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叶益母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娟 周勤梅 +3 位作者 彭成 刘露丝 熊亮 刘昭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39-2442,共4页
目的对细叶益母草Leonurus sibiricus的化学成分和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细叶益母草提取液采用大孔树脂、MCI、反相C18、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和TLC来鉴定,然后... 目的对细叶益母草Leonurus sibiricus的化学成分和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细叶益母草提取液采用大孔树脂、MCI、反相C18、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和TLC来鉴定,然后对其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筛选。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9个化合物,分别为益母草碱(1)、丁香脂素(2)、梣皮树脂醇(3)、蒙花苷(4)、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丁香酸乙酯(6)、对羟基苯甲酸乙酯(7)、对羟基苄乙醚(8)、β-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2~4、6、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3和6为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1、4和5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益母草 化学成分 抗血小板聚集 二磷酸腺苷(ADP)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花冠总RNA提取方法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康亚兰 裴瑾 +4 位作者 刘薇 罗静 刘维 陈翠平 吴清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13-316,331,共5页
筛选一种红花花冠总RNA提取方法。采用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法、传统佰烈法、改良Trizol法提取红花花冠总RNA。凝胶电泳、RT-PCR、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三种方法提取所得总RNA,并将筛选得到的方法应用于红花愈伤组织总RNA的提取。改良Tri... 筛选一种红花花冠总RNA提取方法。采用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法、传统佰烈法、改良Trizol法提取红花花冠总RNA。凝胶电泳、RT-PCR、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三种方法提取所得总RNA,并将筛选得到的方法应用于红花愈伤组织总RNA的提取。改良Trizol法提取得到的红花花冠总RNA凝胶电泳检测可见清晰的三条带,RT-PCR结果凝胶电泳检测可见清晰的一条带,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符合要求,其余两种方法均不符合要求。改良Trizol法应用于红花愈伤组织总RNA提取,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改良Trizol法可用于红花花冠总RNA提取,提取所得红花花冠总RNA可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花冠 总RNA提取 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 传统Trizol法 改良Trizo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球茎休眠阶段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钰萍 胡静 +4 位作者 谭谨 魏担 耿福昌 吴清华 裴瑾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目的:考查休眠期间西红花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为球茎休眠阶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缩短室内培育时间,相对延长营养繁殖时间,提高西红花球茎繁殖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置于适宜生长环境的西红花球茎进行11周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包括SO... 目的:考查休眠期间西红花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为球茎休眠阶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缩短室内培育时间,相对延长营养繁殖时间,提高西红花球茎繁殖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置于适宜生长环境的西红花球茎进行11周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包括SOD、POD、CAT三种抗氧化酶,ABA、GA3、IAA、ZT四种内源激素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三种营养物质,分析了2017、2018年两年相同试验期间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西红花球茎休眠期间(1~8周),POD、SOD、CAT、GA3、IAA、ZT及淀粉指标呈下降趋势,AB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IAA/ABA、GA3/ABA、ZT/ABA比值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5周左右明显升高;休眠解除期间(9~11周),POD、SOD、CAT、GA3、IAA、ZT指标呈上升趋势,AB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IAA/ABA、GA3/ABA、ZT/ABA比值持续升高。结论:POD主要调控西红花球茎休眠初始阶段,CAT、SOD主要调控休眠解除阶段,IAA/ABA、GA3/ABA及ZT/ABA升高对西红花球茎生长有促进作用,反之则具有抑制作用,5~8周休眠程度减弱,是西红花球茎休眠解除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球茎 休眠 酶活力 内源激素 淀粉 可溶性蛋白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分析表达及HSYA动态累积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翠平 裴瑾 +4 位作者 吴沂芸 任超翔 陈江 刘薇 吴清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9-503,共5页
目的:克隆红花中查耳酮异构酶(Chalcone-flavonone isomerase,CHI)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花1~7 d CHI表达量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含量分析,为红花中CHI功能验证、黄酮类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 目的:克隆红花中查耳酮异构酶(Chalcone-flavonone isomerase,CHI)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花1~7 d CHI表达量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含量分析,为红花中CHI功能验证、黄酮类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克隆CHI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CHI特性,使用Real-time PCR检测红花开花1~7 d CHI的相对表达量,HPLC检测HSYA动态累积的百分含量,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克隆获得红花CHI序列全长,检测得到红花开花1~7 d CHI的相对表达量及HSYA动态累积的百分含量。CHI表达量及HSYA动态累积百分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1~4 d逐渐升高,在第4天达到最高峰,第5~7天急剧降低。结论:此研究可为红花中CHI功能验证、黄酮类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查耳酮异构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测定不同产地芍药根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永强 马越 +4 位作者 杨博文 肖佳佳 龙飞 许志刚 吕光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0-985,共6页
目的:以芍药苷等多种有效成分为指标,评价不同产地芍药根的质量。方法:从四川、浙江和安徽三大芍药(白芍)主产区采集了66份芍药根样品,应用UHPLC-DAD技术测定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 目的:以芍药苷等多种有效成分为指标,评价不同产地芍药根的质量。方法:从四川、浙江和安徽三大芍药(白芍)主产区采集了66份芍药根样品,应用UHPLC-DAD技术测定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没食子酸、儿茶素的含量,并对各样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芍药根中这8种有效成分在30 min内分离良好,峰面积与进样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n=6),加样回收率为95.94%~100.92%(n=6)。四川、浙江、安徽产的芍药根中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40.54 mg/g(n=23)、33.09 mg/g(n=22)、39.47 mg/g(n=21)。三大芍药产地的样品中这8种有效成分经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为0.4435(n=23,四川)、0.0122(n=22,浙江)和-4.9850(n=21,安徽)。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和6年生芍药根中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24.76(n=2)、37.17(n=16)、37.83(n=23)、39.71(n=16)和37.45 mg/g(n=7)。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准确测定芍药根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以芍药苷或多种有效成分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四川、浙江和安徽种植芍药根的质量不同,以四川产的芍药根最优;根据产量和质量综合分析,芍药根的采收以3~4年生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UHPLC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非根际、根际及根茎内生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秫华 方千 +3 位作者 贾红梅 韩桂琪 严铸云 何冬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9,共14页
获知并比较川芎非根际、根际与川芎根茎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差异。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川芎非根际土(S)、根际土(R)及川芎根茎(P)的真菌群落结构及差异;采用FUNGuild分析真菌群落功能。川芎非根际土、根际土及川芎根茎中皆含... 获知并比较川芎非根际、根际与川芎根茎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差异。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川芎非根际土(S)、根际土(R)及川芎根茎(P)的真菌群落结构及差异;采用FUNGuild分析真菌群落功能。川芎非根际土、根际土及川芎根茎中皆含有丰富的真菌类群,真菌群落均匀度和多样性表现为S>R>P,丰富度表现为R>S>P。在不同分类水平下,3组样本皆具各自的优势菌群。川芎非根际与根茎的真菌群落差异最大,根际土与植物次之,土壤之间差异最小。川芎非根际、根际及根茎内生真菌皆具有产地差异,且大小为S>R>P,环境因子对非根际及根际菌群影响效应为S>R。川芎非根际土真菌以腐生型为主,其次为病原菌型,根际土真菌以病原菌型为主,腐生型次之,川芎内生菌则以病原菌型真菌为主。从非根际土到根际土再到川芎根茎内部,真菌菌群结构特征及菌群生态功能呈连续的渐次性变化,证明川芎在栽培过程中,从产地土壤中获得部分物种并发生了连续积累或消减,形成特定的内生菌群,是其微生态群落结构构建的重要策略,这为理解中药道地性品质形成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高通量测序 群落多样性 根际 内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对川牛膝侧根发育及基因IAA1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饶桦静 胡静 +2 位作者 唐小慧 王斌 裴瑾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索生长素IAA对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侧根发育和基因IAA1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道地产区乐山金口河3年生川牛膝的种子为材料,在含有不同浓度IAA的MS培养基中培育得到川牛膝幼苗,对其进行根显微结构分析、侧根参数和基因... 目的:探索生长素IAA对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侧根发育和基因IAA1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道地产区乐山金口河3年生川牛膝的种子为材料,在含有不同浓度IAA的MS培养基中培育得到川牛膝幼苗,对其进行根显微结构分析、侧根参数和基因IAA14表达量的考察。结果:川牛膝侧根的起始部分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一样,侧根原基起始于正对木质部的中柱鞘细胞;IAA在一定范围内对川牛膝侧根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同时下调基因IAA14表达量;平均侧根密度最大值出现在1.83×10^-5mg/mL的IAA施加浓度,此时基因IAA14表达量也最低。结论:川牛膝侧根起始于正对木质部的中柱鞘细胞,IAA通过实时调节侧根发育相关基因IAA14在一定范围内促进川牛膝侧根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侧根 侧根相关基因 IAA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商品等级与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雷有成 李建蕊 +4 位作者 肖佳佳 岳媛 张兴国 张梅 吕光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8-423,共6页
目的研究天麻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量与天麻商品规格、等级和产地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天麻的质量。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了35份冬天麻、春天麻及其不同等级天麻样品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量;结合性状鉴别特征,分析这2种活性... 目的研究天麻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量与天麻商品规格、等级和产地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天麻的质量。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了35份冬天麻、春天麻及其不同等级天麻样品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量;结合性状鉴别特征,分析这2种活性成分与天麻商品规格、等级、产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冬天麻中天麻多糖的量(26.05%)高于春天麻(20.21%),而天麻素的量则是冬天麻(0.49%)低于春天麻(0.68%)。在不同等级的天麻中,天麻多糖的量与等级有关,一等(32.65%)、二等天麻(32.89%)高于三等(21.71%)、四等天麻(14.57%);而天麻素的量相近,一、二、三、四等天麻中天麻素的量分别为0.46%、0.65%、0.43%和0.44%。四川、陕西、云南等天麻道地产地的样品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量均较高。结论建立的HPLC法和苯酚-硫酸法可准确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量。天麻多糖的量与天麻商品规格、等级和经验鉴别优劣的结果相符合,可作为天麻质量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天麻素 天麻多糖 定量测定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新型哈尔碱衍生物的合成与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冬燕 韩广田 +4 位作者 李喜安 任华忠 岳李荣 郭力 封家福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63-1871,共9页
以哈尔碱为原料,经过N9-甲基化、溴代、Suzuki偶联、脱Boc保护和酰胺化等步骤,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6-位取代的哈尔碱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基甲氧基苯... 以哈尔碱为原料,经过N9-甲基化、溴代、Suzuki偶联、脱Boc保护和酰胺化等步骤,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6-位取代的哈尔碱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基甲氧基苯基)-2-(4-磺基苯基)-2H-四唑(MTS)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白血病细胞HL-60、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SMMC-7721、乳腺癌细胞MCF-7和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最强效的为化合物3o,对HL-60、A549和SMMC-772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0.27,0.44和0.048μmol/L,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顺铂,抗肝癌细胞SMMC-7721的活性强于对照紫杉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碱 衍生化 抗癌活性
原文传递
红花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 被引量:16
10
作者 康亚兰 裴瑾 +3 位作者 刘薇 罗静 刘维 陈翠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385-2389,共5页
目的克隆红花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CHS),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CHS,比较花期中每天CHS的表达,为红花有效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新鲜红花花冠中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获得CHS。通过生... 目的克隆红花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CHS),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CHS,比较花期中每天CHS的表达,为红花有效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新鲜红花花冠中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获得CHS。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基因蛋白的特征进行分析,使用MEGA5.1构建CHS与相关物种CHS的系统进化树,利用real-time PCR分析花期中每天红花CHS的表达量,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克隆获得的红花CHS,序列全长为1 149 bp,具有1 04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46个氨基酸。将该蛋白通过NCBI上的Blastp比对发现,该蛋白属于CHS家族,比对结果显示红花CHS与100余种NCBI上登录的植物有相似性,其中与水飞蓟、翠菊、菊花、红凤菜的相似性分别达95%、95%、94%、94%。将相似性在90%以上的物种用MEGA5.1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红花CHS与水飞蓟CHS亲缘关系最近。通过ProtParam预测红花CHS蛋白分子式为C1678H2693N451O493S20,相对分子质量为37 700,等电点为6.10,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数(Asp+Glu)为42,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数(Arg+Lys)为38。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红花CHS在花期第3天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远远高于花期其余时间。结论成功克隆、分析并表达了红花CHS,为红花有效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含水量对川牛膝种子活力的影响及其抗老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倩 杨梅 +3 位作者 裴瑾 王黎 吴沂芸 吕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22-1226,共5页
以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种子为材料,通过高温高湿法进行人工加速老化,研究9个含水量对川牛膝种子活力的影响,并对不同含水量的抗老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后,种子活力普遍有所降低;总体而言,含水量6.55%~4.78%... 以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种子为材料,通过高温高湿法进行人工加速老化,研究9个含水量对川牛膝种子活力的影响,并对不同含水量的抗老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后,种子活力普遍有所降低;总体而言,含水量6.55%~4.78%的种子活力及抗老化能力相对较强,种子电导率值、POD活性、MDA含量升高幅度均较小,脱氢酶和SOD活性降低幅度亦较小;且在种子含水量5.77%时,未老化种子发芽试验各指标最高,人工老化和未老化的种子POD活性均最低,浸出液电导率较低,脱氢酶、SOD活性均最高,CAT活性亦较高。因此,在对川牛膝种子进行低温种质库保存时,为使其保持较高的活力和抗老化能力,应考虑将含水量降至接近(5.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含水量 人工老化 种子活力 抗老化机制 低温种质库保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