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成都市卫生服务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建南 刘勇华 汪学军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成都市卫生服务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成都市医疗保障制改革前后(2000年~2001年)卫生服务指标变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医改后,全市门诊服务量呈下降态势;②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成都市卫生服务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成都市医疗保障制改革前后(2000年~2001年)卫生服务指标变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医改后,全市门诊服务量呈下降态势;②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住院工作量上升,工矿企业医院工作量呈下降态势。结论:在三项制度改革中,重新整合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使有限的卫生资源更好地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是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早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制度 卫生服务 医疗市场 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06年成都市卫生部门中医医院绩效指标的RSR分析
2
作者 杨建南 钟鸣 +3 位作者 李世云 刘勇华 高萌 陈力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0年第4期452-453,共2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卫生部门中医医院综合绩效变动趋势。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对成都市卫生部门中医医院2002~2006年9项绩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成都市卫生部门中医医院的综合绩效呈稳步上升趋势。结论: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 目的:了解成都市卫生部门中医医院综合绩效变动趋势。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对成都市卫生部门中医医院2002~2006年9项绩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成都市卫生部门中医医院的综合绩效呈稳步上升趋势。结论: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资源的投入,合理调整中医药服务收费标准,充分体现中医的知识和技术价值。各级中医院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与综合医院错位经营,实现差异化竞争,提高中医药服务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 传统医学 医疗服务 工作负荷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2002~2006年医疗费用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建南 雷跃昌 +4 位作者 李世云 卢洪岩 阎梅 刘勇华 钟鸣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8年第2期34-35,43,共3页
目的评价成都市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法和秩和比法对成都市2002~2006年门诊与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自2004年起,门诊与住院费用环比增长幅度明显下降。2006年门诊病人例均费用较2005年环比呈负增长(-1.9%),... 目的评价成都市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法和秩和比法对成都市2002~2006年门诊与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自2004年起,门诊与住院费用环比增长幅度明显下降。2006年门诊病人例均费用较2005年环比呈负增长(-1.9%),2006年门诊与住院医疗费用环比增长幅度均低于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环比增长幅度。结论成都市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提高了综合管理效应,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得到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费用 增长幅度 控制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一~三圈层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量变动趋势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建南 李世云 +4 位作者 刘勇华 钟鸣 高萌 尹代红 辛珏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1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一~三圈层医院提供的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量的变动趋势。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2003~2008年不同圈层医院医疗服务量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门急诊诊次以第二圈层(近郊卫星城镇)增幅最大(57.40%),出院人... 目的了解成都市一~三圈层医院提供的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量的变动趋势。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2003~2008年不同圈层医院医疗服务量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门急诊诊次以第二圈层(近郊卫星城镇)增幅最大(57.40%),出院人数以第一圈层(中心城区)增幅最大(88.0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第一、二圈层增幅分别达49.35%和33.34%,而第三圈层(远郊乡村区域)增幅仅有5.35%。(2)综合门急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和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三项指标进行RSR加权综合评价,以第二圈层医疗服务量的增幅最为显著,第一圈层次之,第三圈层增幅较小,且与第二圈层差异显著(P<0.05)。结论成都市三个圈层医院医疗服务量发展不平衡。应重点加强成都市第三圈层各级医院建设,全方位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远郊乡村区域人民的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层 都市圈 医院 医疗服务量 秩和比法(R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2001年成都市门诊诊疗人次与病人门诊医疗费用负担变动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建南 刘勇华 +3 位作者 尹代红 辛珏 熊燕 张幼嘉 《中国医院统计》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控制门诊医疗费用增长,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成都市1992—2001年门诊诊疗人次与门诊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①平均诊疗人次费用平均每年增长21.03%,平均诊疗人次药费平均每年增长17.36%,平均诊疗... 目的探讨控制门诊医疗费用增长,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对成都市1992—2001年门诊诊疗人次与门诊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①平均诊疗人次费用平均每年增长21.03%,平均诊疗人次药费平均每年增长17.36%,平均诊疗人次其他费用每年平均增长23.47%(P值均<0.05)。3项指标的年平均增长幅度均高于成都市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的年平均增长幅度(15.40%,14.59%)。②门诊诊疗人次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递减1.99%(P<0.05)。③门诊诊次与平均诊疗人次费用呈负相关(rs′=-0.7528,P<0.05)。结论对于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政府应考虑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对于药品要做到科学合理定价,减少中间环节和强化监督执法。医疗机构要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防止过度防御性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诊疗人次 医疗费用 药品费用 公立医院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一~三圈层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量变动趋势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建南 李世云 +4 位作者 刘勇华 钟鸣 高萌 尹代红 辛珏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一~三圈层医院提供的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量的变动趋势。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2003~2008年不同圈层医院医疗服务量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门急诊诊次以第二圈层(近郊卫星城镇)增幅最大(57.40%),出院人... 目的:了解成都市一~三圈层医院提供的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量的变动趋势。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2003~2008年不同圈层医院医疗服务量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门急诊诊次以第二圈层(近郊卫星城镇)增幅最大(57.40%),出院人数以第一圈层(中心城区)增幅最大(88.0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第一、二圈层增幅分别达49.35%和33.34%,而第三圈层(远郊乡村区域)增幅仅有5.35%。②综合门急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和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三项指标进行RSR加权综合评价,以第二圈层医疗服务量的增幅最为显著,第一圈层次之,第三圈层增幅较小,且与第二圈层差异显著(P<0.05)。结论:成都市三个圈层医院医疗服务量发展不平衡。应重点加强成都市第三圈层各级医院建设,全方位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远郊乡村区域人民的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层 都市圈 医院 医疗服务量 秩和比法(R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14个区县卫生人力资源与床位配置的RSR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建南 刘勇华 +2 位作者 唐红 钟鸣 杨柳桦 《中国病案》 2009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成都市区县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对成都市14个区县2006年卫生人力与医院床位配置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和RSR综合评价。结果成都市区县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1)千人口床位数温江区高达5.43张,彭州市最低,仅... 目的探讨成都市区县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对成都市14个区县2006年卫生人力与医院床位配置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和RSR综合评价。结果成都市区县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1)千人口床位数温江区高达5.43张,彭州市最低,仅为1.96张,各区县该指标的变异系数为30.00%;(2)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温江区高达5.96人,邛崃市最低,仅为2.52人,各区县变异系数为28.53%;(3)各区县千人口医师数变异系数27.92%;(4)千人口护士人数分布最不均衡,变异系数高达37.86%;(5)综合评价结果,各区县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P<0.05)。结论应逐步调整全市各区县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合理优化配置成都市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卫生系统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千人口床位数 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千人口护士人数 秩和比法
原文传递
成都市属10家医院卫生人力与固定资产投入产出绩效的RSR综合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建南 刘勇华 《中国病案》 2007年第6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卫生人力与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绩效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对成都市10所城市综合医院相关指标进行秩和比分析。结果10所医院投入产出绩效有差别(P<0.05)。结论用秩和比法对医院卫生人力与固定资产投入产出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探讨医院卫生人力与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绩效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对成都市10所城市综合医院相关指标进行秩和比分析。结果10所医院投入产出绩效有差别(P<0.05)。结论用秩和比法对医院卫生人力与固定资产投入产出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在医院管理中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人力 固定资产 投入产出 管理绩效 秩和比法
原文传递
1992-2001年成都市住院病人疾病谱变动情况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建南 刘勇华 +1 位作者 辛珏 尹代红 《中国病案》 2006年第8期39-41,共3页
为了解成都市居民患病的主要模式、对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变动情况及其特点,加强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研究,为卫生改革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现对成都市1992-2001年住院疾病谱变动趋势及其特点分析如下。
关键词 住院疾病谱 成都市 住院病人 卫生改革政策 保健服务需求 防治研究 变动趋势 多发病 常见病
原文传递
1993年~2005年成都市住院医疗费用变动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建南 刘勇华 +1 位作者 尹代红 辛珏 《中国病案》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控制住院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途径。方法对成都市1993年至2005年住院医疗费用变动情况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1)1993年-2005年12年间住院医疗费用由人均1395元增至5632元,定基比403.73%。药费由630元增至2201元,定基比349.37... 目的探讨控制住院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途径。方法对成都市1993年至2005年住院医疗费用变动情况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1)1993年-2005年12年间住院医疗费用由人均1395元增至5632元,定基比403.73%。药费由630元增至2201元,定基比349.37%;其他费用由765元增至3431元,定基比448.50%。相对而言,其他费用的增长幅度大于药费的增长幅度。(2)在住院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的同时,住院治疗病人数由49.72万人次增至106.38万人次,定基比213.96%。(3)药品费比例逐年下降,由1993年为45.16%,2005年下降至39.08%。(4)2001年的医改使得住院人数以及住院医疗费的增长幅度一度下降或变缓。结论在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时,既应控制药品费用的比例,也应防止为达到降低药品费用比例的目的,而增加不合理检查治疗项目的过度医疗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妥善解决好“举证倒置”、“执行诊疗规范与控制医疗费用、有效降低患者住院医疗负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疗费用 药品费 过度增长 控制 举证责任倒置
原文传递
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病人住院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建南 尹代红 +2 位作者 庞宇 辛珏 刘勇华 《中国病案》 2007年第7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对病人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调整前后的病人住院费用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后,病人例均住院费用由7725元上升至8603元(+11... 目的探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对病人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调整前后的病人住院费用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后,病人例均住院费用由7725元上升至8603元(+11.37%),其中药品费由3074元上升至3411元,上升了337元(+10.97%),药品比例由39.79%变动至39.65%,仍居高不下;材料费上升482元(+87.92%);检查治疗费下降188元(-8.80%),床位费下降108元(-21.51%)。结论此次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的实施尚未达到预期降低医疗费用,调整医院医疗收入结构的效果。有效降低医疗费用,除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药品和医用材料的合理定价和监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疗费 医疗服务价格 药品费 材料费 合理定价
原文传递
成都市10所医院348例腹股沟疝外科手术患者预防用抗生素药物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建南 李世云 +4 位作者 尹代红 庞宇 辛珏 张幼嘉 刘勇华 《中国病案》 2007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院腹股沟疝外科手术患者预防用抗生素药物现状,为加强医院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10家样本医院,并在样本医院中随机抽取2005年外科腹股沟疝手术病例348例,对围手...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院腹股沟疝外科手术患者预防用抗生素药物现状,为加强医院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10家样本医院,并在样本医院中随机抽取2005年外科腹股沟疝手术病例348例,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生素药物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围手术期预防用抗生素药物存在问题有:(1)初次给药时机不合适,无在麻醉诱导时初次用药者,且绝大多数为术后初次用药(91.95%)。(2)总的用药时间偏长,>48h者达95.98%。(3)不合理用药比例24.14%,选择用药的合理性有待提高。结论应将合理用药纳入医院考评标准和临床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围手术期 预防性用药 抗生素药物
原文传递
市属综合医院2002~2004年单病种住院病人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甜甜 杨建南 +3 位作者 张强 刘勇华 张丽蓉 张菊英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分析单病种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探讨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原因,为医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内4个病种(慢性肺心病、脑梗塞、老年白内障、急性阑尾炎)2002 ̄20043年中全部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用Excel和SPSS进行整理、描... [目的]分析单病种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探讨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原因,为医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内4个病种(慢性肺心病、脑梗塞、老年白内障、急性阑尾炎)2002 ̄20043年中全部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用Excel和SPSS进行整理、描述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个病种中,除老年性白内障(药费比例占11%),慢性肺心病、急性阑尾炎和脑梗塞的药费比例均超过35%。住院天数、付款方式和转归对住院费用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提出调整医院收入结构,缩短平均住院日,执行DRGs-PPS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病种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建南 李萍 +3 位作者 李世云 钟鸣 刘勇华 何均华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0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对成都市卫生局所属医院2009年1~4季度门急诊诊次进行季节预测,并评价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温特斯线性和... 目的探讨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对成都市卫生局所属医院2009年1~4季度门急诊诊次进行季节预测,并评价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对成都市卫生局所属医院2009年1~4季度门急诊诊次的定量预测结果满意。通过计算机反复迭代试算,获得了一组最佳的平滑常数(α,β,γ),使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小。该预测实例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3.5703%<10%,预测精度较高。结论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在医院管理中有实用价值。在建立预测模型时,结合计算机进行迭代运算,可建立最佳预测模型,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 平滑系数 预测精度 预测误差 门急诊诊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应用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建南 李萍 +3 位作者 李世云 钟鸣 刘勇华 何均华 《中国数字医学》 2010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对成都市卫生局所属医院2009年1-4季度门急诊诊次进行季节预测,并评价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温特斯线性和... 目的:探讨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对成都市卫生局所属医院2009年1-4季度门急诊诊次进行季节预测,并评价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对成都市卫生局所属医院2009年1-4季度门急诊诊次的定量预测结果满意。通过计算机反复迭代试算,获得了一组最佳的平滑常数(α,β,γ),使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小。该预测实例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3.5703%<10%,预测精度较高。结论: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在医院管理中有实用价值。在建立预测模型时,结合计算机进行迭代运算,可建立最佳预测模型,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急诊诊次 温特斯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 平滑系数 预测精度 预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建南 唐红 +1 位作者 刘勇华 钟鸣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第5期620-621,共2页
目的:探讨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对成都市属4所三级综合医院2007年上半年门诊与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所医院医疗费用控制以A医院效果最好,其他依次为B医院、C医院;3所医院费用控制... 目的:探讨对医疗费用控制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对成都市属4所三级综合医院2007年上半年门诊与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所医院医疗费用控制以A医院效果最好,其他依次为B医院、C医院;3所医院费用控制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D医院费用控制效果最差,与其他3所医院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秩和比法评价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费用 控制效果 综合评价 秩和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