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lncRNA SNHG6、miR⁃328⁃5p、EZH2表达及对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史沛聪 郝晓文 +1 位作者 王培 鹿存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长链非编码RNA SNHG6(lncRNA SNHG6)、微小RNA⁃328⁃5p(miR⁃328⁃5p)、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对TNBC患者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 目的本研究观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长链非编码RNA SNHG6(lncRNA SNHG6)、微小RNA⁃328⁃5p(miR⁃328⁃5p)、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对TNBC患者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TNBC化疗患者,据化疗后情况分为敏感组73例,抵抗组47例。另选健康人38名为对照组。比较三组lncRNA SNHG6、miR⁃328⁃5p、EZH2的表达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TNBC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单因素、多因素影响,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SNHG6、miR⁃328⁃5p、EZH2对TNBC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结果lncRNA SNHG6、EZH2水平抵抗组>敏感组>对照组,miR⁃328⁃5p水平抵抗组<敏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组的T1~2期、N0期、TNMⅠ~Ⅱ期患者比例高于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为3/4期(OR=2.071)、N分期为1/2/3期(OR=3.630)、TNM分期为Ⅲ/Ⅳ(OR=1.687)、lncRNA SNHG6、EZH2(OR=0.536、0.423)为TNBC患者化疗抵抗的危险因素,miR⁃328⁃5p(OR=1.530)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lncRNA SNHG6、miR⁃328⁃5p、EZH2联合预测TNBC患者化疗抵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TNBC患者外周血中低lncRNA SNHG6、EZH2水平,高miR⁃328⁃5p水平均与化疗高敏感度有一定联系,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6 微小RNA⁃328⁃5p Zeste增强子同源物2 化疗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元红 张洁 +3 位作者 陈保云 马丽 刘芬 陈小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将实施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前(2014年)行PICC置管的2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5年)23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自行研制的PICC护理质...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将实施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前(2014年)行PICC置管的2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5年)23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自行研制的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比较实施前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PICC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前后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PICC维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建立并实施PICC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与控制,能有效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ICC 护理质量 敏感性指标 患者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拉帕利辅助治疗对乳腺癌非保乳手术术后病理阳性患者预后、腋窝局部复发和远处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军 陈成玲 +2 位作者 李昌文 王伟 孙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究奥拉帕利辅助治疗对乳腺癌非保乳手术术后病理阳性患者预后,腋窝局部复发和远处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非保乳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奥拉帕利辅助治疗对乳腺癌非保乳手术术后病理阳性患者预后,腋窝局部复发和远处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非保乳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开展多西紫杉醇、顺铂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奥拉帕利辅助治疗。比较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和CA242]水平、机体免疫功能、细胞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Fas)、Bcl-2结合抗凋零基因-1(Bag-1)]、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CEA、CA199、CA24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16.56±2.36)μg/L、(49.96±6.25)U/mL、(98.56±10.25)U/mL,均低于对照组[(20.25±2.54)μg/L、(58.12±6.92)U/mL、(112.25±11.66)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分别为(55.69±5.05)%、(56.58±5.16)%、1.96±0.31,均高于对照组[(50.95±5.11)%、(50.25±5.89)%、1.64±0.24],CD8^(+)为(28.89±2.65)%,低于对照组[(30.65±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cl-2、sFas、Bag-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Ba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Bcl-2、sFas、Bag-1水平为(0.85±0.13)ng/mL、(13.52±1.82)ng/mL、(10.25±1.12)μg/mL,均低于对照组[(1.39±0.22)ng/mL、(16.98±1.58)ng/mL、(15.62±2.35)μg/mL],Bax水平为(3.82±0.52)ng/mL,高于对照组[(3.29±0.5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复发率分别为0、13.33%,均低于对照组(11.76%、26.67%);观察组5年内生存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帕利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促使肿瘤细胞凋亡,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帕利 乳腺癌 肿瘤标志物 机体免疫功能 局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在乳腺癌组织与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艳华 孙三元 鹿存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824-826,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2,Angptl2)在乳腺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方法乳腺癌和癌旁组织蜡块78例,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Angptl2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 A... 目的:分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2,Angptl2)在乳腺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方法乳腺癌和癌旁组织蜡块78例,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Angptl2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 Angptl2水平,并分析 Angptl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无进展生存(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受试者特征(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血清 Angptl2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乳腺癌组织标本中,Angptl2表达阳性64例(82.1%),其中,Angptl2高/中表达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分别为42例(53.8%)和6例(7.7%)(P ﹤0.01)。Angptl2高/中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并导致 PFS 缩短。乳腺癌患者血清中 Angptl2水平为(218.72±88.02)ng/ ml,对照组为(80.88±30.59)ng/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09,诊断效能良好。术后1周 Angptl2水平下降至(142.43±60.29)ng/ ml,但仍高于对照组,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 Angptl2表达均升高,Angptl2可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2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立布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魏玲 王燕 +3 位作者 王培 陈志敏 王群 魏卫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艾立布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0例蒽环/紫杉类治疗失败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以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分成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50)... 目的分析艾立布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0例蒽环/紫杉类治疗失败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以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分成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接受艾立布林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Q-C30)、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27.50%)比对照组(10.00%)高(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62.50%)比对照组(40.00%)高(P<0.05)。治疗后,2组血清CA153、CEA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QLQ-C30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2组Ⅰ~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均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PFS曲线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立布林治疗晚期乳腺癌近远期疗效确切,可降低血清CA153、CEA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立布林 晚期乳腺癌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维生素D_3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家新 田兴松 曹苏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和维生素D3(VitD3)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尤其是二者高浓度联合应用与单独高浓度应用之间的差异。方法:将MCF-7细胞株分别加入乙醇、VitD3和RU486。细胞培养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置光镜下观...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和维生素D3(VitD3)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尤其是二者高浓度联合应用与单独高浓度应用之间的差异。方法:将MCF-7细胞株分别加入乙醇、VitD3和RU486。细胞培养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置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利用体视学的方法进行计算细胞生存抑制率。72小时送流式细胞仪检查细胞分期、细胞凋亡率,经免疫组化、PI染色后行p53蛋白水平测定。结果: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低浓度组细胞生存抑制率与对照组乙醇相比较变化不大,而高浓度组和对照组相比较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48小时比24小时抑制作用明显,72小时亦比48小时抑制作用明显。VitD310-7M+RU48610-5M组比VitD310-7M组和RU48610-5M组72小时后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VitD310-7M组、RU48610-5M组、VitD310-7M+RU48610-5M组较乙醇对照组相比,p53蛋白活化分子含量明显降低。结论:(1)RU486及VitD3的抗肿瘤作用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2)经析因分析后发现VitD310-7M和RU48610-5M两组具有交互作用(P<0.05),联合应用二者可以提高抗肿瘤作用。(3)RU486和VitD3可以引起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一种或几种途径最终引起了p53蛋白的减少,推测其基因属突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维生素D3 MCF-7 生长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COX-2和VEGF在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丽 孙三元 +1 位作者 卓士超 曹苏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984-98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之间HER-2、COX-2和VEGF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HER-2、COX-2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3个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ER-2、COX-2、VEGF...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之间HER-2、COX-2和VEGF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HER-2、COX-2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3个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ER-2、COX-2、VEGF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76%、82%和24%、88%、38%,其中HER-2、COX-2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VE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与COX-2表达在原发灶或复发转移灶中均无相关性(P>0.05),而COX-2与VEGF表达在原发灶中有相关性(P<0.05),但在复发转移灶中无相关性(P>0.05)。HER-2、COX-2、VEGF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发生变化的比例分别为12%、24%、60%。结论 HER-2、COX-2、VEGF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分别起到不同作用,在肿瘤进展的不同阶段其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HER-2 COX-2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丙亚胺对乳腺癌患者在表柔比星化疗中的心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鹿存涛 王伟 曹苏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68-369,373,共3页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Dexrazoxane,DEX)对乳腺癌患者在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化疗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行EPI辅助化疗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联合应用DEX分为观察组(联合DEX...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Dexrazoxane,DEX)对乳腺癌患者在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化疗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行EPI辅助化疗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联合应用DEX分为观察组(联合DEX)56例、对照组(不用DEX)56例。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射血功能、肌钙蛋白T(cTnT)、心房钠尿肽(BNP)等血液毒性反应及化疗期间全身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cTnT、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化疗相关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显著降低EPI化疗期间心肌受损的程度,同时并不增加患者的全身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丙亚胺 乳腺癌 表柔比星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mmotome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曹苏生 袁补全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Mammotome对26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切除和活检,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腺瘤192例,乳腺癌4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6例... 目的探讨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Mammotome对26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切除和活检,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腺瘤192例,乳腺癌4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3例术中皮肤破损,5例出现较大血肿,1例术后2 d切口及针道发红经抗感染治疗后消退,5例皮下轻度青紫,4例肿瘤残留。结论 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具有手术微创、定性准确、切口隐蔽、不需缝合、康复快等优点,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MOTOME 微创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8与CD133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坤 吕旭 曹苏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CDK8与CD133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临床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0例,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后予新辅助化疗至少3个周期,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 目的探讨CDK8与CD133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临床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0例,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后予新辅助化疗至少3个周期,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化疗前后标本CDK8与CD133的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TNM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转移个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DK8与CD13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CDK8与CD133表达减少;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纤维腺瘤组织CDK8和CD133表达量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均P<0. 05)。新辅助化疗前后,CDK8和CD133变化一致,且与疗效变化一致。结论 CDK8与CD133可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K8 CD133 新辅助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循环微波固化乳腺纤维腺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昌文 曹苏生 +3 位作者 王伟 刘军 彭森 王水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3期182-182,158,共2页
目的探讨冷循环微波固化(microwave coagulation,MC)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ECO100冷循环微波固化仪对24例人乳腺纤维腺瘤进行微波固化后,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测定MC靶区范围大小,对靶区组织,靶区周围组织作常规病理学... 目的探讨冷循环微波固化(microwave coagulation,MC)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ECO100冷循环微波固化仪对24例人乳腺纤维腺瘤进行微波固化后,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测定MC靶区范围大小,对靶区组织,靶区周围组织作常规病理学检查,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MC靶区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MC靶区乳腺细胞呈凝固性坏死改变,周围组织光镜下无改变。微波治疗后,5例出现皮肤稍红,7例出现水肿,一周后红肿均消失。结论冷循环微波固化乳腺纤维腺瘤,可使其发生凝固样坏死,固化范围明确,创伤小,无严重不良反应,为MC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固化 纤维腺瘤 微创 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mmotome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伟 曹苏生 +1 位作者 王伟 袁补全 《内分泌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2月至2007年7月应用Mammotome对25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切除和活检并评价其结果进行。结果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182例,乳腺癌4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26例,重度不... 目的探讨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2月至2007年7月应用Mammotome对25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切除和活检并评价其结果进行。结果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182例,乳腺癌4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2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3例术中皮肤破损,5例出现较大血肿,1例术后2天切口及针道发红经抗炎治疗后消退,5例皮下轻度青紫,4例肿瘤残留。结论Mammotome乳腺旋切活检系统具有手术微创、定性准确、切口隐蔽、不需缝合、康复快等优点,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MOTOME 微创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手术58例近期疗效观察
13
作者 曹苏生 王伟 +3 位作者 张家新 袁补全 刘军 鹿存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1423-1424,共2页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1~61个月,中位随访24个月,保乳组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54);死亡2例,死亡率3.70%(2/54).结论...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1~61个月,中位随访24个月,保乳组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54);死亡2例,死亡率3.70%(2/54).结论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综合疗法,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 保留乳房 腋窝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卜宪才 曹苏生 +4 位作者 王伟 刘军 鹿存涛 李昌文 张坤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 node biopsy,SLNB)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pT1.2N0M0期乳腺癌行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资料。56例SLN阴性,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lymph node biopsy,SLNB)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pT1.2N0M0期乳腺癌行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资料。56例SLN阴性,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辅以化疗、放疗,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行内分泌治疗。结果56例成功施行保乳手术,保乳术后双乳对称。SLNB替代ALND者各项术后并发症少。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72个月),1例发现局部复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发现腋窝淋巴结复发转移。结论SLNB可以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术后并发症,保留腋窝形态,提高保乳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手术65例近期疗效观察
15
作者 刘军 张家新 曹苏生 《井冈山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5年第08M期69-70,78,共3页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1-61月,中位随访24月,保乳组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65);死亡2例,死亡率3.07%(2...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1-61月,中位随访24月,保乳组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65);死亡2例,死亡率3.07%(2/54)。结论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综合疗法,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生存率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 保留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植入式输液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
作者 孔芬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5期343-343,共1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输液港相关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植入式输液港患者120例,采用百分比的统计学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留置植入式输液港的120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例数96例(80.0%);24例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导管堵... 目的探讨植入式输液港相关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植入式输液港患者120例,采用百分比的统计学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留置植入式输液港的120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例数96例(80.0%);24例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导管堵塞10例,静脉炎7例,穿刺点感染2例,药液外渗3例,,导管脱落1例,血栓形成1例。结论植入式输液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术,尤其适合需要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以及需要长期静脉补液的慢性病患者,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植入式输液港 并发症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新娴 《黑龙江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间在我院外科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间在我院外科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一年后会回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护理干预一年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提升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乳腺癌术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在乳腺癌中的诊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8
作者 孙明宇 唐传纲 曹苏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在乳腺癌中的诊疗意义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获取1197例样本的基因表达信息和临床信息,采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LinkedOmics、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 目的探讨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在乳腺癌中的诊疗意义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获取1197例样本的基因表达信息和临床信息,采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LinkedOmics、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等对VDAC1进行综合分析。采用人类蛋白图谱(HPA)数据库获得乳腺癌和正常样本中VDAC1的蛋白表达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VDAC1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VDAC1对乳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乳腺癌组织的VDAC1 mRNA及VDAC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VDAC1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P<0.001),说明VDAC1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将1070例具有有效随访数据的患者根据VDAC1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535例)与低表达组(535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VDAC1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VDAC1低表达组(P<0.001)。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VDAC1主要参与蛋白水平的代谢过程及细胞周期等。免疫浸润分析发现,VDAC1的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ρ=0.121,P<0.001),与CD4^(+)T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ρ=-0.286,P<0.001)。结论VDAC1在乳腺癌中具有较好的诊疗价值,对预后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是乳腺癌潜在的诊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 预后预测 癌症基因组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19
作者 黄程 刘芬 姜海波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1期170-177,共8页
随着交通出行设施增多,脑卒中和各种事故所导致的患者数量随之上涨,术后康复训练是患者恢复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利用机器人技术辅助康复医师进行患者相关训练的设备正在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未来下肢外骨骼康复机... 随着交通出行设施增多,脑卒中和各种事故所导致的患者数量随之上涨,术后康复训练是患者恢复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利用机器人技术辅助康复医师进行患者相关训练的设备正在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未来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主要应从改进人机协作、改进控制算法、优化康复效果评估、设备轻量化、便携化与可重构化、提升经济性等方面考虑。本文系统检索了近十年国内外在下肢康复机器人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成果,梳理和分析了关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系统归纳了下肢康复机器人所取得的进展及成果,并对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下肢 康复机器人 康复医学 人机交互 仿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的成立与运行效果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元红 张洁 +4 位作者 赵丽 王海宏 白海燕 张旭林 刘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0-372,共3页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的建立与运行效果。成立质控小组,制订敏感指标及相应的过程指标,由质控小组对过程指标进行质量评价并持续改进。结果显示,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明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 敏感指标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