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天府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变应原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魏锐文 管俊华 谢直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6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成都天府新区变应性鼻炎(AR)患儿变应原类型及影响因素,为儿童AR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院区、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AR患儿300例... 目的:分析成都天府新区变应性鼻炎(AR)患儿变应原类型及影响因素,为儿童AR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院区、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AR患儿30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上述医院就诊的非AR儿童80例为对照组。分析AR患儿变应原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患AR的影响因素。结果:学龄前组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分别是蛋清/蛋黄、牛奶和尘螨/粉螨,学龄组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分别是尘螨/粉螨、蛋清/蛋黄、牛奶。观察组患儿有家族史、有过敏史、饲养宠物、患支气管哮喘、无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过敏史、饲养宠物、合并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患AR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成都天府新区AR患儿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为屋尘、尘螨/粉螨、霉菌,主要食入性变应原为蛋清/蛋黄、牛奶、鳕鱼/鲑鱼/鲈鱼。家族史、过敏史、合并支气管哮喘、饲养宠物是儿童AR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临床应根据上述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儿童 变应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3年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性研究
2
作者 肖冬梅 钟怀昌 黄琼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直接观察法和隐蔽式观察法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为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基于直接观察法(2016—2019年)和隐蔽式观察法(2020—2023年)调查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 目的研究基于直接观察法和隐蔽式观察法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为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基于直接观察法(2016—2019年)和隐蔽式观察法(2020—2023年)调查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戴手套行为、洗手液及手消毒剂使用量、医院感染率的变化情况,应用Excel 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调查方式改变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检验水准α=0.05。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由2016年的74.80%和72.70%下降至2023年的61.46%和63.66%,基于直接观察法与隐蔽式观察法调查的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从职业类别来看,护士、医生、医技和医辅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均呈下降(P均<0.05);从手卫生指征来看,“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和“接触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率降低(P<0.05),“接触患者后”及“接触环境后”未执行手卫生中戴手套率分别由63.62%、29.87%上升至78.07%、48.90%(P<0.05);洗手液和手消毒剂床日消耗量由11.45 ml增加至17.66 ml,医院感染率由1.52%下降至0.58%,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由0.42%下降至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隐蔽式观察法调查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直接观察法更低,排除了“霍桑效应”的影响,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方式 手卫生依从性 霍桑效应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医院用能管理模式的精细化提升与实践 被引量:9
3
作者 万红霞 徐聪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了当前医院用能管理模式相关研究的局限性;以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为例,分析了能耗现状,介绍了能源管理模式所包含的具体举措,并通过相关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对下一步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医院后勤管理 用能管理 精细化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某三甲医院2010-2020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4
作者 陈芙蓉 赵军 +1 位作者 王玲 李江涛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9期200-203,共4页
目的评估和分析2010—2020年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该区域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成都市某三甲医院病案首页系统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Excel进行评价与分析数据。结果2010—2020年间首诊恶性... 目的评估和分析2010—2020年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该区域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成都市某三甲医院病案首页系统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Excel进行评价与分析数据。结果2010—2020年间首诊恶性肿瘤患者数量累计7991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绝对数呈逐年增长趋势。所有首诊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63.30%,发病高峰期在51~80岁;女性患者占比36.70%,发病高峰期在61~80岁,男性多于女性。该区域前10位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胆囊癌,占比57.95%。结论建议31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家族肿瘤史或暴露于高危因素(慢性感染、吸烟、不良生活习惯等)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危险因素的人群有侧重地进行癌症防治工作,倡导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增强群众肿瘤防治知识,提高防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统计分析 构成比 病案道页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0年成都市双流区白内障住院患者情况分析
5
作者 罗燕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2017年-2020年成都市双流区白内障住院患者情况。研究对象:2017年-2020年在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白内障患者。方法:通过HIS系统及每月成都市白内障复明手术汇总表提取白内障患者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双流区白内... 研究2017年-2020年成都市双流区白内障住院患者情况。研究对象:2017年-2020年在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白内障患者。方法:通过HIS系统及每月成都市白内障复明手术汇总表提取白内障患者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双流区白内障住院患者主要来源于双流区本地户籍。主要疾病构成为老年性白内障。2018年后超声乳化术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术后患者脱盲率、脱残率逐年提高。结论:双流区白内障住院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超声乳化术为主要的手术方式,术后患者脱盲率、脱残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住院患者 情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BO血型抗体来源及效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杨梦娇 张利 +2 位作者 周宇 杨春 施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0-525,共6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血型抗体的来源及效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3月于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收集的新生儿血液标本303例,检测新生儿ABO血型正定型、血浆中IgG和IgM血型抗体的总效价,用二硫苏糖醇(DTT)处理IgM类抗体...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血型抗体的来源及效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3月于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收集的新生儿血液标本303例,检测新生儿ABO血型正定型、血浆中IgG和IgM血型抗体的总效价,用二硫苏糖醇(DTT)处理IgM类抗体后检测IgG类抗体效价,比较血型总抗体效价和IgG类抗体效价。收集母亲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抗体效价高低与各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303例新生儿标本中,14例(4.62%)检出自身产生的血型抗体。母亲ABO血型对新生儿体内高效价血型抗体有影响:O>B>A>AB,不同血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3例(40.59%)O型血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中,121例(98.37%)血型抗体效价>2;20例(6.60%)AB型血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中,20例(100.00%)血型抗体效价<2。89例(29.37%)A型血母亲和71例(23.43%)B型血母亲中,当新生儿血型与母亲血型不相容时,新生儿血型抗体效价均<2;当新生儿血型与母亲血型相容时,新生儿血型抗体效价有高有低。新生儿血型抗体效价高低与母亲怀孕次数有关,与母亲流产次数、生产次数、胎儿胎龄等因素无关。结论:新生儿的ABO血型抗体主要来自母亲的IgG类抗体,新生儿自身产生的ABO抗体很少,部分新生儿的IgG类抗-A和(或)抗-B可在室温下与反定型细胞发生盐水凝集反应。母亲ABO血型是新生儿血型效价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母亲怀孕次数与新生儿体内高效价ABO血型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ABO血型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前白蛋白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CAT评分的关系
7
作者 郑巧玲 张含琼 +3 位作者 曾凡兰 周虹 付晓巍 梁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53-456,461,共5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前白蛋白(PAB)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COPD患者21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1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前白蛋白(PAB)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COPD患者21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1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检测所有对象CysC、PAB水平,并计算CysC/PAB比值,以及检测肺功能并记录其CAT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CysC/PAB比值与肺功能、CAT评分的关系。结果研究组CysC、CysC/PAB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低于对照组,CA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4级COPD患者CysC/PAB比值、CAT评分明显高于GOLD 3级、GOLD 2级、GOLD 1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常严重影响患者CysC/PAB比值高于严重影响、中等影响、轻微影响患者,而FEV 1%pred、FVC%pred、FEV 1/FVC低于严重影响、中等影响、轻微影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CysC/PAB比值与FEV 1%pred、FVC%pred、FEV 1/FVC呈负相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CysC/PAB比值在COPD患者中呈高表达,其水平与肺功能、CAT评分有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OPD患者病情程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前白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后勤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万红霞 蔡亚 谭西平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2年第2期57-59,共3页
以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分析了医院后勤管理传统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医院后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阐述了应用效果,并对其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后勤管理 一体化服务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质量管理工具控制医院药品比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海霞 苏晓华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8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质量管理工具控制医院药占比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至2015年医院药占比进行统计与分析,利用鱼骨图找出药占比居高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相应整改措施。结果通过质量管理工具找出药占比居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合理的药品限... 目的探讨利用质量管理工具控制医院药占比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至2015年医院药占比进行统计与分析,利用鱼骨图找出药占比居高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相应整改措施。结果通过质量管理工具找出药占比居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合理的药品限量采购、合理用药培训及宣传、相应考核制度的制订及落实等措施,最终使2016年药占比显著低于2015年[(29.96±0.78)%比(34.92±0.30)%,P=0.03<0.05]。结论利用质量管理工具可成功降低医院药占比,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工具 药占比 药品限量采购 药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问题与措施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海龙 吴思迷 《北方药学》 2019年第8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问题与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57份质量不合格中药饮片进行分析,整理不合格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中药饮片质量不合格原因主要有:配送品种不符(19.30%)、炮制不合格(29.82%)、掺伪...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问题与措施。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57份质量不合格中药饮片进行分析,整理不合格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中药饮片质量不合格原因主要有:配送品种不符(19.30%)、炮制不合格(29.82%)、掺伪掺杂(10.52%),日常养护也是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某院从加强对人员的再培训、落实核心制度、加强中药饮片储存与日常养护等方面入手,有效地提高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质量管理 问题与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综合医院90份歧义病案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剑霞 赵军 杨发惠 《中国医院统计》 2021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综合医院歧义病案,归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歧义病案的发生。方法将成都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20年出院病案首页信息上传至四川省卫生健康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云平台,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分组后筛选出歧义病... 目的通过分析综合医院歧义病案,归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歧义病案的发生。方法将成都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20年出院病案首页信息上传至四川省卫生健康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云平台,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分组后筛选出歧义病案,组织临床医师与编码员对歧义病案归类,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修正归组。结果90份歧义病案中,首页填写错误导致歧义病案36份(其中主要诊断错误27份、主要手术操作错误9份);同次住院治疗多种疾病4份;DRG分组器分组规则不合理50份。结论临床医师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操作填写不准确、不完整,编码员临床知识局限,科室管理不够优化是歧义病案产生的主要原因。应加强临床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提高编码员的综合素质,优化医院科室管理,减少歧义病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病案 主要诊断 手术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医院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秀茹 《财会学习》 2017年第11期251-251,253,共2页
本文主要针对于医院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国内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为依据,从利用内部控制建立监督体制、应用内部控制手段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增加公共信息披露和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本文主要针对于医院内部控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国内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为依据,从利用内部控制建立监督体制、应用内部控制手段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增加公共信息披露和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进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固定资产 内部控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如何完善成本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第19期139-140,共2页
医院成本管理必须由注重成本核算向注重成本控制转变、升级,并以建设节约型医院为终极目标。笔者认为,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培养职工节约与效益意识,才能促进医院改善经营管理,改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使医院在市场经济... 医院成本管理必须由注重成本核算向注重成本控制转变、升级,并以建设节约型医院为终极目标。笔者认为,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培养职工节约与效益意识,才能促进医院改善经营管理,改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使医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控制 全成本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处方用药特点分析的社区医院中医药建设探讨
14
作者 罗守萍 赵豆豆 +2 位作者 万小燕 李婷婷 彭芳 《中国药事》 CAS 2022年第12期1443-1452,共10页
目的:为社区医院中医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 2010和R语言对成都市双流区某社区医院2020年1-12月的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社区医院中医科室在2020年共诊疗患者3045人次,以0~18岁的婴幼儿和青少年为... 目的:为社区医院中医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 2010和R语言对成都市双流区某社区医院2020年1-12月的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社区医院中医科室在2020年共诊疗患者3045人次,以0~18岁的婴幼儿和青少年为主(47.31%);16.67%的中医医生接诊处方量占总中医处方量的83.54%,少数医生接诊量占比高,头部效应明显。处方中中药配方颗粒总体使用率为43.51%,给婴幼儿开具的处方中使用率高达94.19%。配方颗粒组成的处方因药味和药量少,并未对患者造成经济负担。66.32%的毒性中药使用超过了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最大用量;不合理处方中66.03%未写特殊煎法,应引起重视。结论:中医药社区诊疗可通过加大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和普及,并建立有毒饮片使用规范等制度,同时提高软硬件条件,从而提升社区医院中医药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院 中药处方 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毒性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3例县级医院眼科会诊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5
作者 蒋燕 罗燕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0-12,共3页
通过实验的方式分析县级医院眼科会诊患者临床特点,以期对低年资医师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运用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分析,选择2021年1月至6月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会诊的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的分析对象,通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 通过实验的方式分析县级医院眼科会诊患者临床特点,以期对低年资医师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运用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分析,选择2021年1月至6月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会诊的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的分析对象,通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活动,根据资料了解其临床特点,从而开展临床特征分析总结工作。结果:共会诊623例患者,其中男性264例,女性359例。申请会诊科室21个,前三位会诊科室分别为:内分泌科330例,占52.97%,神经外科46例,占7.38%,呼吸内科、心内科各36例,占5.77%。会诊病种前五位:白内障105例,占16.85%;视网膜视神经疾病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5例),占15.73%;眼外伤42例,占6.74%;结膜炎31例(暴露性结膜炎7例,带状疱疹角结膜炎4例),占4.98%;干眼症及MGD 28例,占4.49%。结论:眼科会诊涉及科室众多,部分患者病情复杂,会诊医生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做出正确判断,避免漏诊误诊事件发生,从而保证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会诊 临床特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院预算管理
16
作者 曹秀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第34期34-34,33,共2页
公立医院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组织。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医院的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医院 目标业务 预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HIF-1α/miR-23a通路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思宇 强立娟 +2 位作者 朱嘉兴 马世兰 陈占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45-651,共7页
目的探讨肾小管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icroRNA-23a(miR-23a)通路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SA-AKI)中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采用脂多糖(LPS)处理HK-2细胞构建SA-AKI细胞模型。LPS处理的HK-... 目的探讨肾小管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icroRNA-23a(miR-23a)通路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SA-AKI)中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采用脂多糖(LPS)处理HK-2细胞构建SA-AKI细胞模型。LPS处理的HK-2细胞分为LPS组、NC siRNA组、HIF-1αsiRNA组、anti-miR-NC组、anti-miR-23a组、HIF-1αsiRNA+miR-NC组、HIF-1αsiRNA+miR-23a组,以正常培养的HK-2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采用qRT-PCR法检测细胞中HIF-1α、miR-23a基因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中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IF-1α蛋白、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HK-2细胞中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miR-23a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细胞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HIF-1αsiRNA组HK-2细胞中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miR-23a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细胞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anti-miR-23a组HK-2细胞中miR-23a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细胞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与HIF-1αsiRNA组比较,HIF-1αsiRNA+miR-23a组HK-2细胞中miR-23a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细胞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HK-2细胞p-NF-κB-p65/NF-κB-p65、p-IκBα/IκBα比值均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HIF-1αsiRNA组和anti-miR-23a组HK-2细胞p-NF-κB-p65/NF-κB-p65、p-IκBα/IκBα比值均降低(P<0.05)。与HIF-1αsiRNA组比较,HIF-1αsiRNA+miR-23a组HK-2细胞p-NF-κB-p65/NF-κB-p65、p-IκBα/IκBα比值均升高(P<0.05)。结论肾小管HIF-1α通过调控miR-23a表达调节NF-κB信号通路,从而参与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低氧诱导因子-1α miR-23a 炎性反应 细胞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杨琴 吕琴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实施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照组实...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实施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后,对其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实施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患者满意度极高,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H整合式护理 乳腺癌 术后康复效果 并发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寇小波 周良学 司马秀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47-349,354,共4页
目的探讨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VD治疗的419例颅神经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227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 目的探讨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VD治疗的419例颅神经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227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采用改良切口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192例作为改良组。术后随访至2022年6月。结果对照组体位摆放时间(15.26±3.17)min,手术时间(103.98±8.63)min,总有效率为97.3%,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5%;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5.40±2.04)min,手术时间(91.93±7.11)min,总有效率为97.9%,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颅神经疾病疗效良好,而且节约体位摆放时间,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小脑牵拉轻微、枕动脉保护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疾病 显微血管减压术 乙状窦后入路 切口改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20
作者 朱宝强 胡琪 +2 位作者 刘强 王美丁 龙恩武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505-2511,共7页
目的评价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PPC)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CHB,使用保肝药物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或单独使用抗病毒药物治... 目的评价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PPC)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CHB,使用保肝药物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或单独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且在门诊进行长期随访的患者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平衡混杂因素后,比较真实医疗条件下PPC联合抗病毒方案对比单纯抗病毒治疗方案(即PPC+抗病毒组对比抗病毒组)、PPC+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DGC)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对比DGC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即PPC+DGC+抗病毒组对比DGC+抗病毒组)治疗CHB的有效性。结果最终纳入在抗病毒治疗方案基础上使用保肝药物的CHB患者382例(使用DGC、PPC、两药联合方案的分别有221、63、98例)和单纯抗病毒治疗的患者400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PPC+抗病毒组和抗病毒组患者各有47例;治疗后,PPC+抗病毒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和同期抗病毒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C+DGC+抗病毒组和DGC+抗病毒组患者各有74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且PPC+DGC+抗病毒组患者的ALT水平显著低于同期DGC+抗病毒组,ALT复常率显著高于DGC+抗病毒组(P<0.05)。结论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CHB的基础上,联合PPC辅助治疗具有明显的降酶优势;此外,与DGC联合抗病毒方案相比,DGC与PPC的双保肝药物联合抗病毒方案在保肝和降酶方面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保肝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 丙氨酸转氨酶 倾向性评分匹配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