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骨髓胚胎样干细胞向多核肌纤维诱导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庞荣清 张永云 +6 位作者 阮光萍 朱向情 何洁 赵晶 王利民 潘兴华 张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比较骨髓来源的胚胎样干细胞(ELSCs)与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成肌分化能力。方法:采用胚胎干细胞扩增用的无血清Knockout-DMEM培养基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瓶中培养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以分离ELSCs,传统方法从相同骨髓中分离MSCs,倒... 目的:比较骨髓来源的胚胎样干细胞(ELSCs)与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成肌分化能力。方法:采用胚胎干细胞扩增用的无血清Knockout-DMEM培养基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瓶中培养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以分离ELSCs,传统方法从相同骨髓中分离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多潜能抗原标志的表达。成肌分化液分别培养ELSCs和MSCs,采用免疫染色法检测肌纤维特异性抗原标志肌球蛋白重链(MHC)、成肌素(myogenin)和MyoD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MHC、myogenin和MyoD mRNA的表达,计算MHC阳性肌纤维的比例以比较ELSCs与MSCs的体外成肌分化能力。结果:无血清培养基可从骨髓中分离到弱表达多潜能抗原标志Oct-4、Nanog-3和Sox-2的ELSCs,体积较小,形态纤细均一,在形态方面不同于相同骨髓来源的MSCs,后者不表达多潜能抗原标志。在成肌分化液中培养,ELSCs和MSCs均可被诱导为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MHC和myogenin的多核肌纤维,但诱导培养10 d时,ELSCs的MHC蛋白阳性肌纤维的比例为(25.7±4.1)%,MSCs为(15.8±7.6)%,ELSCs的成肌分化能力明显高于MSCs(P<0.05)。结论:骨髓ELSCs能被诱导为多核肌纤维,并具有比来自相同骨髓的MSCs更强的成肌分化能力,ELSCs是肌病治疗更理想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样干细胞 骨髓 成肌分化 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繁 潘兴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9年第2期88-90,共3页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能力的细胞,按生存阶段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目前,干细胞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而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又是其研究的重点,有研究报道干细胞对一些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能力的细胞,按生存阶段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目前,干细胞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而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又是其研究的重点,有研究报道干细胞对一些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IgA肾病、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LN)、急性及慢性肾衰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治疗 肾脏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IgA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胡美君 潘兴华 +1 位作者 庞荣清 蔡学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3期4349-4353,共5页
背景:通过胰腺或胰岛移植等重建胰岛素分泌系统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材料来源受限,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易导致治疗失败。目的:简要总结了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等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 背景:通过胰腺或胰岛移植等重建胰岛素分泌系统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材料来源受限,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易导致治疗失败。目的:简要总结了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等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8-01/2011-12关于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1型糖尿病"或"Embryonic stem cells,somatic stem cells,induced plurip otent stem cells,type 1 diabete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在体内外均能被诱导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并且这种诱导细胞用于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甚至能使受体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但干细胞是否参与胰岛细胞再生或修复尚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1型糖尿病 干细胞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肝样细胞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志锋 行治国 +2 位作者 丁亚楠 陈强 潘兴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8-662,共5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在适宜的微环境下,骨髓干细胞不但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细胞和各种血细胞,而且还可以跨越胚层向外胚层起源的神经元细胞及内胚层起源的肝细胞、胰岛细胞等分化,称为"可塑性(plasticity)"或"横向... 近年来研究表明,在适宜的微环境下,骨髓干细胞不但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细胞和各种血细胞,而且还可以跨越胚层向外胚层起源的神经元细胞及内胚层起源的肝细胞、胰岛细胞等分化,称为"可塑性(plasticity)"或"横向分化(trans- diffferentiation)".本文就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及其临床治疗肝系疾病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移植 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晶 何洁 +6 位作者 潘兴华 余月明 曹礼应 王晓华 蔡学敏 梁虹 庞荣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4期55-57,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典型病变特征包括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以及皮肤、关节、肾脏等全身多个器官或系统受到损害。SLE发病多见于年轻妇女,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典型病变特征包括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以及皮肤、关节、肾脏等全身多个器官或系统受到损害。SLE发病多见于年轻妇女,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现有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虽然疗效尚可,但是不良反应大且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患者心理压力很大。因此,研究不良反应小且疗效确切的SLE治疗方法是医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从2010年初开始,我科对5名病情反复发作的SLE患者实施异体问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异体移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创伤失血犬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兴华 陈克久 +5 位作者 行治国 杨勇琴 屈璐 赵熠 庞荣清 蔡学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703-707,共5页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犬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含量动态变化,为干细胞治疗战创伤提供依据。方法健康比格犬10只,采用手术方法切除左侧肾后,经肾动脉放血至血压60mmHg并维持30min。实验组(n=5)皮下注射GM...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犬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含量动态变化,为干细胞治疗战创伤提供依据。方法健康比格犬10只,采用手术方法切除左侧肾后,经肾动脉放血至血压60mmHg并维持30min。实验组(n=5)皮下注射GM-CSF5μg/kg,隔日1次,连续3次,对照组(n=5)同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0、2、4、6、8、10d采集外周血,计数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测定CD3+、CD4+、CD8+、CD56+、CD34+、CD133+细胞比例和血清TNF-α、IL-1、IL-2含量。结果与0d比较,实验和对照犬在创伤失血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逐渐升高,第4~6d达到高峰(P<0.05),然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的比例均下降(P<0.05),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8+、CD56+细胞的比例下降(P<0.05),到第4~6d达到最低(P<0.05),随后逐渐升高,至第10d时接近正常,其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4+、CD133+细胞比例均逐渐升高,至第2~4d达到高峰(P<0.05),随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浆TNF-α、IL-1、IL-2的含量均逐渐升高,至第6d达到高峰(P<0.05),随后下降至第10d时接近正常。结论骨髓干细胞动员可提高创伤失血犬外周血免疫亚群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含量,提示具有保护创伤失血犬免疫功能的作用,但也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 干细胞动员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有望产生结构与功能的双重修复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行治国 潘兴华 +3 位作者 朱兴宝 杨勇琴 杨仁华 刘志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6期9369-9374,共6页
学术背景:成年人脑海马齿状回和嗅球等部位发现神经干细胞后,彻底改变了传统发生生物学所认为的成熟神经元一旦受损就不能再生这一观念,但神经干细胞存在取材不便、受伦理学限制及免疫排斥等缺陷。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 学术背景:成年人脑海马齿状回和嗅球等部位发现神经干细胞后,彻底改变了传统发生生物学所认为的成熟神经元一旦受损就不能再生这一观念,但神经干细胞存在取材不便、受伦理学限制及免疫排斥等缺陷。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有望从组织结构功能上对坏死神经元进行修复。目的:归纳总结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8-01/2006-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mesenchymalstemcells,cerebralinfarction,cerebralischemia,transplan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6-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梗死,脑缺血,移植",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88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脑缺血的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方面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1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内外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近年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用于脑梗死的治疗。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方便,体外培养扩增快速,可通过静脉、动脉、立体定位注射和腹腔注射等途径移植入脑梗死模型动物体内,并且能够迁移至受损脑组织。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替代受损神经元,促进血管、轴突、髓鞘等再生,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等机制修复受损脑组织。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基因载体,通过导入外源性基因,与基因治疗相结合治疗脑梗死效果更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治疗模型动物脑梗死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效果,其详细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且在应用于临床前仍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胚胎样干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庞荣清 张永云 +5 位作者 邓永丽 马丽花 何洁 赵晶 潘兴华 张成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9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观察胚胎样干细胞(ELSCs)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分别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瓶和传统方法在未包被的培养瓶中分离骨髓胚胎样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以MSCs为对照,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ELSCs的细胞形态,在透射电镜下观... 目的观察胚胎样干细胞(ELSCs)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分别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瓶和传统方法在未包被的培养瓶中分离骨髓胚胎样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以MSCs为对照,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ELSCs的细胞形态,在透射电镜下观察ELSCs的超微结构,并采用染色体技术分析传代细胞的核型。结果与MSCs相比,ELSCs体积更小、形态纤细均一,传代后细胞贴壁快,在细胞培养瓶中均匀分布生长,不易老化。第四代ELSCs的绝大多数细胞膜显示显著的花多样伪足,细胞浆中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而部分MSCs的细胞膜光滑,部分MSCs膜表面有微绒毛,多数细胞胞浆内有空泡和丰富的粗面内质网而且明显扩张形成内质网池,内含中等电子密度的分泌物。第十代ELSCs和MSCs都有正常的核型。结论 ELSCs具有比MSCs更不成熟的细胞形态结构特征,传代10代后细胞仍然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潜能干细胞 骨髓 超微结构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骨髓中分离胚胎样干细胞的技术方法
9
作者 张永云 庞荣清 +5 位作者 何洁 赵晶 瞿良 王桂华 潘兴华 张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21,共5页
目的建立从成体骨髓中分离胚胎样干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成体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运用胚胎干细胞扩增用的无血清knockout-DMEM培养基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瓶中扩增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分别采用免疫... 目的建立从成体骨髓中分离胚胎样干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成体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运用胚胎干细胞扩增用的无血清knockout-DMEM培养基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瓶中扩增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方法鉴定多潜能干细胞标志的表达。结果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在明胶包被过的培养瓶中培养的方法,可从成体骨髓中分离到贴壁生长的细胞,这些细胞与传统方法分离到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体积更小、形态纤细均一,传代后均匀分布生长,不易老化,而且这些细胞弱表达多潜能抗原标志Oct-4、Nanog-3和Sox-2。结论采用扩增胚胎干细胞的技术方法可以从成体骨髓中分离到表达部分多潜能干细胞标志的胚胎样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潜能干细胞 骨髓 分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敬 潘兴华 +1 位作者 庞荣清 蔡学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7-1110,共4页
背景: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传统血液透析和同种异体肾移植仍是目前仅有的治疗选择。随着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有可能从干细胞的角度找到慢性肾病治疗的理想治疗措施。目的:就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脏... 背景: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传统血液透析和同种异体肾移植仍是目前仅有的治疗选择。随着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有可能从干细胞的角度找到慢性肾病治疗的理想治疗措施。目的:就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脏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等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6-01/2009-12关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诱导性多少能干细胞;慢性肾脏疾病"或"Embryonic stem cells;Bone marrow stem cell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chronic kidney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多种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向肾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肾损伤修复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肾脏纤维化疾病、终末期肾病的治疗等也有相关研究报道。通过对干细胞相关特性的描述及干细胞治疗肾病的相关机制的研究,希望能通过新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慢性肾脏疾病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中的染色标记及示踪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霞 潘兴华 +2 位作者 庞荣清 阮光萍 蔡学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3期3751-3755,共5页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是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时极其重要的部分,细胞培养技术的优化对推动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特别是细胞治疗至关重要。同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是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对国...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是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时极其重要的部分,细胞培养技术的优化对推动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特别是细胞治疗至关重要。同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是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对国内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染色标记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方法:以"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染色标记"为中文捡索词,以"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stem cells,Cell culture,Labeling method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维普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highwire和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Foreign Journals Integration System)200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标记染色文献。最终纳入3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最关键的原因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染色技术不是很成熟,这些方面都值得在研究中进一步优化。虽然近几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有了较快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脐带脐血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染色标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莲果糖浆促进便秘小鼠排便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永丽 何洁 +2 位作者 马丽花 李自安 潘兴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84-84,共1页
目的观察雪莲果糖浆对便秘模型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雪莲果糖浆小、中、大剂量组、麻仁软胶囊组,经造模、治疗,观察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6小时排便粒数并称粪便总重... 目的观察雪莲果糖浆对便秘模型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雪莲果糖浆小、中、大剂量组、麻仁软胶囊组,经造模、治疗,观察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6小时排便粒数并称粪便总重量。结果雪莲果糖浆小、中、大剂量组使便秘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缩短,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与麻仁软胶囊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剂量雪莲果糖浆及麻仁软胶囊均使小鼠6小时排便粒数及粪便重量显著增加(P<0.05,P<0.01,P<0.001)。结论雪莲果糖浆通过促进胃肠蠕动,使便秘小鼠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排便重量显著增加,对便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果 排便作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娜娜 陈寰贝 +2 位作者 潘兴华 董会 陈庆华 《广西轻工业》 2009年第3期1-3,共3页
以魔芋葡甘聚糖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采用36%的乙酸溶解壳聚糖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共混膜液,经静置减压脱泡、倒膜、干燥制膜,并采取与乙酸等量的氢氧化钠对膜进行处理。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生物学显微镜对共... 以魔芋葡甘聚糖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采用36%的乙酸溶解壳聚糖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共混膜液,经静置减压脱泡、倒膜、干燥制膜,并采取与乙酸等量的氢氧化钠对膜进行处理。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生物学显微镜对共混膜进行性能表征,同时测定了共混膜的透光率、力学性能、吸水率及水蒸气透过系数。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1.0 g、壳聚糖0.6 g、36%的乙酸0.6 mL、蒸馏水100 mL为制膜最佳配方,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透过系数得到改善,魔芋葡甘聚糖和壳聚糖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作为一种潜在的皮肤组织工程支架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壳聚糖 共混膜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高增殖率细胞筛选及致瘤特性分析
14
作者 潘兴华 魏洪林 +2 位作者 郭中敏 庞荣清 蔡学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10期1045-1048,F0004,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人肝癌组织中的高增殖率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无菌采集人肝细胞癌组织,切成1mm×1mm×1mm组织块并置于裸鼠肾包膜下生长3w;相同方法反复体内传代3次后,将组织块剪碎,胶原酶消化分离为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培... 目的分离培养人肝癌组织中的高增殖率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无菌采集人肝细胞癌组织,切成1mm×1mm×1mm组织块并置于裸鼠肾包膜下生长3w;相同方法反复体内传代3次后,将组织块剪碎,胶原酶消化分离为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用阿霉素(Adm)5mg/L处理72h获得抗药细胞。通过体外培养和体内生长观察该细胞的生长规律;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其表达C-kit、CD133和甲胎蛋白(AFP)的情况。结果原代肝癌细胞直接分离培养生长较缓慢,经体内传代3次后,分离培养获得生长良好细胞,再经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共培养后,获得耐Adm细胞。经体内生长特性观察发现,Adm筛选后,相同数量细胞的致瘤生长速度升高。经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发现,筛选后的细胞表达C-kit、AFP、CD133。结论通过组织块体内传代、体外抗癌药物筛选,初步获得表达肝干细胞标志性抗原的高致瘤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高增殖细胞 致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胶原-魔芋葡甘聚糖多孔支架研究
15
作者 陈寰贝 洪东峰 +2 位作者 雷力 潘兴华 陈庆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22,共4页
采用共滴定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粉体,通过凝胶-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胶原-魔芋葡甘聚糖多孔支架。分析了碱加入量对支架显气孔率、孔径及强度的影响。XRD与TEM结果显示复合粉体中无机相为纳米羟基磷灰石。所制备的支... 采用共滴定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粉体,通过凝胶-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胶原-魔芋葡甘聚糖多孔支架。分析了碱加入量对支架显气孔率、孔径及强度的影响。XRD与TEM结果显示复合粉体中无机相为纳米羟基磷灰石。所制备的支架显气孔率在80%以上,抗压强度在0.45—1.31MPa,SEM结果显示孔径分布在100—300μm。细胞相容性实验证明表明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胶原 魔芋葡甘聚糖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Ⅱ型胶原/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娜娜 潘兴华 +3 位作者 段开文 洪东峰 董会 陈庆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0-875,884,共7页
以魔芋葡甘聚糖、Ⅱ型胶原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采用36%的乙酸溶解壳聚糖、Ⅱ型胶原的甘油溶液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魔芋葡甘聚糖/Ⅱ型胶原/壳聚糖共混膜液,经静置减压脱泡、倒模、干燥制膜,并采取与乙酸等量的氢氧化钠对膜进行处理。用FT... 以魔芋葡甘聚糖、Ⅱ型胶原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采用36%的乙酸溶解壳聚糖、Ⅱ型胶原的甘油溶液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魔芋葡甘聚糖/Ⅱ型胶原/壳聚糖共混膜液,经静置减压脱泡、倒模、干燥制膜,并采取与乙酸等量的氢氧化钠对膜进行处理。用FT-IR、XRD、生物学显微镜和SEM对共混膜进行性能表征,测定了共混膜的透光率、力学性能、吸水率及水蒸气透过系数,还做了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实验,主要进行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另外对膜进行了体外模拟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其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牙周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壳聚糖 Ⅱ型胶原 复合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四氯化碳诱导的家兔肝纤维化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亚楠 潘兴华 +4 位作者 刘志锋 马丹 朱向情 马丽花 何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6期9066-9070,共5页
背景: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常用于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筛选和评价,但目前很少有四氯化碳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的报道。目的:建立家兔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并观察造模过程中动物的肝脏功能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 背景: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常用于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筛选和评价,但目前很少有四氯化碳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的报道。目的:建立家兔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并观察造模过程中动物的肝脏功能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2/2008-04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40只普通级日本大耳家兔,雌雄各半,体质量1.75~2.25kg,用于建立家兔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40只家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腹腔注射40g/L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3周四氯化碳剂量为0.1~0.2mL/kg,根据动物的情况每周注射2次;3~6周四氯化碳剂量调整为0.3~0.4mL/kg;6~8周为0.4~0.5mL/kg。于注药后4,8,12周分别留取肝组织和血清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观察和生化检测。主要观察指标:实验家兔肝脏大体及病理学改变,静脉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纳入日本大耳家兔40只,造模20d时,实验组家兔死亡4只,原因主要为急性肝坏死及对药物的耐受性差。40d时死亡1只;50d腹腔注射因药物误入血管死亡1只。①对照组家兔肝脏外观呈暗红色,病理切片示: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实验组8周时,肝脏呈暗紫色,表面有轻微粟粒样改变,病理切片示:肝细胞点状及点灶状坏死,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呈早期纤维化症状。12周时,肝脏呈灰褐色,有较明显粟粒样改变。病理切片示: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炎性细胞浸润,为明显肝纤维化症状。③家兔血生化指标随着注药时间的延长,白蛋白含量及白球蛋白比值逐渐下降,球蛋白、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逐渐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前期明显升高后期又有所下降。结论:长期给予四氯化碳可导致家兔的肝纤维化形成,并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家兔 肝脏 四氯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奶水牛DGA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樊月圆 王强 +5 位作者 张永云 杨忠 富国文 汤守锟 田建云 李卫真 《家畜生态学报》 2011年第6期27-32,共6页
探讨德宏奶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DGAT1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关系,以期为德宏奶水牛产奶性状标记辅助选择侯选基因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81头泌乳的德宏奶水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结合候选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DGAT1基... 探讨德宏奶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DGAT1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关系,以期为德宏奶水牛产奶性状标记辅助选择侯选基因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81头泌乳的德宏奶水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结合候选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DGAT1基因第8外显子及第8内含子区的多态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DGAT1基因多态位点对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的影响。结果在德宏奶水牛群体中共检测到CTGG,CCGG和CCGT三种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在检测的群体中未发现K232A位点的突变,而在DGAT1基因第8内含子的第14位检测到C→T突变,第35位检测到G→T突变。多重比较表明,CCGT基因型对德宏奶水牛的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AT1基因 SNPS 产奶性状 分子标记 水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与葡甘聚糖共混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娜娜 陈寰贝 +2 位作者 潘兴华 董会 陈庆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8,共6页
以葡甘聚糖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采用36%的乙酸溶解壳聚糖,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壳聚糖与葡甘聚糖共混膜液,经静置减压脱泡、倒膜、干燥制膜,并用与乙酸等物质量的氢氧化钠对膜进行处理.通过IR、XRD和生物学显微镜对共混膜进行性能表征,同... 以葡甘聚糖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采用36%的乙酸溶解壳聚糖,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壳聚糖与葡甘聚糖共混膜液,经静置减压脱泡、倒膜、干燥制膜,并用与乙酸等物质量的氢氧化钠对膜进行处理.通过IR、XRD和生物学显微镜对共混膜进行性能表征,同时测定了共混膜的透光率、力学性能、吸水率及水蒸气透过系数.结果表明: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透过系数得到改善,葡甘聚糖和壳聚糖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作为一种潜在的皮肤组织工程支架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甘聚糖 壳聚糖 共混膜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 被引量:26
20
作者 庞荣清 何洁 +7 位作者 李福兵 赵晶 阮光萍 王桂华 瞿良 李黎 蔡学敏 潘兴华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取新鲜脐带,剪成5cm长的小段,直接剪碎为糊状,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在培养瓶中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特征,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的抗原标志表达,并检...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取新鲜脐带,剪成5cm长的小段,直接剪碎为糊状,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在培养瓶中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特征,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的抗原标志表达,并检测其体外多向分化潜能。结果运用不剥离血管组织、不用酶消化的组织贴块培养法可以从新鲜脐带中分离到贴壁生长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这些细胞表达CD29、CD44、CD90和CD105,并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脂肪、骨和软骨细胞。结论运用不剥离血管组织、不用酶消化的组织贴块培养法可以从人脐带中分离到间充质干细胞,其生物学特性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贴壁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