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发现高风险因素,为院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神经内科ICU临床实际情况,通过FMEA风险评估法对34项医院感染风险事件进...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发现高风险因素,为院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神经内科ICU临床实际情况,通过FMEA风险评估法对34项医院感染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事件。结果根据每一项风险因素的平均RPN值进行风险排序,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前6位的事件分别是:本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到位(平均RPN值=5.6)、导尿管日常维护不到位(平均RPN值=4.17)、多耐患者未有效执行接触隔离措施(平均RPN值=3.80)、物表清洁消毒未有效执行(平均RPN值=3.73)、未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平均RPN值=3.70)、未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平均RPN值=3.53)。结论FMEA风险评估法可以发现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薄弱环节,为精准化感控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对现有脑卒中患者衰弱评估工具进行范围综述,为脑卒中患者衰弱评估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化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inoMed、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筛选符合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目的对现有脑卒中患者衰弱评估工具进行范围综述,为脑卒中患者衰弱评估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化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inoMed、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筛选符合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文献,并提取每篇文献的基本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发表国家、研究设计类型、评估工具名称、量表维度、条目数、评估时间等。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出1729篇文献,经多重筛选后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共包含8种衰弱评估工具)。分析结果显示,8种衰弱评估工具的评估指标、评估时间和评估方法等各不相同,且各有优缺点,其中衰弱指数是最常用的脑卒中患者衰弱评估工具。选择有效的衰弱评估工具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衰弱筛查,对加强卒中前风险分层和改善卒中后结局至关重要。结论不同衰弱评估工具之间差异较大,且现有评估工具在衡量脑卒中患者衰弱方面均存在局限性,需结合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判断进行综合评估。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探寻和开发新的衰弱评估工具,以更好地指导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和管理。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发现高风险因素,为院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神经内科ICU临床实际情况,通过FMEA风险评估法对34项医院感染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事件。结果根据每一项风险因素的平均RPN值进行风险排序,按照"二八法则"筛选出风险优先级前6位的事件分别是:本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到位(平均RPN值=5.6)、导尿管日常维护不到位(平均RPN值=4.17)、多耐患者未有效执行接触隔离措施(平均RPN值=3.80)、物表清洁消毒未有效执行(平均RPN值=3.73)、未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平均RPN值=3.70)、未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平均RPN值=3.53)。结论FMEA风险评估法可以发现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薄弱环节,为精准化感控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文摘目的对现有脑卒中患者衰弱评估工具进行范围综述,为脑卒中患者衰弱评估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化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inoMed、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筛选符合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文献,并提取每篇文献的基本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发表国家、研究设计类型、评估工具名称、量表维度、条目数、评估时间等。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出1729篇文献,经多重筛选后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共包含8种衰弱评估工具)。分析结果显示,8种衰弱评估工具的评估指标、评估时间和评估方法等各不相同,且各有优缺点,其中衰弱指数是最常用的脑卒中患者衰弱评估工具。选择有效的衰弱评估工具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衰弱筛查,对加强卒中前风险分层和改善卒中后结局至关重要。结论不同衰弱评估工具之间差异较大,且现有评估工具在衡量脑卒中患者衰弱方面均存在局限性,需结合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判断进行综合评估。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探寻和开发新的衰弱评估工具,以更好地指导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