65.4(60~72)岁,骨折按Garden分型:I型32例,Ⅱ型41例,行THA术39例,行IF术34例,比较围手术期及术后5年的各项评估指标。[结果]THA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高于IF组(P<0.001)。IF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9%,THA组为12.8%。再手术患者THA组2例,IF组6例。两组的术后5年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术后第5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IF组平均87.6分,THA组为86.8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F是治疗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病例的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空心钉内固定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原文传递
长短InterTan髓内钉结合早期整体治疗模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锦春 郭炯炯 +2 位作者 徐浩 杨惠林 唐天驷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7-920,共4页
目的比较长短InterTan髓内钉结合早期整体治疗(ETC)模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伤后72h内按ETC模式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5例InterTa... 目的比较长短InterTan髓内钉结合早期整体治疗(ETC)模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伤后72h内按ETC模式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5例InterTan长髓内钉治疗(长钉组),15例InterTan短髓内钉治疗(短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回归术前状态时间和内固定失败情况。结果长钉组手术时间为(77.25±7.38)min,短钉组手术时间为(72.10±6.90)min(P〈0.01)。患者术后回归术前状态时间长钉组为(7.45±1.61)个月,短钉组为(8.57±2.18)个月(P〈0.05)。长、短钉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0.75±38.26)ml和(178.62±34.79)ml;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82±1.12)个月和(4.76±1.04)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83.75±1.71)分和(82.57±2.18)分(P均〉0.05)。结论InterTan长短髓内钉结合ETC模式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相对于短钉组,长钉组患者更早恢复至术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老年 早期整体治疗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锦春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24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0例,根据Neers分类,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2例。结果本组30例手术患者均获得6~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5个月...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0例,根据Neers分类,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2例。结果本组30例手术患者均获得6~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12个月内全部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8例,可4例,全组优良率86.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特别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尤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钢板治疗
原文传递
前臂骨折术后内植物断裂6例原因分析
20
作者 肖锦春 朱春平 +1 位作者 张平 周友清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A01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究前臂骨折术后内植物断裂的原因,为临床预防提供经验教训。方法尺桡骨骨折6例发生骨不愈合,第1次手术均为急诊,内固定方法:普通钢板固定5例,尺骨斯氏针1例。再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6~12个月,平均9.3个月,均行更换钢板同时自体髂... 目的探究前臂骨折术后内植物断裂的原因,为临床预防提供经验教训。方法尺桡骨骨折6例发生骨不愈合,第1次手术均为急诊,内固定方法:普通钢板固定5例,尺骨斯氏针1例。再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6~12个月,平均9.3个月,均行更换钢板同时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前臂骨折内固定术后引起骨不愈合的原因为:粉碎性骨折2例,刀砍伤1例,术后功能锻炼不当2例,术后再次外伤1例。第2次手术后随访12~25月,平均13个月,结果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3.3%。结论粉碎性骨折、刀砍伤导致的骨折、过早的前臂旋转活动是前臂骨折不愈合致内植物断裂失效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骨折 骨折不愈合 内固定 植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