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囊腹壁一体化技术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张晓锋 刘飞 +2 位作者 李锴 马跃峰 李伟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5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 探讨胆囊腹壁一体化技术(GAIT)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0月成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26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8... 目的 探讨胆囊腹壁一体化技术(GAIT)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0月成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26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84例术中采用GAIT(作为观察组),78例未采用者纳入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43.90±12.19)min vs (47.86±12.91)min]、住院时间[(6.45±1.05)d vs (6.77±1.16)d]、术中出血量[(20.64±7.31)mL vs (28.28±11.68)mL]、Trocar数量≥4枚的患者比例(2.17%vs 11.54%)、术后胆漏发生率(0.54%vs 5.12%)以及术后腹壁疼痛VAS评分[(3.71±1.43)分vs (4.41±1.93)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间1~34个月,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术中采用GAIT安全可行,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胆漏及术后腹壁疼痛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和Trocar数量,具有一定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腹壁一体化技术 腹腔镜手术 胆囊良性疾病 胆漏 腹壁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I联合剩余肝体积对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涛 胡伟 +1 位作者 滕步伟 李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和剩余肝体积(FLR)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2015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76例,术前行腹部三维CT重建,由软件计算全肝体积和剩余肝体积(FLR)...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和剩余肝体积(FLR)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2015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76例,术前行腹部三维CT重建,由软件计算全肝体积和剩余肝体积(FLR),行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均接受肝切除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发生PHLF的相关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PHL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在76例HCC患者中发生PHLF 28例,未发生PHLF 48例;非PHLF组年龄为(48.2±6.3)岁,显著小于PHLF组[(55.9±7.1)岁,P<0.05],INR为(0.9±0.1),显著低于PHLF组[(1.1±0.1),P<0.05],血清白蛋白为(40.6±3.2)g/L,显著高于PHLF组[(36.4±3.1)g/L,P<0.05],血小板计数为(241.2±80.3)×10^9/L,显著高于PHLF组[(181.9±60.8)×10^9/L,P<0.05],ALBI评分为(-2.9±0.8)分,显著低于PHLF组[(-1.8±1.0)分,P<0.05],MELD评分为(7.0±1.5)分,显著低于PHLF组[(8.4±1.9)分,P<0.05],Child-Pugh评分为(4.2±1.2)分,显著低于PHLF组[(5.8±1.4)分,P<0.05],FLR为(890.6±210.6)cm 3,显著大于PHLF组[(720.1±180.7)cm 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LBI评分和FLR是HCC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ALBI联合FLR诊断HCC患者发生PHL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2%和90.5%。结论联合应用ALBI和FLR评估HCC患者肝脏储备功能有助于防止PHLF的发生,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术后肝功能衰竭 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剩余肝体积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NEK7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燕州 张昆 +4 位作者 陈琦军 魏文平 赵新 李志伟 李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29-933,共5页
目的采用体外实验验证抑制NEK7表达后肝癌细胞增殖、衰老及凋亡的变化,并探索其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不同肝癌细胞系及人肝永生化THLE-2细胞系中的NEK7表达,针对NEK7基因序列设计抑制其表达的shRNA,转染肝癌细胞后,观察... 目的采用体外实验验证抑制NEK7表达后肝癌细胞增殖、衰老及凋亡的变化,并探索其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不同肝癌细胞系及人肝永生化THLE-2细胞系中的NEK7表达,针对NEK7基因序列设计抑制其表达的shRNA,转染肝癌细胞后,观察细胞体外增殖活性、衰老、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抑制NEK7表达后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肝癌细胞中NEK7呈高表达,shRNA慢病毒转染肝癌细胞抑制NEK7表达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细胞衰老及凋亡比例显著升高,S及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周期受到阻滞,C-myc、c-Fos、cyclin D1、cyclin E等细胞周期因子表达水平受到抑制,P16及P27表达水平升高,CDK2、CDK4及CDK6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靶向抑制NEK7表达,降低了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进细胞衰老、诱导其凋亡,同时肝癌细胞周期进程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NEK7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K7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宋燕州 康志龙 +4 位作者 苏一男 张毅明 赵新 李志伟 李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6期608-613,共6页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NEK7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提供的肝癌mRNA数据,以Cox回归及LASSO筛查选择重要的预后变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肝癌预后密切相关分子与NEK7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免疫组化检验...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NEK7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提供的肝癌mRNA数据,以Cox回归及LASSO筛查选择重要的预后变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肝癌预后密切相关分子与NEK7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免疫组化检验肝癌标本癌组织、癌旁组织及非肿瘤肝脏组织中的NEK7表达的差异性,分析其不同表达情况与肝癌患者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其不同表达水平肝癌患者预后差异性。结果与肝癌预后密切相关的mRNA分子CCDC21及GTF3C2与NEK7之间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癌栓及NEK7表达情况,相较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肝癌组织中NEK7表达显著升高,且其表达水平及强度与肝癌分化程度、Child分级及是否合并有癌栓相关,高表达NEK7的肝癌患者,其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显著缩短。结论肝癌患者预后因素主要有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癌栓及NEK表达情况。NEK7在肝癌组织呈高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及强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Child分级及是否合并有癌栓相关,阳性表达NEK7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NEK7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P结构域蛋白质1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铭旭 仲成成 +2 位作者 张功铭 胡伟 王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1-268,共8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显示,DEP结构域蛋白质1B(DEPDC1B)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DEPDC1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胰腺癌组织中DEPDC1B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显示,DEP结构域蛋白质1B(DEPDC1B)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DEPDC1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胰腺癌组织中DEPDC1B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从而探讨其在胰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的胰腺癌患者临床数据,分析DEPDC1B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风险模型分析DEPDC1B表达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7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EPDC1B的表达,根据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DEPDC1B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TCGA与GEO的GSE16515、GSE15471和GSE28735数据集中,DEPDC1B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匹配的正常组织(均P<0.05);在TCGA数据库与GSE28735数据集中,DEPDC1B高表达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TCGA中DEPDC1B表达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2,95%CI=1.118~1.559,P=0.001)。97例临床胰腺癌患者中,胰腺癌组织中DEPDC1B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胰腺组织(69.07%vs.11.34%,P<0.001);DEPDC1B的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DEPDC1B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0.05);DEPDC1B表达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26,95%CI=1.012~1.253,P=0.029)。结论:DEPDC1B高表达可能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并可作为判断胰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DEP结构域蛋白质1B 预后 生物标记 肿瘤
原文传递
膜联蛋白A5在胰腺癌中的预后意义及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仲成成 李铭旭 +2 位作者 张功铭 胡伟 王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94-1202,共9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一种诊断较晚、预后差的侵袭性疾病,对于胰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对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膜联蛋白A5(ANXA5)与人类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但ANXA5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一种诊断较晚、预后差的侵袭性疾病,对于胰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对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膜联蛋白A5(ANXA5)与人类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但ANXA5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实验验证探讨ANXA5的表达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GSE15471、GSE16515、GSE21501)下载胰腺癌转录组及临床数据,利用R包分析GEO数据库中ANXA5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并利用GEPIA在线网站分析TCGA数据库中胰腺癌患者组织与GTEx数据库中正常组织ANXA5基因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的方法分析ANXA5的表达水平对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然后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判断胰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并利用GSEA分析ANXA5在胰腺癌中可能的信号通路并分析其相关性。最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NXA5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及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在GSE15471与GSE16515数据集,以及TCGA数据库中ANXA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均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在GSE21501数据集与TCGA数据库中ANXA5高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均P<0.05);TCGA中ANXA5表达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19,95%CI=1.058~3.126,P=0.03);ANXA5基因与胰腺癌TGF-β通路及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MT)高度相关。胰腺癌组织样本分析结果显示,ANXA5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此基因高表达预示着较差的预后(P=0.0082);ANXA5表达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06,95%CI=1.046~8.952,P=0.041);ANXA5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P=0.00094)及淋巴结转移(P<0.001)明显相关。结论:ANXA5在胰腺癌中表达升高,其高表达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TGF-β通路及EMT进程促进胰腺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膜联蛋白A5 预后 计算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