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式间接粘接法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周黎黎 吴桂堂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式间接粘接法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徐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80例,其中90例患者采用改良式间接粘接法将托槽固定在牙面上,为观察组;另90例患者采用直接粘接法将托槽固定在牙... 目的观察改良式间接粘接法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徐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80例,其中90例患者采用改良式间接粘接法将托槽固定在牙面上,为观察组;另90例患者采用直接粘接法将托槽固定在牙面上,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正畸治疗5个月后的效果、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下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磨牙位移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受限、生理疼痛、心理障碍、残障等OHR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远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2.22%(P<0.05)。结论与直接粘接法相比,改良式间接粘接法用于口腔正畸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口腔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改良式间接粘接法 直接粘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8期3544-3545,共2页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状况,咀嚼效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状况,咀嚼效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L、BOP、PLI、SBI、P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咀嚼效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显著改善,咀嚼效能显著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行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鲍强 曹焜 +2 位作者 李家锋 吕中静 张婷 《大医生》 2021年第2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究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究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行开窗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成功率、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69%)比对照组(25.64%)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性手术相比,开窗引流术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成功的概率大,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更快恢复,且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引流术 口腔颌面囊肿 囊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上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增龄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朱绍跃 魏路明 +5 位作者 袁长永 刘浩 周瑶 刘雨苗 刘宗响 谢妮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9-1094,1106,共7页
目的测量不同年龄组儿童上颌第一乳磨牙的解剖参数,评估牙冠增龄性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估了154例4~8岁儿童患者308颗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用NNT软件分析上颌第一乳磨牙的多个重要指标。结果髓顶厚度H1(... 目的测量不同年龄组儿童上颌第一乳磨牙的解剖参数,评估牙冠增龄性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估了154例4~8岁儿童患者308颗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用NNT软件分析上颌第一乳磨牙的多个重要指标。结果髓顶厚度H1(左侧,P=0.01;右侧,P=0.02)和髓室底厚度H3(左右侧P<0.01)与年龄呈正相关,而髓腔高度H2(左右侧P<0.01)和腭尖的高度D1(左侧P=0.003,右侧P=0.002)与年龄呈负相关。颊尖的高度与年龄无关。4、5岁年龄组与8岁年龄组之间的H1和H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年龄组与6、7岁和8岁年龄组之间的H2和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第一乳磨牙牙冠的年龄相关性变化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通过CBCT数据进行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影像 增龄性变化 上颌第一乳磨牙 髓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玲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166-1167,共2页
目的观察肌激动器与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肌激动器矫治,观察组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SNA下降更显著,颏点... 目的观察肌激动器与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肌激动器矫治,观察组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SNA下降更显著,颏点向前生长更多。前后关系矫治SNA角下降、磨牙关系矫正更多,上前牙内收、下切牙唇倾度增加小于对照组。结论根据错颌类型、位置选择适宜的功能矫治器可获得良好矫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激动器 FRⅡ型功能矫治器 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