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药资源普查——芳华桂城中药材种植基地调查研究及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朋芝 李春林 +3 位作者 党思捷 孔超 何玉华 王科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31期292-292,共1页
目的: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为背景,研究成都市新都区芳华桂城基地中药材种植及发展现状,发现问题,思考产业发展对策,促进新都区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方法:采用走访调查成都中药材市场,访问芳华桂城种植基地管理层及其种植园区野... 目的: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为背景,研究成都市新都区芳华桂城基地中药材种植及发展现状,发现问题,思考产业发展对策,促进新都区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方法:采用走访调查成都中药材市场,访问芳华桂城种植基地管理层及其种植园区野外踏查等,汇总统计所获得数据信息,根据基地现状,思考发展对策。结果:通过园区踏查,和基地走访调查和文献查阅,记录了芳华桂城中药材品种5种,了解了中药材种植基地面临的问题。结论:由于药材种植经济投入大,收益见效周期长,且受国家中药材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地药材种植业发展受限,如何从多方面促进种植基地的发展,是中药经济学者、种植基地管理层和政府部门都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普查 芳华桂城 中药材种植 问题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中医医院“党建+x”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谢紫薇 谭天林 +1 位作者 张友东 彭静敏 《现代医院》 2017年第7期969-971,976,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各级部门和单位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以"抓党建、促发展"作为医院党建的核心任务,以党的建设引领业务管理,将党建与思想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各级部门和单位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以"抓党建、促发展"作为医院党建的核心任务,以党的建设引领业务管理,将党建与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提升服务、深化医改、党风廉政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和实践"党建+X"的医院管理新思路和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医院管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3年某中医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玉琼 白玉 +2 位作者 陈玲 丁兴军 徐洪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7期63-65,共3页
目的:了解某中医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医院感染监测网制定的全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该院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16日、2013年7月11日全院所有住... 目的:了解某中医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医院感染监测网制定的全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该院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16日、2013年7月11日全院所有住院患者感染现患率,并对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3.30%、2.27%、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46.15%,其次为泌尿道(19.23%)、手术切口(11.54%)和胃肠道(11.54%)。医院感染病原体共检出20株,其中前四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8株占40.00%,铜绿假单胞菌4株占20.00%,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15.00%,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15.00%,其余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占5%,大肠埃希菌1株占5%。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5.87%、38.70%、37.57%;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57.55%、63.11%、62.50%。结论:通过3年现患率调查,做到及时掌握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的现状,明确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医院针对重点科室及重点部位,开展了目标性监测与干预,医院感染现患率呈下降趋势,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减少院感暴发流行的发生,为制定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保障了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县级中医院急诊现状探析
4
作者 马艳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9期158-159,共2页
近些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及政府对基层医院的财政上的扶持,医院在硬件建设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中医院急诊的发展。这篇文章从县级中医院急诊的现状如专业医疗资源匮乏、急诊科室管理人员脱离临床、总体调度欠... 近些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及政府对基层医院的财政上的扶持,医院在硬件建设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中医院急诊的发展。这篇文章从县级中医院急诊的现状如专业医疗资源匮乏、急诊科室管理人员脱离临床、总体调度欠完善、社区急救能力待提高、中医特色不突出等方面进行浅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县级中医院 中医急诊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院校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培养教学体会
5
作者 马梨娟 张凤 《饮食科学》 2018年第10X期214-214,共1页
一想到重症医学科,我们都会想到手术刀和各种高精尖的医疗器械,这和传统的中医院当中的中药箱、中医师不紧不慢的把脉格格不入,很多重症危急病人家属在选择医院的时候,也很少会进入中医院,但当越来越多的中医疗法在治疗重症危急患者中... 一想到重症医学科,我们都会想到手术刀和各种高精尖的医疗器械,这和传统的中医院当中的中药箱、中医师不紧不慢的把脉格格不入,很多重症危急病人家属在选择医院的时候,也很少会进入中医院,但当越来越多的中医疗法在治疗重症危急患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更加坚信中医院的重症医学科的未来,加强中医院校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在诊疗技术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培训,更有助于广大重症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中医药 教学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酉时加味交泰丸神阙穴敷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疗效研究
6
作者 周洁 穆雪峰 +6 位作者 谭天林 廖芳 任思冲 童明欧 唐晓英 嘉士健 谢小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329-333,共5页
目的分析自拟加味交泰丸神阙穴贴敷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由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制剂室加工加味交泰丸。招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181例,将其分为酉时组、他时组、西药组,酉时组和他时组在神阙穴贴敷加味交泰丸,西药组口服艾... 目的分析自拟加味交泰丸神阙穴贴敷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由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制剂室加工加味交泰丸。招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181例,将其分为酉时组、他时组、西药组,酉时组和他时组在神阙穴贴敷加味交泰丸,西药组口服艾司唑仑,15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比3组治疗1、2个疗程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睡眠时间、有效率和自拟中医症候量表积分的变化。结果147例受试者完成第1个疗程试验,72例受试者完成第2个疗程试验。3组受试者进行15 d及30 d干预后,随着疗程增加,PSQI总分均值降低(Waldχ^(2)=16.602,P<0.001),睡眠时间不增加(Waldχ^(2)=0.131,P=0.718);不存在组别效应,不同干预方法对PSQI总分的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χ^(2)=5.439,P=0.066),对睡眠时间的增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χ^(2)=2.749,P=0.253)。干预15 d后,3组自拟中医症候量表积分均下降(P<0.05),其中酉时组[17.00(15.00,21.00)分]与西药组[15.00(13.00,18.25)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干预15 d后,酉时组、他时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2%、65.1%、64.5%,3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7)。结论自拟加味交泰丸神阙穴贴敷与艾司唑仑内服均能改善受试者的失眠;酉时贴敷与他时贴敷无差异;口服艾司唑仑也可改善失眠患者的心烦、眠差、多梦、耳鸣等伴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泰丸 中药制剂 失眠 心肾不交 穴位贴敷 神阙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黄液湿敷治疗痛风性溃疡临床观察
7
作者 徐洪 巫文华 +5 位作者 魏竹君 刘俊麟 王飞 戈坦 黄晓蓉 黄晓群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2期318-321,共4页
目的 观察五黄液对痛风患者痛风性溃疡创面的修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痛风性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入组后均给予痛风的急性期或缓解期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痛风标准基础治疗基础上使用五黄液外敷治疗,对照... 目的 观察五黄液对痛风患者痛风性溃疡创面的修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痛风性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入组后均给予痛风的急性期或缓解期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痛风标准基础治疗基础上使用五黄液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每日换药1次,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年龄、性别、部位等基线资料及治疗前与治疗14、28 d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创面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FGF)含量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开始结束时肝肾功进行记录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创面面积减少程度在第14、28日均大于对照组,其创面愈合率也大于对照组(均P <0.05);在治疗第14、28日,治疗组创面渗液EGF、d FGF水平高于对照组,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均P <0.05)。结论 使用五黄液治疗痛风性溃疡患者,可促进溃疡创面愈合、提高相关生长因子水平、激活蛋白通路,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溃疡创面 五黄液 中药湿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县域中医智能医共体的建设实践 被引量:15
8
作者 袁菱梅 谭天林 +5 位作者 吴晓华 邹先福 刘瑶 谢紫薇 杨彪 黄永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92,共3页
自成都市新都区被批准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以来,新都区中医医院通过建设“两平台一体系”,探索实施“45321”工程,逐步建立起“互联网+”县域中医智能医共体,使基层医疗机构彻底从单纯依赖上级医院的“输血”式帮扶向基层... 自成都市新都区被批准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以来,新都区中医医院通过建设“两平台一体系”,探索实施“45321”工程,逐步建立起“互联网+”县域中医智能医共体,使基层医疗机构彻底从单纯依赖上级医院的“输血”式帮扶向基层自身能力提升的“造血”式生长转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医 县域医共体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构思 被引量:12
9
作者 谭天林 王瑷萍 +4 位作者 黄礼鐏 刘方 周帮旻 黄永 张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72-574,共3页
2016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都市新都区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要求新都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挖掘改革潜力,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切实做... 2016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都市新都区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要求新都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挖掘改革潜力,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切实做好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及时总结评估试验区的试验效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创新性工作,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贯彻"预防为主"战略方针的具体行动;二是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三是实施"健康中国"伟大战略的重要抓手;四是弘扬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的重大举措。根据国情,结合成都市新都区的实际,提出"中医治未病新都模式"(简称1233工程),即建设1个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打造2个平台:中医治未病供给端联盟、中医健康云平台;创新3个模式:混合所有制模式、连锁经营模式、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探索3个结合:中医治未病与基因技术、免疫技术、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建立中医治未病服务支持体系和中医治未病服务评价体系,探索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市场驱动、多方参与"的中医治未病新型预防保健服务体制机制。方案通过反复多方论证,准备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政策 机制 创新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帮扶式体系托管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谭天林 刘峻杰 +5 位作者 许志仁 王瑷萍 黄礼鐏 刘方 周帮旻 黄永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18-521,共4页
目的:评价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在全国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中实施的帮扶式体系托管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模式(简称新都模式)的效果,为推广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纳入成都市新都区一体化试点的区、镇、村... 目的:评价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在全国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中实施的帮扶式体系托管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模式(简称新都模式)的效果,为推广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纳入成都市新都区一体化试点的区、镇、村共46家医疗单位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专题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试点前后的中医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新都模式后,成都市新都区在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中医药服务量、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指标明显提升。结论:新都模式弥补了基层中医药管理体系的缺陷、健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一体化管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高校资源促进区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紫薇 谭天林 +2 位作者 吴晓华 袁菱梅 黄壤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96,共3页
在梳理现阶段区县级公立医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以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依托成都医学院为例,总结2015年以来构建区校共建共管运行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及人才培养、统筹科研合作及成果管理的具体做法,分析了医院在突破人才引育瓶... 在梳理现阶段区县级公立医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以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依托成都医学院为例,总结2015年以来构建区校共建共管运行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及人才培养、统筹科研合作及成果管理的具体做法,分析了医院在突破人才引育瓶颈、提升专科建设水平、促进科研能力质变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区县级公立医院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资源 区县级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帮扶式体系托管城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天林 刘峻杰 +4 位作者 许志仁 薛斌 王瑷萍 黄礼鐏 黄永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4期68-70,共3页
为了着力改变基层中医药资源匮乏现状,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实现中医药人才、管理和技术等要素的整合与流动,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百姓提供更方便、更规范、更有效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积极探索,根据我国国情,结合... 为了着力改变基层中医药资源匮乏现状,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实现中医药人才、管理和技术等要素的整合与流动,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百姓提供更方便、更规范、更有效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积极探索,根据我国国情,结合成都市新都区的实际,提出了帮扶式体系托管城乡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托管 城乡一体化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瑶 谭天林 +4 位作者 吴晓华 邹先福 张捷 袁菱梅 谢紫薇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第5期98-101,共4页
文章阐述县域医共体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背景,明确以深化县乡一体化管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为目标来搭建班子、制定策略、狠抓落实、构建机制,稳步推进中心建设,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 文章阐述县域医共体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背景,明确以深化县乡一体化管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为目标来搭建班子、制定策略、狠抓落实、构建机制,稳步推进中心建设,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认为整合资源和持续发力才是推进建设工作落实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县域医共体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天林 黄礼鐏 +4 位作者 王瑷萍 余荣江 黄永 卢洪岩 刘方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12期21-23,共3页
为了着力解决县、乡、村中医药从业人员严重不足、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和县、乡、村三级中医药网络存在龙头不强、枢纽不灵、网底不牢等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问题。根据国情,结合成都市新都区的实际,提出了帮扶式体系托管城乡中医药服务一体... 为了着力解决县、乡、村中医药从业人员严重不足、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和县、乡、村三级中医药网络存在龙头不强、枢纽不灵、网底不牢等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问题。根据国情,结合成都市新都区的实际,提出了帮扶式体系托管城乡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旨在探索出"强基础、管长远、保持续"的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力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举多赢的格局。为百姓提供更方便、更规范、更有效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城乡一体化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中医特色护理团队文化建设推进“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玉琼 周帮旻 +3 位作者 兰燕 曾德军 魏竹君 王万琼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7期134-136,共3页
目的:通过完善制度及激励机制,提升中医护理人员创新思维,创新中医特色护理团队文化建设,推进"县乡中医药一体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工程。方法:构建制度、整合资源、培育人才、创新中医特色护理团队文化。结果:创新中... 目的:通过完善制度及激励机制,提升中医护理人员创新思维,创新中医特色护理团队文化建设,推进"县乡中医药一体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工程。方法:构建制度、整合资源、培育人才、创新中医特色护理团队文化。结果:创新中医特色护理团队文化建设,推动了"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护理团队在以病人为中心"县乡中医药一体化,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重要作用。结论:采用创新思维与中医护理方案在延伸护理社区中的应用,创新了中医特色护理团队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 护理团队 文化建设 一体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玉琼 黄敏 师军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295-1297,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按照《ws310.1—2009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自2010年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按照《ws310.1—2009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自2010年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员参与全方位的科学管理。结果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预防和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措施。结论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保障了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感染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反应能力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玉琼 魏竹君 毛晓泉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81-282,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2009年我院院前急救反应能力,探讨基层医院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反应能力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急诊科院前急救共2488例,呼救时间、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及出诊距离,计算出车准备时间、应急反应时间、... 目的通过分析2009年我院院前急救反应能力,探讨基层医院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反应能力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急诊科院前急救共2488例,呼救时间、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及出诊距离,计算出车准备时间、应急反应时间、急救半径。结果 2009年院前急救共2488例,出车准备时间平均1.26min,应急反应时间平均10.55min,急救半径平均6.15km,最远35km,最近0.5km。结论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取得了一定成绩,需要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救反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成都市新都区疾病监测调查
18
作者 周晓锋 刘华 +5 位作者 姜光莹 胡云 张攀 李晓琴 任山 游天河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3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都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法律法规要求必须承担的疾病监测工作,为政府制定卫生工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现场查看新都区30家医疗机构2011-01/06诊疗记录原始信息情况及监测信息网络报告与利用情况。结果 30家医疗机构...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都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法律法规要求必须承担的疾病监测工作,为政府制定卫生工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现场查看新都区30家医疗机构2011-01/06诊疗记录原始信息情况及监测信息网络报告与利用情况。结果 30家医疗机构平均得分率81.23%。其中,驻区医疗机构平均得分率最高(86.31%),改制/民营医疗机构平均得分率最低(72.62%),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和区级医疗机构平均得分率居中(分别为85.38%、80.15%);传染病登记报告质量得分率72.80%,腹泻门诊监测得分率80.00%,死因监测报告质量得分率84.7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监测得分率69.20%,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监测得分率86.30%,中毒监测得分率89.30%。结论2011年新都区疾病监测工作调查情况总体较好,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疾病监测指标调查结果差异大。应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全面开展疾病监测工作,推进医疗机构履行应当承担的公共卫生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监测 公共卫生 医疗机构
原文传递
成都市新都区成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19
作者 刘阳 陈全敏 王尔群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新都地区成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发病影响因素,为预防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2016—2020年收治的581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50例作... 目的探究新都地区成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发病影响因素,为预防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2016—2020年收治的581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50例作为对照组,获取两组人相关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成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发病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观察组体重指数≥30.0 kg/m^(2)、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和尿碘(<100μg/L及>200μg/L)占比高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自身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大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体重指数≥30.0、TGAb阳性、TPOAb阳性、高脂血症及代谢综合征是成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965(1.340~3.129)、3.362(1.568~8.243)、3.089(1.753~7.166)、2.507(1.164~4.956)、2.218(1.207~3.362),P<0.05]。结论体重指数≥30.0 kg/m^(2)、高脂血症及代谢综合征是导致新都地区成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控制高脂血症和代谢综合征,大力宣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防治,是降低新都地区成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病例对照
原文传递
中医结合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国良 黄晓蓉 +6 位作者 黄金星 吴逢斌 余洋 文波 江涛 杜琦 唐建军 《四川中医》 2013年第10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干骨折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肱骨干骨折61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肱骨干骨折60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都给予外固定架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与外敷,达到调养气血、接骨续筋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干骨折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肱骨干骨折61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肱骨干骨折60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都给予外固定架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与外敷,达到调养气血、接骨续筋的作用;对照组给予西医的消炎止痛药物。结果:2组患者均整复成功,2组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临床愈合平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内服和外敷,既能促进骨折断端的血液循环,还能有效减轻肢体肿胀,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西医 肱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