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索拉唑用药前后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的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金珠 董秀云 +3 位作者 林三仁 叶嗣懋 周丽雅 成红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探讨抑酸药兰索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ylori)在胃内分布的影响。方法:检查 43例有H.pylori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服用兰索拉唑前后的胃镜活检组织切片,活检部位分别为窦小弯及体大弯,对活检组织切片做HE... 目的: 探讨抑酸药兰索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ylori)在胃内分布的影响。方法:检查 43例有H.pylori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服用兰索拉唑前后的胃镜活检组织切片,活检部位分别为窦小弯及体大弯,对活检组织切片做HE及Warthin Starry嗜银染色,观察窦体两部位H.pylori检出率、密度及胃炎活动程度的变化。结果: (1)窦小弯用药前、用药后 4周及 3个月H.pylori的检出率分别为 93. 02%, 58. 14%和 86. 05%,用药后 4周H.pylori检出率及密度明显低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3个月(均P<0. 01)。(2)体大弯用药后 4周和 3个月H.pylori的密度较用药前增加。(3)窦小弯用药后 4周胃炎活动性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3个月,胃炎活动程度也轻于后两者。(4)体大弯用药后 4周和 3个月胃炎活动性检出率较用药前增加,胃炎活动程度也加重。(5)窦小弯及体大弯用药前后胃炎活动性与H.pylori检出率之间变化呈正相关 (分别为r=0. 995 1,r=0. 960 8)。结论: 兰索拉唑可使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定植部位发生改变,窦小弯H.pylori检出率下降、密度减少,而体大弯密度增加,此种影响在用药后 1个月左右最为明显,胃炎活动性与H.pylori检出率的变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兰索拉唑 胃内分布 用药前 WARTHIN-STARRY Helicobacter H.pylori感染 胃炎活动性 活检组织切片 十二指肠溃疡 检出率 用药后 活检部位 嗜银染色 密度减少 变化关系 大弯 抑酸药 正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