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鞍山地区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新发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现状调查
1
作者
伍雯婷
钱钧
+1 位作者
梁晋
杨正明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5年第3期97-100,共4页
目的 分析马鞍山地区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新发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现状,为改善当地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马鞍山地区2 764例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
目的 分析马鞍山地区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新发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现状,为改善当地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马鞍山地区2 764例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新发病率进行分析,并利用logistic分析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新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65岁以上肥胖老年患者中,新发心血管疾病332例,发病率为12.01%,其中高血压(6.84%),冠心病(5.03%)、心力衰竭(3.76%),心率异常(2.28%)。高龄、体力活动缺乏、吸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65岁以上老年肥胖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马鞍山地区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新发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率较高。未来需重点关注高龄、体力活动缺乏、吸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对高危患者进行定期体检和尽早干预,以改善当地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肥胖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汪敏
钱钧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究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起搏方式将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1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LBBAP组(60例)与右心室起搏(RVP)组...
目的:探究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起搏方式将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1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LBBAP组(60例)与右心室起搏(RVP)组(50例)。对比两组手术前、3个月后起搏参数、心功能、左室收缩同步性等相关指标及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与RVP组比较,LBBAP组起搏阻抗[(560.34±61.32)Ω比(507.20±44.29)Ω]、QRS时限[(132.57±22.91)ms比(123.61±20.55)ms]以及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中峰值应变离散度(PSD)[(58.24±10.57)ms比(45.30±6.20)ms]、纵向收缩应变达峰时间差(Tls-Dif)[(238.57±50.13)ms比(152.42±40.15)ms]、横向收缩同步性标准差(Trs-SD)[(122.35±9.14)ms比(78.18±5.46)ms]、前间隔-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差(Tas-post)[(138.19±20.36)ms比(69.14±20.45)ms]均显著减少,左室射血分数(LVEF)[(46.62±5.80)%比(50.54±5.68)%]显著提高(P<0.05或<0.01)。LBBAP组术后6个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有反应比例显著高于RVP组(88.33%比72.00%,P=0.030),两组心衰再入院率、全因死亡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LBBAP能有效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保证左心室收缩的同步性,CRT有反应率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收缩性
心脏起搏
人工
心脏再同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鞍山地区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新发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现状调查
1
作者
伍雯婷
钱钧
梁晋
杨正明
机构
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5年第3期97-100,共4页
文摘
目的 分析马鞍山地区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新发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现状,为改善当地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马鞍山地区2 764例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新发病率进行分析,并利用logistic分析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新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65岁以上肥胖老年患者中,新发心血管疾病332例,发病率为12.01%,其中高血压(6.84%),冠心病(5.03%)、心力衰竭(3.76%),心率异常(2.28%)。高龄、体力活动缺乏、吸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65岁以上老年肥胖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马鞍山地区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新发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率较高。未来需重点关注高龄、体力活动缺乏、吸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对高危患者进行定期体检和尽早干预,以改善当地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肥胖
流行病学分析
Keywords
Elderl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besity
Epidemiology
分类号
R181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汪敏
钱钧
机构
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71-775,共5页
基金
2019年度马鞍山市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YL-2019-14)。
文摘
目的:探究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起搏方式将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1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LBBAP组(60例)与右心室起搏(RVP)组(50例)。对比两组手术前、3个月后起搏参数、心功能、左室收缩同步性等相关指标及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与RVP组比较,LBBAP组起搏阻抗[(560.34±61.32)Ω比(507.20±44.29)Ω]、QRS时限[(132.57±22.91)ms比(123.61±20.55)ms]以及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中峰值应变离散度(PSD)[(58.24±10.57)ms比(45.30±6.20)ms]、纵向收缩应变达峰时间差(Tls-Dif)[(238.57±50.13)ms比(152.42±40.15)ms]、横向收缩同步性标准差(Trs-SD)[(122.35±9.14)ms比(78.18±5.46)ms]、前间隔-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差(Tas-post)[(138.19±20.36)ms比(69.14±20.45)ms]均显著减少,左室射血分数(LVEF)[(46.62±5.80)%比(50.54±5.68)%]显著提高(P<0.05或<0.01)。LBBAP组术后6个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有反应比例显著高于RVP组(88.33%比72.00%,P=0.030),两组心衰再入院率、全因死亡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LBBAP能有效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保证左心室收缩的同步性,CRT有反应率高,预后较好。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收缩性
心脏起搏
人工
心脏再同步疗法
Keywords
Heart failure,systolic
Cardiac pacing,artificial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分类号
R541.6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鞍山地区65岁以上肥胖老年人新发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现状调查
伍雯婷
钱钧
梁晋
杨正明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5
原文传递
2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预后的影响
汪敏
钱钧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