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抗生素应用与医院感染比例强度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汪永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2-243,共2页
为了解不同抗生素应用与医院感染(HAI)发生比例的强度关系,减少HAI的发生、暴发提供资料依据,自1995年起,随机抽样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461例住院病人、456例HAI病人进行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2组病人临床抗生素应用... 为了解不同抗生素应用与医院感染(HAI)发生比例的强度关系,减少HAI的发生、暴发提供资料依据,自1995年起,随机抽样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461例住院病人、456例HAI病人进行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2组病人临床抗生素应用的比例强度、使用种类及使用后发生HAI的比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施行各类插入性操作造成未使用抗生素病人发生HAI也占一定比例(36.84%),另外提示,肠杆菌科细菌是造成HAI主要病原菌。强调:HAI病人病原学的早期诊断是合理使用有效抗菌药物、降低感染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类 交叉感染 比例强度 医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魏秀凤 王秀华 +1 位作者 易烜 宋华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了解徐州市医院感染发生率,评估重要危险因素的变化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效率。方法徐州市二级以上医院在2012年7月16日-8月31日完成调查,启动时间自行安排,启动后一周内完成调查,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于调查日0∶00-24∶00采用床旁调查... 目的了解徐州市医院感染发生率,评估重要危险因素的变化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效率。方法徐州市二级以上医院在2012年7月16日-8月31日完成调查,启动时间自行安排,启动后一周内完成调查,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于调查日0∶00-24∶00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调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2.99%;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高的科室有ICU、神经外科、血液内科,分别占25.70%、9.10%、7.01%,感染部位主要分布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占48.86%、20.40%和7.76%;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71.17%,排前三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9.37%、大肠埃希菌占15.77%、肺炎克雷菌占13.96%;抗菌药物使用率51.18%,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28.81%;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侵入性操作有关,主要为气管切开占50.00%、使用呼吸机占19.16%、动静脉插管占13.9%。结论通过现患率调查,应加强高危科室的目标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性用药的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加强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现患率
原文传递
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6
3
作者 魏秀凤 王秀华 宋华宁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558-559,共2页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生率高于同期住院患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21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HAP 25例,感染率11.9%,同期住院患者13 469例,...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生率高于同期住院患者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21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HAP 25例,感染率11.9%,同期住院患者13 469例,发生HAP 312例,感染率2.38%.调查组患者HAP的感染率比同期住院患者高9.42%,是同期住院患者的近5倍.结论 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气管插管时间过长、合并基础疾病是引起HAP的主要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卫生宣教、尽量缩短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床头抬高30°、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卫生规范等是预防HAP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家三级医院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现况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逸君 李霞 +24 位作者 成晨 刘娟 闻亚军 金霞 杨悦 狄佳 唐红萍 吴洁 刘菁 刘海英 黄劲华 张骏骥 李淑艳 杨乐 王鑫扬 耿淑平 邢虎 谢金兰 华皎 薛小明 赵烨 欧阳林辉 宋培新 张永祥 李连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791-3796,共6页
目的调查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防控实施现状,为进一步推动新指南落实、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置管操作及维护核查表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版)》设计调查问卷,于2022年6-9月对江... 目的调查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防控实施现状,为进一步推动新指南落实、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置管操作及维护核查表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版)》设计调查问卷,于2022年6-9月对江苏省20家三级医院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推行情况,个案调查包括重点部门成年患者置管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共纳入20家三级医院2895例患者,75.0%(15/20)医院向临床医护提供置管核查表,83.2%(2410/2895)置管及维护人员接受过VCAI指南培训;置管前,16.2%(469/2895)置管环境不符合规范(Ⅲ类或Ⅳ类环境);70.3%(324/461)输液港植入在手术室进行;9.0%(260/2895)置管部位为股静脉;置管中,97.2%(2814/2895)遵循最大无菌屏障要求;仅10.8%(314/2895)使用含氯己定醇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置管后,39.9%(1154/2895)应用三通旋塞阀进行导管连接;50.3%(364/723)输注静脉内脂肪剂(IVFE)时每隔12 h更换输液装置;亚组分析显示,置管部位、最大无菌屏障、皮肤消毒剂类型、导管连接方式、输注IVFE时更换管路频率在ICU与非ICU病区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AI预防与控制措施培训及落实情况需进一步加强,迫切需要制定切合实际、可执行的核查表以督促防控措施进一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 指南 现状 核查表 三级医院 横断面研究 现况调查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徐州地区综合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基线数据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莉 周芳 +1 位作者 茅一萍 宋华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151-4153,4170,共4页
目的初步了解徐州地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和病原菌特点,为感染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徐州地区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23所医院入住ICU>48h患者进行监测,收集数据,运用MINKE医院感染管理软件系统对... 目的初步了解徐州地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和病原菌特点,为感染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徐州地区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23所医院入住ICU>48h患者进行监测,收集数据,运用MINKE医院感染管理软件系统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统计出导尿管使用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以及病原菌特点。结果研究期间共监测11581例ICU患者,同期住院总日数49874d,导尿管总日数43777d,导尿管使用率87.78%,其中CAUTI患者45例,CAUTI发病率1.03‰;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共59株,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居前5位的为大肠埃希菌、白念珠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根据Spearman法分析可知,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导尿管相关感染率成正相关增长。结论徐州地区ICU住院患者导尿管的使用率较高,CAUTI发病率低于国内报道,和NHSN数据接近,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低,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需加强影响因素监测,从结果监测过渡到过程监测,监测各项措施的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原文传递
综合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邵小青 茅一萍 +2 位作者 谭思源 宋华宁 郑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72-2675,共4页
目的调查徐州地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相关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2014年徐州市23家医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L)的患者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发... 目的调查徐州地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相关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2014年徐州市23家医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L)的患者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发生CRBSI的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36例CL置管的患者,总CL使用率为43.27%,CRBSI千日感染率为2.05‰。CRBSI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插管者、置管地点、置管部位和导管腔数等因素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0.05)。CRBSI患者血培养中共检出2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6株(44.44%),革兰阴性菌125株(47.89%),真菌20株(7.66%),检出耐药菌株为52株(19.92%)。结论 ICU的CRBSI感染率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且耐药菌株检出率的增高,应根据CRBSI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向CRBSI的"零容忍"目标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病原学
原文传递
23所医院综合ICU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莉 周芳 +1 位作者 茅一萍 宋华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75-1878,共4页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掌握器械相关感染的基线数据,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徐州地区23所医院2015年入住ICU>48h的11 581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运用MINKE软件系统对汇... 目的了解徐州地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掌握器械相关感染的基线数据,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徐州地区23所医院2015年入住ICU>48h的11 581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运用MINKE软件系统对汇总资料分析,计算医院感染率、器械使用率及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共监测11 581例ICU患者,发生感染55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4.77%;住院总日数49 874d,例次千日感染率11.0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73.37%;根据Spearman法分析,随着导尿管留置时间增长与感染的发生成正相关关系(P<0.05);共培养64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56株占71.14%,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18.72%、10.14%。结论医院感染仍以器械相关感染为主,需加强控制和监测;导尿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感染率相比显著升高,应列为ICU防控重点;加强由终末监测过渡到过程监测,落实各项措施的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器械相关感染 目标性监测
原文传递
ICU患者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0
8
作者 邵小青 谭思源 +5 位作者 徐盼 卓朗 李阳 刘纪 宋华宁 茅一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48-1153,共6页
目的构建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风险预测模型,为制定及时有效且针对性强的CLABSI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支持。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徐州地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ICU患者CLABSI医... 目的构建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风险预测模型,为制定及时有效且针对性强的CLABSI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支持。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徐州地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ICU患者CLABSI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共1 27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ICU患者纳入研究,总置管天数为43 993天,导管使用率为46.69%,发生CLABSI的患者为89例,CLABSI感染发生率为6.97%,千日感染率为2.02/千导管日;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物的使用、基础疾病类型、导管类型、股静脉穿刺、置管天数为ICU患者发生CLABS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预测模型判别敏感度82.05%,特异度69.25%,模型ROC的AUC为0.804(95%CI:0.764~0.84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对ICU患者CLABSI的发生风险预测拟合度较好,能够针对CLABSI进行事前监测,为及时有效地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支持,保障患者安全,节约医疗成本,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