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市儿童医院胃肠道门诊微生态制剂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庆学 韩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关于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治疗胃肠道疾病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胃肠道疾病患者的处方资料300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过微生态制剂的处方共计208张,将微生态制...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关于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治疗胃肠道疾病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胃肠道疾病患者的处方资料300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过微生态制剂的处方共计208张,将微生态制剂与其他药物合用的处方共计124张。分析我院微生态制剂及其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微生态制剂与其他药物的合用情况。结果在抽查的300张处方中,涉及微生态制剂的处方共计208张,占比69.33%。其中微生态制剂主要为4种,分别是培菲康、思连康、妈咪爱以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我院门诊中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腹痛和急慢性肠炎等肠道疾病,二者在微生态制剂中占比分别为20.19%和18.27%,在总处方数中占比分别为14.00%和12.67%。微生态制剂合用抗生素的处方数构成比为36.39%,显著高于合用止泻药的20.16%,合用抗酸药的19.35%,合用胃肠动力药的2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在我院门诊中的使用率较高,治疗肠道类疾病的涉及面较广,在与其他药物的合用情况中,抗生素位居首位,临床上应对微生态制剂的合理应用进行重点关注,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门诊 微生态制剂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力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7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例,研究组在神经发育学疗法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力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康复...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例,研究组在神经发育学疗法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力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两组痉挛程度、站立及步行能力及步行速度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肌力训练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肌力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脑血疏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庆学 韩琳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建立脑血疏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脑血疏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Shimadzu UVP-ODS(5μm,250 mm×4.6 mm);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乙腈-水(17:3... 目的 建立脑血疏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脑血疏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Shimadzu UVP-ODS(5μm,250 mm×4.6 mm);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乙腈-水(17:33)。理论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应≤4000。结果 黄芪甲苷的进样量在1.78~24.9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02%,相对标准偏差(RSD)=4.03%,在常温下8 h内稳定性较好。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可靠,该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法可作为控制脑血疏口服液质量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疏口服液 黄芪甲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院肺炎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琳 王庆学 王庆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051-4053,共3页
目的研究徐州市福利院肺炎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以降低感染率。方法收集徐州市福利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450例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的痰液标本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分析肺炎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 目的研究徐州市福利院肺炎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以降低感染率。方法收集徐州市福利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450例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的痰液标本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分析肺炎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0份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238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2.89%,其中革兰阴性菌185株占77.73%,以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8株占20.17%,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5株占2.1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西丁耐药率高,均>90.0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头孢噻肟耐药率高,均>75.00%;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均>75.00%;鲍氏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均>90.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美罗培南、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均>90.00%。结论徐州市福利院小儿肺炎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较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董改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7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疗的7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用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对...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疗的7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用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较明显降低,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联合使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发挥协同作用,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枸橼酸莫沙必利 埃索美拉唑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改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5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用前列地尔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与对照组(71.43%)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LVA、RVA、BA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A、RVA、B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LVA、RVA、BA血流速度,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前列地尔 丹参川芎嗪 左椎动脉 右椎动脉 基底动脉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先天愚型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石惠中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5期170-171,共2页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先天愚型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先天愚型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生理机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一...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先天愚型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先天愚型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生理机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精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天愚型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先天愚型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术后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禇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2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社会福利院门诊部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均予以术后护理。术后随访半年,观察12例患儿是否有正常肛门功能、排便习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社会福利院门诊部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均予以术后护理。术后随访半年,观察12例患儿是否有正常肛门功能、排便习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例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术后随访过程中,出现造瘘口皮肤感染1例,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患儿肛门功能及排便习惯,均恢复正常。结论术后护理在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并使肛门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低位肛门闭锁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咽喉口服液中主要成分的鉴别实验研究
9
作者 王庆学 韩琳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7期8-11,共4页
目的建立清咽喉口服液中黄芩、连翘和生地黄中有效成分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咽喉口服液中黄芩、连翘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地黄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汉黄... 目的建立清咽喉口服液中黄芩、连翘和生地黄中有效成分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咽喉口服液中黄芩、连翘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地黄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及连翘中的连翘苷的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和梓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波长处被检出。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清咽喉口服液中有效成分的鉴别,并纳入清咽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正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咽喉口服液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晓娜 刘珊珊 +2 位作者 韩琳 王庆阳 王庆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0期3937-3939,共3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HFMD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HFMD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发热、疱疹、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HFMD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丙种球蛋白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疗效
原文传递
2013年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琳 王庆学 林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700-3702,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2013年抗菌药物应用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病原菌检查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医... 目的探讨医院2013年抗菌药物应用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病原菌检查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医院抗菌药物用量前3位分别为头孢菌素类60.5%、其他β-内酰胺类18.0%和青霉素类11.0%;共分离出3 948株病原菌,检出率为13.3%,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2 273株占57.6%;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60.0%;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1.0%。结论 2013年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以头孢菌素类为主,临床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病原菌的耐药形势较为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耐药性 病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