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部位损伤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饶海承 高卫丰 +4 位作者 龚伟 于如同 高山 何培武 石祥飞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损伤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2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损伤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2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比较不同损伤部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不同部位损伤的颅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额叶组视空间及执行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丘脑组延迟回忆评分与顶叶、枕叶和基底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颞叶组注意力评分及语言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认知损害的特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额叶 枕叶 颞叶 丘脑 基底节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脑氧代谢、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饶海承 于如同 +3 位作者 高卫丰 龚伟 孙再寅 顾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709-1711,1715,共4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脑氧代谢、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4例)和观察组(亚低温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类者的GO...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脑氧代谢、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4例)和观察组(亚低温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类者的GOS评分结果及治疗前后的脑氧代谢、脑血流指标。结果:观察组不同分类者的GOS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氧代谢、脑血流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并对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的改善也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脑氧代谢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鼻出血的创伤性颈动脉损伤的治疗体会
3
作者 饶海承 于如同 +5 位作者 郝倩 高卫丰 顾彬 高山 何培武 石祥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812-815,共4页
回顾分析5例头面部外伤后鼻出血的创伤性颈动脉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2例颌内动脉分支损伤,以聚乙烯醇颗粒及明胶海绵栓塞;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蝶窦腔内假性动脉瘤形成,球囊闭塞瘘口和颈内动脉,再于后交通... 回顾分析5例头面部外伤后鼻出血的创伤性颈动脉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2例颌内动脉分支损伤,以聚乙烯醇颗粒及明胶海绵栓塞;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并蝶窦腔内假性动脉瘤形成,球囊闭塞瘘口和颈内动脉,再于后交通动脉近心端手术夹闭颈内动脉;1例颈内动脉自床突段闭塞,采用球囊闭塞颈内动脉主干;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末段假性动脉瘤,采用弹簧圈结合液态胶栓塞。术后无一例鼻出血复发。头面部外伤后鼻出血严重或反复鼻出血者,应行CT血管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损伤 鼻出血 栓塞 治疗性 结扎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高卫丰 饶海承 +1 位作者 顾彬 龚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0-09—2013-08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保守治疗组)25例和观察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25例,将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0-09—2013-08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保守治疗组)25例和观察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25例,将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也显著好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评估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明显好于保守治疗,且并发症控制效果及生存能力改善效果也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卫丰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8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在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动力障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以张家港市锦丰人民医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18)。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 目的探讨在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动力障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以张家港市锦丰人民医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18)。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4~48h内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观察并记录住院期间患者发生腹胀、腹泻、呕吐、胃潴留、便秘的情况,检测患者开始肠内营养前、第5、10d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并发症患者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各并发症的发病率也较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营养开始前,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胃肠营养开始后第5、10d,观察组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较单纯为患者提供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状况并提高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益生菌 重型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彬 饶海承 朱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4期88-89,共2页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观察2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观察2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9期102-103,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 目的 :探讨分析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Barthel指数及ADL评分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及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彬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9期330-331,共2页
目的:对脑出血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一种总结性较强、具有科学性的研究方法,我院采用这种方法对脑出血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记录进行分析,从收治病例的2011年1月~2013年12... 目的:对脑出血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一种总结性较强、具有科学性的研究方法,我院采用这种方法对脑出血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记录进行分析,从收治病例的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有20例患者接受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与记录,并作出相应评价。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脑出血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饶海承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2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第三脑室肿瘤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其中行显微直视手术患者25例,行显微直视手术加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患者3例,行神经内镜切除术患者2例。结果手术后,有13例患者的肿瘤在手术显微...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第三脑室肿瘤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其中行显微直视手术患者25例,行显微直视手术加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患者3例,行神经内镜切除术患者2例。结果手术后,有13例患者的肿瘤在手术显微镜下全部切除,12例患者的肿瘤次全切除,5例患者的肿瘤部分切除。其中有20例患者恢复良好,7例患者有所改善,1例患者植物生存,2例患者死亡。结论显微手术为第三脑室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第三脑室周围的组织结构,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脑室 肿瘤 显微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