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成华区“四位一体”烟草控制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1
作者 周静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19-21,共3页
为了探索基层烟草控制健康教育模式,降低人群吸烟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成都市成华区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关键点、抢占阵地宣传制高点、强化典型宣传辐射点、找准科学宣传切入点,采取“四位一体”烟草控制健康教育模式,多途径突破烟草控制... 为了探索基层烟草控制健康教育模式,降低人群吸烟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成都市成华区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关键点、抢占阵地宣传制高点、强化典型宣传辐射点、找准科学宣传切入点,采取“四位一体”烟草控制健康教育模式,多途径突破烟草控制健康教育宣传瓶颈。全区禁烟氛围和无烟环境良好,烟草广告100.00%去除,无烟医疗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党政机关覆盖率均达到100.00%,成人吸烟率从26.54%降至20.57%。提高基层烟草控制健康教育质量和效果需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强化宣传队伍建设,融合多部门共同推进宣传广度和深度,发挥无烟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实烟草危害监测评估,助力科学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烟草控制 健康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思齐 文艳群 +2 位作者 邸丽华 文敏 温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9期70-74,共5页
目的:了解2021—2023年成都市某城区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及流行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1—2023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某城区抽取7所中小学校,所有年级各抽取2个班级,保证每个年级不少于80人。... 目的:了解2021—2023年成都市某城区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及流行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1—2023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某城区抽取7所中小学校,所有年级各抽取2个班级,保证每个年级不少于80人。每年开展视力、营养状况、口腔等体格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2023年共监测中小学生7 559名,总体常见病检出率依次为视力不良70.10%、近视62.91%、龋齿52.49%、超重14.49%、肥胖10.93%、营养不良8.00%、脊柱弯曲异常1.26%。男女生视力不良程度、近视率、龋齿检出率、消瘦率、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χ^(2)值分别为-3.080、4.853, 39.478、36.640、29.457、40.305、63.001,P<0.05)。汉族学生视力不良严重程度、近视率高于少数民族学生;龋齿检出率低于非汉族学生。除超重外,其余常见病均随学段的增高呈线性增长趋势。结论:成都市某城区学生常见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下一步应将防控关口前移,注重多病共防,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常见病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MA模型在成都市成华区狂犬病暴露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杨静 张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5-757,762,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狂犬病暴露监测数据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利用狂犬病暴露数据建立ARIMA模型,对2016年狂犬病暴露数据进行预测,为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需求计划,犬伤处置报销费用预算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SPSS19.0对成...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狂犬病暴露监测数据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利用狂犬病暴露数据建立ARIMA模型,对2016年狂犬病暴露数据进行预测,为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需求计划,犬伤处置报销费用预算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SPSS19.0对成都市成华区2009-2014年逐月狂犬病暴露数据构建ARIMA模型,以2015年狂犬病暴露数据为验证样本,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并预测2016年逐月狂犬病暴露数据。结果最优模型ARIMA(1,0,0)(1,1,0)12能较好地拟合既往时间段的狂犬病暴露数据序列,拟合值与实际值基本保持一致的曲线趋势。2015年1月-12月检验样本的预测结果显示,暴露实际值均在预测可信区间内,均方根误差为28.79,平均绝对误差为82.36,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为9.08%。结论 ARIMA(1,0,0)(1,1,0)12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成都市成华区狂犬病暴露数变动趋势,适用于狂犬病暴露人数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ARIMA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4年成都市成华区艾滋病报告疫情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冷冰 李苑 +3 位作者 栾荣生 王德伟 李虹璇 蓝海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21-625,共5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艾滋病(HIV/AIDS)现状及流行态势,为进一步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2007~2014年全国HIV/AIDS综合信息网络直报中,现住址为成都市成华区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HIV/AIDS患者进行...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艾滋病(HIV/AIDS)现状及流行态势,为进一步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2007~2014年全国HIV/AIDS综合信息网络直报中,现住址为成都市成华区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HIV/AIDS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到2014年,成华区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 435例,其中,HIV/AIDS期病人571例,死亡134例;男性感染者1 301例,占90.66%;病例以25~44岁的青壮年为主,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2.58%;经性传播病例累计1 366例,占95.19%;病例发现途径以住院及门诊检测、自愿咨询检测为主;流动人口1 017例,占70.87%。结论成华区HIV/AIDS疫情逐年上升;男性青壮年为主要感染人群,低年龄段人群比重上升;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比例明显增加;感染者以流动人口为主。应加强对男男同性人群、青年学生及流动人口的宣传干预,以遏制HIV/AIDS疫情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报告疫情 流行特征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肥胖对近视风险的影响和中介效应:基于成都市2014年至2023年追踪调查的横断面和队列研究
5
作者 文艳群 温雅 +3 位作者 李克峰 邸丽华 赵莉 李思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体重指数(BMI)、血压(BP)和近视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近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至2023年参加成都市成华区体质检测的青少年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横断面研究,以年龄、性别、血压和...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体重指数(BMI)、血压(BP)和近视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近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至2023年参加成都市成华区体质检测的青少年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横断面研究,以年龄、性别、血压和脉搏作为协变量进行调整;采用Cox模型研究肥胖与近视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样本最大、数据最完整的2023年数据以平均血压为中介进行队列研究。结果2014年至2023年每年的横断面中肥胖与近视均呈显著正相关,OR(95%CI)分别为1.16(1.10~1.22)、1.15(1.08~1.21)、1.19(1.12~1.26)、1.11(1.04~1.18)、1.10(1.05~1.15)、1.10(1.05~1.16)、1.07(1.03~1.12)、1.10(1.05~1.15)、1.12(1.07~1.17)、1.11(1.06~1.15)。同时队列研究中肥胖也与近视呈显著正相关,HR为1.09,95%CI为1.01~1.19,血压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2%。结论肥胖会促进近视的发生,减重有利于降低近视的可能性。同时,血压会介导肥胖对近视的影响,针对肥胖人群的血压控制有助于预防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近视 中介 血压 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成华区2007-2014年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冷冰 袁新皓 +5 位作者 王德伟 王超 罗英 王建 高晓莉 栾荣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07年8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成华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登记服药的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效果评价指标等进行...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07年8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成华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登记服药的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效果评价指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875名研究对象,受治者首次吸毒平均年龄为(28.78±7.83)岁,平均维持时间(37.42±26.07)个月,到研究截止时共815人退出治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毒年限为5年以下、MMT日均维持剂量60ml以上是受治者维持治疗的保护因素,而未婚是危险因素;通过对受治者随访情况的分析,其社会功能指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成华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在减少受治者毒品使用的同时降低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有助于受治者家庭与社会功能的恢复,应适当提高维持治疗剂量,辅以心理干预,以进一步减少偷吸、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成都市 成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成华区“社区-疾控-医疗机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薛琴 李苑 +7 位作者 赵建伟 栾荣生 冷冰 何先琼 廖俊 刘科 张琳 罗英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年第4期41-43,58,共4页
成都市成华区自1998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后,疫情发生率逐年上升,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2007年,成华区被确定为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防治项目区,以此为契机,成华区积极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区疾控中心为技术... 成都市成华区自1998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后,疫情发生率逐年上升,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2007年,成华区被确定为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防治项目区,以此为契机,成华区积极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区疾控中心为技术指导的"社区-疾控-医疗机构"社区艾滋病综合管理模式。经过新模式的探索实施,成华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起了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长效管理机制,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HIV筛查数等多项艾滋病防治工作指标得到了提升,该管理模式得到了国际、国内专家的认可和肯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社区 艾滋病 综合防治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成都市成华区白纹伊蚊幼虫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坚 赵晓燕 +2 位作者 刘思敏 杨静 张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调查2021年成都市成华区白纹伊蚊幼虫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情况,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成都市成华区有代表性的3个街道的白纹伊蚊幼虫对敌敌畏、溴氰菊酯、残杀威的抗性水平。结果 2021年成都市成华区白... 目的 调查2021年成都市成华区白纹伊蚊幼虫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情况,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成都市成华区有代表性的3个街道的白纹伊蚊幼虫对敌敌畏、溴氰菊酯、残杀威的抗性水平。结果 2021年成都市成华区白纹伊蚊幼虫对残杀威产生低中度抗性(抗性倍数3.18~12.43);对敌敌畏产生敏感至低抗性(抗性倍数2.03~3.57);对溴氰菊酯产生高度抗性(抗性倍数135.25~242.25)。结论 成都市成华区白纹伊蚊幼虫对残杀威和溴氰菊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应减少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轮换使用较为敏感的杀虫剂,以控制蚊虫抗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抗性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成华区2012-2015年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苏露 孙晓蒙 +2 位作者 唐雪蕾 李梦婕 蓝海波 《卫生软科学》 2017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成华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数据资料,掌握辖区内居民死因状况及特征,为成华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ICD-10对死因进行编码、汇总,并采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构成比及... [目的]分析成都市成华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数据资料,掌握辖区内居民死因状况及特征,为成华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ICD-10对死因进行编码、汇总,并采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构成比及潜在减寿年数等数据。[结果]2012-2015年,成华区居民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是恶性肿瘤(36.11%)、呼吸系统疾病(24.42%)、心脏病(13.12%)、脑血管病(12.13%)、内分泌等病(4.15%)。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间死因顺位不同,其中儿童死因第一位为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青壮年人群、中年人群及老年人群死因第一顺位均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损伤中毒的PYLL最大。与2012年比,2015年成华区男、女全死因PYLL%均下降,但对于女性而言,消化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PYLL%上升。[结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是成华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各个年龄段人群死因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死因顺位与其PYLL排序不同;应根据不同年龄的死亡疾病谱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潜在减寿年数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成华区艾滋病PITC工作模式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晓燕 奚静 +4 位作者 王德伟 李虹璇 罗英 李蕾 许凌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年第10期55-57,60,共4页
目的 了解成都市成华区艾滋病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PITC)工作模式,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成华区2008—2015年艾滋病PITC检测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华区已建立7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16个艾滋病快... 目的 了解成都市成华区艾滋病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PITC)工作模式,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成华区2008—2015年艾滋病PITC检测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华区已建立7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16个艾滋病快速检测点,医务人员主动提供PITC 324 755人次,检出HIV抗体阳性501例。PITC确诊HIV阳性检出率从2008年的0.10%上升到2015年的0.21%,经线性趋势χ-2检验,成华区PITC确诊HIV阳性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6.761,P〈0.01);医疗机构艾滋病PITC检测人次数占总就诊人次数的百分比从2008年的0.82%上升到2015年的3.60%,经线性趋势χ^2检验,成华区医疗机构艾滋病PITC检测人次数占总就诊人次数的百分比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48857.187,P〈0.01)。结论成华区艾滋病PITC工作模式能较好地运用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有效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PITC 效果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成华区2015—2017年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秀芳 陈智琼 吴朝慧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年第2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成华区2015—2017年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成都市成华区2015—2017年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成都市成华区2015—2017年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成都市成华区2015—2017年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7年,成华区共报告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392起,发病2 854例,罹患率为0.87%。其中,托幼机构324起(82.65%),小学54起(13.78%),中学14起(3.57%)。主要病种为手足口病(73.47%)、诺如病毒感染(10.46%)、流感(8.16%)和水痘(7.14%)。托幼机构以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为主(95.37%),中小学以流感、水痘为主(69.12%)。结论重点加强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以及中小学校的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在疫情高峰期提高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敏感性,早期处置,及时控制。加强托幼儿童手足口病EV71疫苗、中小学生水痘和流感等疫苗预防接种的宣传动员,提高疫苗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托幼机构 传染病 聚集性 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成华区2016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曾学民 李思齐 +2 位作者 文艳群 温雅 徐鸥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年第5期76-77,80,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2016年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和常见病检出情况,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收集成都市成华区2016年学生体检数据,对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和近视、营养问题及龋齿等学生常见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2016年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和常见病检出情况,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收集成都市成华区2016年学生体检数据,对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和近视、营养问题及龋齿等学生常见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身高、体重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近视是检出率最高的学生常见病,检出率为56.17%,其次为龋齿(41.65%)和营养问题(27.75%)。女生近视和龋齿检出率高于男生,男女生轻度近视、重度近视和恒牙龋齿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超重、肥胖、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等营养状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年龄段分析发现,两个年龄段学生近视程度、营养状况和龋齿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但近视、龋齿和营养问题等常见病不容忽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健康体检 生长发育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学年成都市成华区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思齐 温雅 +3 位作者 文艳群 陈小波 文敏 薛清萍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健康和学校综合卫生状况,发挥因病缺课监测的预警作用,达到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目的。方法对全区开展因病缺课监测的49所中小学报送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2016学年共监测学生总数149 667人,...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健康和学校综合卫生状况,发挥因病缺课监测的预警作用,达到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目的。方法对全区开展因病缺课监测的49所中小学报送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2016学年共监测学生总数149 667人,学生因病缺课总人天数3 132 250 d,因病缺课率为0.25%,小学生因病缺课率高于中学生(2=2 571.67,P<0.01);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时间平均为2.1 d/次。导致学生缺课次数最多的病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肠胃道疾病、原因不明疾病及其他、意外伤害和传染病,不同学段的学生因病缺课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8,P<0.01);症状分布前5为发热、呼吸道症状、其他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皮疹。结论成华区中小学应进一步完善因病缺课监测系统,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及多发病,降低学生因病缺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因病缺课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苏露 文艳群 +1 位作者 邱玉蓉 许凌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期24-28,共5页
目的对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进行全面健康体检,为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四川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要求,在成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区76546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对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进行全面健康体检,为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四川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要求,在成华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区76546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体上成华区中小学生身高、体质量和肺活量3个生长发育指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10~12岁女生平均身高高于男生,其他年龄段均是男生平均身高高于女生,且男生在全年龄段平均体质量及平均肺活量均高于女生。成华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质量、超质量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8%,3.8%,13.0%及8.3%,其中男生的营养不良、较低体质量、超质量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3.1%,4.5%,15.5%及10.4%,均高于女生的2.5%,3.0%,10.3%及5.9%(均P<0.05);6~12岁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2%及8.9%,均高于13~18岁学生的2.0%及6.7%(均P<0.05),而其较低体质量和超质量的检出率分别为3.5%及12.7%,均低于13~18岁学生的4.5%及13.8%(均P<0.05)。成华区中小学生轻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重度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1.3%,18.9%和28.6%,其中女生轻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重度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2.1%,19.2%及30.5%,均高于男生的10.5%,18.6%及26.8%(均P<0.05)。此外,成华区中小学生乳牙龋齿和恒牙龋齿的检出率分别为29.9%和17.2%,其中男生的恒牙龋齿检出率为15.3%,低于女生的19.2%(P<0.05)。结论成都市成华区中小学生主要存在超质量、肥胖、近视及龋齿等健康问题,家长和学校应重视中小学生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眼睛及牙齿的卫生保健等,以进一步提高该地区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青少年 儿童 健康体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成都市成华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秀芳 吴朝慧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了解2017年成都市成华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7年成华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成华区报... 目的了解2017年成都市成华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7年成华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成华区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3 845例,报告发病率为418.2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梅毒、肺结核和乙肝,占法定传染病总数的81.14%。男女性别比为1.44∶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6.46%。乙类传染病构成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居首位,占65.44%;呼吸道传染病居第2位,占27.93%;肠道传染病居第3位,占6.48%。结论成华区传染病防控工作仍需加强;重点病种有梅毒、乙肝、艾滋病、肺结核、手足口病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重点人群为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家务及待业人员、离退人员和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流行病学特征 成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7年成都市成华区50岁及以上HIV/AIDS人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冷冰 李虹璇 +2 位作者 王德伟 许学江 罗英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9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2011-2017年新报告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获取成华区历史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2011-2...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2011-2017年新报告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获取成华区历史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2011-2017年新报告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数据资料,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2011-2017年成华区新报告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共计491例,男性病例占82.89%,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多数病例通过医疗机构就诊发现,根据首次CD_4细胞检测结果推断感染时间>8年的病例占41.16%,70.45%的病例可能在50岁以后感染。结论成都市成华区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疫情上升迅速,今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措施,扩大检测覆盖面,加强感染者管理,遏制艾滋病疫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50岁及以上人群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成华区紧密型HIV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17
作者 王林 张晓曦 +4 位作者 刘益山 栾荣生 廖俊 唐小兵 许凌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年第11期34-36,共3页
目的 评价成都市成华区已建立的紧密型艾滋病病毒(HIV)检测体系的有效性。方法 利用χ~2检验分析2011—2015年成华区HIV检测体系与未建立HIV检测体系前的HIV阳性检出率的差别,利用Excel软件分析2011—2015年间HIV检测数的增长情况,以... 目的 评价成都市成华区已建立的紧密型艾滋病病毒(HIV)检测体系的有效性。方法 利用χ~2检验分析2011—2015年成华区HIV检测体系与未建立HIV检测体系前的HIV阳性检出率的差别,利用Excel软件分析2011—2015年间HIV检测数的增长情况,以及年度考核情况。结果 2011—2015年,成华区新建立16个HIV检测点,HIV筛查检测数从2010年体系建立前的3 443例增加至2015年的7 376例,HIV检出阳性数由2010年的55例增加至2015年的161例;新增阳性检出率在2011年、2013年、2015年与2010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IV检测点的成绩考核情况优秀率由2012年的12.5%上升到2015年的64.3%。结论 成华区紧密型HIV检测体系建立及管理较为规范,能有效地进行分工合作,运转高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检测体系 评价 阳性检测率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7年成都市成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露 周静 王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年第11期52-53,56,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降低成都市成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成都市成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主要死因构成。结果成都市成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降低成都市成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成都市成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主要死因构成。结果成都市成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前5位死因是其他新生儿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做好孕妇和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产科儿科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可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7年成都市成华区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学民 李思齐 +3 位作者 温雅 文艳群 彭祥菊 刘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10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成华区2005—2017年食物中毒事件,了解食物中毒主要致病因子,总结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对成华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成华区2005—2017年共发生食物中毒51起,主要集中... 目的分析成都市成华区2005—2017年食物中毒事件,了解食物中毒主要致病因子,总结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对成华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成华区2005—2017年共发生食物中毒51起,主要集中在二季度和三季度。中毒原因为不明原因(50.98%)、化学性(19.61%)、细菌性(17.65%)和动植物(11.76%)食物中毒。分析发现,餐馆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共发生24起。结论应提高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因子检测能力,加强对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的监管,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三间分布 防控措施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成华区2008~2011年居民食用盐碘监测结果分析
20
作者 许凌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532-533,共2页
目的及时掌握成都市成华区居民食用碘盐的情况,为碘缺乏病的防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防治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和《四川省碘盐监测实施方案》对居民食用碘盐进行监测。结果 2008~2011年共检测盐样1152份,检出合格碘盐1077... 目的及时掌握成都市成华区居民食用碘盐的情况,为碘缺乏病的防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防治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和《四川省碘盐监测实施方案》对居民食用碘盐进行监测。结果 2008~2011年共检测盐样1152份,检出合格碘盐1077份,非碘盐26份,不合格碘盐55份;碘盐覆盖率为97.74%,碘盐合格率为95.6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49%。结论 2008~2011年全区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盐 碘盐合格率 合格碘盐食用率 碘盐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