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Grb2协同结合蛋白2的表达与患者放射治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芳 章龙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1-54,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Grb2协同结合蛋白2(Gab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放射治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放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放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Grb2协同结合蛋白2(Gab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放射治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放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放射治疗前取宫颈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VEGF、Gab2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VEGF、Gab2蛋白的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VEGF和Gab2蛋白表达水平与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所有患者随访5 a,统计VEGF、Gab2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5 a生存率。结果放射治疗后3个月,120例患者中,88例肿瘤消失(肿瘤消失组),32例肿瘤未控(肿瘤未控组);肿瘤消失组患者宫颈癌组织中VEGF和Gab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肿瘤未控组(P<0.05)。放射治疗后5 a,肿瘤消失组患者中,53例肿瘤治愈(肿瘤治愈组),35例肿瘤复发(肿瘤复发组);肿瘤治愈组患者宫颈癌组织中VEGF和Gab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肿瘤复发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VEGF和Gab2 mRNA表达水平与放射治疗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r=-0.459、-0.720,P<0.05)。120例患者中,VEGF蛋白表达阳性80例(66.67%),阴性40例(33.33%);Gab2蛋白表达阳性103例(85.83%),阴性17例(14.17%)。VEGF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5 a生存率分别为16.25%(13/80)、67.5%(27/40),VEGF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5 a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患者(χ^(2)=31.519,P<0.05)。Gab2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5 a生存率分别为26.21%(27/103)、76.47%(13/17),Gab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5 a生存率低于表达阴性患者(χ^(2)=16.585,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VEGF和Gab2基因表达上调,VEGF和Gab2基因表达水平与放射治疗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VEGF和Gab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的预后较好,检测VEGF和Gab2蛋白表达对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Grb2协同结合蛋白2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CLC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Treg及NK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祁红 姚元虎 张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2期1943-1946,1950,共5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及NK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及NK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Treg及与NK细胞水平。分析上述细胞水平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reg及与NK细胞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细胞因子检测对NSCLC治疗后预后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NK细胞、Tre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不同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临床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者Treg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低分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患者中,预后死亡19例(死亡组),生存73例(生存组),两组T细胞淋巴亚群、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存组Treg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明显高于三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Treg及NK细胞表达,通过联合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可进一步提高对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T淋巴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3
作者 李浩 段锐 姚元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5期2514-2517,共4页
自噬是细胞固有的一种物质降解再利用过程,不仅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在肿瘤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作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 自噬是细胞固有的一种物质降解再利用过程,不仅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在肿瘤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作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对肺癌放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自噬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自噬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直肠癌患者应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黄龙 唐天友 +1 位作者 吴阳 章龙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7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直肠癌患者应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实施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老年直肠癌患者应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实施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总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0%(2/25)、8.0%(2/25),均低于对照组的32.0%(8/25)、36.0%(9/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0.0%(20/25)、96.0%(24/25),均高于对照组的40%(10/25)、72.0%(18/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79.5±19.3)分高于对照组的(61.5±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卡培他滨 老年直肠癌 应用效果 生存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医用直线加速器主要故障联锁预测模型研究
5
作者 李亮 何威震 +3 位作者 沙冠辰 解昕 陈勇 章龙珍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应用于医用直线加速器主要故障联锁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19个月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频次最多的4种故障联锁(代码:MLC、HWFA、GFIL与UDRS),并将加速器使用时间(月)、月治疗人数、月射野数与... 目的研究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应用于医用直线加速器主要故障联锁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19个月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频次最多的4种故障联锁(代码:MLC、HWFA、GFIL与UDRS),并将加速器使用时间(月)、月治疗人数、月射野数与月MU数考虑为故障联锁的影响因素。利用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构造医用直线加速器主要故障联锁预测模型,通过比较故障联锁频次曲线与真实故障联锁频次曲线的相似程度、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值误差和决定系数,对各基模型和集成学习模型进行预测精度和预测性能评估。结果相较于各基模型,集成学习模型的各故障联锁频次曲线与真实故障联锁频次曲线更为相似,集成学习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值误差和决定系数在MLC联锁故障预测中分别为0.41、0.33和83.2%;在HWFA联锁故障预测中分别为0.19、0.17和74.2%;在GFIL联锁故障预测中分别为0.19、0.16和67.9%;在UDRS联锁故障预测中分别为0.20、0.17和71.5%。各指标结果均优于单一的基模型。结论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对直线加速器主要故障联锁趋势进行预测,对于加速器的预防性维护和故障维修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加速器 故障联锁预测 集成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满其荣 袁倩倩 +2 位作者 李培顺 杨森 章龙珍 《中国医药》 2022年第5期706-709,共4页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OX)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2015年2月至2...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OX)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经病理学确诊的110例结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Cape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CapeOX化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LR、RDW、NLR水平,毒副反应及随访2年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9.1%(27/55)比27.3%(15/55)、81.8%(45/55)比63.6%(35/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PLR、RDW、NL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PLR、RDW、NL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7%(7/55)比43.6%(2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2年后生存质量稳定率及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CapeOX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患者可改善临床效果,降低PLR、NLR、RDW水平,减少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康艾注射液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和LMR对EGFR-TKIs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侯鑫 姚元虎 +2 位作者 王建设 王勃 章龙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 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 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EGFR突变阳性并接受了EGFR-TKIs治疗的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的NLR和LMR的最佳分界值,将患者分为高、低水平两组,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NLR=2.92,LMR=3.81作为评价的分界值。低NLR组和高NLR组的PFS分别为15.6个月和10.5个月(P<0.001),OS分别为26.9个月和19.3个月(P=0.003);高LMR组和低LMR组的PFS分别为13.4个月和11.5个月(P=0.024),OS分别为26.2个月和21.8个月(P=0.020)。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ECOG评分和NLR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治疗前血清NLR水平可作为预测EGFR-TKIs治疗EGFR突变阳性Ⅳ期NSCLC患者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65岁)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琦琪 史尚雨宸 +1 位作者 信亚晨 王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65岁)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17年02月我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初次经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65岁)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17年02月我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初次经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45例患者作为IMRT组。用成组匹配的方法(匹配条件: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T分期、N分期、合并症)选取同期经IMRT/化疗(chemotherapy,CT)治疗的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45例,作为IMRT/CT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IMRT/CT组和IMRT组鼻咽部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9%和82.2%,淋巴结区完全缓解率为76.5%和73.0%。IMRT/CT组和IMRT组1年、3年OS分别为91.1%和88.9%、71.1%和68.9%,1年、3年PFS分别为82.2%和77.8%、64.4%和57.8%。IMRT/CT组出现3-4级白细胞减少、呕吐、黏膜炎人数明显高于IMR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IMRT并不能明显改善老年(≥65岁)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预后,且增加了治疗相关的3-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单独的IMRT可能是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一种低毒性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化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琦琪 信亚晨 +1 位作者 史尚雨宸 王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3211-3214,共4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6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年龄≥65岁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IIb-IVa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帕替尼联合调强...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6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年龄≥65岁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IIb-IVa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帕替尼联合调强放疗组(实验组)和单纯调强放疗组(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血压及蛋白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予以内科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及出血等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帕替尼联合调强放疗是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中晚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比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Ⅲ-Ⅳ期卵巢癌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那 秦庆伟 +2 位作者 王胜 赵雪 姚元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2676-2681,共6页
目的:比较Ⅲ-Ⅳ期卵巢癌(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联合间隔减瘤手术与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PDS)联合化疗两种治疗模式有效性... 目的:比较Ⅲ-Ⅳ期卵巢癌(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联合间隔减瘤手术与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PDS)联合化疗两种治疗模式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找NACT对比PDS治疗Ⅲ-Ⅳ期卵巢癌随机对照研究相关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4项研究,共计1631例患者。NACT组与PDS组总生存期(HR=0.95,95%CI为0.84~1.07,P=0.38)和无进展生存期相似(HR=0.97,95%CI为0.88~1.08,P=0.61);NACT组肿瘤完整切除率较PDS组提高(RR=2.47,95%CI为1.50~4.05,P=0.0004)。在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面,NACT组患者≥3级静脉血栓发生率(RR=0.25,95%CI为0.10~0.62,P=0.003)、≥3级感染发生率(RR=0.30,95%CI为0.16~0.56,P=0.0002)和围手术期死亡率(RR=0.17,95%CI为0.06~0.48,P=0.0009)均降低。结论:在Ⅲ-Ⅳ期卵巢癌治疗中,两种治疗模式生存获益相当,但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减瘤手术可以提高肿瘤完整切除率,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减瘤手术可作为Ⅲ-Ⅳ期卵巢癌患者一种推荐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外科学 卵巢癌/新辅助化疗 预后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亚茹 许明娜 +2 位作者 方苗 杨松 辛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584-259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rAd-p53)联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ce of Library、We...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rAd-p53)联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ce of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rAd-p53联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日期截至2021年02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4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Ad-p53联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组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OR=2.45,95%CI(1.63,3.68),P<0.0001]、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OR=5.90,95%CI(3.47,10.02),P<0.00001]均高于单独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组。在不良反应方面,rAd-p53联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组除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单独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组[OR=39.78,95%CI(17.96,88.11),P<0.00001]外,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优于单独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发热均为自限性,安全性好,因此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作为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手段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疗 放化疗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防治老年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渠德宝 底洁卉 唐天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8期147-151,共5页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防治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疗过程中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既往收治的4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存在放疗指征的老年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分别在开始放疗时给予涂抹三乙醇胺乳膏和磺胺嘧啶银...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防治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疗过程中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既往收治的4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存在放疗指征的老年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分别在开始放疗时给予涂抹三乙醇胺乳膏和磺胺嘧啶银,评估至结束放疗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皮肤反应程度、疼痛评分和治疗效果之间有无差异,采用MMSA-8用药依从性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两组均发生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对照组1、2级放射性皮炎分别为15例(62.5%)、9例(37.5%),观察组1、2级放射性皮炎分别为17例(70.8%)、7例(29.2%),均可减轻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在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疼痛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能较好的防治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炎,且费用较低、患者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银 老年乳腺癌患者 术后放疗 急性放射性皮炎 疼痛评分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替曲塞联合放疗辅助治疗Ⅱ、Ⅲ期直肠癌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凤娟 李彩虹 +2 位作者 张临泉 章龙珍 辛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评价雷替曲塞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及胃肠道和血液学急性毒性反应。方法2013年6月—2017年6月,50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Ⅱ、Ⅲ期直肠腺癌伴局部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接受了雷替曲塞联合放疗。患者均接受了顺应性和急性毒性反应的评... 目的评价雷替曲塞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及胃肠道和血液学急性毒性反应。方法2013年6月—2017年6月,50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Ⅱ、Ⅲ期直肠腺癌伴局部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接受了雷替曲塞联合放疗。患者均接受了顺应性和急性毒性反应的评价,患者每周都进行临床评价和实验室检查,根据WHO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 45例患者均完成了既定治疗,急性严重毒性包括3级直肠炎4/50(8%),3~4级腹泻4/50(8%),3级会阴部皮肤炎4/50(8%),3级白细胞减少2/50(4%),5例患者(10%)出现了3级肝脏功能的异常。结论本研究的急性毒性和患者依从性的数据证实了联合放化疗的可行性,但仍需进一步随访来评价该方案的有效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放疗 雷替曲塞 直肠癌 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Ⅲ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西凤 王侠 解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7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化疗联合应用于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60例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化疗联合应用于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60例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行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n=30)为研究组、术后单纯行调强放疗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n=30)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远期疗效(生存率、疾病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等指标。结果 两组各项调强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化疗过程中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研究组生存率(93.33%)高于对照组(60.00%)(P <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13.33%)、远处转移率(6.67%)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33%、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调强放疗、化疗联合治疗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能够使其获得更为理想的远期疗效,且该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Ⅲ期 调强放疗 化疗 远期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园园 杨春华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40例中晚期宫颈癌(ⅡB~ⅢB期),随机分为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试验组)20例、放化疗组(对照组)20例。试验组予以同步放化疗联合阿帕...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40例中晚期宫颈癌(ⅡB~ⅢB期),随机分为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试验组)20例、放化疗组(对照组)20例。试验组予以同步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予以同步放化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放疗后3个月复查,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0%,试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手足综合征、皮疹、高血压、骨髓抑制、蛋白尿等,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同步放化疗相比,中晚期宫颈癌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阿帕替尼 放化疗 中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KB1、ZE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尹敏 张伟 +7 位作者 李浩 黄浩颖 邱祥南 仝少东 王慧 谢瑞霖 覃朝晖 姚元虎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021-102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LKB1、ZEB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胃癌组织及25例胃良性病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中LKB1和ZE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1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LKB1阳性表达率29.1%(32/110),阴... 目的探讨LKB1、ZEB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胃癌组织及25例胃良性病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中LKB1和ZE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1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LKB1阳性表达率29.1%(32/110),阴性表达率70.9%(78/110),阳性率明显低于胃良性病组织中的LKB1阳性率92%(23/2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P=0.00);ZEB1阳性表达率为80%(88/110),阴性表达率为20%(22/110),阳性率显著高于胃良性病组织中的ZEB1阳性率16%(4/25)(χ2=38.4,P=0.00)。LKB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治疗后是否有远处转移相关(P值分别为0.000、0.026、0.001、0.002、0.024);ZEB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治疗后是否有远处转移相关(P值分别为0.000、0.001、0.027、0.000、0.027)。胃癌患者癌组织LKB1高表达者ZEB1低表达,LKB1低表达者ZEB1高表达。结论对胃癌患者,其肿瘤组织LKB1的阴性、ZEB1的阳性显示出较短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远处转移率;LKB1及ZEB1可能会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在胃癌肿瘤组织中LKB1与ZEB1的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LKB1 ZEB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勃 姚元虎 +4 位作者 王建设 李连涛 陈洁 解昕 章龙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炎性指标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系统性免疫炎性指标指导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我们收集了30例2014年至2015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Ⅰ... 目的:探讨术前炎性指标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系统性免疫炎性指标指导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我们收集了30例2014年至2015年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Ⅰ期-Ⅱ期)患者(实验组)的术前血液学指标(同期30例体检合格者为对照组),并计算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血小板计数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血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平均血细胞容积(MCV)。比较亚组间各炎性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MCV、PNI低于对照组患者;SII高于对照组患者。I期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SII低于Ⅱ期患者;白蛋白水平、PNI高于Ⅱ期患者。SD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SII低于PD组患者;MCV高于PD组患者。SII≥400的高水平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SII<400的低水平组患者。结论:术前炎性指标SII有助于预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对于术前SII≥400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炎性指标 无进展生存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及以上多发脑转移瘤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比较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安琪 钱静 +3 位作者 章龙珍 李忠喜 黄龙 刘桂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与全脑同期推量放射治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WBRT-SIB)作为4个及以上多发脑转移瘤患者初始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与全脑同期推量放射治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WBRT-SIB)作为4个及以上多发脑转移瘤患者初始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个及以上脑转移瘤的9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独SRS组(48例)和WBRT-SIB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单独SRS组与WBRT-SIB组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 3%和62. 2%(P=0. 034),中位颅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intracranial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i PFS)分别为9个月和12个月(P=0. 005),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2个月和12. 5个月(P=0. 492),Ⅲ-Ⅳ级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 3%和24. 4%(P=0. 020)。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总靶体积、原发灶和脑转移是否同时诊断、颅外病变控制情况与预后有关(P <0. 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总靶体积和颅外病变控制情况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单独SRS与WBRT-SIB作为4个及以上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初始治疗疗效相当。单独SRS可以作为4个及以上多发脑转移瘤的一种低毒性的有效初始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全脑同期推量放射治疗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老年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耿晓如 张鑫君 +3 位作者 李连涛 徐钰梅 章龙珍 刘桂红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779-782,共4页
目的评价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后预后评估的价值,并将SII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首次... 目的评价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后预后评估的价值,并将SII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首次行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确定SII、PLR、MLR的最佳界值,并分析SII、PLR和M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84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SII和PLR与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的生存有关(P〈0.05),MLR与患者的生存无关(P=0.22)。根据ROC曲线下面积,SII对患者总生存时间的预测价值优于PLR(P〈0.05)。结论SII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有效预测指标,SII值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放射治疗 生存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病耻感及家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盼盼 张娴 +1 位作者 李琼琼 孟凡静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病耻感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病耻感及家庭功能变化。结...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病耻感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病耻感及家庭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2组社会影响量表(SIS)总分均降低,观察组(47.75±2.63)分,低于对照组(53.50±1.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总分均降低,观察组FAD总分(98.40±6.01)分,低于对照组(102.00±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病耻感和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宫颈癌 病耻感 家庭功能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