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灾区医院骨科护理人员的应急管理
1
作者 何亚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8X期117-117,共1页
探讨在汶川大地震后我科收治了200余例伤员,通过采取应急管理措施将护理人员分3班5个小组的工作模式,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率,使灾区伤员得到了及进有效的救治。
关键词 灾区 骨科 护理人员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培训法在基层医院临床带教中的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艳 张红英 蒋红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86-88,共3页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大中专实习护生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253名护生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28人)与改进组(1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法即护生进科跟随带教老师,前2周以观摩为主,后2周由易至难学习基本操作技术;改进组将实习分为5个阶段...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大中专实习护生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253名护生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28人)与改进组(1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带教法即护生进科跟随带教老师,前2周以观摩为主,后2周由易至难学习基本操作技术;改进组将实习分为5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理论复习、观摩示教、指导操作、相对独立操作及考核评价。结果改进组操作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改进组护生对阶段性带教的满意度达86.25%。结论阶段培训法关注护生体验感受,教学循序渐进,有利于增进护生动手信心,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大专 中专 临床实习 阶段培训法 基层医院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负压治疗技术对骨科慢性伤口治疗效果分析及相关护理体会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婷婷 吴文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38-840,共3页
创伤容易导致急慢性创面的形成,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可能由于感染,异物等导致创面愈合困难,这些长时间不能愈合的创面在临床上治疗起来非常困难,一直是外科难以解决的治疗难题。负压创面治疗(NPWT)用特定的泡沫敷料,其内含有引流管装... 创伤容易导致急慢性创面的形成,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可能由于感染,异物等导致创面愈合困难,这些长时间不能愈合的创面在临床上治疗起来非常困难,一直是外科难以解决的治疗难题。负压创面治疗(NPWT)用特定的泡沫敷料,其内含有引流管装置,填充患者伤口处,然后通过利用生物半透膜封闭技术,对伤口进行密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流管 换药次数 护理手段 疼痛感 愈合速度 观察组 换药处理 血液循环 功能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强化术治疗超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的生存质量分析
4
作者 张罗雅 张建 +3 位作者 聂海 张浩 欧颖 李广州 《骨科》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分析椎体强化术治疗超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病人的生存质量,探讨影响超高龄OVCFs病人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的47例超高龄OVCFs... 目的分析椎体强化术治疗超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病人的生存质量,探讨影响超高龄OVCFs病人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的47例超高龄OVCF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30例,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和对照组(17例,接受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记录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骨密度T值,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得分。利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两组病人末次随访时WHOQOL⁃BREF量表得分与病人基线资料的相关性。结果47例病人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无失访、死亡等情况。手术组出现骨水泥轻微渗漏1例,随访期间病人未出现不适;对照组发生骶尾部压疮2例、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两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后12个月骨密度T值和末次随访WHO⁃QOL⁃BREF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VAS评分显著降低、WHOQOL⁃BREF量表总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两组中,年龄、骨折椎体数量、治疗前VAS评分与末次随访WHOQOL⁃BREF量表得分呈负相关,骨密度T值、治疗前WHOQOL⁃BREF量表得分与末次随访WHO⁃QOL⁃BREF量表得分呈正相关。结论椎体强化术和保守治疗均能有效提高超高龄OVCFs病人的生存质量,但椎体强化术能更明显地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快速缓解超高龄OVCFs病人疼痛症状。病人的年龄、骨质状况、骨折椎体数量、伤后VAS评分及治疗前的生存质量是影响病人治疗后生存质量恢复情况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术 保守治疗 生存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科879例肢体疼痛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5
作者 郭辉 张红英 《医学信息》 2012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四肢及骨关节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肢体疼痛患者879例.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1次/d,每3~5次为一个疗程,并针对该治疗施行系统专业的护理,对比治疗...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四肢及骨关节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肢体疼痛患者879例.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1次/d,每3~5次为一个疗程,并针对该治疗施行系统专业的护理,对比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总结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结果879例患者治愈161例,好转484例,有效190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为9312%。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肢体疼痛,良好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治疗 肢体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强化术治疗超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分析
6
作者 张罗雅 张建 +6 位作者 李广州 石春柳 张浩 李存佳 姚豹 欧颖 聂海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661-667,共7页
目的比较椎体强化术与非手术治疗对超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临床数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德阳医院接受椎体强化术治... 目的比较椎体强化术与非手术治疗对超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临床数据。方法前瞻性研究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德阳医院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62例(男性20例,女性42例;年龄85~98岁,平均88.2岁;跌倒伤35例,重物砸伤11例,道路交通伤7例,其他9例)超高龄OVCFs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的患者)和非手术组(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背部VAS;同时采用Odom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分析则采用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SF-36生活质量量表(SF-36)生理健康总分(PCS)和心理健康总分(MCS)进行比较。利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影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均完成随访,无失访、死亡等情况,随访12~18个月,平均14.2个月。手术组39例,非手术组2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发生2例并发症,非手术组发生6例并发症(P<0.05)。手术组治疗后1周、3个月、末次随访的Odom’s分级优良率均高于非手术组(97.4%,92.3%,94.8%vs.39.1%,60.9%,86.9%)。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的VAS和末次随访的SF-36量表PCS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手术组各随访时间点VAS显著低于非手术组[治疗后1周3(3,4)vs.5(4,6)、治疗3个月2(2,3)vs.3(3,4)、末次随访2(1,2)vs.3(2,3)];手术组末次随访SF-36量表的PCS(48.1±2.0 vs.28.7±1.7)、MCS(57.8±1.9 vs.38.2±2.2)得分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两组中,患者的年龄、骨折椎体数量、治疗前腰背部疼痛VAS与患者末次随访的SF-36量表评分负相关,骨密度T值、治疗前SF-36量表PCS、MCS得分与患者末次随访的SF-36量表得分正相关。结论椎体强化术能快速缓解超高龄患者OVCFs疼痛,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长期卧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年龄、骨质状况、骨折椎体数量、伤后VAS及治疗前的生存质量是超高龄OVCFs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术 超高龄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期Mippo技术Liss钢板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志国 李存佳 +1 位作者 陈鹏 谢晓川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 探讨二期Mippo技术Liss钢板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8例,采用一期彻底清创术后,二期全部采用Mippo技术Liss钢板治疗.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 目的 探讨二期Mippo技术Liss钢板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8例,采用一期彻底清创术后,二期全部采用Mippo技术Liss钢板治疗.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愈合22例,骨延迟愈合5例,骨不愈合1例,无骨髓炎发生.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5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 二期Mippo技术Liss钢板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安全,微创操作,可最大限度保护软组织,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 骨折 MIPPO技术 LISS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志国 李存佳 +2 位作者 刘涛 姜晋生 肖俊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5期2291-2292,共2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海桐皮汤熏洗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采用ESW对56例确诊的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海桐皮汤加减方行患肢熏洗,每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端骨痂情况。结...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海桐皮汤熏洗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采用ESW对56例确诊的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海桐皮汤加减方行患肢熏洗,每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端骨痂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48例有较明显的骨痂生长,最终愈合,4例骨痂生长缓慢,4例无效。骨折延迟愈合治疗后愈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4.8个月,总有效率为85.7%。无骨折周围神经、血管损伤及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海桐皮汤熏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可促进骨痂生长,无明显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其治疗有效、方便、安全及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ESW) 中药熏洗 骨折术后延迟愈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止痛膏外敷预防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及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郭辉 张红英 王婷婷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2期35-35,共1页
目的通过研究消炎止痛膏局部外敷预防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及缓解输液疼痛的效果,为临床预防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及输液疼痛提供参考。方法将100例接受甘油果糖静脉输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静... 目的通过研究消炎止痛膏局部外敷预防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及缓解输液疼痛的效果,为临床预防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静脉炎及输液疼痛提供参考。方法将100例接受甘油果糖静脉输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静脉输注甘油果糖前局部外敷消炎止痛膏,对照组按常规输液法进行输液。采用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观察两组静脉炎和采用数字分级法观察疼痛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0%和48%,χ2值为8.73,P=0.003,。疼痛率分别为50%和72%,χ2值为5.08,P=0.0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炎止痛膏对静脉输注甘油果糖所致的静脉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输注甘油果糖所致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止痛膏 甘油果糖 静脉炎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冲洗加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志国 李存佳 +1 位作者 陈鹏 谢晓川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7期85-85,共1页
目的探讨关节冲洗加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6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结果采用VAS评分法和JOA膝性骨关节炎评分量表为标准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30个关节为尤,2... 目的探讨关节冲洗加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6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结果采用VAS评分法和JOA膝性骨关节炎评分量表为标准随访3~6个月,平均4.5月。30个关节为尤,29个关节为良,2个关节为可,1个关节为差。优良率93.6%。结论关节冲洗加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且操作简单,便于基层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冲洗 玻璃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涛 林志国 +2 位作者 李存佳 谢小川 陈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3期1819-1820,1823,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PFNA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比...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PFNA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血红蛋白丢失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少,切口小,骨折愈合时间短,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需要重视及及时纠正术后隐性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涛 林志国 +4 位作者 李存佳 陈鹏 谢小川 秦勇 敬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指标情况,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56例胸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4周后相关指标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指标情况,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56例胸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4周后相关指标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治疗后1周和4周神经功能指标NSE、H2S、NGF,Sunnybrook的感觉、运动评分,IL-6、IL-8、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胸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治疗后神经功能变化明显,要加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骨折 神经损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髌骨软骨骨折内固定术一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效全 李自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2期992-992,共1页
关键词 髌骨软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疼痛不适 骨关节面 疗效满意 病例报告 膝关节 关节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5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涛 《西部医学》 2011年第8期1476-1477,共2页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用椎弓根螺钉治疗的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板及横突间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平均17个月(6~72个月)...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用椎弓根螺钉治疗的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板及横突间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平均17个月(6~72个月)。其中23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1~3级(平均2级);A级6例有1例恢复到B级,其余患者部分术后感觉平面下降或下肢感觉部分恢复,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遗留轻度腰背痛3例,1例螺钉断裂,1年后取出。无一例发生感染。随访病例均行X线片检查,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7°(13°~32°)矫正到术后11°(0°~17°),椎体前缘高度矢状径指数术前28°(13°~49°),恢复到术后83°(70°~100°)。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椎板及横突间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复位效果好和固定可靠等特点,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椎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志国 李存佳 +1 位作者 刘涛 陈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对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微创复位PFNA内固定术。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月,平均1...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对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微创复位PFNA内固定术。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月,平均13月。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5例、良2例、可1例,平均得分为90.2分;无感染、螺钉松动、断裂,无螺旋刀片切割、退出,无髋内翻、股骨头坏死。结论微创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临床效果好、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转子间骨折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婷婷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4期643-644,647,共3页
目的观察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 目的观察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凝血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2. 94%,下肢疼痛发生率为8. 82%,下肢肿胀发生率为5. 88%,护理满意度为97. 06%;对照组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17. 65%,下肢疼痛发生率为29. 41%,下肢肿胀发生率为23. 53%,护理满意度为70. 5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 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下肢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脊柱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中空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17
作者 林志国 李存佳 +1 位作者 兰雁 刘浩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679-680,共2页
目的:探讨AO中空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06年10月,采用AO中空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6例。结果:本组36例经过术后随访6~24个月,按功能分级,良好21例,较好12例,差3例,优良率91.7%。结论:AO中空... 目的:探讨AO中空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06年10月,采用AO中空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6例。结果:本组36例经过术后随访6~24个月,按功能分级,良好21例,较好12例,差3例,优良率91.7%。结论:AO中空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为微创、操作容易、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领骨折 中空螺丝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指肌腱断裂吻合术后疼痛性抽搐一例
18
作者 李效全 李自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5期358-358,共1页
关键词 伸指肌腱断裂 抽搐 疼痛性 吻合术 术后疼痛 手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存佳 林志国 +7 位作者 刘涛 廖天成 陈鹏 谢晓川 尤彬 陈果 敬鹏 张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7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68例症状明显改善,椎体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7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68例症状明显改善,椎体高度及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3例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2例发生骨水泥侧漏。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快速减轻疼痛症状,能很好的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减少卧床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植入单侧或双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存佳 林志国 +10 位作者 谢晓川 陈鹏 廖天成 尤彬 陈果 敬鹏 张晶 石春柳 刘强富 黄崇新 吕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对比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单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或双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D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DS合并LSS患者161例,分为单侧椎间融合器... 目的对比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单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或双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D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DS合并LSS患者161例,分为单侧椎间融合器植入组(单侧组)90例和双侧椎间融合器植入组(双侧组)71例。采用手术前及手术后视觉评分量表(VAS)、ODI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SF-36生活质量量表(SF-36)、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估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感染、内固定松动、神经症状等)发生。与单侧组比较,双侧组手术时间更长,手术出血量更大(P<0.05);两组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的VAS、ODI及SF-16评分均较手术前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联合单侧和双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DS合并LSS,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术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均有确切疗效,但单侧组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手术费用更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椎间融合器 退变性腰椎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