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体外扩增人γδΤ细胞的新方法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复兴 刘军权 +2 位作者 冯霞 张娟 张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2-66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Τ细胞的方法,以便进一步对γδΤ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100mL,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含100mL/L小牛血清,50mL/L人AB血清,异戊烯焦磷酸(2μg/L)和IL-2(10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Τ细胞的方法,以便进一步对γδΤ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100mL,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含100mL/L小牛血清,50mL/L人AB血清,异戊烯焦磷酸(2μg/L)和IL-2(100IU/mL)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进行细胞毒杀伤活性测定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细胞培养10d时γδΤ细胞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增殖倍数可达80倍,悬浮生长γδΤ细胞CD44表达为86·39%、贴壁生长γδΤ细胞为94·0%。效靶细胞比为40:1时,对K562细胞和SGC-7901胃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75%和61%。结论:用一种简单、快速和特异性的体外扩增人外周血中γδΤ细胞新方法,培养的γδΤ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Τ细胞 体外扩增 末梢血 异戊烯焦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术后自身CI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联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2
作者 巩新建 刘军权 +3 位作者 李玺 王涛 冯霞 陈复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803-806,共4页
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术后用CIK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DC)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细胞免疫治疗组52例:常规诱导培养患者自身CIK和DC,再将培养的自身CIK细胞回输,DC给予患者腹股沟、腋下浅表淋巴结内... 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术后用CIK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DC)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细胞免疫治疗组52例:常规诱导培养患者自身CIK和DC,再将培养的自身CIK细胞回输,DC给予患者腹股沟、腋下浅表淋巴结内和淋巴结附近皮下注射以及静脉回输;患者1个疗程接受CIK细胞总数在1.1~8.0×10^(10)之间,DC总数在3~7×10~7之间。每周回输CIK细胞2次,8~12次为1个疗程,3~6个月后行第2次治疗:每例患者每个疗程接受3~5次成熟DC注射。2)化疗组58例:全部采用CF+5-FU+ADM+DDP方案,3例治疗2个周期,6例治疗3个周期,49例治疗4个周期以上。结果:细胞免疫治疗组(Ⅰb、Ⅱ和Ⅲa)中,3年生存率为86.8% (33/38),5年生存率为78.9%(30/38),化疗组分别为65.1%(28/43)、53.5%(23/43),细胞免疫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细胞免疫治疗后患者食欲增加、疼痛减轻、睡眠改善、体重增加较化疗组明显。CEA增高患者治疗后恢复正常高于化疗组。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的自身CI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联合治疗组(Ⅰb、Ⅱ和Ⅲa)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细胞免疫治疗能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临床体征,无不良反应,对进展期胃癌术后防止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末梢血γδT细胞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复兴 刘军权 +4 位作者 冯霞 王涛 张娟 张颂 陈桂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591-1595,共5页
目的:探讨人末梢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用含IPP和IL-2的RPMI 1640培养基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10d的γδT细胞的纯度.用扩增后的γδT细胞与人胃癌细胞株、胰腺癌细胞株和... 目的:探讨人末梢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用含IPP和IL-2的RPMI 1640培养基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10d的γδT细胞的纯度.用扩增后的γδT细胞与人胃癌细胞株、胰腺癌细胞株和肝癌细胞株按不同效靶比例孵育后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人末梢血单个核细胞经过培养扩增10 d时γδT细胞迅速从4.21%扩增到70.35%.培养10 d时贴壁生长的γδT细胞对人胃癌细胞株、胰腺癌细胞株和肝癌细胞株均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例为40:1时细胞毒活性分剐为61%、50%和59%,高于悬浮生长的γδT(分别为50%、37%和37%)和CIK(分别为45%、34%和40%)细胞毒活性.结论:人末梢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贴壁生长的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悬浮生长的γδT细胞和CIK细胞.γδT细胞将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中又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毒活性 消化系肿瘤 过继性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γδT细胞、CD3AK细胞、CIK和DCs对荷胃癌裸鼠的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复兴 刘军权 +5 位作者 张南征 唐涛 王涛 周青 王振德 李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ΓΔT细胞 CD3AK细胞 树突状细胞 CIK细胞 胃肿瘤 免疫治疗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人γδT细胞和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作用比较
5
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5 位作者 朱斌 张颂 张娟 孙蕾清 陈桂林 冯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对人γδT细胞和5株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诱导γδT细胞和消化系统肿瘤SGC-7901、SW-1990、SW-480、SW-1116、LOVO细胞株,用MTT法检测阿司匹林对这些细胞的抑制率和用乳酸脱氢酶法测...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对人γδT细胞和5株消化系统肿瘤细胞株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诱导γδT细胞和消化系统肿瘤SGC-7901、SW-1990、SW-480、SW-1116、LOVO细胞株,用MTT法检测阿司匹林对这些细胞的抑制率和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后的γδT细胞和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凋亡率。结果:培养前γδT细胞数为5.12%,CD44表达5.13%;培养10d时γδT细胞数为91.27%,CD44为94.00%。阿司匹林在3.2mmol·L-1时对γδT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41.3%,明显高于对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抑制率(分别为19.6%,11.8%,9.2%,6.4%和1.6%)。0.4~1.6mmol·L-1阿司匹林诱导24h后的γδT细胞对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浓度超过3.2mmol·L-1时杀伤活性呈下降趋势;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经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诱导24h后γδT细胞对其杀伤活性除SW-1116和LOVO细胞株略有增强外,其他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3.2mmol·L-1阿司匹林对γδT细胞诱导24h的凋亡率(52.7%)显著高于SGC-7901、SW-1990、SW-480、SW-1116和LOVO细胞株(分别为7.9%,8.9%,6.2%,4.5%和3.7%)。结论:阿司匹林在临床常规使用的药物浓度时对5种肿瘤细胞株和γδT细胞无抑制作用,但能增强γδT细胞杀伤5种肿瘤细胞株活性,超过这一浓度可明显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及增加γδT细胞的凋亡率,而对5种肿瘤细胞株作用不明显。这一结果为临床阿司匹林预防消化道肿瘤的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阿司匹林 消化系统肿瘤SGC-7901 SW-1990 SW-480 SW-1116和LOVO细胞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