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苓甘姜附龙骨汤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疗效观察
1
作者 裴晓贤 吴亚娟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苓甘姜附龙骨汤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抗抑郁治疗,研究组采用西药加苓甘姜附龙骨汤治疗,均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目的探讨苓甘姜附龙骨汤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抗抑郁治疗,研究组采用西药加苓甘姜附龙骨汤治疗,均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及家庭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FB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症状及家庭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2周、3周、4周后,2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HAMD评分、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周后,2组FAD评分、F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FAD评分、FB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苓甘姜附龙骨汤能减轻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家庭功能并减轻家庭疾病负担,提高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甘姜附龙骨汤 青少年 抑郁障碍 癫狂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
2
作者 许婷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门诊接诊的9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门诊接诊的9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杀态度测评量表(QS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2、3个月的HAMD评分和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S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缓解相关症状,改善患者对自杀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舍曲林 认知行为疗法 青少年抑郁症 自杀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共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淑芬 潘继英 +2 位作者 陆艳 兰光华 袁勇贵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51-351,共1页
为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住院的165例病情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其中A组为伴发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B组为不伴发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患者113例,C组为健康... 为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住院的165例病情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其中A组为伴发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B组为不伴发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患者113例,C组为健康对照者61例,D组为单纯糖尿病患者45例。排除精神发育迟滞、老年性痴呆或早老年性痴呆等疾病者。4组年龄、性别、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斯特鲁色词测验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分析耗时数、正确数和SIE。SIE愈大,抑制效能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治疗效果与述情障碍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淑芬 袁勇贵 +1 位作者 兰光华 陆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治疗的效果与述情障碍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52例抑郁症患者经抗抑郁治疗8周后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7分为治愈组(28例),>7分为非治愈组(24例);于治疗前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治疗的效果与述情障碍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52例抑郁症患者经抗抑郁治疗8周后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7分为治愈组(28例),>7分为非治愈组(24例);于治疗前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于治疗前后评估述情障碍程度,对述情障碍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治愈组TAS总分、F1、F2因子分低于非治愈组(Z=-2.493,t=-2.99,Z=-2.530;P<0.05或P<0.01);T3、T4水平高于非治愈组(Z=-2.801,Z=-2.294;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TAS总分、F1因子分与T3、T4呈负相关(r=-0.291^-0.399;P<0.05或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越重则甲状腺激素水平越低,抗抑郁药疗效越差;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述情障碍 甲状腺激素 抗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淑芬 陆艳 +1 位作者 兰光华 袁勇贵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76-276,共1页
本研究对伴与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和分析。1对象和方法为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5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均为病情稳定期,近2周精神科用药无变化,... 本研究对伴与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和分析。1对象和方法为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5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均为病情稳定期,近2周精神科用药无变化,能够配合完成测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共病糖尿病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淑芬 兰光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54-158,共5页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伴有认知功能损伤.认知功能缺陷不仅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患者失业率.糖尿病是一种经常伴发并发症的内分泌疾病,且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伴发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较单纯精神分裂症或...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伴有认知功能损伤.认知功能缺陷不仅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患者失业率.糖尿病是一种经常伴发并发症的内分泌疾病,且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伴发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较单纯精神分裂症或单纯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针灸辅助现代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党宝齐 高凡 +2 位作者 袁媛 浦建能 张丽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5期975-979,984,共6页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辅助现代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期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病情稳定后开展康...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辅助现代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期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病情稳定后开展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试验组给予中医针灸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波幅、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 CMCT)、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自理能力(Self-care ability in daily life, ADL)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92%(47/49)优于对照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1.84%(45/49)优于对照组72.92%(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上、下肢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FMA上、下肢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EP波幅、潜伏期及CMCT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辅助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MEP、CMCT、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针灸 现代康复技术 运动功能 运动诱发电位 中枢运动传导时间 神经功能 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安神汤对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丹 孙建平 +1 位作者 庞檬佼 陈文韵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养心安神汤对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心安神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养心安神汤对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心安神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主证积分、次证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第一期(S1)和第二期(S2)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第三期(S3)和第四期(S4)时间及快速眼球运动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安神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安神汤 精神分裂 睡眠障碍 睡眠结构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丽君 党宝齐 付建国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0期149-153,共5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脑卒中患者192例。按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和非PSD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合并慢...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脑卒中患者192例。按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和非PSD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合并慢性病情况、医疗负担、发病类型等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评价社会支持度,采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测查(TABP)行为类型。结果 192例脑卒中患者中PSD 94(48. 96%)例,设为PSD组,无抑郁98(51. 04%)例,设为非PSD组。婚姻状况、医疗负担、行为类型、NIHSS、BI及SRSS与脑卒中患者是否发生PSD有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 PSD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针对可能引发PSD的因素,给予重点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支持 行为类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甲状腺功能与抗抑郁药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淑芬 陆艳 潘继英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甲状腺功能与抗抑郁药疗效的关系。方法:66例抑郁症患者给予单一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舍曲林或西酞普兰)治疗8周;以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7分者归入治愈组,>7分者归入非治愈...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甲状腺功能与抗抑郁药疗效的关系。方法:66例抑郁症患者给予单一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舍曲林或西酞普兰)治疗8周;以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7分者归入治愈组,>7分者归入非治愈组。给予两组家庭环境量表(FES-CV)评分并与中国常模比较;比较两组治疗前甲状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8周治疗后25例患者归入治愈组,41例患者归入非治愈组;与中国常模比较,抑郁症患者FES-CV中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因子分显著降低,矛盾性因子分显著升高(P均<0.01);治愈组FES-CV中情感表达因子分显著高于非治愈组(P<0.05);血清T3和T4水平显著高于非治愈组(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存在缺陷;疗效差的患者家庭功能中的情感表达更差,且甲状腺激素水平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抗抑郁药 家庭环境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与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黎玉莲 管淑媛 +1 位作者 钱芳 王诗悦 《循证护理》 2022年第22期3088-3092,共5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与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2018年1月-2021年6月选取180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与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2018年1月-2021年6月选取180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95.92±5.36)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与家庭功能总评分与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及行为控制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可知,病人文化程度、家庭成员关系、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是影响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P<0.05)。经中介效应分析,社会支持在自我管理行为与家庭功能中存在明显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3.8%。结论: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低,社会支持在自我管理行为与家庭功能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自我管理行为 社会支持 家庭功能 中介效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脑电图、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爱清 孙建平 庞檬佼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改良电休克(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脑电图、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 目的:探究与分析改良电休克(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脑电图、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ECT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共识版(MCCB)评分、淋巴细胞亚群、脑电图活动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PANSS评分、MCCB评分、淋巴细胞亚群及治疗前后脑电图活动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CCB各项评分、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促进改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得以提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电休克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免疫功能 脑电图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知与交互训练联合特殊农工娱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亚娟 种波 +1 位作者 张虹 张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4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社会认知与交互训练联合特殊农工娱疗法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7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社会认知与交互训练联合特殊农工娱疗法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7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特殊农工娱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会认知与交互训练。采用Herth希望量表评估希望水平,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社会功能,并对两组统计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现实未来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保持与他人亲密关系及希望水平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社会认知与交互训练联合特殊农工娱疗法,不仅提高其希望水平和社会功能,而且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促进疾病康复的同时,促进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与交互训练 特殊农工娱疗法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步军 江天惠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4期118-119,122,共3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氟西汀治疗,为对照组。44例采用奥氮平联合小剂量氟西汀治疗,为观察组。比...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氟西汀治疗,为对照组。44例采用奥氮平联合小剂量氟西汀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抑郁评分变化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1.82%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7,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8周的HAMD评分(19.52±5.23)分、(15.47±6.16)分、(12.37±5.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3.48±5.71)分、(21.68±6.23)分、(17.37±5.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1、4.590、4.33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36.36%少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5,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能够显著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而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氟西汀 抑郁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黎玉莲 钱芳 +1 位作者 管淑媛 孔江晔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信封双盲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信封双盲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功能缺陷及生活活动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缺陷总评分及生活质量相关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能力 社会功能缺陷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安色林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焦虑障碍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建国 李薇 温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共3页
目的 探讨米安色林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焦虑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112例围绝经期抑郁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米安色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 目的 探讨米安色林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焦虑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112例围绝经期抑郁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米安色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库珀曼评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定症状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库珀曼评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安色林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焦虑安全有效,效果优于阿米替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安色林 围绝经期 抑郁焦虑 阿米替林 疗效 汉密顿抑郁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 库珀曼评分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4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102例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1)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n=51)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102例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1)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n=51)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护理依从性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率。结果①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98.04%)高于对照组(86.27%)(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症健康知识掌握率(96.08%)高于对照组患者(80.39%)(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积极影响,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护理依从性,且可促使患者全面掌握健康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神经症 焦虑 抑郁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期抑郁障碍中医证型与患者人格特征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步军 陈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抑郁障碍中医证型与患者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抑郁组,另选40例无抑郁障碍中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将抑郁组根据"郁病"分类中医证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 目的探讨中老年抑郁障碍中医证型与患者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抑郁组,另选40例无抑郁障碍中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将抑郁组根据"郁病"分类中医证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抑郁组和对照组进行人格特征调查,观察抑郁组与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差异;观察抑郁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人格特征差异;分析抑郁障碍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抑郁组患者EPQ-RSC量表中的神经质(N)、精神质(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内外向(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掩饰性(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型和气郁化火型抑郁症的N、P评分较其他证型显著增高, E评分较其他各证型显著降低,抑郁组各中医证型患者N、P、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各中医证型患者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障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N、P、E呈正相关(r=0.59、0.61、0.57, P<0.05),与L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中老年抑郁障碍多为"情志之郁,因郁而病",且与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抑郁障碍 中医证型 人格特征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护共同体模式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亚娟 张赞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照护共同体模式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居住于张家港市社区并纳入江苏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范管理的8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 目的:探讨照护共同体模式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居住于张家港市社区并纳入江苏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范管理的8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照护共同体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状态、康复状态。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状态、康复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管理中,采取照护共同体模式干预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护共同体模式 精神障碍 社会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社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步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该科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双盲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该科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双盲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米氮平治疗。于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症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周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抑郁症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4、8周时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米氮平 抑郁症 抑郁症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