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妇科盆腔囊性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炜 唐一植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834-836,共3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妇科盆腔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盆腔囊性病变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外科开腹手术治疗,而试验组患者给予彩色多普...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妇科盆腔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盆腔囊性病变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外科开腹手术治疗,而试验组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回顾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卵巢囊肿患者抽取的囊液呈现清亮和淡黄色,而内膜异位囊肿中呈现暗红色和褐色,盆腔包裹性积液中呈淡黄色和暗红色。三种病变盆腔包裹性积液中的囊液量最多,为(120.4±39.5)mL。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局部疼痛、虚弱无力、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引入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妇科盆腔囊性病变是一种微创治疗,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介入治疗 妇科盆腔囊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结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唐一植 陈伟 +1 位作者 靳丽嘉 李倩 《四川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17-1222,共6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包括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患者50例,糖尿病不伴周围神经病患者50例,并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应用高...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包括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患者50例,糖尿病不伴周围神经病患者50例,并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应用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比较三组患者胫神经超声特征、横截面积(CSA)及杨氏模量值。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DPN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与胫神经CSA、杨氏模量值的相关性,探讨胫神经杨氏模量值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CSA及杨氏模量值对胫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DPN组胫神经较NDPN组及健康对照组神经束回声减低,神经外膜增厚,"筛网状"结构模糊。三组组内左右侧胫神经CSA、杨氏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胫神经CSA、杨氏模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型糖尿病患者胫神经CSA与杨氏模量值呈正相关(r=0.67,P <0.01),胫神经MCV分别与胫神经CSA和杨氏模量值呈负相关(r=-0.54,P<0.01;r=-0.62,P<0.01)。DPN组TCSS分别与CSA和杨氏模量值呈正相关(r=0.29,P<0.01;r=0.30,P<0.01)。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影响胫神经杨氏模量值。胫神经杨氏模量值诊断DPN最佳截点值为46.7 k Pa,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88%。结论高频超声结合SWE可通过神经形态和硬度的改变评估2型糖尿病胫神经病变,是诊断DPN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胫神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穿刺方法在老年肝脓肿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汤甜 何自倩 唐一植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9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一步穿刺法与两步穿刺法在老年肝脓肿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肝脓肿患者,按照穿刺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一步法组和两步法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以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一步穿刺法与两步穿刺法在老年肝脓肿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肝脓肿患者,按照穿刺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一步法组和两步法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一步法组和两步法组的穿刺时间分别为(10.83±1.58)min和(14.10±1.2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8,P<0.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36/40)和100%(4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P<0.05)。一步法组术后出血、术中疼痛及导管引流不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3/40)、17.5%(7/40)和5.0%(2/40),两步法组分别为5.0%(2/40)、7.5%(3/40)和5.0%(2/40),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1.93±0.41)d和(1.95±0.38)d,血常规恢复时间分别为(3.08±0.82)d和(3.00±0.67)d,脓腔消失时间分别为(7.83±1.22)s和(7.75±0.26)d。两组术后出血、术中疼痛及导管引流不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血象恢复时间及脓腔消失时间及治愈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老年肝脓肿患者,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能有效改善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一步穿刺法耗时短,而两步法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的优点,但两种穿刺方法均为较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介入 肝脓肿 老年患者 穿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崔勇 唐一植 李卫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2期7-9,共3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72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最终由病理验证,观察并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诊断乳腺癌灵敏度、...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72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最终由病理验证,观察并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诊断乳腺癌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显示,乳腺癌组血流信号明显丰富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显示,乳腺癌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低、钙化灶及纵横比≥1明显多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临床价值高,具有较高准确度、灵敏度,同时成像图特征清晰度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CT 乳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应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意义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蒋炜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就诊的412例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超声下粗针穿刺活检术)166例、观察组(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246例,统计两组... 目的探讨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就诊的412例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超声下粗针穿刺活检术)166例、观察组(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246例,统计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核检出率分别为92.2%和73.5%,差异显著(P>0.05),无穿刺部位感染,观察组穿刺部位皮肤瘀斑面积较对照组小。结论针对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结核 超声 细针穿刺活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BI-RADS分类评估老年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6
作者 伍燕 师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4期3975-3977,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BI-RADS分类标准在中老年乳腺占位病变患者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为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准确的信息,提高临床诊治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老年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840例作... 目的:分析超声BI-RADS分类标准在中老年乳腺占位病变患者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为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准确的信息,提高临床诊治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老年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8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BI-RADS分类标准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切除治疗,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根据BI-RADS分类系统,将Ⅳ_a级和Ⅳ_b级假设为良性,Ⅳ_c级、Ⅴ级及Ⅵ级假设为恶性,采用四格诊断表,输入数据,计算超声BI-RADS分类方法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Kappa一致性及BI-RADS分类判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840例患者超声BI-RADS分类结果:Ⅳ_a级:130例,Ⅳ_b级:150例,Ⅳ_c级:230例,Ⅴ级:150例,Ⅵ级:180例;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恶性患者520例,良性320例。BI-RADS分类划分为恶性者510例,划分为良性者330例,BI-RADS分类法与手术病理诊断的Kappa一致性系数为0.891,该方法和手术病理诊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BI-RADS分类法的敏感性96.15%、准确性96.43%、特异性96.88%。结论:超声BI-RADS分类法对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评估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高,对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整体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作为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BI-RADS分类 乳腺占位性病变 术前评估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诊断乙肝病毒肝纤维化患者中的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何自倩 周明姣 李永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乙肝病毒(HBV)感染肝纤维化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既往确诊的HBV感染肝纤维化患者137例作为纤维化组,选取同期HBV感染未出现肝纤维化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SWE测定的肝脏...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乙肝病毒(HBV)感染肝纤维化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既往确诊的HBV感染肝纤维化患者137例作为纤维化组,选取同期HBV感染未出现肝纤维化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SWE测定的肝脏弹性模量值,并根据不同的病理学纤维化程度分期进行分层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WE检测鉴别诊断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SWE检测诊断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结果纤维化组患者的肝脏弹性模量测定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学分期的肝纤维化患者肝脏弹性模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1~S4期肝脏弹性模量测定值逐渐增大;SWE测定肝脏纤维化值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86.13%,特异度为85.00%,漏诊率为13.87%,误诊率为15.00%,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89;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越高、炎症分级越高与肝脏弹性模量值正确诊断肝纤维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SWE诊断HBV感染肝纤维化作为一种无创手段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其诊断效能受到纤维化程度及炎症分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诊断 乙肝病毒感染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表软组织创伤性损伤肌骨超声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8
作者 左丹 申芹 詹燕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浅表软组织创伤性损伤肌骨超声表现特点,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浅表软组织创伤性损伤患者,均行肌骨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分析肌骨超声表现特点,以手术病理结果为"... 目的:观察浅表软组织创伤性损伤肌骨超声表现特点,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浅表软组织创伤性损伤患者,均行肌骨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分析肌骨超声表现特点,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性。结果:肌骨超声诊断准确83例,8例实性肿块类均混合性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并且边界模糊,无血流信号;46例囊性肿块类,其中滑囊炎损伤处皮下呈现浅筋膜层囊性没有回声区或者是关节腔液性暗区,部分呈现血流信号,膝关节脂血症患者关节积液分层,腱鞘囊肿患者肌腱旁或邻近无回声肿块,具有明确囊壁,后方发现回声增强,半月板囊肿患者从半月板往外膨出的相应无回声区,皮下软组织水肿患者软组织增厚肿胀,并且脂肪小叶高回声,皮下血肿、肌间血肿、肌内血肿患者损伤部位高/低/无回声区,具有清晰边界;31例软组织撕裂,其中肌腱部分撕裂患者局部变薄,回声呈现连续性部分中断变化,内发现裂隙样低回声,并且延伸至肌腱表面,韧带撕裂患者患侧韧带出现弥漫性肿胀增厚改变,结构紊乱,并且回声减低,韧带具有丰富血流信号,半月板撕裂患者均匀半月板回声之中点或者条状低/高回声;3例神经损伤,尺神经变细,横截面变小,具有少量血流信号;肌骨超声与MRI对实性肿块、囊性肿块、肌腱撕裂、韧带撕裂、神经损伤检查准确性比较无明显差异;MRI对半月板撕裂检查准确性明显高于肌骨超声;肌骨超声与MRI检查灵敏度、特异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肌骨超声具有可动态、无创安全及可重复强等优点,检查浅表软组织创伤性损伤与MRI准确性相当,但对半月板撕裂准确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软组织创伤性损伤 肌骨超声 表现特点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老年腹股沟复发疝术后同侧睾丸缺血坏死一例
9
作者 李毅 唐一植 +1 位作者 李文忠 吴坚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081-1082,共2页
病例介绍 患者,男,64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于2018年7月2日入院。1+年前患者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于体力活动、站立位、咳嗽时明显,于平卧位休息时可消失,不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黑便、血尿,患者未予重... 病例介绍 患者,男,64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于2018年7月2日入院。1+年前患者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于体力活动、站立位、咳嗽时明显,于平卧位休息时可消失,不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黑便、血尿,患者未予重视,后包块持续存在,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腹股沟复发疝 睾丸坏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