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林薇 徐曼 +1 位作者 熊振芳 施明毅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影响因素,开发切实高效的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行为路径分析模型,力求解决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方法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自制量表进行路径系数和中介效应进行测量。结果教学... 目的探讨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影响因素,开发切实高效的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行为路径分析模型,力求解决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方法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自制量表进行路径系数和中介效应进行测量。结果教学理念、师德风范、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正向影响课程思政价值体现;师德风范、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价值体现中起中介作用。结论以转换教学理念为主体,优化课程思政教育的标准和尺度;以师德风范为引领,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以中医药专业知识技能为载体,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和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课程思政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医药院校“医学数据挖掘”的金课建设探究
2
作者 肖丽 高原 +4 位作者 张新格 张梦倩 谭梦玲 古文萱 史周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0-83,94,共5页
目的:打造中医药院校“医学数据挖掘”金课,培养创新型、实干型医学数据挖掘人才;方法结合教育部“消灭水课、打造金课”的教学改革号召和金课建设标准,基于“5+4”互动教学模式,建立医学数据挖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果基于金课培养... 目的:打造中医药院校“医学数据挖掘”金课,培养创新型、实干型医学数据挖掘人才;方法结合教育部“消灭水课、打造金课”的教学改革号召和金课建设标准,基于“5+4”互动教学模式,建立医学数据挖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果基于金课培养的医学数据挖掘人才操作能力、实战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医学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改革以金课建设为导向,发展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人才质量水平,达到“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数据挖掘 “5+4”教学模式 金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医工融合类专业实践项目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3
作者 何力 周玲艳 +2 位作者 叶桦 许艳 张敏杰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文章结合中医药院校医工融合类专业的特色,建立以多学科专业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过程管理为重点,学生评价和项目评估为手段的一体化管理流程,旨在加强中医药院校多学科师生团队的专业思想交流,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发掘更多优质的科... 文章结合中医药院校医工融合类专业的特色,建立以多学科专业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过程管理为重点,学生评价和项目评估为手段的一体化管理流程,旨在加强中医药院校多学科师生团队的专业思想交流,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发掘更多优质的科创项目,推动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融合 项目管理 专业实践 微信小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中医药信息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
作者 胡绿慧 温川飙 高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3-35,共3页
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对中医药信息类人才的需求特点,针对当前中医药信息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构成,结合培养目标和就业培养定位以及数据库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对标大数据时代需求,构建新的数据库课程体系和多模式的教学体系。采取线... 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对中医药信息类人才的需求特点,针对当前中医药信息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构成,结合培养目标和就业培养定位以及数据库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对标大数据时代需求,构建新的数据库课程体系和多模式的教学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和实施多元教学评价,以期学生能通过系统学习掌握职业发展需要的大数据分析技能,以适应中医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医疗的远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中医药信息专业 数据库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视频的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科普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绿慧 任玉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第13期108-109,112,共3页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在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章在对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将中医、中药、针灸、养生、...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在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章在对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的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将中医、中药、针灸、养生、保健等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动画短视频,发布于在线教育平台,在中小学进行试行和推广,促进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为中医药文化科普模式提供思路和借鉴,推动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中医药文化 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智慧中医研究思考
6
作者 任海燕 王维广 +15 位作者 许林 黎晖 蒋涛 杨涛 罗静静 李涛 张磊 刘清君 覃文军 孟祥飞 李芳杰 王鑫 林静怡 周鹏 郭义 孟昭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1302,共12页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创新融合,助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传承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智慧中医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 辅助诊疗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的中医药装备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海贝 温川飙 +2 位作者 高原 高园 陈太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第4期22-24,共3页
基于CDIO的中医药装备人才培养模式,是凸显“实践促进教学,科研提升教学,科研教学互长”的教学改革思路,有效解决教学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通过加强中医药装备学科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厚基础理论、重实践开发、以CDIO形式指导学... 基于CDIO的中医药装备人才培养模式,是凸显“实践促进教学,科研提升教学,科研教学互长”的教学改革思路,有效解决教学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通过加强中医药装备学科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厚基础理论、重实践开发、以CDIO形式指导学生参与中医药装备研发、健全硬件实践课程考核机制,构建基于CDIO的中医药装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提升中医药装备研发的能力,这对培养新世纪中医药装备人才具有重要的改革和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装备 CDIO 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疗法在中医药应用中的展望
8
作者 朱红霞 李楠 +4 位作者 郑世超 萧文科 许雅馨 温川飙 甘彦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69-3775,共7页
中医药在治未病、治慢病和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整合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开展融合创新研究,有助于发挥中医药价值。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可穿戴式设备等数字化技术发展,数字疗法应运而生。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融合数字疗法技术方... 中医药在治未病、治慢病和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整合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开展融合创新研究,有助于发挥中医药价值。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可穿戴式设备等数字化技术发展,数字疗法应运而生。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融合数字疗法技术方法,通过高级程序驱动软件或结合硬件设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数字疗法研究热点,结合文献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梳理数字疗法在预防、治疗、康复疾病方面的应用,分析目前数字疗法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及核心理论,以中医五音疗法、运动疗法、芳香疗法为例,探讨数字疗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形式,为中医药数字疗法发展提供初步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疗法 中医药 预防 治疗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中医药文化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9
作者 邹燕聪 叶桦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5期157-160,共4页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教师素质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文章梳理当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探析中医药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结合点。中医药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扶正祛邪、治未病、标本同治等理论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目标、理念...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教师素质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文章梳理当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探析中医药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结合点。中医药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扶正祛邪、治未病、标本同治等理论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目标、理念、原则相融相通,将中医药文化运用于指导师德师风建设,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依托中医药院校的丰富资源,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构建“内容强基,教育固本,制度保障”的融合中医药文化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有助于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师德师风建设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智慧 周毅 +3 位作者 李炜弘 汤朝晖 郭强 陈日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8-918,共11页
目的为适应互联网+智能医疗的时代需求,纳入舌诊仪图像数据及问诊结构化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等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为中医智能化辨证提供实验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共纳入2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邀请3位专家分别... 目的为适应互联网+智能医疗的时代需求,纳入舌诊仪图像数据及问诊结构化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等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为中医智能化辨证提供实验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共纳入2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邀请3位专家分别进行证素辨证标记。基于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U2-Net与ResNet34等网络构建基于舌图数据、症候数据的症候辨证模型(S-Model)、舌图辨证模型(T-Model),并采用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以二者为共同输入的多模态融合辨证模型(TS-Model)。通过F1值、精确率、召回率等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性能。结果T-Model对十四类证素的预测F1值波动于0.000%-86.726%,S-Model的预测F1值波动于0.000%-97.826%,TS-Mode的预测F1值波动于55.556%-99.065%。与T-Model、S-Model对比,TS-Model整体F1值较高且稳定。结论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中医证素智能辨证模型性能较好。多模态融合技术适用于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优化,为下一步建立四诊信息全客观化的高度智能证素辨证模型提供方法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辨证 2型糖尿病 深度学习 多模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方法的中医体质动态变化因素分析
11
作者 罗悦 鲁建富 +2 位作者 郑运松 包蕾 温川飙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6-67,共12页
目的基于一般统计学、Apriori-DEMATEL算法、DoWhy因果推理框架等方法探究中医体质动态变化影响因素。方法对18-60岁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识别数据的动态采集,包括采集时间、体质类型以及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运动习惯、情绪状态... 目的基于一般统计学、Apriori-DEMATEL算法、DoWhy因果推理框架等方法探究中医体质动态变化影响因素。方法对18-60岁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识别数据的动态采集,包括采集时间、体质类型以及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运动习惯、情绪状态、压力情况、生活环境、工作/生活变故、家庭氛围、出差频次、加班情况11个体质影响因素。采用一般统计分析分析不同类型体质变化对应影响因素的相对百分比,采用Apriori-DEMATEL算法分析饮食习惯等11种体质影响因素与体质变化之间的相关性,采用DoWhy因果推理框架分析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运动习惯、情绪状态、压力情况之间的因果关系。探讨构成类型转换变化因素的频率,确定构成类型动态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经过预处理后形成13536条有效数据,基于Apriori-DEMATEL算法将因素划分成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运动习惯、情绪状态和压力情况这6个原因因素及居住环境、工作/生活变故、家庭氛围、出差频次和加班情况这5个结果因素。结合一般统计学分析发现,在原因因素中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和压力情况这4个因素的变化对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在体质调摄过程中,应对上述4个因素重点关注,保持体质的平衡;在5个结果因素里面,工作/生活变故和家庭氛围这两个因素的数值绝对值较大,说明这两个因素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运动习惯、情绪状态和压力情况这六个因素变化的中心度较高,说明这六个因素的变化是体质发生改变的重要性因素。根据各因素对应体质变化频数统计发现以上六个因素的变化在气虚质、平和质和特禀质间的体质转变频数占比较大,说明这六个因素的改变对这三种体质类型的变化发挥重要作用。结合Apriori-DEMATEL算法和DoWhy因果推理框架分析的结果,推断饮食习惯和睡眠时间通过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间接导致体质变化。结论本文从动态数据和多种分析方法入手,探讨了中医体质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运动习惯、情绪状态和压力情况的变化对气虚质、平和质和特秉质的转化有较大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六个因素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减少转化为偏体质的概率。本研究也为中医体质类型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客观化分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ATEL 中医体质类型改变 影响因素 动态数据 DoWhy因果推断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糖尿病足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12
作者 肖丽 金钊 +5 位作者 张新格 杨清清 李梦月 黄慧 侯欣慧 沈创鹏 《中药与临床》 202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内服方剂常用药物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D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近10年中医内治糖尿病足含处方文献,提取处方信息并建立处方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中药治疗DF...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内服方剂常用药物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D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近10年中医内治糖尿病足含处方文献,提取处方信息并建立处方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中药治疗DF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查阅含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内治处方文献154篇,可用处方118首,涉及中药199味。经频率分析得出6味高频(≥20%)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味中药相关的有6条、3味中药相关的有14条、4味中药相关的有3条。结论:糖尿病足中医内治以“活血、补气、行气、清热、止痛”为基础;针对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糖尿病足中医内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内治 频率分析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辅助中医诊断的居家健康监测设备多节点数据融合方式
13
作者 杨启城 温川飙 +4 位作者 周一博 杨涛 朱峻莹 罗基 陈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4-1353,共10页
目的解决居家健康感知层设备数据体量大、维度多,且用于辅助中医临床诊断价值低下问题。方法本文基于中医诊断学原理将居家健康数据划分为互补、冗余、协作3种类型,提出了一种在设备数据、居家事件、中医症状3个层级进行数据融合的解决... 目的解决居家健康感知层设备数据体量大、维度多,且用于辅助中医临床诊断价值低下问题。方法本文基于中医诊断学原理将居家健康数据划分为互补、冗余、协作3种类型,提出了一种在设备数据、居家事件、中医症状3个层级进行数据融合的解决方案。结果本文提出的数据融合解决方案使居家场景下各设备采集的数据具有了整体协作的能力,提取出对于中医诊断更有价值的居家数据,同时降低了居家端传感器对家庭网络带宽带来的实时压力。结论基于多设备的居家健康开放性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搭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包括了感知层硬件的搭建、数据清洗、融合、归一化、标注、建模等方面。本文重点阐述了一种居家健康数据融合的思路,将多类数据根据中医理论进行模块化整合,解决了居家健康数据的重复性、零散等问题。可以为居家多源异构数据的清洗提供方向,也可以为后续的中医特色的数据标注、建模提供思路,从而为中医临床提供更具价值的决策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 物联网 居家健康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中医领域的标准化评估
14
作者 曹露 许林 +3 位作者 张宇洁 张林帅 付亚琴 蒋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3-1392,共10页
目的针对目前大语言模型(LLMs)在中医学领域测评中的空缺,设计并构建一个中医学测评基准数据集,以对LLMs在中医学知识的掌握与推理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地评测,从而为LLMs在中医领域的性能优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从中医标准化考... 目的针对目前大语言模型(LLMs)在中医学领域测评中的空缺,设计并构建一个中医学测评基准数据集,以对LLMs在中医学知识的掌握与推理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地评测,从而为LLMs在中医领域的性能优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从中医标准化考试和教科书中收集数据,构建了一个涵盖13个学科共29506道题的中医测评基准数据集。实验共选取了3个通用模型(GPT3.5、ChatGLM3、Baichuan)和5个中文医疗模型(PULSE、BenTsao、HuatuoGPT2、BianQue2、ShenNong),对它们在答案预测能力和答案推理能力进行全面评测。测评结果使用准确率、F1值、BLEU、Rouge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结果答案预测实验的结果显示,Baichuan在单项选题中准确率最高,为36.07%;ChatGLM3在多项选题中准确率和F1值最高,为18.96%和76.31%。答案推理实验的结果显示,Baichuan在BLEU-1分值最高,为24.71;ChatGLM3在Rouge-1分值最高,为44.64。结论通用LLMs整体表现略优于中文医疗LLMs,同时所有模型在选择题上的准确率都未超过60%,反映出LLM在中医领域中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中文医疗模型 测评基准 ChatGPT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古籍事理图谱构建——以《伤寒论》为例
15
作者 罗基 张宇洁 +6 位作者 张林帅 高育靖 何梦兰 袁智航 曾鹏 许林 蒋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78-2887,共10页
目的抽取中医古籍《伤寒论》中的医疗事件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事理图谱,可视化展示三阳三阴疾病的演进过程,为中医古籍数字化整理提供新思路,并在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等方面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和参考价值。方法首先以中医经典古籍《伤... 目的抽取中医古籍《伤寒论》中的医疗事件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事理图谱,可视化展示三阳三阴疾病的演进过程,为中医古籍数字化整理提供新思路,并在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等方面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和参考价值。方法首先以中医经典古籍《伤寒论》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标注,然后采用BERT模型和LSTM-CRF模型结合的方式识别古籍中的医疗事件及其组成论元,其次使用改进的SpERT模型识别多事件关系,最后以医疗事件为节点,以事件关系为边,构建《伤寒论》事理图谱。结果上述模型识别医疗事件及其事件论元的精确率为0.768、召回率为0.761、F1值为0.772,识别复杂事件关系的精确率为0.736、召回率为0.682、F1值为0.687。通过上述模型对《伤寒论》文本进行抽取,最终利用Neo4j构建了事理图谱,其包含3518个医疗事件和5294个事件关系。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医古籍的事件识别和事件抽取问题,构建的事理图谱可以将条文中的事件有序关联在一起,有利于把握其中病、证、药、方、转归事件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思考学习和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理图谱 中医古籍 《伤寒论》 医疗事件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主城区务工人员AIDS/STDs知信行调查及作用机制研究
16
作者 张翠华 周婧霖 +3 位作者 游璐菱 吴雨燕 罗敏 裴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0-2046,共7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主城区务工人员艾滋病/性传播疾病(AIDS/STDs)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该类人群制定有效的防控方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和系统抽样结合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AIDS/STDs认知、... 目的分析成都市主城区务工人员艾滋病/性传播疾病(AIDS/STDs)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该类人群制定有效的防控方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和系统抽样结合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AIDS/STDs认知、态度和性行为信息,采用EpiData 3.1和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并用AMOS 24.0构建KAP路径分析模型。结果有效问卷257份,AIDS知晓率为55.6%,平均得分(5.59±1.61)分。STDs知晓率为37.4%,平均得分(9.05±3.00)分。有58人(22.6%)和44人(17.1%)对AIDS和STDs持歧视态度。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为3.50%。男性(OR=0.500,95%CI:0.279~0.897)是AIDS知晓的阻碍因素。无子女是AIDS(OR=2.748,95%CI:1.385~5.451)和STDs(OR=2.287,95%CI:1.084~4.825)歧视态度的促进因素。年龄越大(OR=0.854,95%CI:0.785~0.929),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低。发生高危性行为分别受到AIDS态度及其知识的直接和间接影响,AIDS和STDs分别的知识对其态度(r=0.15、0.24,均P<0.05)、AIDS态度对STDs态度(r=0.57,P<0.05)均为正相关。即得分越高,越不会产生歧视态度,故提升知识知晓率可减少AIDS/STDs歧视和高危性行为发生。结论成都市主城区务工人员AIDS/STDs知晓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大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创新型干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 成都市 务工人员 知信行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时间序列模型的中医体质预测分析
17
作者 张新格 罗悦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156-162,共7页
目的: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针对二十四节气中医体质类型变化构建ARIMA预测模型,探索中医体质预测研究新方法。方法:收集整理川西地区人群2020-2021年二十四节气内1 574例中医体质辨识数据作为有效样本,构建ARIMA时间序列模型,得到中医... 目的: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针对二十四节气中医体质类型变化构建ARIMA预测模型,探索中医体质预测研究新方法。方法:收集整理川西地区人群2020-2021年二十四节气内1 574例中医体质辨识数据作为有效样本,构建ARIMA时间序列模型,得到中医体质预测值与记录值的对应关系。结果:ARIMA (1,2,1)模型的预测拟合图显示预测数据与真实记录数据较为接近,可以较好地描述中医体质的变化趋势,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拟合优度良好。结论:ARIMA时间序列模型能够预测中医体质,为中医体质智能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预测 时间序列 ARI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中医院校智慧教育建设
18
作者 程爱景 温川飙 +1 位作者 卢敏 张亦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14-17,共4页
疫情期间,规模化的在线教学引发了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变革。面对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总体要求,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中医药高等院校面临智慧教育变革的冲击。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培养世界一流的优秀中医药人才为核心,开展了智慧... 疫情期间,规模化的在线教学引发了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变革。面对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总体要求,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中医药高等院校面临智慧教育变革的冲击。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培养世界一流的优秀中医药人才为核心,开展了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系统三个方面的综合改革,进行了中医药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建设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中医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19
作者 黄泽娟 林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1期0085-0088,共4页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期,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主导,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通过分析混合式学习的特点及其优势,指出了当前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期,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主导,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通过分析混合式学习的特点及其优势,指出了当前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策略,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强化自主学习策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化设计学习体验,整合优质资源,融合前沿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教学,以及建立有效评估反馈、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旨在帮助大学生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和社会适应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大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四诊、西医检验和生物信息的多类型传感器数据归一化分层处理架构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涛 王迪 +5 位作者 冯梦晗 黄宗海 段茹茜 卜鹏志 郭富强 温川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8-805,共8页
在传感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5G网络、机器学习等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四诊数据,西医临床检验数据和生物信息数据的积累也随之呈指数式增长。本文针对3类异构数据的高效处理问题,围绕各类传感器的采集原理进行深入分析,探索... 在传感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5G网络、机器学习等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四诊数据,西医临床检验数据和生物信息数据的积累也随之呈指数式增长。本文针对3类异构数据的高效处理问题,围绕各类传感器的采集原理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建立一种多类型医用传感器数据归一化分层处理架构。此架构分为3层:基于时间轴的医用传感器集群层,多模态数据协议转换、安全传输层,医用传感器数据湖、专题库及API接口层。通过此架构可完成数据采集后的时间序列机器标注、协议转换、组网通信及安全传输、数据粒度的降维升阶、分层特征提取、实体关系建模等任务,旨在实现3类异构数据的归一化处理,为后续实现疾病画像、活态知识图谱、疾病全方位智能诊疗算法及建立中医、西医、生物信息3类数据的分层特征关联网络提供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传感器 数据归一化 分层处理架构 疾病智能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