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术前资料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预测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朱岩岩 丁嘉慧 +4 位作者 吕中静 郑纪伟 蒋宁宁 张银银 孙玉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干预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3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65例OMSI患...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干预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3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65例OMSI患者。以住院时间的第75百分位数为分界点,分为住院时间延长组和正常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的差异,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并基于此建立一种新型OMSI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SPSS 26.0软件包和R语言4.2.2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将Lasso回归筛选出回归系数不为零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OR=2.43,95%CI:1.25~4.70)、间隙数目(OR=1.67,95%CI:1.30~2.14)、纤维蛋白原(OR=1.31,95%CI:1.08~1.60)、IL-6(OR=1.01,95%CI:1.00~1.01)是OMSI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预测评分模型的AUC为0.834(95%CI:0.780~0.888),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检验提示预测模型拟合优度良好(P=0.4555),决策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早期识别长期住院的高风险患者,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轻患者与医疗机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住院时间 风险预测模型 术前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PBL双轨式教学法在口腔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闫琳 钱韦韦 朱虎林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CBL+PBL双轨式教学法在口腔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60名口腔科临床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3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既往的临床教学模式教学;2017年3月-2018年2月的30... 目的探讨CBL+PBL双轨式教学法在口腔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60名口腔科临床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3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既往的临床教学模式教学;2017年3月-2018年2月的30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CBL+PBL双轨式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专业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成绩及带教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专业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科护理带教应用CBL+PBL双轨式教学法,更易于被护生接受,更能提高临床带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CBL教学 护生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锋 肖丽婷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9期125-128,共4页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课,具有操作性强、涉及口腔基础课程知识多的特点,对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医科”背景下,找出现行口腔修复学课程理论、实验和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课,具有操作性强、涉及口腔基础课程知识多的特点,对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医科”背景下,找出现行口腔修复学课程理论、实验和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新医科”背景下如何将口腔修复学课程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学+X交叉学科为支撑的新医学模式”发展,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医科”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是各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文章针对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网络教学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提出将口腔修复学网络教学方式和CBL教学法进行有机结合的对策建议,以期达到提升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口腔修复学 网络课程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临床实践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K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4
作者 孙昕奕 潘玥彤 +4 位作者 陆欣悦 吕中静 袁健 李家锋 石欢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68-275,302,共9页
目的探讨PTK7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quanti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TK7在OSCC细胞系和口腔鳞... 目的探讨PTK7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quanti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TK7在OSCC细胞系和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利用siRNA干扰技术下调PTK7在HN6和Cal27细胞系中的表达,通过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PTK7下调后其对OSCC细胞系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组织中PTK7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的临床意义。结果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K7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口腔鳞癌细胞系HN6和Cal27中高表达,并在6例新鲜口腔鳞癌标本中的表达高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下调PTK7的表达可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在75例口腔鳞癌组织中,PTK7的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的发病年龄、吸烟情况、病理分化程度等相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高表达PTK7的OSCC患者的预后较差。结论PTK7是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的潜在癌基因,其表达水平影响OSCC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临床上可根据PTK7表达水平了解口腔鳞癌的特性,PTK7可作为口腔鳞癌预后判定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蛋白酪氨酸激酶7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法联合CBL在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5
作者 丁志江 秦莹 +2 位作者 仝伟凤 李芳 郑纪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6期262-264,共3页
探讨启发式教学法联合CBL在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26名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科临床教学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住院医师... 探讨启发式教学法联合CBL在口腔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26名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科临床教学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25名作为观察组,实施启发式教学法联合CBL。比较两组医学生培训前后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综合实践考试成绩;比较两组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两组医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综合实践考试成绩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启发式教学法联合CBL后,观察组医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综合实践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发式教学法联合CBL通过对口腔科住院医师实施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有助于医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熟练应用,对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法 CBL 口腔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R-3、MMP-9、nm23-H1蛋白在口腔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6
作者 李冬雅 周婷婷 葛殿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58-1561,15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m23-H1蛋白在口腔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70例,收集癌组织标本。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采集口腔黏膜组织。采...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m23-H1蛋白在口腔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70例,收集癌组织标本。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采集口腔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样本组织VEGFR-3、MMP-9、nm23-H1蛋白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术后随访5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分析VEGFR-3、MMP-9、nm23-H1蛋白表达与患者术后5年预后的关系。结果:口腔癌组织VEGFR-3、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口腔黏膜组织,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口腔黏膜组织(均P<0.05)。VEGFR-3、MMP-9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均P<0.05)。nm23-H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Ⅳ期及肿瘤浸润深度>5 mm比例较低(均P<0.05)。口腔癌组织VEGFR-3、MMP-9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5)。m23-H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呈负相关(均P<0.05)。VEGFR-3、MMP-9蛋白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m23-H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口腔癌组织VEGFR-3、MMP-9蛋白高表达,nm23-H1蛋白低表达,三者与淋巴结转移以及口腔癌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NM23-H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张晓彤 张萌 +5 位作者 李刚 胡阳 荀雅静 丁会 沈栋林 吴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时脑组织损伤情况及使用参附注射液(SFI)后的病理改变、铁死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SFI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D大鼠HIBD模型,并用SFI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时脑组织损伤情况及使用参附注射液(SFI)后的病理改变、铁死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SFI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D大鼠HIBD模型,并用SFI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情况;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组织铁含量。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分为对照(Ctrl)组、氧糖剥夺(OGD)组、铁死亡诱导(Erastin)组、铁死亡抑制(Fer-1)组、SFI组、Erastin+SFI组,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活性氧(ROS)荧光探针检测ROS释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GPX4、DMT1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HIBD组大鼠脑组织中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受损,GPX4表达下降(P<0.01),DMT1表达升高(P<0.01),GSH与SOD含量下降(P<0.01),LDH、MDA及组织铁含量上升(P<0.05,P<0.05,P<0.01);而SFI干预后,与Sham组相比,GPX4表达升高(P<0.01),DMT1表达下降(P<0.01),GSH与SOD含量升高(P<0.01),LDH、MDA及组织铁含量降低(P<0.05,P<0.05,P<0.01)。BV2细胞实验显示:与Ctrl组相比,OGD组ROS含量明显升高且GPX4荧光强度表达明显下降、DMT1荧光强度上升(P<0.01);与OGD组相比,SFI组ROS含量降低,同时GPX4的表达升高,DMT1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新生HIBD大鼠海马及皮质区损伤严重,GPX4表达下降、DMT1表达升高,提示铁死亡参与新生大鼠HIBD脑损伤,而SFI通过减少铁的聚集,减少ROS的产生,对HIBD实验动物模型和BV2细胞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铁死亡 氧化应激 氧糖剥夺 参附注射液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丽 朱虎林 刘玉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7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1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基线资料。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1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基线资料。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并按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治疗效果、并发症及不良情绪。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创口愈合率和口腔功能恢复率均更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2组在术后2 d和出院时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开展循证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护理优良率、创口愈合率和口腔功能恢复率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骨折 围手术期 循证护理 个性化心理干预 护理优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口腔颌面骨折患者饮食及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闫琳 刘玉平 +1 位作者 朱虎林 郑纪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饮食及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11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随访6个月...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饮食及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11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随访6个月,评价2组饮食依从性和张口锻炼依从性,评估患者张口困难程度。结果干预组饮食依从性和张口锻炼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张口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提高口腔颌面骨折患者饮食及张口锻炼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颌面骨折 饮食 张口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口腔组织工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懿珈 殷佳娣 +2 位作者 王天啸 李厚轩 孙玉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p)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活性及生物降解性的常见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抗癌、修复等医学领域。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nHAp在口腔医学和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 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p)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活性及生物降解性的常见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抗癌、修复等医学领域。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nHAp在口腔医学和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本文重点从nHAp的特性、作为支架材料的基础研究、在口腔组织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对nHAp在口腔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维美林联合人工唾液治疗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口腔黏膜病损的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声明 吴尧 +1 位作者 史新连 李芳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西维美林联合人工唾液治疗舍格伦综合征(SS)患者的口腔黏膜病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被诊断为SS且合并口腔黏膜病损的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联合组(西维美林联合人工唾液治疗)、西维美林组(西... 目的探讨西维美林联合人工唾液治疗舍格伦综合征(SS)患者的口腔黏膜病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被诊断为SS且合并口腔黏膜病损的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联合组(西维美林联合人工唾液治疗)、西维美林组(西维美林和安慰剂治疗)、人工唾液组(人工唾液和安慰剂治疗)。治疗后第4周复诊,检查黏膜病损、唾液分泌量及对主观症状(VAS)进行评分。结果第4周复诊时,联合组黏膜病损治愈率高于西维美林组(χ2=4.00,P<0.05)和人工唾液组(χ2=4.30,P<0.05);联合组的VAS总评分低于西维美林组(t=-17.2,P<0.05)和人工唾液组(t=-17.3,P<0.05);联合组和西维美林组治疗第4周较基础唾液分泌量有明显增高(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唾液分泌量高于人工唾液组(t=3.5,P<0.05),西维美林组唾液分泌量高于人工唾液组患者(t=4.5,P<0.05)。结论西维美林联合人工唾液能增加唾液分泌量,在改善SS患者口腔黏膜病损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维美林 人工唾液 舍格伦综合征 联合治疗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婉晴 陈皓卓 +4 位作者 黎婷 周霖 张静 刘晗 郑纪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755-757,共3页
口腔癌作为排名第15的常见恶性肿瘤,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oscc)发病率居于首位。对于OSCC的早期发现、治疗以及寻找特异性肿瘤标记物都十分有意义。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因、诊断、治疗... 口腔癌作为排名第15的常见恶性肿瘤,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oscc)发病率居于首位。对于OSCC的早期发现、治疗以及寻找特异性肿瘤标记物都十分有意义。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因、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就OSCC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化学治疗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口腔种植外科导板的精确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铭 梁晓伟 +1 位作者 徐宏志 吴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4期135-139,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种植体术前设计和术后的三维位置,来评估数字化口腔种植导板的精确度。方法根据修复体的生物学功能和美学要求,使用3D种植软件对种植体位置进行设计。将设计的种植导板转化为手术用种植导板,指导47颗种植体植入合适...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种植体术前设计和术后的三维位置,来评估数字化口腔种植导板的精确度。方法根据修复体的生物学功能和美学要求,使用3D种植软件对种植体位置进行设计。将设计的种植导板转化为手术用种植导板,指导47颗种植体植入合适位置。通过重叠术前和术后的CT扫描图像,分析植体肩部和根部的线性误差以及植体长轴的角度误差,比较植体设计和实际植入的3D位置。结果通过比较47颗种植体发现,种植体肩部的平均误差为(0.58±0.23)mm,种植体根部的平均误差为(0.66±0.30)mm,而角度平均误差为(2.40±1.02)°。结论与传统种植手术相比,数字化无翻瓣种植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方便;然而,为确保可预测的治疗结果,精确的术前设计是必须的,如此才不会导致可能出现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种植体 口腔锥形束CT 种植导板 精确度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对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束明阳 胡玮玮 朱晓琴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变化与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对103例接受原发肿瘤根治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2-70个月,中...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变化与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对103例接受原发肿瘤根治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2-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及术后1、7 d时抽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分析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影响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术前1周,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组相对于异常组,总生存时间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及术后7 d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组与异常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对于预测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淋巴细胞 口腔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药物联合牙周治疗对口腔扁平苔藓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雪薇 王冕 +1 位作者 郑纪伟 张红闯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分析局部药物联合牙周治疗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影响。方法将40例符合标准的OLP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局涂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试验组采用局涂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牙周洁刮治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1... 目的分析局部药物联合牙周治疗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影响。方法将40例符合标准的OLP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局涂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试验组采用局涂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牙周洁刮治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1、3、6个月后的疗效,并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OHIP‑14)进行问卷调查,分析2组牙周指数、疗效及对心理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牙周指数、SAS、SDS、OHIP‑14评分存在差异(P<0.05),局涂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牙周洁刮治术治疗通过改变口腔微环境来改善疗效及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结论局部药物联合牙周治疗可提高OLP疗效并减轻患者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曲安奈德 西帕依固龈液 牙周洁刮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与侵袭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莹 董晶 +3 位作者 王超 孙晋虎 王冕 郑纪伟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36-139,172,共5页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二甲双胍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HN4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40mmol/L)的二甲双胍处理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采用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二甲双胍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HN4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40mmol/L)的二甲双胍处理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采用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来了解各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逐渐受到抑制,呈现明显的药物浓度依赖性。二甲双胍能够降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MMP-2的表达,且药物浓度越高,MMP-2的表达量越低。结论:二甲双胍在体外能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HN4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且可能与下调MMP-2蛋白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二甲双胍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文文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33期21-23,共3页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模式在国外口腔医学教育中已广泛使用,在我国口腔医学教学领域也在逐渐开展,本文旨在对PBL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加以总结,探讨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此对PBL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模式在国外口腔医学教育中已广泛使用,在我国口腔医学教学领域也在逐渐开展,本文旨在对PBL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加以总结,探讨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此对PBL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口腔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虎林 刘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6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在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后采用改良式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实施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采用改良式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清洁效果优良率、术后并... 目的:探讨在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后采用改良式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实施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采用改良式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清洁效果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口腔清洁优良率、伤口Ⅰ期愈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改良式口腔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口腔清洁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口腔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清洁效果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储非伤口清洁液体敷料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晓晓 秦莹 +2 位作者 郭宏亮 王婉晴 郑纪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6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纽储非伤口清洁液体敷料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名口腔颌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碘伏消毒加传统固体敷料,观察组予以纽储非伤口清洁液体敷料加传统固体敷料,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 目的探讨纽储非伤口清洁液体敷料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名口腔颌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碘伏消毒加传统固体敷料,观察组予以纽储非伤口清洁液体敷料加传统固体敷料,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8. 13%和总有效率96. 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3. 13%、87.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纽储非伤口清洁敷料能够有效地促进口腔颌面部伤口的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储非 口腔颌面部损伤 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口腔卫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宋春娇 朱虎林 安凤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9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探讨中青年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中青年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分析患者在入院24 h内的牙垢指数,采用Logistic... 目的 探讨中青年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中青年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分析患者在入院24 h内的牙垢指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牙垢指数的主要因素。结果 患者的整体牙垢指数为(2.79±0.75),从小到大的排序依次为31牙、11牙、26牙、16牙、46牙和36牙。牙垢指数为5级的区段最少,3级的区段最多,从小到大排序依次为5级、1级、4级、2级和3级。100例患者中,骨折后刷牙率为32.00%(32/100),漱口水使用率为4.00%(4/100)。不同居住地、知识掌握程度和受伤时间的患者各区段牙垢指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农村)、口腔知识掌握程度(差)和受伤时间(>10 d)均是影响牙齿各区段牙垢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中青年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不容乐观,临床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口腔知识宣传,尤其是农村地区和受伤时间较长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骨折 中青年 口腔卫生 牙垢指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