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角膜神经特征
1
作者 李雨洁 史灿灿 +5 位作者 翟浩宇 于小凡 李欣珂 牟宁 李明新 王贺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06-212,共7页
目的:评估帕金森病(PD)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角膜神经特征。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72例PD患者和50名健康人(对照组)。根据Hoehn-Yahr(H-Y)量表测量疾病严重程度,并分为轻度PD组和中度PD组。使用OSDI问卷调查受试者的干眼症状,Schir... 目的:评估帕金森病(PD)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角膜神经特征。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72例PD患者和50名健康人(对照组)。根据Hoehn-Yahr(H-Y)量表测量疾病严重程度,并分为轻度PD组和中度PD组。使用OSDI问卷调查受试者的干眼症状,SchirmerⅠ试验测试泪液分泌量,眼表染色评分评估眼表损伤情况,并使用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所有参与者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使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和自动化分析软件ACCMetrics分析角膜神经参数,及其与PD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PD患者OSDI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F=70.290,P<0.01),且泪膜稳定性显著降低,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均P<0.01)。PD患者评估泪液分泌的指标如SchirmerⅠ试验、泪河高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均P<0.01),而脂质分泌对应的指标如泪膜脂质层厚度、睑板腺缺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角膜神经分析提示,PD患者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角膜神经分支密度、角膜神经纤维长度和角膜神经总分支密度与对照相相比均显著降低(均P<0.01),眨眼频率显著延长(F=62.353,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变化与病程、H-Y评分显著相关。结论:PD患者在患病早期即出现明显的干眼表现,包括泪膜稳定性的降低及角膜神经纤维密度的减少,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性干眼需早期诊断并积极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干眼 角膜神经 泪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护理带教应用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效果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项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6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0名临床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110名实习护士在去眼科病房实习前进行一次摸底测试;依据测试内容对110名实习护士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 目的探讨分析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0名临床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110名实习护士在去眼科病房实习前进行一次摸底测试;依据测试内容对110名实习护士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名;对照组实习护士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实习护士使用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平均客观题成绩、主观题成绩、护理操作成绩及综合成绩分别为(48.3±5.2)分、(45.4±4.8)分、(86.7±9.5)分、(90.9±10.5)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6.8±6.1)分、(29.2±5.2)分、(65.6±8.3)分、(65.8±8.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非常满意32例,满意19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2.7%(51/55),高于对照组的76.4%(4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更能提高眼科实习护士的理论成绩以及临床护理操作能力,更易于被实习护士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眼科护理 教学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眼科青光眼患者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玉梅 张娟 +5 位作者 王静 项娟 胡雪芹 梁俊雅 刘莉 李明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553-1554,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眼科青光眼患者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眼科护士8人组成品管圈组织,调查眼科青光眼患者疼痛护理质量,并根据调查结果中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方案,方案推行后重新评价疼痛护理质量的效果。将20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眼科青光眼患者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眼科护士8人组成品管圈组织,调查眼科青光眼患者疼痛护理质量,并根据调查结果中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方案,方案推行后重新评价疼痛护理质量的效果。将2017年12月1日—2018年3月14日收治的27例青光眼患者疼痛评估方案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将2018年3月15日—8月21日收治的66例青光眼患者疼痛评估方案设为品管圈改善后的改善期和维持期,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眼科青光眼患者疼痛评估规范率由55%上升到79.04%,患者满意度由92.59%提升到9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青光眼患者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提升了疼痛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青光眼患者 疼痛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结合PBL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林 孙昊 康建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3期3675-3677,共3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结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方法 (PBL)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0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人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3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结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方法 (PBL)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0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人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3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对眼科学的学习兴趣及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理论考试成绩[(89.03±4.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1.36±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适于在眼科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 案例教学法 眼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BL、TBL及LBL三种教学模式在对眼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基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9期192-194,共3页
目的 :分析PBL(问题教学法)、TBL(团队教学法)及LBL(讲授式教学法)三种教学模式在对眼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进行规培的36名眼科住院医师作... 目的 :分析PBL(问题教学法)、TBL(团队教学法)及LBL(讲授式教学法)三种教学模式在对眼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进行规培的36名眼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6名眼科住院医师分为PBL组、TBL组及LBL组,每组各有12名医师。对这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规培。在规培结束后,比较这三组研究对象理论知识的考试成绩、实践能力的考试成绩及其对该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PBL组医师和TBL组医师理论知识的考试成绩、对提高学习兴趣的满意度评分、对激发科研兴趣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LBL组医师(P <0.05)。PBL组医师实践能力的考试成绩及其对教学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TBL组医师和LBL组医师,且TBL组医师实践能力的考试成绩及其对教学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LBL组医师(P <0.05)。结论 :与T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在对眼科住院医师进行规培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实施PBL教学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其理论知识的水平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眼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1%次氯酸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雨蒙 陆秋辰 +3 位作者 赵颖奕 史灿灿 李明新 王贺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目的:评估0.01%次氯酸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结膜囊消毒剂的效果和对眼表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85例单眼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次氯酸组和聚维酮碘组,在消毒前后取结膜囊拭子,使用血琼脂培养基和巧克力琼脂... 目的:评估0.01%次氯酸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结膜囊消毒剂的效果和对眼表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85例单眼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次氯酸组和聚维酮碘组,在消毒前后取结膜囊拭子,使用血琼脂培养基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形成能力(CFUs)测试。所有患者在消毒后2 h,1 d和1 wk接受眼部症状评分、疼痛程度评分的评估,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眼红指数、泪河高度和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检查,记录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结果:使用0.01%次氯酸进行结膜囊消毒可显著降低细菌培养阳性率和CFUs,与消毒前相比有差异(均P<0.01),次氯酸消毒能力与聚维酮碘相当(χ2=0.811,P=0.368)。次氯酸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聚维酮碘组(均P<0.01)。次氯酸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眼红指数均显著低于聚维酮碘组(均P<0.01)。两组患者均无眼内炎发生。结论:0.01%次氯酸作为结膜囊消毒剂安全有效,且患者的不适和对眼表的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 聚维酮碘 结膜囊 消毒 眼表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眼线诱导大鼠睑板腺功能障碍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7
作者 胡芬 王贺 +4 位作者 赵凯 陈舒文 陆秋辰 刘倩 李明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00-1206,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纹眼线的方式诱导大鼠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模型以及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取30只大鼠右眼纹眼线后为眼线组建立睑板腺功能障碍模型,余10只不采取任何处理为正常组,分别在建模后1、2、4 wk用裂隙灯观...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纹眼线的方式诱导大鼠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模型以及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取30只大鼠右眼纹眼线后为眼线组建立睑板腺功能障碍模型,余10只不采取任何处理为正常组,分别在建模后1、2、4 wk用裂隙灯观察两组大鼠角膜形态,并计算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Ⅰ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和角膜不规则评分,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角膜Placido环,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组大鼠角膜组织结构,建模4 wk后完成临床指标记录后,取眼球及上下眼睑组织行病理学检查,HE染色观察睑板腺结构,PAS染色观察结膜杯状细胞情况,ORO染色观察脂滴情况。结果:裂隙灯检查结果显示,眼线组大鼠眼睑黑色色素在位,眼睑无变形及瘢痕,角膜上皮粗糙,荧光素染色阳性,呈点片状着染,随观察时间延长加重。与正常组大鼠比较,眼线组建模后1、2、4 wk BUT明显缩短、泪液分泌量明显下降,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及角膜不规则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1)。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眼线组大鼠角膜上皮细胞减少,出现高亮异常的细胞,基质层可见炎症细胞浸润。ORO染色结果显示眼线组大鼠脂滴减少,随观察时间增加ORO染色呈现下降趋势。HE染色结果显示黑色色素阻塞眼线组大鼠睑板腺开口,随观察时间延长睑板腺腺泡密度呈现下降趋势。PAS染色结果显示眼线组大鼠PAS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结论:纹眼线可诱导睑板腺功能障碍,所用色素颗粒造成的睑板腺开口堵塞,可能是导致睑板腺功能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眼线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5%环孢素滴眼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泪膜稳定性和眼表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高桂芬 王贺 +1 位作者 徐为海 李明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探讨0.05%环孢素滴眼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干眼症状、体征和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的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50,50眼,右眼)和对照组(n=50,50眼,右眼)。实... 目的:探讨0.05%环孢素滴眼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干眼症状、体征和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的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50,50眼,右眼)和对照组(n=50,50眼,右眼)。实验组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4、12周,评估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非侵入式泪河高度(NITMH)、睑板腺缺失度评分、泪膜脂质层厚度评分、眼红分析、眼表染色评分(OSS)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实验组OS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NITMH和BCVA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12周,实验组NIBUTf、NIBUTav均高于对照组(P<0.05),O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实验组泪膜脂质层厚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两组睑板腺缺失度评分和眼红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0.05%环孢素滴眼液在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能够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眼表功能参数,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5%环孢素滴眼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泪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滴眼液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干燥综合征相关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刘倩 刘雨昂 +3 位作者 陆秋辰 胡芬 王贺 李明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滴眼液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在干燥综合征相关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眼科确诊为干燥综合征伴中、重度干眼的患者90例(9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环孢素滴眼液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在干燥综合征相关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眼科确诊为干燥综合征伴中、重度干眼的患者90例(9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sA组、DQS组、联合组,每组30例(30只眼)。CsA组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0.3%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双眼。DQS组使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0.3%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双眼。联合组联合用药。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后2、4、12周比较三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非接触式泪河高度(NITMH)、首次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f)、睑板腺缺失评分、眼红分析、角膜染色评分。结果OSDI评分:治疗2、4、12周后,三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CsA和联合组治疗4、12周后时低于治疗2周后;联合组治疗12周后低于治疗4周后(P<0.05)。治疗2、4、12周后,联合组低于DQS组、CsA组(P<0.05)。NITMH评分:治疗12周后,三组高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2、4、12周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治疗4周后高于治疗前,DQS组治疗12周后高于治疗2周后(P<0.05)。治疗4、12周后,联合组高于DQS组(P<0.05)。NIBUTf评分:联合组和CsA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QS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均升高(P<0.05)。治疗4、12周后,联合组高于DQS组、CsA组(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高于DQS组(P<0.05)。脂质层厚度分级评分:联合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治疗2、4周后升高,治疗2、4周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CsA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升高,治疗4周后高于治疗2周后,治疗后2周高于治疗前(P<0.05);DQS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升高(P<0.05)。结膜等级评分:联合组和CsA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QS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2周后降低(P<0.05)。治疗4、12周后,联合组低于DQS组、CsA组(P<0.05)。角膜染色评分:治疗12周后三组评分较治疗前,治疗2、4周后降低,治疗4周后三组评分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4、12周,联合组角膜染色评分低于DQS组、CsA组(P<0.05)。结论环孢素滴眼液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干眼症的客观体征和症状,持续提高患者泪膜破裂时间,临床实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干燥综合征 环孢素滴眼液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A评估高血压对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的影响
10
作者 王春霞 李月 +2 位作者 徐琳琳 周熠 郭建新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607-612,共6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高血压(HTN)对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心血管内科的无DR的T2DM患者,共154例15...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高血压(HTN)对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心血管内科的无DR的T2DM患者,共154例154眼。根据T2DM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合并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分为:T2DM组(n=47)、T2DM合并轻中度HTN组(n=55)、T2DM合并重度HTN组(n=52)。应用OCTA对视网膜黄斑区行血流成像扫描,分析各组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各参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T2DM组相比,其他2组6 mm×6 mm视网膜黄斑区的旁中心凹区域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密度各象限均降低(P<0.05),黄斑中心凹周围区域颞侧、上方SCP密度降低(P<0.05);黄斑旁中心凹区域颞侧、上方、鼻侧,黄斑中心凹周围区域颞侧、上方深部毛细血管丛(DCP)密度降低(P<0.05);与合并轻中度HTN组相比,合并重度HTN组视网膜黄斑区的旁中心凹区域SCP密度各象限均降低(P<0.05),黄斑中心凹周围区域颞侧、上方SCP密度降低(P<0.05);黄斑旁中心凹区域颞侧、上方、鼻侧,黄斑中心凹周围区域颞侧、上方DCP密度降低(P<0.05)。与T2DM组相比,其他2组患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周长增大,FD-300减小(P<0.05);与合并轻中度HTN组相比,合并重度HTN组FAZ面积及周长增大,FD-300减小(P<0.05)。结论OCTA检查发现无DR改变的T2DM患者合并高血压时,视网膜黄斑区微血管损伤更严重,且血压越高,损害越重。OCTA对合并高血压T2DM患者的检查、诊断、随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网膜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用药的风险事件分析及预防机制研究
11
作者 佟洁丽 王雷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26-127,130,共3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用药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导致风险事件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本组患者不同风险事件的占比及年龄分布情况,为后续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结果:用药...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用药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导致风险事件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本组患者不同风险事件的占比及年龄分布情况,为后续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结果:用药风险事件以过敏反应(61.90%)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20.24%);其中过敏反应构成比均高于其他风险事件构成比(P<0.05).年龄≤10岁的患儿及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风险事件构成比均高于其他年龄阶段患者(P<0.05).结论: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的风险事件以过敏反应为主,其中儿童与老年群体更容易出现用药风险事件,临床用药前需要严密掌握患者指征,调控用药剂量与用药周期,提升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风险事件 年龄分布 预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2
作者 陆婷婷 周熠 郭建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830-1834,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DR分期标准分为无DR(NDR)组32例、非增生性DR(NPDR)组32例、增生性DR(PDR)组32例,另选取32例(32眼)健康...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角膜神经纤维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DR分期标准分为无DR(NDR)组32例、非增生性DR(NPDR)组32例、增生性DR(PDR)组32例,另选取32例(32眼)健康对照;比较各组患者的RNFL、黄斑无血管区面积(FAZ)、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SCL)、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DCL)及角膜神经纤维长度(NFL)、角膜神经弯曲度(NT)、角膜神经纤维密度(NFD)、角膜神经纤维分支密度(NFB)水平,评估各项指标与DR分期的相关性,以及RNFL与NFL、NT、NFD、NFB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的RNFL、SCL、DCL逐渐减小(P<0.05),FAZ逐渐增大(P<0.05);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的NFL、NFD、NFB逐渐减小(P<0.05),NT逐渐增大(P<0.05);RNFL、SCL、DCL与DR分期呈负相关(P<0.05),FAZ与DR分期呈正相关(P<0.05);NFL、NFD、NFB与DR分期呈负相关(P<0.05),NT与DR分期呈正相关(P<0.05);RNFL与NFL、NFD、NFB呈正相关(P<0.05),与NT呈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DR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RNFL与NFL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 病情严重程度 角膜神经纤维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光学相关断层成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气液交换免缝合两切口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王亮 张敏玉 +2 位作者 张苏红 郭晓梅 李甦雁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部分气液交换免缝合两切口硅油取出术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接受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手术的49例(53只眼)。患者临床资料,A组:27只眼行部分气交免缝合两切口23G硅油取出... 目的探讨部分气液交换免缝合两切口硅油取出术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接受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手术的49例(53只眼)。患者临床资料,A组:27只眼行部分气交免缝合两切口23G硅油取出术;B组:26只眼行传统两切口23G硅油取出术。两种手术方式均先做传统23G两通道,经颞下扁平部灌注,颞上注射器手动抽吸玻璃体腔内硅油。A组改良术式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术末采用消毒空气注入玻璃体腔置换部分灌注液,免缝合巩膜穿刺口;B组传统术式术末直接拔出颞下灌注管,8-0可吸收缝线缝合巩膜穿刺口。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总手术时间、取油时间、术后眼表出血发生率、患者异物感评分,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的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3只硅油眼均顺利取出硅油,术中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两组取油时间、眼压及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总手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术后1 d眼表出血5只眼,A组3只眼;术后1 d、7 d、1个月A组眼表异物感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01)。B组传统术式中,术后眼表出血率46.2%,出现玻璃体混浊3只眼(11.5%),而改良术式术后眼表出血率11.1%,未观察到并发症。结论部分气交免缝合两切口23G硅油取出术可有效降低术后眼表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异物感,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23G 免缝合 眼表出血 异物感 气液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像差引导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年眼前节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蕾 朱冉 宋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年对眼前节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符合手术适应证且接受波前像差引导FS-LASIK患者共40例78眼的临床资料,分为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年对眼前节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符合手术适应证且接受波前像差引导FS-LASIK患者共40例78眼的临床资料,分为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行Pentacam AXL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眼前节,包括角膜后表面Q值,全角膜像差,后表面高阶像差、球差、彗差,角膜后表面曲率、顶点高度及最薄点高度,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和前房角(ACA),并对比分析。结果中度近视组患眼角膜后表面曲率和角膜后表面Q值术前与术后1个月、术后1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患眼角膜后表面最薄点高度和角膜后表面Q值术前与术后1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度近视组患眼角膜后表面垂直彗差术前与术后1个月、术后1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患眼全角膜像差、角膜后表面球差和垂直彗差术前与术后1个月、术后1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患眼ACD、ACV术前与术后1个月、术后1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CA术前术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年和术前球差变化值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E)相关性分析发现,高度近视组患眼球差变化值与术前SE呈中度相关(r=-0.349,P=0.025),而中度近视组患眼球差变化值与术前SE无明显相关性(r=-0.052,P=0.758)。结论波前像差引导FS-LASIK虽然对患者高阶像差有一定改善,但对角膜后表面和前房结构仍然有一定影响,主要集中在中央区,对周边影响相对较小,术后1年眼前节结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引导FS-LASIK 角膜后表面高度 角膜后表面Q值 高阶像差 前房深度 前房容积 前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荣海 李明新 +1 位作者 杨代慧 陶海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11只眼)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单侧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预后。患者术前泪...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11只眼)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单侧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预后。患者术前泪囊造影CT检查,评判局部骨折情况、泪囊位置、大小以及鼻腔结构情况,术中见鼻黏膜完整,以中鼻甲附着处前缘为标致切口鼻黏膜,磨钻磨除错位骨质,造骨窗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后随访6个月评估疗效。结果10例患者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顺利,1例因磨除错位骨质松动而联合鼻外径路手术,单纯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成功率为90.91%,无眶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4个月拔出泪道硅胶管,随访6个月,患眼无流泪,泪道冲洗通畅,外伤性鼻泪管阻塞治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安全有效,术前影像评估,术中泪囊定位准确,磨钻用力均衡,防止碎骨片误入眶内,引起眶内血肿或眶蜂窝织炎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鼻腔造孔术 外伤 泪囊 鼻泪管 鼻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桃 宁松毅 朱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4期116-119,123,共5页
目的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护士行为,为评价和改进DR的护理质量提供工具。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 目的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护士行为,为评价和改进DR的护理质量提供工具。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4.1%、90.6%,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0.8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4、0.235。各级指标一致性检验CR<0.1,具有满意一致性检验结果。权重值较高的指标依次为过程指标、症状管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科学、专业,能够全面衡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质量,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护理质量 质量指标 评价体系 积极程度 权威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人工智能研究标准数据库的建立规范 被引量:6
17
作者 于伟泓 张潇 +25 位作者 吴婵 陈欢 杨治坤 贺峰 张枝桥 张碧磊 巩迪 王月麟 杨景元 李冰 孙燕媛 马亚静 陆慧琴 夏蔚 周伟 张东磊 潘庆敏 杨宁 王淑娜 孙晓蕾 遇颖 苏畅 万博 汪明启 王敏 陈有信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684-688,共5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世界范围内对于眼底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工智能识别研究越来越多,但不同人工智能识别软件准确度的验证与比较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在建立1.5万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人工...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世界范围内对于眼底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工智能识别研究越来越多,但不同人工智能识别软件准确度的验证与比较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在建立1.5万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人工智能研究标准数据库的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眼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建立更多的相关数据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工智能 标注 数据库 标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靖 许诺 +3 位作者 崔乙 牟宁 简天明 吉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9-455,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寻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的关键基因与分子标记。方法:检索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表达谱芯片对肿瘤组织与正常视网膜组织的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聚类分析,构建蛋白-蛋白相互...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寻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的关键基因与分子标记。方法:检索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表达谱芯片对肿瘤组织与正常视网膜组织的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聚类分析,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关键节点,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临床诊断效能。应用qRT-PCR在正常RPE细胞系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中验证枢纽基因的RNA表达情况结果: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数据集GSE97508与GSE110811中获得二者差异表达基因的交集共121个,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于光传导通路、细胞周期与p53通路上,PPI网络筛选并与上述两个数据集中差异最大的30个基因取交集得到MCM6、DTL、UBE2T、TOP2A、NUSAP1、CENPK、RRM2、RLBP1、RHO共9个关键基因。在独立验证数据集GSE24673中确认以上9个基因的表达差异。利用ROC曲线发现UBE2T、RRM2与RHO的AUC≥80%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确认UBE2T与RRM2的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ARPE-19细胞系,而RHO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ARPE-19细胞系。结论:本研究筛选发现UBE2T、RRM2与RHO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的关键基因,可能成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转录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林 黄素英 李芳芳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8期3070-3073,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广泛视网膜光凝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眼科收治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NVG患者26例26眼,先给予患眼玻璃体腔注...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广泛视网膜光凝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眼科收治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NVG患者26例26眼,先给予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 L,于注药1周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并于术后及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注药后2~7 d,24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2眼残留少许血管;治疗前眼压38.0~59.5 mm Hg,平均(48.38±9.16)mm Hg,联合治疗(注药+AGV植入术+PRP)后1个月眼压(11.56±3.43)mm Hg,3个月眼压(12.16±3.37)mm Hg,6个月眼压(12.69±2.52)mm 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7眼,视力0.01~0.09者16眼,与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AHMED青光眼阀 广泛视网膜光凝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泪腺参数眼眶磁共振成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吉玲 牟宁 许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4-647,共4页
目的:应用眼眶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泪腺参数及其与临床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AO患者38例76眼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与年龄段匹配的自愿参与接受检查的体检人群中的26例52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改良... 目的:应用眼眶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泪腺参数及其与临床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AO患者38例76眼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与年龄段匹配的自愿参与接受检查的体检人群中的26例52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改良疾病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将其分为活动期TAO组、非活动期TAO组。采集MRI图像后在T1WI测量眼球突出度,在T2WI横断位与冠状位测量泪腺最大横截面时的最大横径、纵径与面积,并记录泪腺最大T2值与平均T2值。结果:活动期TAO组和非活动期TAO组年龄、性别、眼球突出度均无差异(P>0.05)。冠状面及横断面下的泪腺面积,活动期TAO组较非活动期TAO组、正常对照组升高,非活动期TAO较对照组升高(均P<0.01)。冠状面及横断面下的泪腺纵径,活动期TAO组较非活动期TAO组、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活动期TAO组与非活动期TAO组冠状面与横断面下的泪腺横径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活动期TAO组最大T2值较非活动期TAO、正常对照组升高,非活动期TAO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活动期TAO平均T2值较非活动期TAO、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CAS与冠状面泪腺面积、横断面泪腺面积、最大T2值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TAO患者泪腺出现显著增大,以活动期TAO尤甚。冠状面泪腺面积、横断面泪腺面积与最大T2值可能成为评估TAO活动性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泪腺 眼眶磁共振成像 临床活动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