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职业教育专业特点对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探索——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为依托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彭良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5期249-251,共3页
在教育部的推动之下,"现代学徒制"正在积极探索中。作为较早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学校之一,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在实践中实施和制定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课程体系及... 在教育部的推动之下,"现代学徒制"正在积极探索中。作为较早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学校之一,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在实践中实施和制定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课程体系及加强"师傅"的选拔培养等策略,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绩,为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可行性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与民族地区校地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
作者 雷明馨 马济民 黄德刚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第8期66-68,共3页
目前,四川省不少民族地区仍以农牧业为主,发展与农牧林产品相关性较大的第二、第三产业可使该地区经济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精准脱贫"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高职院与民族地区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缓解民族地区... 目前,四川省不少民族地区仍以农牧业为主,发展与农牧林产品相关性较大的第二、第三产业可使该地区经济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精准脱贫"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高职院与民族地区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缓解民族地区相关行业人才紧缺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业高职院校 校地协同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成都市温江区独蒜栽种技术探索
3
作者 刘润叶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7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索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栽种独蒜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肥水管理方法,探索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独蒜栽种技术。[结果]以温江当地的蒜种红七星为蒜种,栽培时间为冬至左右,株、行距为5 cm左右,不施用底肥,完全施用追肥,在蒜苗分化能... [目的]探索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栽种独蒜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肥水管理方法,探索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独蒜栽种技术。[结果]以温江当地的蒜种红七星为蒜种,栽培时间为冬至左右,株、行距为5 cm左右,不施用底肥,完全施用追肥,在蒜苗分化能力弱化时施用蒜头膨大肥效果好。[结论]研究结果为独蒜栽培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 大瓣蒜 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冬小麦蚜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4
作者 姚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1期75-75,共1页
通过对成都地区冬小麦蚜虫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蚜虫的种类主要为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发生高峰期为小麦孕穗至抽穗期,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小麦拔节期。
关键词 冬小麦 蚜虫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化感物质阿魏酸对紫云英幼苗生长、根际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春龙 韩春梅 +1 位作者 叶少平 张新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137,共4页
以紫云英为受试植物,研究不同浓度外源化感物质阿魏酸(10^(-7)、10^(-6)、10^(-5)、10^(-4)、10^(-3)mol/L)对紫云英幼苗形态、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对紫云英幼苗生长的形态指标均... 以紫云英为受试植物,研究不同浓度外源化感物质阿魏酸(10^(-7)、10^(-6)、10^(-5)、10^(-4)、10^(-3)mol/L)对紫云英幼苗形态、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对紫云英幼苗生长的形态指标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随着阿魏酸浓度的增加,5种所测土壤酶活性全部呈下降趋势,所有微生物数量均呈递减趋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铵态氮含量均呈递减的趋势,而硝态氮则呈递增的趋势;并且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酶活性、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及铵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硝态氮含量则与土壤酶活性、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阿魏酸 紫云英 幼苗生长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生姜大田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韩春梅 李春龙 +3 位作者 叶少平 潘开文 吴宁 李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3-167,共5页
以"犍为黄口姜"为试材,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生姜单作,生姜与大豆间作,生姜与四季葱间作,生姜与大蒜间作,生姜与大豆、四季葱混作,生姜与大豆、大蒜混作,生姜与四季葱、大蒜混作和生姜与大豆、四季葱、大蒜混... 以"犍为黄口姜"为试材,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生姜单作,生姜与大豆间作,生姜与四季葱间作,生姜与大蒜间作,生姜与大豆、四季葱混作,生姜与大豆、大蒜混作,生姜与四季葱、大蒜混作和生姜与大豆、四季葱、大蒜混作)对生姜大田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姜单作相比,所有间作系统均在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间作模式下生姜的根际土壤养分有效性均高于生姜单作(如有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同时间作较单作减少了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并且部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呈正相关性,如土壤蛋白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反硝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生姜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转基因741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姚丽 高宝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0-486,共7页
运用群落的组成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3个方面,系统阐述分析转基因741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组成结构上,高抗Pb29和CK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组成类群均是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蜘蛛目、膜翅目;营养结构中,与CK相比高抗... 运用群落的组成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3个方面,系统阐述分析转基因741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组成结构上,高抗Pb29和CK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组成类群均是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蜘蛛目、膜翅目;营养结构中,与CK相比高抗Pb29节肢动物群落中顶位物种中寄生性天敌数量下降其他则无显著变化,中位物种比例上升,基位物种个体数量下降,主要为食叶害虫中目标害虫的减少,功能团组成类似;时间结构中,高抗Pb29和CK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变化相似;功能团和各个营养层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均表现出了相近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杨 组成结构 时间结构 营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品种强化栽培方式下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林 马均 冉茂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50,共6页
为明确强化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对比研究了了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下7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II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和准两优527,以汕优63作对照)干物质生产和... 为明确强化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对比研究了了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下7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II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和准两优527,以汕优63作对照)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增产途径存在差异,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在于群体颖花量显著提高;而强化栽培条件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则在于库容扩大后具有较高的结实率;2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均具有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量大、输出多的特点,但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干物质生产的优势在于抽穗前干物质生产的协调增加,而强化栽培条件下则在于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的协调增加;3结合产量与各品种光合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看,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品种剑叶光合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叶面积指数(LAI),而强化栽培条件下则主要与剑叶光合速率(Pn)有关。可见,超级稻品种能否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获得高产,关键在于能否在抽穗后构建起高光效群体,生产更多的光合物质确保灌浆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强化栽培 干物质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ITMI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穗长及株高QTL定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林 欧俊 陈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通过对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该群体株高及穗长进行QTL定位。【方法】利用包含有110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株高和穗长进行了QTL定位。【结果... 【目的】通过对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该群体株高及穗长进行QTL定位。【方法】利用包含有110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株高和穗长进行了QTL定位。【结果】两个环境下共检测到12个穗长相关QTL位点和8个株高相关的QTL位点。其中,穗长的1个位点(Qsl-1A),株高的3个位点(Qph-1A,Qph-5A-1和Qph-6A-2)在两个环境中都被检测到。【结论】研究为小麦的分子改良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标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株高 穗长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胁迫对紫云英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春龙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0,共3页
以紫云英种子、幼苗为受试材料,研究了汞胁迫对紫云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幼苗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种子的发芽率、紫云英幼苗的根长、苗长、根数以及幼苗干重均随着Hg2+浓度的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紫云英幼苗根... 以紫云英种子、幼苗为受试材料,研究了汞胁迫对紫云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幼苗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种子的发芽率、紫云英幼苗的根长、苗长、根数以及幼苗干重均随着Hg2+浓度的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紫云英幼苗根系的膜透性指标即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随着Hg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幼苗的形态指标以及幼苗根系SOD和POD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则随着Hg2+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胁迫 紫云英 种子萌发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秸秆基新型缓控释氮肥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明馨 姚丽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248-249,255,共3页
以小麦秸秆为基材,经过预处理合成PTWS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其表征,再利用吸附法使PTWS高吸水性树脂与现有氮肥复合,制备小麦秸秆基新型缓控释氮肥(MSNF),并研究新制备样品在土壤中的缓释性、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以小麦秸秆为基材,经过预处理合成PTWS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其表征,再利用吸附法使PTWS高吸水性树脂与现有氮肥复合,制备小麦秸秆基新型缓控释氮肥(MSNF),并研究新制备样品在土壤中的缓释性、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以及土壤溶液酸碱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MSNF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可以提高土壤的持水量,有望改善土壤的酸碱缓冲性,使土壤环境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为农作物资源的低成本高效利用提供了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高吸水树脂 吸附法 新型缓控释 氮肥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胁迫对萝卜种子萌发、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春龙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42-144,共3页
以萝卜为受试植物,研究不同浓度Hg^(2+)(12.5、25.0、50.0、100.0、150.0和200.0 mg/L)胁迫对萝卜种子萌发、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g^(2+)对萝卜种子萌发的各指标均表现出抑制效应;随着Hg2+浓度的增加,... 以萝卜为受试植物,研究不同浓度Hg^(2+)(12.5、25.0、50.0、100.0、150.0和200.0 mg/L)胁迫对萝卜种子萌发、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g^(2+)对萝卜种子萌发的各指标均表现出抑制效应;随着Hg2+浓度的增加,6种所测土壤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所有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递减趋势;除了萝卜幼苗根际细菌数量与土壤蔗糖酶活性呈不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16)外,萝卜幼苗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与所测土壤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萝卜幼苗根际真菌数量与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胁迫 萝卜 种子萌发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紫云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形态指标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春龙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1,共3页
研究了模拟酸雨(pH值分别为2.5、3.0、4.0、5.0、5.5、6.0和6.5)对牧草紫云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苗根系形态指标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下降,紫云英的最终发芽率、幼苗的根长、苗长、根数以及幼苗干重均呈... 研究了模拟酸雨(pH值分别为2.5、3.0、4.0、5.0、5.5、6.0和6.5)对牧草紫云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苗根系形态指标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下降,紫云英的最终发芽率、幼苗的根长、苗长、根数以及幼苗干重均呈下降的趋势;其幼苗根系的形态指标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最长根长、根瘤数以及根系生理指标根系活力也均呈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紫云英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形态指标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精量播种技术在水稻直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岳进 杨欣伦 +1 位作者 李春龙 赖运平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9-20,共2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无人机离心播种在水稻直播中的应用,主要设计了2个处理:处理1为无人机离心播种,播种量为1.5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最远为32cm;处理2为无人机离心播种,播种量为1.2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最远为36cm;对照为育苗移栽,播种... 本文主要研究了无人机离心播种在水稻直播中的应用,主要设计了2个处理:处理1为无人机离心播种,播种量为1.5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最远为32cm;处理2为无人机离心播种,播种量为1.2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最远为36cm;对照为育苗移栽,播种量为2.0kg/667m^2,苗期出苗距离均匀,为30cm。研究结果表明:处理2无人机离心播种产量较高,且每667m^2净收入较对照提高了225.8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精量播种 水稻 直播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化感物质香豆酸对豌豆种子萌发、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春龙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94-96,共3页
以豌豆为受试植物,研究不同浓度外源化感物质香豆酸(10-7、10-6、10-5、10-4、10-3、10-2mol/L)对豌豆种子萌发、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豆酸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各指标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 以豌豆为受试植物,研究不同浓度外源化感物质香豆酸(10-7、10-6、10-5、10-4、10-3、10-2mol/L)对豌豆种子萌发、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豆酸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各指标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随着香豆酸浓度的增加,除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大外,其他5种所测土壤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所有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递减趋势;并且豌豆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5种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p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香豆酸 豌豆 种子萌发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穗牛鞭草对红三叶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春龙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37,共4页
以红三叶种子为受体,对比研究了扁穗牛鞭草根、茎和叶水浸液,不同处理浓度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根、茎和叶水浸液对红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较对照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4个所测指标所受的抑制作用均... 以红三叶种子为受体,对比研究了扁穗牛鞭草根、茎和叶水浸液,不同处理浓度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根、茎和叶水浸液对红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较对照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4个所测指标所受的抑制作用均有所增强,而在相同的处理浓度下,红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扁穗牛鞭草不同部位水浸液的敏感程度为叶最敏感,茎次之,根最不敏感。与对照相比,所有部位的扁穗牛鞭草水浸液对红三叶幼苗根系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呈递增趋势,而对抗氧化酶(POD、SOD、ASA-POD)活性均呈递减趋势,并且在同一浓度下,扁穗牛鞭草水浸液对红三叶幼苗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强度顺序也为叶>茎>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牛鞭草 化感作用 红三叶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油菜品种直播品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春龙 韩春梅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1-13,共3页
比较研究了15个油菜品种的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德邡油1和蓉油13的实际产量较对照高、株型好,建议在此地区推广种植。此外,除了宁杂11号、蓉油11号、蓉油8号和华油杂12号,其他8个油菜品种也可以在本地区种植。
关键词 油菜 品比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芦笋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春梅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16-17,共2页
本文着重归纳了大棚栽培芦笋的高产技术,主要包括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包括补苗、棚室内的管理、清园等)、采收以及采收后的管理,以期为芦笋栽培者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大棚 芦笋 高产栽培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猕猴桃枝屑栽培棘托竹荪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润叶 《食用菌》 2015年第3期47-48,共2页
为了探索利用猕猴桃枝条屑栽培竹荪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猕猴桃枝条的浸泡时间和配方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浸泡时间和配方:用饱和石灰水浸泡5 d和猕猴桃枝屑添加量控制50%或以下。
关键词 棘托竹荪 猕猴桃枝条 石灰水 栽培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柚子皮中果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明馨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以柚子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果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pH值、超声时间以及酸解温度等对果胶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柚子皮果胶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柚子皮果胶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酸解温度80℃、pH值1.5... 以柚子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果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pH值、超声时间以及酸解温度等对果胶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柚子皮果胶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柚子皮果胶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酸解温度80℃、pH值1.5、超声时间8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果胶得率为12.56%。超声波辅助提取柚子皮中果胶不仅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大大节约了提取时间,也提高了果胶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皮渣 果胶 超声波提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