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市育龄期成人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先梅 郭静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458-459,462,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育龄期人群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流行情况,为今后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体检、就诊的1 318例育龄期成人HB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育龄期人群有13种HBV感染模式,以单... 目的了解本地区育龄期人群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流行情况,为今后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体检、就诊的1 318例育龄期成人HB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育龄期人群有13种HBV感染模式,以单独HBs Ab阳性和全阴性两种模式为主,分别占49.69%和31.41%;感染模式不存在性别分布差异;非正常妊娠人群与正常妊娠人群乙肝病毒感染模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育龄期人口乙肝易感人群比重较大,约占1/3,需积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非正常妊娠可能与HBV感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 2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呼吸科痰液标本中病原菌及耐药菌的分布特征
2
作者 汪敏 张丽丽 裴蕴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1期167-169,共3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呼吸科痰液标本中病原菌及耐药菌的分布特征。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某三甲医院呼吸科送检的所有痰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痰液标本中的病原菌菌株均进行分离和鉴定,再对分类后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呼吸科痰液标本中病原菌及耐药菌的分布特征。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某三甲医院呼吸科送检的所有痰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痰液标本中的病原菌菌株均进行分离和鉴定,再对分类后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然后,观察这些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的数量、种类及药敏实验的结果。结果:在这些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992株。在这99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菌株有820株,真菌菌株有170株,革兰阳性菌菌株有2株。在这992株病原菌中共检出耐药菌282株。在这282株耐药菌菌株中,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菌株(CRPA)有107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菌株(CRAB)有94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菌株(CRKPN)有77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菌株(CRECO)有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MRSA)有1株。在这282株耐药菌菌株中,耐药性较高的菌株有3种,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ab)、铜绿假单胞菌(pae)和肺炎克雷伯菌(kpn)。结论:某三甲医院呼吸科痰液标本中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ab)、铜绿假单胞菌(pae)及肺炎克雷伯菌(kpn)的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病原菌 耐药菌 痰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参考区间的建立
3
作者 李全双 程星 岳婵娟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基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数据库,应用间接法建立本实验室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参考区间,并验证试剂厂家参考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LIS数据库中2019—2023年体检人群的血清Aβ1-42检测数据。采用四分位间... 目的基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数据库,应用间接法建立本实验室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参考区间,并验证试剂厂家参考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LIS数据库中2019—2023年体检人群的血清Aβ1-42检测数据。采用四分位间距法剔除离群值,使用统计软件检验数据的正态性,并分别比较性别和年龄的组间差异。非正态分布数据使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区间,并与现用的试剂厂家参考区间比较,计算其相对偏差和参考变化值(RCV)。验证依据为基于生物学变异度的RCV。另外,从2024年表观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数据对建立的参考区间进行应用验证。结果Aβ1-42水平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β1-42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6岁人群Aβ1-42的参考区间(≤106pg/mL)与试剂厂家参考区间(≤110.0pg/mL)很接近,相对偏差为3.6%;56~65岁人群参考区间(≤97pg/mL)相对偏差为11.8%;55岁以下人群参考区间(≤89pg/mL)的相对偏差为19.1%。所有年龄段的相对偏差均小于RCV(75.8%)。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自建参考区间的符合率均≥95%。结论性别对Aβ1-42水平无显著影响,而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按年龄段建立参考区间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β淀粉样蛋白1-42 间接法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2011-2014年MRSA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纵帅 徐萍萍 +3 位作者 康海全 冯倚帆 郝婷婷 徐银海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特点。方法收集和统计2011—2014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MRSA感染的相关数据,分析其检出率、临床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和耐药性特点等。结果近4年MRSA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特点。方法收集和统计2011—2014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MRSA感染的相关数据,分析其检出率、临床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和耐药性特点等。结果近4年MRSA的检出主要分布在ICU(含急诊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和呼吸科等科室;检出标本中以痰液和血液为主,分别占61.3%和20.2%;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等100%敏感,对所选β-内酰胺类抗生素100%耐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多在50%以上;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2 mg/L的比例逐年增加。结论医院感染MRSA检出率高,呈严重的多重耐药特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MRSA株;应加强对主要分布科室的监测和管理,防止菌株暴发流行;对MIC≥1.0 mg/L(肉汤稀释法)的MRSA感染患者应重点监控并积极进行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流行病学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六项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18
5
作者 蒋冉 王成宝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8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妇科疾病患者诊断中通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六项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于清晨收集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其血清性激素六项... 目的探讨在妇科疾病患者诊断中通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六项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于清晨收集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其血清性激素六项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性激素六项[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雌激素(FSH)、泌乳素(PRL)、雌二醇(E_(2))、睾酮(T)以及孕酮(P)]水平,观察组中不同妇科疾病患者的性激素六项水平,对照组不同生理期性激素六项水平。结果观察组LH、FSH、PRL、T、P水平分别为(42.62±10.15)mIU/ml、(53.69±17.18)mIU/ml、(29.62±11.18)ng/ml、(71.62±13.95)ng/dl、(26.35±3.95)ng/ml,高于对照组的(13.16±3.69)mIU/ml、(21.53±3.16)mIU/ml、(18.06±2.03)ng/ml、(42.16±5.18)ng/dl、(14.16±2.06)ng/ml,E_(2)水平(71.26±11.19)pg/ml低于对照组的(611.08±395.2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LH、FSH、P高于其他疾病患者,闭经溢乳患者的PRL、E_(2)高于其他疾病患者,不孕症患者的T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期LH水平高于排卵期、黄体期、绝经期,绝经期FSH水平高于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黄体期PRL、P水平高于卵泡期、排卵期、绝经期,排卵期E_(2)、T水平高于卵泡期、黄体期、绝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疾病患者的诊断中通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六项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疾病 激素六项 化学发光法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张茹梦 刘玉玉 +1 位作者 王秀娟 单明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78例)和二甲...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78例)和二甲双胍组(79例),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肾功能、肾纤维化指标、在治疗前后血清TGF-β_(1)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瑞格列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值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值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的Ⅳ型胶原、TGF-β_(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差值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均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GF-β_(1)水平及改善糖脂代谢,其中瑞格列奈在调节血清TGF-β_(1)水平及改善糖脂代谢方面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尤其是需要同时控制血糖和血脂的患者,瑞格列奈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二甲双胍 瑞格列奈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 糖脂代谢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就诊人群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7
7
作者 裴蕴锋 经先振 +2 位作者 周娟 曹春萍 牛国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究医院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4月29日期间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同时接受HPV分型定量检测的年龄14~73岁的7694名患者临床... 目的探究医院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4月29日期间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同时接受HPV分型定量检测的年龄14~73岁的7694名患者临床数据,其中421名接受病理学检查。按年龄将患者分为6组:<20岁,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组。结果 (1)7694名就诊患者中有1637名为HPV阳性,感染率为21.28%。在不同的年龄组中,均以高危型HPV感染最为常见。(2)HPV感染率在年龄上呈V型分布,感染率较高的年龄组为60~岁组与<20岁组,分别为23.23%与33.33%,30~岁组感染率最低,为18.96%。(3)HPV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为多见,占多重感染患者的74.72%,感染亚型数越多,感染率越低。最常见的多重感染类型分别为:HPV16与HPV52共感染、HPV52与HPV58共感染、HPV16与HPV56共感染。(4)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后,1×104个宫颈脱落细胞中所有高危型HPV载量每升高10倍,宫颈上皮瘤变风险提高1.35倍。(5)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后,病理学分级越高,患者HPV感染可能性显著提高。结论医院就诊人群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不同,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HPV感染率、高危型HPV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均较高。高危型HPV总载量提高,宫颈癌变风险提高且HPV感染与宫颈细胞学病变和宫颈组织学病变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HPV分型定量检测方法能区分更多的基因型别,能呈现给临床医生更多的参考信息,也能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分型定量检测 流行病学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地区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景景 丁宸 +1 位作者 邵婧 徐萍萍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805-806,共2页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suis)感染人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且病死率高。从事对猪的养殖、屠宰及加工等过程的人员为高危人群.本病主要是由病原菌通过皮肤的伤口或黏膜而感染。
关键词 感染 猪链球菌2型 血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对徐州地区2015-2019年MRSA最低抑菌浓度值飘移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纵帅 徐银海 +1 位作者 丁兴龙 徐萍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1-99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变化趋势,为临床使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按医院感染标准筛选2015-2019年徐州地区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非重复MRSA共900株,... 目的回顾性分析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变化趋势,为临床使用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按医院感染标准筛选2015-2019年徐州地区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非重复MRSA共900株,收集其MIC值,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科室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值,分析相关特征。结果900株MRSA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2015-2019年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均值分别为(1.058±0.232)、(1.100±0.272)、(1.108±0.266)、(1.122±0.273)、(1.147±0.298)μg/mL,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科室MIC均值分别为(1.159±0.303)、(1.253±0.344)、(1.320±0.331)、(1.413±0.289)、(1.451±0.278)μg/mL,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ICU科室MIC均值分别为(0.995±0.134)、(1.005±0.135)、(1.005±0.091)、(1.016±0.155)、(1.006±0.142)μg/mL,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9年ICU和非ICU科室MIC均值同年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1.5μg/mL的比例逐年增加。结论2015-2019年徐州地区未发现耐万古霉素MRSA,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值存在漂移,主要来自ICU科室。对ICU科室万古霉素MIC≥1.5μg/mL的MRSA菌株及其感染患者应重点监控,积极治疗,防止感染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 最低抑菌浓度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谷氨酰胺转移酶和甘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业茗 张娇 +9 位作者 焦艳 张双双 王鹏 黄跃阳 崔灿 张蕊 王露 王晨 陈永强 李洪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酰胺转移酶(GGT)和甘胆酸(CG)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2022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和消化内科初次就诊的157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ICP组),另选择同期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酰胺转移酶(GGT)和甘胆酸(CG)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2022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和消化内科初次就诊的157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ICP组),另选择同期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正常孕妇119例作为对照。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ICP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GT和CG对ICP的诊断价值。结果(1)ICP组与对照组孕妇年龄、孕周、总胆红素(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GGT、总胆汁酸(TBA)、CG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Exp(B)=1.006,95%CI=1.002,1.010,P=0.004]和CG[Exp(B)=1.046,95%CI=1.032,1.061,P<0.001]与ICP的发生显著相关;(3)ROC曲线分析表明:GGT诊断IC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5%CI=0.801,0.901,P<0.001),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17%和91.60%,约登指数为73.77;CG诊断ICP的AUC为0.95(95%CI=0.932,0.975,P<0.001),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45%和87.39%,约登指数为77.84。二者联合诊断时的AUC为0.98(95%CI=0.966,0.992,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8%(95%CI=87.180,97.050)和94.74%(95%CI=89.890,97.700),约登指数为88.02。结论ICP患者血清GGT和CG水平明显增高,且与ICP的发生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ICP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谷氨酰胺转移酶 甘胆酸 总胆汁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动成像技术联合透明帽辅助结肠镜检查对腺瘤检出率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王龙腾 张嫚嫚 +5 位作者 侯思慧 刘益 刘通 毕亭亭 陈永强 张海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52-1655,1660,共5页
目的探讨联动成像技术(linked color imaging,LCI)联合透明帽对结直肠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08例,随机分为WLI组(传统白光模式,white light imaging)、LCI组、透... 目的探讨联动成像技术(linked color imaging,LCI)联合透明帽对结直肠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08例,随机分为WLI组(传统白光模式,white light imaging)、LCI组、透明帽组、LCI+透明帽组。所有结肠镜检查均由同一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完成,比较四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盲肠插管时间、腺瘤检出率、平均腺瘤检出数、阳性结肠镜平均腺瘤数等。结果WLI组、LCI组、透明帽组及LCI+透明帽组的腺瘤检出率分别为:33.3%、42.5%、37.3%、42.2%,LCI组、透明帽组、LCI+透明帽组分别与WLI组比较,腺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LI组、LCI组、透明帽组、LCI+透明帽组的近端腺瘤检出率分别为:10.4%、19.9%、16.0%、15.6%,LCI组较WLI组近端腺瘤检出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LI组、LCI组、透明帽组、LCI+透明帽组的≤5 mm腺瘤检出率分别为:20.1%、25.3%、22.0%、30.6%,LCI+透明帽组较WLI组≤5 mm腺瘤检出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I+透明帽组较WLI组阳性结肠镜平均腺瘤数显著增加(2.76±2.09 vs 1.96±1.38,P<0.05);LCI组、LCI联合透明帽组较WLI组平均腺瘤检出数显著增加(1.05±1.90 vs 0.65±1.22,P<0.05;1.16±1.92 vs 0.65±1.22,P<0.01)。结论LCI联合透明帽辅助结肠镜检查提高了≤5 mm腺瘤检出率,且可以提高平均腺瘤检出数以及阳性结肠镜平均腺瘤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联动成像技术 透明帽 腺瘤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12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张玥 郑璐 +4 位作者 陈园园 裴蕴锋 于魁魁 顾锋 陈永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12种细胞因子(IFN-α、IFN-γ、TNF-α、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和IL-17)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脑脊液中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临床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 目的探讨12种细胞因子(IFN-α、IFN-γ、TNF-α、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和IL-17)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脑脊液中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临床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52例,对采集的脑脊液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以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脊液中12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检测的12种细胞因子中仅IL-5、IL-6和IL-83个细胞因子的浓度显著升高,阳性率分别为23.08%、42.31%和96.15%;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呈负相关。另外,与白细胞计数结果相一致,细胞因子IL-5、IL-6和IL-8在患者治疗获益后均明显下降。结论脑脊液中IL-5、IL-6和IL-8水平的检测可作为今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诊治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细胞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患者外周血NLR、CRP、P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13
作者 黄跃阳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0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水平与急性胆囊炎(AC)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重度A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AC患者141例作为胆囊炎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水平与急性胆囊炎(AC)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重度A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AC患者141例作为胆囊炎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47例)、中度组(59例)和重度组(35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不同严重程度AC患者的NLR、CRP、PA水平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AC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CRP、PA等指标对重度AC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与胆囊炎组外周血NLR、CRP、PA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外周血NLR、CRP平均水平依次升高,PA平均水平依次降低(P<0.05);单因数分析显示,重度组患者的WBC、NLR、CRP、PCT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ALB、PA水平显著低于轻中度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β=2.211,P=0.023)、CRP(β=0.603,P=0.043)及PA(β=-0.102,P=0.001)水平均与重度AC显著相关。外周血NLR、CRP、PA水平预测重度A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733、0.767,灵敏度分别为80.0%、57.1%、85.7%,特异度分别为73.6%、86.8%、57.3%。NLR、CRP、PA联合预测重度AC的AUC为0.844。结论AC患者外周血NLR、CRP水平升高及PA水平降低与病情加重有关,NLR、CRP、PA三者联合检测对于重度AC具有优异的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重度AC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NLR CRP PA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和降钙素原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邵婧 丁宸 牛国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尿液内毒素、血清降钙素原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55例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细菌计数,同时进行尿液内毒素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进行比... 目的探讨尿液内毒素、血清降钙素原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55例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细菌计数,同时进行尿液内毒素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55份标本中,尿培养阳性标本256份。其中革兰阴性菌199例(77.7%),革兰阳性菌45例(17.6%),真菌12例(4.7%)。细菌性尿路感染其WBC、细菌计数、CRP、PCT值均明显高于真菌和培养阴性的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PCT灵敏度81.6%,特异度81.9%,阴性预测值89.6%。尿液内毒素在革兰阴性菌引起尿路感染中明显升高,而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和培养阴性的标本中均变化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内毒素在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中灵敏度91.4%,特异度93.7%,阴性预测值90.3%。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尿液内毒素、血清PCT对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高的价值,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有助于区分尿路感染致病菌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降钙素原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邵婧 牛国平 徐萍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探讨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化学分析仪对1 268份尿标本进行检测,将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亚硝酸盐试验结果同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 UF-... 目的探讨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化学分析仪对1 268份尿标本进行检测,将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亚硝酸盐试验结果同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的cut off值为45个/微升(敏感度84.9%,特异性86.9%,阴性预测值94.1%),细菌的cut off值为362个/微升(敏感度76.0%,特异性90.5%,阴性预测值91.2%)。亚硝酸盐试验敏感度58.2%,特异性86.8%,阴性预测值85.1%。B_FSC细菌散点图中B_FSC<30ch革兰阴性杆菌占95.2%,B_FSC>30ch革兰阳性球菌占82.3%。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亚硝酸盐试验阳性率分别为69.5%和29.5%。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化学分析仪对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高的价值,可提高敏感度和特异性,并有助于区分尿路感染致病菌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细菌培养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 尿化学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丁宸 裴蕴锋 徐玉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18-119,共2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50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50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393株来自痰液(78.3%),主要分布于ICU、呼吸科等。对常用抗菌剂耐药性逐年增加...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50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50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393株来自痰液(78.3%),主要分布于ICU、呼吸科等。对常用抗菌剂耐药性逐年增加,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头孢唑啉呈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性逐渐增强,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静 程星 李全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79-48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8例急性脑膜炎患儿血清PCT,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儿童。根据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结果把脑膜炎患儿分为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和病毒性脑膜炎...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8例急性脑膜炎患儿血清PCT,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儿童。根据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结果把脑膜炎患儿分为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毒脑组)。结果化脑组血清PCT为(10.71±16.89)μg/L,毒脑组血清PCT为(0.63±0.35)μg/L,对照组PCT为(0.33±0.11)μg/L。与毒脑组和对照组比较,化脑组PC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毒脑组PCT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可作为鉴别诊断儿童化脑与毒脑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脑膜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特异性IgE变应原引起的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的变应原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红艳 邓演超 +2 位作者 徐湛 刘虹 李全双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变应原在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确诊的Ⅰ型变态反应疾病患者767例作为研究对象,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19种变... 目的研究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变应原在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确诊的Ⅰ型变态反应疾病患者767例作为研究对象,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19种变应原sIgE,分析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比例、sIgE变应原在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中的阳性率及分布。结果 sIgE变应原引起的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分别为414例(53.98%)和353例(46.02%),户尘螨和混合霉菌在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中的分布接近(49.0%vs 51.0%和43.4%vs 56.6%),并且在不同数量变应原致敏的多重致敏中阳性率相对稳定,其他17种变应原75%~100%分布在多重致敏中,阳性率随致敏变应原种类增加而增高。单一致敏中最主要变应原为户尘螨(64.8%)和混合霉菌(19.0%),其次是牛奶(3.9%)和蟑螂(2.2%)。多重致敏中各变应原阳性率均高于单一致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98~137.2,均P<0.05),在种属相近的变应原之间呈现出高度一致的阳性现象。结论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的sIgE变应原分布有显著差异,多重致敏中可能存在广泛的交叉致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 单一致敏 多重致敏 交叉致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宸 徐玉玲 曹春萍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20-122,共3页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医院血培养标本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BacT/Alert3D-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3934份标本进行检测,分离所得菌株置于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医院血培养标本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BacT/Alert3D-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3934份标本进行检测,分离所得菌株置于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进行,药敏结果用WHONET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从3934例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685株,阳性率为17.4%,其中革兰阴性菌269株,占36.4%,革兰阳性菌420株,占61.3%,真菌16株,占2.3%,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分别为55.8%和64.3%,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分别为63.2%、78.9%。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好的药物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好的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烷。结论血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各不相同,应对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加强监测,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GAL和血清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丽 牛国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182-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改变及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T2DM患者58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ACR<30mg/mmol)...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改变及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T2DM患者58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ACR<30mg/mmol)和高清蛋白尿组(ACR≥30mg/mmol);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测定其血浆NGAL、血清CysC、肾功能、血糖及血脂等水平。结果血浆NGAL和血清CysC水平在对照组、正常清蛋白尿组和高清蛋白尿组中呈逐步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NGAL与血清CysC、肌酐(CRE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43、0.66,P<0.05);血清CysC与CREA、BUN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58,P<0.05)。结论 DN患者血浆NGAL与血清CysC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均与肾损伤程度有关,二者可以作为DN早期无创性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