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产元宝草中的元宝草酮及酮成分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祖强 罗蕾 +2 位作者 马国义 黄荣 胡志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研究金丝桃属植物元宝草 Hypericum sampsonii全株的化学成分 ,并通过药理试验寻找活性成分 (或组份 )。方法 在细胞毒筛选结果指导下 ,同步对元宝草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硅胶为吸附剂 ,多次柱色谱、重结晶 ;并通过理... 目的 研究金丝桃属植物元宝草 Hypericum sampsonii全株的化学成分 ,并通过药理试验寻找活性成分 (或组份 )。方法 在细胞毒筛选结果指导下 ,同步对元宝草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硅胶为吸附剂 ,多次柱色谱、重结晶 ;并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分析 ,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出 6种成分 ,分别是 :1-苯甲酰基 - 3- (3-甲基 - 2 -丁烯基 ) - 6 ,6 ,13,13-四甲基 - 11-香叶基 - 5 -唑四环 [7.3.1.0 3,7.0 4 ,1 1 ]十三烷 - 2 ,12 -二酮 (元宝草酮 A, ) ;1-苯甲酰基 -5 - (1-羟基 -异丙基 ) - 6 ,6 ,13,13-四甲基 - 11-香叶基 -四环 [7.3.1.1.0 3,7]十四烷 - 2 ,12 ,14 -三酮 (元宝草酮 F, ) ;3- (1-羟基 - 5 -甲基 - 4 -己烯基 ) - 6 ,10 -二 (3-甲基 - 2 -丁烯基 ) - 8-苯甲酰基 - 9,9-二甲基 - 4 -唑三环 [6 .3.1.0 1 ,5]- 5 -十二碳烯 - 7,12 -二酮 (元宝草酮 K, ) ;1,2 -二氢 - 3,6 ,8-三羟基 - 1,1-双 (3-甲基 -丁 - 2 -烯基 ) - - 2 ,9-酮 (金丝梅酮 , ) ;1,7-二羟基 -4 -甲氧基酮 ( )及 1,3,6 ,7-四羟基 - 8- (3-甲基 -丁 - 2 -烯基 )酮 ( )。结论 化合物 ~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另外 ,通过细胞毒试验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草 细胞毒性 元宝草酮 SAN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柱金丝桃中的黄酮及螺内酯成分 被引量:5
2
作者 罗蕾 李祖强 马国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金丝桃属植物短柱金丝桃Hypericumhookerianum的化学成分,并通过药理实验寻找活性成分。方法在细胞毒筛选结果指导下,同步对短柱金丝桃的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经多次柱色谱、重结晶,得到纯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数据测定... 目的研究金丝桃属植物短柱金丝桃Hypericumhookerianum的化学成分,并通过药理实验寻找活性成分。方法在细胞毒筛选结果指导下,同步对短柱金丝桃的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经多次柱色谱、重结晶,得到纯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短柱金丝桃的有效部位中分离鉴定出7种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金丝桃苷(hyperin,)、黄芪苷(astragalin,)、螺内酯类化合物:金丝桃内酯A(hyperolactoneA,)和金丝桃内酯C(hyperolactoneC,)。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和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细胞毒试验发现,短柱金丝桃的氯仿及醋酸乙酯提取物、槲皮素及木犀草素具有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柱金丝桃 细胞毒性 黄酮 螺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无柄金丝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4
3
作者 罗蕾 李祖强 +2 位作者 马国义 黄荣 凌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6-318,321,共4页
在抗癌活性筛选结果指导下 ,对近无柄金丝桃 (HypericumsubsessileN Robson)有活性的部位同步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6个黄酮类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 ,分别鉴定为槲皮素 (quercetin ,1)、槲皮甙 (querci... 在抗癌活性筛选结果指导下 ,对近无柄金丝桃 (HypericumsubsessileN Robson)有活性的部位同步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6个黄酮类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 ,分别鉴定为槲皮素 (quercetin ,1)、槲皮甙 (quercitrin ,2 )、异槲皮甙 (isoquercitrin ,3)、芦丁 (rutin ,4)、山柰酚(kaempferol,5 )、Ⅰ 3,Ⅱ 8 双芹菜甙元 (Ⅰ 3,Ⅱ 8 biapigenin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无柄金丝桃 黄酮类化合物 金丝桃亚科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金丝桃中的一个新桥环化合物 被引量:5
4
作者 罗蕾 李祖强 马国义 《云南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0-624,共5页
采用L1 2 1 0 细胞株对美丽金丝桃 (HypericumbellumLi)的粗提物及其分步萃取物进行了细胞毒试验 ,结果表明 ,美丽金丝桃的氯仿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细胞毒活性 ,其IC50 分别为 5 4和 6 0 μg ml。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 ,同步对美... 采用L1 2 1 0 细胞株对美丽金丝桃 (HypericumbellumLi)的粗提物及其分步萃取物进行了细胞毒试验 ,结果表明 ,美丽金丝桃的氯仿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细胞毒活性 ,其IC50 分别为 5 4和 6 0 μg ml。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 ,同步对美丽金丝桃有效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3个化合物 ,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 ,分别鉴定为 4 ,4 -二甲基 - 7α ,8β -二羟基 - 3,5 -二氧代二环 [4 3 1 ]癸 - 1 (1 0 ) -烯 - 2 -酮 (1 ) ,槲皮素 (quercetin ,2 )及木犀草素 (luteolin ,3)。其中 ,1为一新桥环化合物 ,并通过 2DNMR分析 ,对黄酮类化合物 2及 3的 1 3 CNMR谱中的C5和C9数据指认进行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金丝桃 桥环化合物 金丝桃科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菊中的倍半萜内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祖强 马国义 +1 位作者 罗蕾 张熹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9-862,共4页
杯菊(Cyathocline purpurea)是云南民间民族药,全株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和肺结核.采用L1210细胞系对杯菊的粗提物、分步萃取物的成分进行了细胞毒试验;用柱层色谱法同步对活性组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分析鉴定单... 杯菊(Cyathocline purpurea)是云南民间民族药,全株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和肺结核.采用L1210细胞系对杯菊的粗提物、分步萃取物的成分进行了细胞毒试验;用柱层色谱法同步对活性组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分析鉴定单体结构.杯菊的氯仿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3.5和2.8μg/mL.从活性组分中分离出3种成分,分别鉴定为Santam arin(1)、9β-乙酰基广木香内酯(9-βacetoxycostunolide,2)和9β-乙酰基小白菊内酯(9-βacetoxypathenolide,3),其IC50分别为0.41,0.89,0.59μg/mL.这三个化合物都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其中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菊 细胞毒性 倍半萜内酯 9β-乙酰基广木香内酯 9β-乙酰基小白菊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蒿枝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祖强 黄荣 +1 位作者 罗蕾 马国义 《云南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0-482,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volatile oil of 18 samples from Cyathocline purpurea were determined by steam distilling method. 27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 were identifi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GC/MS. Three samp... In this paper, the volatile oil of 18 samples from Cyathocline purpurea were determined by steam distilling method. 27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 were identifi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GC/MS. Three samples of volatile oil have been tested for cytotoxicity in cell growth inhibition against cultured L 1210 murine leukemia c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蒿枝 挥发油 化学成分 细胞毒性 菊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人类生长素与老年性疾病
7
作者 李廷富 傅爽 《辽宁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DNA人类生长素 老年性疾病 心力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性消耗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最佳给药法
8
作者 J.Thomas 贾丹兵 《药学情报通讯》 1989年第1期29-30,共2页
1921年Banting和Best根据激素缺乏的疾病可以通过给予激素来治疗,例如发现激素缺乏的甲状腺机能减退和肾上腺机能减退,由于相应激素的发现和应用已经有效地“治愈”,他们据此经验发现了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据信糖尿病的治疗已经解决。然... 1921年Banting和Best根据激素缺乏的疾病可以通过给予激素来治疗,例如发现激素缺乏的甲状腺机能减退和肾上腺机能减退,由于相应激素的发现和应用已经有效地“治愈”,他们据此经验发现了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据信糖尿病的治疗已经解决。然而治疗糖尿病并不这样简单,从1921年以来对治疗糖尿病人提供胰岛素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以求纠正此病的代谢异常。为了获得简单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为什么不是最佳方法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给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菊中的萜类及甾醇类成分 被引量:9
9
作者 潘争红 赵檑 +2 位作者 黄荣 马国义 李祖强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3-616,共4页
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同步对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全株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学结构,分别是:对映-贝壳杉-16-烯-19-酸(1);对映-15-当归酰氧基-16-贝壳杉烯-... 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同步对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全株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学结构,分别是:对映-贝壳杉-16-烯-19-酸(1);对映-15-当归酰氧基-16-贝壳杉烯-19-酸(2);对映-15-当归酰氧基-16,17-环氧-19-贝壳杉烷酸(3);豆甾醇(4);α-菠甾醇(5);α-菠甾醇硬脂酸酯(6);β-谷甾醇(7).同时,细胞毒试验表明,牛膝菊的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有一定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8.5,10.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细胞毒性 萜烯 甾醇
原文传递
尖萼金丝桃中间苯三酚及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祖强 罗蕾 +1 位作者 马国义 陈星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2-167,共6页
在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指导下,对尖萼金丝桃(HypericumacmosepaiumN.Robson)全株的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得到6个单体,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Paglucinol(1);5-羟基-6-异丁酰基-2,2,8-三甲基-8-(3&quo... 在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指导下,对尖萼金丝桃(HypericumacmosepaiumN.Robson)全株的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得到6个单体,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Paglucinol(1);5-羟基-6-异丁酰基-2,2,8-三甲基-8-(3"-甲基-丁-2"-烯基)-2,8-二氢-1-苯并吡喃-7-酮(2);5-羟基-6-丙酰基-2,2,8-三甲基-8-(3"-甲基-丁-2"-烯基)-2,8-二氢-1-苯并吡喃-7-酮(3);7,8-(2",2"-二甲基吡喃)-5,3',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4);槲皮素(quercetin,5)及Ⅰ3,Ⅱ8-双芹菜甙元(Ⅰ3,Ⅱ8-biapigenin,6).同时,细胞毒性试验发现,尖萼金丝桃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化合物(2),(5)具有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萼金丝桃 间苯三酚 黄酮 细胞毒 金丝桃科 中药
原文传递
无柄金丝桃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燕 罗蕾 +2 位作者 潘争红 马国义 李祖强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32-236,共5页
采用HL60细胞系对无柄金丝桃(Hypericum augustinii N.Robson)全株的粗提物及其分步萃取物进行了细胞毒试验,结果表明,无柄金丝桃的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有一定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8.0,12.5μg/mL.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对无柄... 采用HL60细胞系对无柄金丝桃(Hypericum augustinii N.Robson)全株的粗提物及其分步萃取物进行了细胞毒试验,结果表明,无柄金丝桃的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有一定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8.0,12.5μg/mL.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对无柄金丝桃全株的有效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1,5,6-三羟基口山酮(1);5-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2);Isojacareubin(3);Hyperibone B(4);Hyperibone E(5);槲皮素(6);木犀草素(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属 无柄金丝桃 化学成分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近无柄金丝桃中的口山酮类成分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蕾 李祖强 马国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60,共5页
在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指导下,同步对近无柄金丝桃(HypericumsubsessileN.Robson)全株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6个口山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2,3-二甲氧基口山酮(1),1,3-二羟基-5,6-二... 在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指导下,同步对近无柄金丝桃(HypericumsubsessileN.Robson)全株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6个口山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2,3-二甲氧基口山酮(1),1,3-二羟基-5,6-二甲氧基口山酮(2),ToxyloxanthoneB(3),Kielcorin(4),CandensinD(Hypericorin)(5)和Subalatin(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细胞毒试验发现,近无柄金丝桃的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有一定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8.8,14.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无柄金丝桃 金丝桃亚科 SAN酮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灯盏花乙素通过调节线粒体融合-分裂平衡抑制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的N2a细胞焦亡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偲 杨博宁 +2 位作者 罗毅 戎佩佩 杨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253-2257,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乙素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N2a细胞焦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N2a细胞OGD/R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乙素给药组和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组。通过CCK-8检测N2a细胞增殖能力,检测各组细胞... 目的:探讨灯盏花乙素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N2a细胞焦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N2a细胞OGD/R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乙素给药组和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组。通过CCK-8检测N2a细胞增殖能力,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LDH和IL-1β水平,通过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融合分裂关键蛋白(Drp-1、Mfn-1、Mfn-2、OPA-1)和细胞焦亡标志蛋白(Caspase-1、NLRP-3和GSDMD)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R可显著降低N2a细胞活力,灯盏花乙素可明显提高N2a细胞活力。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乙素可减少LDH的释放,降低Caspase-1和IL-1β水平,提高线粒体膜势能,降低Drp-1的表达水平,上调Mfn-1、Mfn-2和OPA-1的表达,并减少细胞焦亡关键蛋白NLRP-3和GSDMD的表达。进一步给予Drp-1抑制剂Mdivi-1,与模型组相比,Mdivi-1可明显提高线粒体膜势能,减少Caspase-1、NLRP-3和GSDMD的表达。结论:灯盏花乙素可通过抑制线粒体过度分裂,改善线粒体融合-分裂失衡与功能异常,进而缓解OGD/R所致N2a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 焦亡 N2A细胞 灯盏花乙素
原文传递
短柄小连翘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祖强 罗蕾 +1 位作者 黄荣 马国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5,69,共6页
在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指导下,对短柄小连翘(HypericumpetiolulatumHook.f.etThoms.exDyer)植物全株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二氯甲烷及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3α-表白桦树脂酸(3... 在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指导下,对短柄小连翘(HypericumpetiolulatumHook.f.etThoms.exDyer)植物全株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二氯甲烷及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3α-表白桦树脂酸(3α-epi-betulinicacid,1),PatulosideA(2),Dimethylpaxanthonin(3),MorusigninD(4),槲皮素(Quercetin,5)和槲皮甙(Quercitrin,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细胞毒性试验发现,短柄小连翘的粗提物及其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是11.0,8.5,10.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柄小连翘 化学成分 白桦树脂酸 SAN酮 黄酮 细胞毒活性 金丝桃亚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