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大学基础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
1
作者 李兵 仇培涛 +3 位作者 张连英 刘瑞雪 马超 朱炯 《高教学刊》 2025年第8期81-84,共4页
在新工科、大思政的背景下,针对应用创新型本科高校,以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力学课程教育教学为例,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四个坚持”为依据,“九个素质”为培养目标,重构“理论、实践、创新”三元融合育人新体系,开辟“扎... 在新工科、大思政的背景下,针对应用创新型本科高校,以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力学课程教育教学为例,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四个坚持”为依据,“九个素质”为培养目标,重构“理论、实践、创新”三元融合育人新体系,开辟“扎实理论、创新研究、勇于竞赛、坚持应用”四维联动的育人新途径,深入实现“教、学、研、产”四个领域的育人新理念。介绍将思政放入课程目标、融入理论教学、嵌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编入教材中的四个具体教育教学案例,阐明基础力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过程和效果。课程思政作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需要从团队建设、能力提升、资源挖掘和践行实践四方面着手抓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基础力学 课程思政 教育教学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新能源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戴前进 刘万英 刘强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3期74-76,共3页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提出,要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水平,加大新兴产业标准支撑力度。行业标准是行业发展的技术资料,也是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为提高教学质量,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与封装技术课...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提出,要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水平,加大新兴产业标准支撑力度。行业标准是行业发展的技术资料,也是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为提高教学质量,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与封装技术课程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实践等方法,开展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探索,包括课程体系分析、内涵建设和教学实践等阶段。在课程体系分析阶段,建立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内涵建设阶段,首先搜集最新的光伏标准,对教学大纲和内容进行更新;其次将标准内容编入教学材料,利用课件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最后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内容,提高学生投入新能源行业建设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阶段,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通过课程内容分解、文献查阅、标准整理、翻转课堂等手段,初步建立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新能源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及相应方法,验证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实践表明,行业标准内容的学习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国家新能源行业发展背景下,“双碳”人才的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标准 新能源 课程体系 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与封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新能源专业泛在学习对策研究
3
作者 胡峰 蒋守席 贾海洋 《内江科技》 2024年第7期58-59,共2页
针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泛在学习已经在高校教学中有所涉及,被视为拓展教学方法、形式、资源的一种有效形式。以新媒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泛在学习的对策... 针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泛在学习已经在高校教学中有所涉及,被视为拓展教学方法、形式、资源的一种有效形式。以新媒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泛在学习的对策与学习效果,为促进泛在学习在专业教学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的范本。泛在学习又名无缝学习,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通过移动设备等各种终端,随时随地地获取、交流和分享知识,主要特点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任何设备、任何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最大的优势在于泛在性和便捷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学习 网络新媒体技术 辅助教学 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 高校教学 移动设备 新能源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4
作者 胡峰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2期9551-9555,共5页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典型的新工科专业,“新工科”建设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培养具有工程科学和系统思维能力的适应该专业的人才。同时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技术人才。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中,构建专业层级的思政教育体系。在...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典型的新工科专业,“新工科”建设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培养具有工程科学和系统思维能力的适应该专业的人才。同时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技术人才。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中,构建专业层级的思政教育体系。在专业课课程体系中应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使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可以促进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徐州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该专业思政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的办法,为相关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个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思政教育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以工程制图与CAD课程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强 耿金萍 +1 位作者 戴前进 魏明 《大学教育》 2024年第9期70-74,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与人才概念联系在一起,明确指出要强化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核心是“学以致用”,为此,课题组设计了以学生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思路,针对工程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与人才概念联系在一起,明确指出要强化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核心是“学以致用”,为此,课题组设计了以学生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思路,针对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目前存在的课时少、任务重等问题,对其教学方法与内容进行了改革研究,通过创新的全生命周期教学模式,将课堂、课外与社会锻炼有效串联,提升了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质量,达到了高质量教学目的,建立了高质量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工程制图与CAD 全生命周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
6
作者 朱姗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9期164-167,共4页
新时代赋予了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新的内涵和要求,旨在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设计能力强的“新工科”人才。对于目前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验中心结合本校现状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了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新时代赋予了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新的内涵和要求,旨在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设计能力强的“新工科”人才。对于目前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验中心结合本校现状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了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从教学体系、实验内容、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建设分层次、分模块、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实体实验为主体、虚拟实验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全方面开放实验室,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物理实验 数字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辉 李欠欠 刘福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6期235-238,共4页
为贯彻国家能源革命战略,教育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先后出台储能学科与专业发展规划文件,积极促进储能产业科技研究与后备人才培养。特别是近期教育部印发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我国储能科学与工程... 为贯彻国家能源革命战略,教育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先后出台储能学科与专业发展规划文件,积极促进储能产业科技研究与后备人才培养。特别是近期教育部印发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我国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储能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道路。储能专业作为高等本科院校新设交叉专业,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中深度融合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全链条有机结合,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储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储能专业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高素质储能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专业 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 多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碳释氧效益评价下高校低碳建设策略研究
8
作者 陆雨菲 毛陈晨 胡峰 《世界生态学》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当前世界能源使用结构仍然是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传统能源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大量使用使温室效应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校园碳排放量在城市中所占比重较大,对其进行固碳释氧效益评价并设计改造,减少碳排放量... 当前世界能源使用结构仍然是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传统能源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大量使用使温室效应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校园碳排放量在城市中所占比重较大,对其进行固碳释氧效益评价并设计改造,减少碳排放量,对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大意义。以徐州某高校为例,进行固碳释氧效益评价,根据建立的碳核算模型计算校园整体碳排放量,并设计建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减少碳排放。At present, the world’s energy use structure is still dominated by three traditional energy sources: oil, natural gas and coal.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extensive use of energy has made the greenhouse effect a serious problem fac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carbon emissions from campus building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city’s total emissions. Therefore, evaluating the benefit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oxygen release and designing and renovating them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hieving the “dual carbon” goal. Taking a university in Xuzhou as an example, the benefit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oxygen release were evaluated. The overall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campu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carbon accounting model, and a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was designed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释氧 效益评价 低碳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实验-理论-仿真在“传热学”第二课堂的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戴前进 刘强 +1 位作者 张学杨 邵健 《装备制造技术》 2021年第4期196-199,共4页
以传热学课程中“非稳态热传导”章节的“集总参数法”为例,进行基于实验-理论-仿真相结合的第二课堂教学应用实践。通过实验-理论-仿真三个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了传热仿真软件的使... 以传热学课程中“非稳态热传导”章节的“集总参数法”为例,进行基于实验-理论-仿真相结合的第二课堂教学应用实践。通过实验-理论-仿真三个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了传热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问卷调查显示,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符合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学 新工科 第二课堂 实验-理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滑台式多维不倒杆自主纠偏实验装置设计
10
作者 刘强 耿金萍 +2 位作者 杨子建 戴前进 王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45,共8页
为了让学生理解海洋风力发机不倒杆结构,该文设计了基于十字滑台的多维不倒杆自主纠偏实验装置,上位机测量并绘制不倒杆在三维空间中的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变化,探究抵御外部干扰的相关物理量。通过研究不同受风力面积、不同材料... 为了让学生理解海洋风力发机不倒杆结构,该文设计了基于十字滑台的多维不倒杆自主纠偏实验装置,上位机测量并绘制不倒杆在三维空间中的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变化,探究抵御外部干扰的相关物理量。通过研究不同受风力面积、不同材料的杆的平衡性,得出选用密度较大、迎风面积小的杆可较好抵御外界干扰。该装置的灵敏度较高,能够作为应用物理和新能源等专业的实验教学装备,有助于深入理解新能源领域的控制理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不倒杆 十字滑台 自主纠偏 角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定位优化的太阳能发电和水循环储热系统设计
11
作者 曹建新 向进 +3 位作者 叶鑫 吴思慧 王莹莹 韩崇 《机械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4期334-342,共9页
光照强度和工作温度是影响光伏板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社会普遍采用追踪太阳光线以及洒水降温方法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但是,洒水降温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传统的压差式追光方法易受云层阴影等干扰而不能... 光照强度和工作温度是影响光伏板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社会普遍采用追踪太阳光线以及洒水降温方法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但是,洒水降温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传统的压差式追光方法易受云层阴影等干扰而不能准确追踪太阳光线。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优化的光伏发电和水循环降温储热系统。为高效追踪太阳光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系统优化的追踪方案。该系统利用北斗高精定位模块获取装置所在地的经纬度及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UTC),通过天文算法计算出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确定太阳位置,并利用双轴二维云台控制光伏板运动,实现每一时间下太阳光线对光伏板的垂直照射;为有效解决降温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封闭循环水路结合相变材料降温的方法,以单片机为主控系统实现对光伏板工作温度的反馈式调节,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并高效控制光伏板工作温度。与此同时,系统将光伏板热量存储在相变材料石蜡中,可以再用于日常居民的热水供应,减少碳排放。经过验证,该综合系统的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实用需求,运行稳定可靠。Light intensity and operating temperature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photovoltaic panels. At present, the society generally uses the sprinkler cooling and tracking the su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but the sprinkler cooling method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a serious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itional pressure differential light tracking method is vulnerable to cloud shadows and other interference and can not accurately track the sun. Based on the above two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a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water cycle heat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Beidou positioning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track solar rays efficiently, a tracking scheme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Beidou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uses the Beidou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module to obtain the longitude and latitude and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UTC) of the location of the device, calculates the sun altitude Angle and azimuth Angle through astronomical algorithms, determines the sun position, and uses the two-axis two-dimensional head to control the motion of the photovoltaic panel, to achieve the vertical irradiation of solar rays on photovoltaic panels at every tim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oling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of closed circulation waterway combined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 cooling, which uses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main control system to realize the feedback adjustment of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photovoltaic panels, which can effectively save water resources and efficiently control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photovoltaic panels.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stores photovoltaic panel heat in phase change material paraffin wax, which can be reused for hot water supply to daily residents,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The design has been verified that the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integrated system fully meet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operation is stable and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北斗定位 单片机 相变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脱硝装置内部流场优化设计研究
12
作者 胡斌 毛陈晨 +4 位作者 陆雨菲 朱晨 戴前进 蒋守席 刘小嵩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是应用广泛的NO_(x)治理技术,其脱硝效率、氨逃逸率与其内部的流动特性密切相关.在SCR装置中加装导流板可有效改善弯道内的流场,实现SCR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某焦化燃煤锅炉SCR系统...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是应用广泛的NO_(x)治理技术,其脱硝效率、氨逃逸率与其内部的流动特性密切相关.在SCR装置中加装导流板可有效改善弯道内的流场,实现SCR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某焦化燃煤锅炉SCR系统进行模拟,提出3种导流板设计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经过优化后,AIG下游速度方差系数为6.69,催化剂上层截面速度方差系数11.84,截面温度平均值499 K,温度最大偏差9℃,最大到最小温度区间跨度15℃,截面NH 3/NO_(x)物质的量的比平均值0.812,方差系数4.67,压力损失1855 Pa,为改造脱硝装置、提高脱硝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数值模拟 静态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离化态钪离子特性研究
13
作者 陆雨菲 毛陈晨 +1 位作者 沈俊羿 胡峰 《现代物理》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详细计算了钪的高离化态离子的能级和光谱跃迁参数。当前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最大偏差值小于0.06%,所得的理论计算结果非常精确。本文通过系统地增加电子数计算了类氦到类纳的Kα跃迁参数,填补了这些离... 本文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详细计算了钪的高离化态离子的能级和光谱跃迁参数。当前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最大偏差值小于0.06%,所得的理论计算结果非常精确。本文通过系统地增加电子数计算了类氦到类纳的Kα跃迁参数,填补了这些离子的数据空白,所得结果能够为实验提供很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 能级 振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悬臂式掘进机多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送永 刘强 +2 位作者 崔玉明 孟德远 谢奇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64-2578,共15页
针对目前悬臂式掘进机作业数据可视化差、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分布的多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了系统整体框架,实现了监测程序的可靠运行。首先,分析了悬臂式掘进机远程监测的工作特性,采用降噪去雾算法对现场图片进行增亮... 针对目前悬臂式掘进机作业数据可视化差、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分布的多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了系统整体框架,实现了监测程序的可靠运行。首先,分析了悬臂式掘进机远程监测的工作特性,采用降噪去雾算法对现场图片进行增亮与清晰化处理,提升图像质量,达到远程实时视频监测水平,结合瓦斯与温湿度传感器实现了掘进环境监测;其次,以掘进机截割头位置作为其作业空间边界,建立掘进机截割头位姿与运行轨迹方程,采用油缸位移信号与倾角信号冗余算法,实时监测掘进机截割空间位置,实现截割头空间位置在线监测;然后,基于朗伯-比尔定律,采用透射法,设计了油液污染度实测系统,结合温度、液位与流量传感器,实现了掘进机油液状态的在线监测;进而,基于指数退化方法建立截割部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嵌入到监测系统中,实时显示掘进机各关键部件的性能曲线,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寿命监测;最后,利用多传感分布方法采集信号,采用多信息融合方法,通过TCP协议,结合PLC网口通讯,远程采集温度、压力、振动等信号,进行实时可视化及故障趋势分析,形成掘进机工作环境状况、截割状态、油液状态、寿命预测等方面的多信息监测系统,为实现掘进机的智能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式掘进机 多信息监测 环境监测 截割状态监测 油液监测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掘进机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送永 刘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37,共6页
掘进机健康管理技术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动态掌握掘进机运行状况,并对各类故障进行预测预报,从而提高掘进机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及损失,减少设备维护成本。指出巷道掘进机健康管理的关键技术为工作状态参数提取、... 掘进机健康管理技术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动态掌握掘进机运行状况,并对各类故障进行预测预报,从而提高掘进机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及损失,减少设备维护成本。指出巷道掘进机健康管理的关键技术为工作状态参数提取、全状态健康管理、剩余使用寿命估计和远程监测,总结了4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对于复杂机械设备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的研究基本不考虑工况变化,仍停留在理论仿真和实验室试验阶段,若使该技术得到应用,必须考虑变工况条件;提出了掘进机健康管理的研究方向,包括掘进机微弱故障诊断方法、掘进机监测多信息融合技术、掘进机关重件与保养件寿命估计方法及油液污染度评估、数字孪生技术在掘进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掘进机 故障诊断 全状态监测 剩余使用寿命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面对等离子体材料表面喷丸强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种法力 廖凯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9-6183,共5页
核聚变面对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损伤、失效是其服役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喷丸技术增强钨面对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性能。以纯钨为被喷丸强化材料,选择0.5 mm不锈钢丸料,在0.4 MPa喷丸压力、100 mm喷丸距离的喷丸参数下,研究不同喷丸时间(30,... 核聚变面对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损伤、失效是其服役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喷丸技术增强钨面对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性能。以纯钨为被喷丸强化材料,选择0.5 mm不锈钢丸料,在0.4 MPa喷丸压力、100 mm喷丸距离的喷丸参数下,研究不同喷丸时间(30,60,120,240 s)对钨材料表面增强效果,主要包括微观组织形貌和粗糙度、表面硬度及其分布、表面残余应力等。结果显示喷丸对钨表面造成损伤,喷丸弹坑直径约20μm;表面粗糙度较原试样有所提高,但增加幅度不明显,不影响钨作为面对等离子体材料的性能;钨表面硬度从原试样的362HV_(0.2)提升到480HV_(0.2),提升幅度达31%,硬化区厚度约40~50μm;表面残余压应力提高到800 MPa,是原试样的5.9倍。喷丸技术能有效增强钨面对等离子材料的表面强度,提高钨疲劳性能,延长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对等离子体材料 喷丸技术 表面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值变化方向约束下的非线性地震成像实验设计
17
作者 陈卿 刘强 魏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47,共6页
地震成像是获取煤矿井下地质结构和应力分布的有效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面临初值和多解性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针对二维地震成像提出一种新型反演方法,即以非线性方法PSO进行寻优,避免了对初值的讨论,同时引入应力值变化方向对成像过... 地震成像是获取煤矿井下地质结构和应力分布的有效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面临初值和多解性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针对二维地震成像提出一种新型反演方法,即以非线性方法PSO进行寻优,避免了对初值的讨论,同时引入应力值变化方向对成像过程进行约束以降低多解性。数值实验结果显示,新方法将反演结果与真值间平均距离降低了5.1%,距离方差降低了99.2%;反演结果与频域截断后的真值间平均距离降低了18.8%,距离方差降低了98.7%,表明新方法有效提高了成像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文中所述方法源码以GPL协议开源,可为地震成像教学、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成像 应力值变化方向 快速傅里叶变换 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Ga、La掺杂二维SnO_(2)电子结构及光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8
作者 朱姗姗 王娟 张丽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热学、磁学等性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SnO_(2)薄膜中的电子迁移率非常高,兼具透明和良好的导电性能,是一种性能绝佳的半导体材料.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二维SnO_(2)及其掺杂体系... 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热学、磁学等性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SnO_(2)薄膜中的电子迁移率非常高,兼具透明和良好的导电性能,是一种性能绝佳的半导体材料.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二维SnO_(2)及其掺杂体系的电子结构、电子态密度、导电性能及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三维SnO_(2),二维SnO_(2)的费米能级附近产生很多杂质能级,提高了载流子浓度,带隙明显变窄,电子的局域性增强,导带中电子的有效质量增加了,电子跃迁更容易发生,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二维SnO_(2)比三维SnO_(2)材料的电极化能力强,在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域的光子吸收性能更优异,光电导率更高,更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和迁移,即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其中掺杂La元素能更好地提高在红外区、可见光区及紫外区吸收光子的能力,更有利于光电转换的效率,提高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SnO_(2) 电子结构 电学性质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3.0时代的风险及治理
19
作者 郝思瑾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3-59,共7页
互联网出现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互联互通的内容网络1.0时期、交互集成的服务网络2.0时期和个性便捷的智能网络3.0时期。网络技术和人类社会的耦合性与交互影响不断迭代演化,使得网络社会中出现了智能失控、... 互联网出现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互联互通的内容网络1.0时期、交互集成的服务网络2.0时期和个性便捷的智能网络3.0时期。网络技术和人类社会的耦合性与交互影响不断迭代演化,使得网络社会中出现了智能失控、数据黑洞、“信息茧房”、新型犯罪、群体失业、“透明人”等风险。互联网3.0时期的网络社会风险有着新的特征和危害,可以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加以防治,即通过多元共治建构社会风险治理的参与主体、通过整合协调进行治理的流程再造、通过法律规制形成治理的约束机制、通过技术控制强化治理的管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3.0 社会风险 整体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压缩-反向拉伸加载路径下镁合金AZ31轧制板材的孪生-退孪生行为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晓倩 段星 +2 位作者 马超 张连英 茅献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7-1062,共16页
为了定量研究孪生和退孪生行为在镁合金塑性变形中的作用,开展了镁合金AZ31板材沿轧制方向单调拉伸、单调压缩及预压缩-反向拉伸下的宏观力学行为及微观EBSD试验,并基于考虑孪生-退孪生行为的弹黏塑性自洽模型(EVPSC-TDT),模拟预测了镁... 为了定量研究孪生和退孪生行为在镁合金塑性变形中的作用,开展了镁合金AZ31板材沿轧制方向单调拉伸、单调压缩及预压缩-反向拉伸下的宏观力学行为及微观EBSD试验,并基于考虑孪生-退孪生行为的弹黏塑性自洽模型(EVPSC-TDT),模拟预测了镁合金板材的宏微观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压缩量的增大,(0002)极图在RD附近的强度值逐渐增大,孪晶体积分数增加;反向拉伸时,RD附近的强度值逐渐减弱,孪晶体积分数降低;当反向拉伸量与预压缩量相同时,孪晶体积分数几乎减小到0,几乎所有晶粒c轴均转动至ND方向;随着预压缩量的增加,位错密度逐渐提升,增强了对滑移和孪生的阻碍作用,导致反向拉伸时的屈服应力随着预压缩量的增加而增大。反向拉伸初始阶段各滑移-孪生系的开启率相似,表明拉伸阶段的屈服应力与压缩后各滑移和孪生系的硬化有关;EVPSC-TDT模型可准确预测镁合金在以孪生-退孪生为主导的变形模式下的宏观力学行为、织构演化规律及孪晶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退孪生 镁合金 晶体塑性 反向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